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按照高铁站站场基本布局,将其抽象为站场网络图。基于动车组列车咽喉通过时间基本相同特点,将咽喉区网络简化为单品种流网络,据此计算咽喉占用时间并推算咽喉能力。按照动车组列车进出到发线通过咽喉区先后顺序以及到发线停留时间的不同,将动车组列车归类为多品种流,利用到发线区域形成的多品种流网络特点计算到发线接发能力。基于咽喉与咽喉、咽喉与到发线之间的关联制约关系以及行车进路生成规则,针对动车组列车车流进出到发线通过咽喉区先后顺序的不同状态进行网络图流预推,分别推算出高铁枢纽站站改前以及站改期间的多态理论通过能力。最后基于通过能力对比,对站改期间通过能力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咽喉的不同利用程度直接影响车站通过能力。  相似文献   

2.
尽端式站型常被选为大城市高速铁路车站的布局型式,与通过式站型相比,其站坪较短,对城市环境影响较小,在列车到发方式上要求其接发车能力与区间通过能力相协调,以满足列车高密度的到发需求。在阐述车站布置型式的基础上,对到发线数量、列车追踪间隔时间、咽喉结构、接发列车的到发线占用时间等车站接发车能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通过设置不同到发线数量、不同咽喉结构的站场,对不同间隔时分的车流方案进行仿真计算。研究表明,在站型设计中,应优先采用18号道岔的八字渡线型式布置;设置6条到发线加4条平行进路的方案最为经济实用。  相似文献   

3.
在阐述国内外高速铁路车站能力比较的基础上,从车场布置、运输组织和客运服务3个方面对国内具有代表性的上海虹桥站、广州南站、长沙南站的车站通过能力影响程度进行分析,其能力主要受到咽喉区的限制。结合国外高速铁路高能力的特点,提出改善车站通过能力的措施,即通过车场独立运行、站外疏解、简化咽喉区结构优化站场设计,减少立折列车在站作业时间、平衡到发线利用率、均衡办理列车出入段、采用分散自律的CTC系统完善运输组织。  相似文献   

4.
高速铁路运输组织与普速铁路有根本性差异,我国铁路企业查定高速铁路车站咽喉通过能力仍然沿袭普速铁路区段站通过能力计算方法。通过对高铁站咽喉通过能力查定进行研究和建模,以全国旅客发送量最大的高速铁路车站广州南站为研究标本,对现行普速铁路车站通过能力利用率计算方法进行修正。同时运用分散自律调度集中CTC设备精准采集广州南站接发列车占用咽喉时间数据,实际查定和分析广州南站分车场分咽喉分方向的咽喉通过能力,并提出相关提高高速铁路车站咽喉通过能力措施,对我国高速铁路车站运输生产、站场设计和扩能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高速铁路枢纽车站的通过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区段的通过能力。研究从场站情况及通过能力2方面对长沙南站通过能力现状进行分析,得出北咽喉较南咽喉通过能力低,能力瓶颈明显。在此基础上阐述影响长沙南站通过能力的主要因素,即:设备条件不足、列车运行图不均衡、作业环节限制较多。研究表明,通过加大设备改扩建力度、科学编制列车运行图,以及挖掘作业环节潜力等措施,可以有效提高长沙南站通过能力。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哈尔滨集装箱中心站功能区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现有布局的不足之处,采用SLP方法,分析影响功能区划分的基本因素,各功能区之间的作业流程,以及物流和非物流相关性,然后对各功能区布局进行优化。同时,考虑哈尔滨集装箱中心站内的整拼箱货源,对预留箱区进行重新设计,以实现拼箱与整箱货运输协同,最后给出整体优化布局方案,达到充分提高集装箱在哈尔滨集装箱中心站内的运输效率、降低运营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神木北站的调车场和牵出线在站场的一侧,双线自动闭塞区段的机车转线和调车作业必须穿行车站咽喉区,对车站接发列车形成干扰,制约咽喉通过能力。为提高车站咽喉通过能力,结合神木北站既有设备条件,提出机待线与牵出线的设置改造,以实现必要时的共用,并对改造后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既有ML-1线罗赫里站存在的正线技术标准较低、车站咽喉区布置凌乱、到发线长度不足和站场设备陈旧等问题,通过分析罗赫里站场条件,提出罗赫里站升级改造方案,提出将车站由直线站改造为曲线站,对既有罗赫里站站东咽喉外方反向曲线进行局部改造,延长夹直线作为咽喉区,延长了罗赫里站站坪长度。在此基础上,分析确定到发线规模、车站平面设计、横断面布置,增加旅客列车到发线、旅客站台等设施,对咽喉区进路布置进行优化,实现罗赫里站正线贯通布置。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高速铁路车站普遍存在能力利用不均衡、车站与区间能力不协调等问题,制约着车站的能力。在阐述高速铁路北京南站概况的基础上,从北京南站高速场的列车进路方案、列车间隔时间、咽喉通过能力、到发线通过能力、列车混跑能力等方面对高速场能力进行分析,提出提升北京南站高速场能力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南站高速场咽喉能力是能力限制的主要因素,可以通过升级车站设备、优化运输组织方案、优化列车运行图、提升作业效率等措施,有效提高北京南站高速场能力。  相似文献   

10.
针对铁路编组站在设计中存在的站场设计规模与设计需要规模有出入的问题,分析由此可能产生的车站各车场能力不匹配,从而导致车站作业效率、作业能力降低。结合现行《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规范》和站场设计理论,重点阐述编组站的到发场能力协调、调车线数量及调车线长度、到发场咽喉区的设计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运转设备能力适应性指标,构建大型高速铁路客运站站场设备能力适应性评估体系。以成都东站为实例,对兼办普速客车的大型高速铁路客运站咽喉区、到发线、折返线和动车组出入段走行线等主要运转设备的能力适应性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调整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朔黄铁路在神池南站开行2万t列车存在限制因素的基础上,分别对既有神池南站咽喉通过能力、到发线通过能力,以及缩编后神池南站咽喉通过能力、到发线通过能力进行计算评价。计算结果表明,神池南站缩编列车车辆后年通过能力提高了5300万t,达到神池南站计划年通过能力3.5亿t的扩能改造目标,同时可以满足神池南站的运输需求。  相似文献   

13.
针对株洲站车站概况及实际作业情况,分析株洲站运输组织存在的站场设备设施布局影响运输能力、到发不均衡造成高峰时段能力紧张、列车技术作业时间超标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调整部分旅客列车运行径路、实施跨局轮乘机车长交路、调整技术作业时间标准、规范作业流程等优化运输组织的措施,对确保株洲站运输畅通和提高旅客列车正点率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阐述察尔汗铁路地区概况的基础上,分析察尔汗站存在的主要问题。运用利用率分析法计算察尔汗站的咽喉通过能力和到发线通过能力,得到其咽喉通过能力较低,是影响车站通过能力的薄弱环节。对此,研究察尔汗站改扩建方案,从技术改造层面提出避免进路交叉和提高到发线通过能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根据襄樊北编组站的站型及设备情况,通过分析车站车流和站场布局,提出合理运用到发线和调车线,合理处理交换车,优化整体功能,以及其他减少交换车的措施,以减少交换车重复改编量,提高双溜放改编作业效率,提高编组站的总体改编能力。  相似文献   

16.
空间是建筑构成的基本要素,对典型的交通建筑——铁路客运站的建筑空间形式构成及演变历程进行研究。铁路客运站整体建筑空间按功能划分为交通功能空间、交通辅助空间、交通服务空间和城市服务空间,通过阐述交通功能空间的构成,分析站场、旅客站房、站前广场3大交通功能分区的建筑空间形态演变,将铁路客运站总体建筑空间布局的演变历程划分为以站场空间为主体,站房、站场、站前广场平面布局,站房、站场、站前广场立体布局,交通综合体建筑空间布局,城市综合体建筑空间布局5个阶段。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田师府铁路地区概况的基础上,根据田师府铁路地区车站和田师府铁路地区客货运量预测状况,结合田师府铁路地区站场布局方案影响因素,提出田师府原位改建方案、新建田师府东站方案及新建铁刹山站方案3个方案。经过方案比选,推荐采用新建铁刹山站方案。  相似文献   

18.
修建京津冀地区铁路客运中心站的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京津冀地区铁路客运专线网布局和运输组织方式的基础上,论述了铁路客运中心站的作用,提出地区铁路专线客运站的布局模式,以及客运站的分工建议和集疏运系统的建立与完善。  相似文献   

19.
为确定神池南站改造后通过能力,通过查标检算咽喉区通过能力与到发线通过能力是否协调,是否能满足年运量的需求,找出车站设备和作业组织中的薄弱环节,对能力制约因素进行分析,提出车站通过能力加强等措施。  相似文献   

20.
咽喉道岔组间接妨碍时间是确定咽喉空费系数的重要因素,而如何计算间接妨碍时间,一直以来是铁路车站通过能力计算的一个难点。在分析咽喉区占用时间的基础上,判断2个道岔组间是否存在间接妨碍,根据概率论原理列表计算每2个道岔组间的相互间接妨碍时间,最后将所有其他道岔组对某一个道岔组的间接妨碍时间求和,得到该咽喉道岔组的间接妨碍时间。该计算方法可以运用到车站通过能力的计算过程中,有助于快速高效地确定车站通过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