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 国际审计准则第6号<风险评估和内部控制>认为:"审计风险是指审计师对含有错误的财务报表表示不恰当审计意见的风险."我国独立审计准则第9号对其定义为:"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其内在涵义一方面是委托单位的会计报表可能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而产生的审计风险;另一方面是由于注册会计师本身受业务素质所限,未能发现上述错漏,发表了不恰当审计意见而产生的审计风险.我们讨论的目的,就是要努力避免和控制审计风险,将风险尽量降低到可以接受的程度.  相似文献   

2.
审计风险的管理与控制—风险导向审计的运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关于审计风险的涵义,国内外学者有不同的理解。《国际审计准则》认为,审计风险是审计师对含有重要错误的财务报表表示不恰当审计意见的风险。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认为,审计风险是审计师无意地对含有重要错报的财务报表没有适当修正的审计意见的风险。我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在1996年底公布的第9号《独立审计具体准则——内部控制和审计风险》则认为:“审计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和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笔者考虑,可以将审计风险理解为两部分:一是一般意义上的审计风险,即对存在重大错误的被审事项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二是审计的法律风险  相似文献   

3.
验资即注册会计师依法接受委托,按照<独立审计实务公告第1号-验资>的要求,对被审验单位实收资本(股本)及相关资产、负债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的审验.验资是我国注册会计师所特有的一项重要法定业务.验资风险是审计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和审计风险>的定义,审计风险是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误或遗漏,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试论审计风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审计风险的基本涵义关于审计风险的涵义 ,目前国内外审计职业界还没有形成一个完全一致的定义。国际审计准则第 2 5号《重要性和审计风险》将审计风险定义为 :“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对实质上误报的财务资料可能提供不适当意见的风险。”《美国审计准则说明》第 47号认为 :“审计风险是审计人员无意地对含有重要错报的财务报表没有适当修正审计意见的风险。”我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 9号———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则将审计风险定义为 :“审计风险 ,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 ,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论国家审计风险的特征及其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强 《山东审计》2002,(9):17-18
国际审计准则第6号《风险评估和内部控制》指出:“审计风险是指审计师对含有重要错误的财务报表表示不恰当审计意见的风险。”我国独立审计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认为,“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笔者认为,所谓国家审计风险,是指国家审计机关派出的专业人员依法对被审单位进行审计后,由于提出的审计意见或作出的审计结论和决定不恰当或不正确,而给审计主体带来某种损失的可能性。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法制建设的加强,国家审计风险成为审计界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关于审计风险的定义有许多,但较具有代表性的一般认为是《国际审计准则》和我国的《独立审计具体准则》。《国际审计具体准则》的定义是“审计风险是指审计师对含有重要错误的财务报表表示不恰当审计意见的风险”,我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一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的定义为“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审计风险包括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 一、审计风险的影响因素 1、抽样审计对审计风险的影响 由于客观因素的影响,任何一种审计  相似文献   

7.
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的成因与应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和审计风险》中对审计风险定义为:所谓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误或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这里对审计风险的阐述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注册会计师认为公允的会计报表,但实际上却是错误的,即已经证实的会计报表实际上并未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公允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  相似文献   

8.
田立 《活力》2005,(2):162-162
一、审计风险的概念 对审计风险的含义,国内外有许多学者作了积极探索。国际审计准则第6号《风险评估和内部控制》指出:审计风险是指审计师对含有重要错误的财务报表表示不恰当审计意见的风险。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在1996年底公布的《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和审计风险》中对审计风险定义为:所谓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误或漏报,  相似文献   

9.
新颁布《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指出:“重大错报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在审计前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41号——财务报表审计中对舞弊的考虑》第四条指出:“财务报表的错报可能由于舞弊或错误所致,舞弊和错误的区别在于:导致财务报表发生错报的行为是故意行为还是非故意行为。  相似文献   

10.
国际审计准则认为:审计风险是指审计师对含有重要错误的财务报表表示不恰当审计意见的风险。我国独立审计准则将审计风险定义为“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误或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意见的可能性”。而笔者认为:审计风险是由于审计人员本身或审计行为以及被审领域各个环节存在一些不易被审计人员发现或被审计人员忽视的事实,从而导致真实状况与审计报告的最终结论产生差异风险。审计的失误,可能引起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与审计人员判断结果发生背离,从而使审计人员所做的结论发生错误,是产生审计风险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1.
我国触立审计具体准则》将审计风险定义为"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审计风险不仅严重影响会计师事务所的声誉,更关系到其生存及发展.  相似文献   

12.
审计机关审计风险及其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审计风险的概念 审计风险概念最早起源于民间审计领域。自1931年美国厄特雷·马尔歇公司案件开始,到1938年的麦可森·罗宾斯公司破产案,再到60-70年代针对八大会计公司的300多起诉讼案,在民间审计领域刮起了一股诉讼浪潮,被世人称作“诉讼爆炸”,从而引发了人们对审计风险问题的重视和研究。民间审计的审计风险有许多定义,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国际审计准则》和我国《独立审计准则》的定义。《国际审计准则》认为:“审计风险是指审计师对含有重要错误的财务报表表示不恰当审计意见的风险。”我国《独立审计准则》将审计风险定义为“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误或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意见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采用了没有意识到的不恰当的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或者错误地估计和判断了审计事项,发表了与事实不相符合的审计报告,进而受到有关关系人或潜在的关系人的指控、乃至承担法律责任和经济责任的可能性。《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第三条,将审计风险定义为“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简言之,  相似文献   

14.
一、传统审计风险模型的缺陷目前审计界普遍采用的审计风险模型是《美国审计准则说明》第47号(SAS47)中所提出的审计风险模型,即:审计风险(AR)=固有风险(IR)×控制风险(CR)×检查风险(DR)该模型中:固有风险是指在不考虑内部控制结构的前提下,企业财务报表和账户余额及业务类别上发生错误的可能性。固有风险是被审计单位经营过程中固有的,注册会计师只能评估而无法控制。控制风险是指可能出现在财务报表中的重大错报不能被单位的内部控制系统及时防止或发现的风险。控制风险与注册会计师无关,因此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审计业务时只能评估控制风险,而不能影响或降低控制风险。  相似文献   

15.
我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将审计风险定义为:“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我们可以认为,审计风险由两方面风险构成:一方面是财务报表本身存在重大错报和漏报的风险;另一方面是审计人员审计后发表该报表并不存在重大错报和漏报的风  相似文献   

16.
试论审计风险和审计重要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玉昆  龙芳 《山东审计》2002,(12):13-14
在审计理论和实务中,审计风险和审计重要性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两个概的财务报表没有适当修正审计意见的风险。”我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将审计风险定义为:“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以上三个定义,虽然界定范围有所不同,如国际审计准则界定的误报为实质上,而我国独立审计准则界定为重大,另外美国审计准则界定所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为无意行为,而非有意为之,但是对审计风险基本涵义的表述是一致的,即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对存…  相似文献   

17.
一、审计风险的定义关于审计风险,国际审计准则第25号《重要性和审计风险》的定义是:“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对实质上误报的财务资料可能提供不适当意见的风险。”《美国审计准则说明》第47号认为:“审计风险是审计人员无意地对含有重要错报的财务报表没有适当修正意见的风险。”我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  相似文献   

18.
由于审计期望差距的存在,公众怨声载道,注册会计师面对大量诉讼的威胁,文章从<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41号--财务报表审计中对舞弊的考虑>入手,结合<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8号--错误与舞弊>,通过新旧审计准则的对比,可以看出审计界正努力通过改进审计准则来缩小审计期望差距.  相似文献   

19.
审计风险与审计质量关系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审计风险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CPA)认为:审计风险是审计人员对存在重大错报的财务报表未能适当地发表他的意见的风险。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CCA)的观点是:审计风险是审计程序未能察觉出重大错误的风险。《国际审计准则》认为: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对实质上错报的财务资料可能提供不适当意见的风险。中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中的定义为: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和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不同的定义,指导不同的审计实践,带来不同的审计结果,这种结果可以表现为不同的审计结论、审计成本、审计效应等。与风险定义有不同争论是,多数组织都认同:审计风险都与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高度相关,同其他风险控制措施相比,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占有主导的决定性地位。2003年10月国际审计委员会确定的现代审计风险模型也进一步强调了审计人员个人因素在控制审计风险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一、CPA审计风险概述 (一)审计风险的定义 1.国际审计准则第6号《风险评估和内部控制》对审计风险的定义是:“审计风险是审计师对含有重要错误的财务报表表示不恰当审计意见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