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红型基金在近些年越来越受到投资者的重视。一方面,分红能实现收益落袋为安;另一方面,对于长期投资来说,分红亦可补充资金流动性。目前市场上带有"红利"或"分红"字眼的基金已多达50只,从分红水平来看,这些基金并无明显优势,一些成立超过3年的基金甚至仅分红过一次。而近两年资本市场"流年不利",基金的分红减少趋势愈加明显,引来不少投资者抱怨。这种市场环境下,一种提供稳定现金流的定期支付型基金孕育而生。目前已发行的该类基金有5只,从基金招募说明书来看,这些基金按照约定每月或每两月支付一定额度的现金给投资者,然而稳定的现金流并非等同于定期分红,在进行投资时还需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2.
行情低迷连累基金分红能力下降,能够在当前市场中给投资者持续回报的基金便彰显出较强的引力。嘉实基金2月15日公告,曾创下2011年债基分红最快纪录的嘉实信用债基金将以2月9日为分红基准日。  相似文献   

3.
开放式基金分拆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放式基金频频大比例分红、分拆背后的动机一直困惑着学者和实际工作者。本文通过实证方法,试图揭示基金管理公司热衷于大比例分红、分拆所管理基金的原因,以及投资者认同单位净值较低基金的理由,以期为基金管理公司等金融机构的营销管理提供启示,并为基金投资者澄清一些认识上的误区。  相似文献   

4.
曹芳 《上海会计》2007,(4):48-50
2006年,我国股市结束了多年的低迷,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证券市场之一,投资者大多取得了丰厚的回报,特别是有“专家理财”之称的基金纷纷大比例分红,分红方式可为现金分红也可为分红转份额,投资者可与基金作具体约定。除个人投资者外,很多资金富裕的企业也大量投资基金,在去年的大牛市中,这些企业也获得大量的分红。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之际,企业取得分红收入是否还需要缴税问题困扰着企业税务管理人员。对此,笔者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基金分红类似上市公司分红回馈股东,理应受到投资人的追捧,但现实情况是,由于国内基金在分红条款上规定模糊,条款设计不易被投资者理解,加上一些基金公司甘当"铁公鸡"不及时分红,或用大比例分红做诱饵进行持续营销等,基金分红规则"潜伏"不出,这引起了持有人的不少诟病.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基金分拆和异常分红的现象引人注目.本文阐述了2006至2007年开放式基金分拆和大比例分红后的净值收益率的变化,分析了基金流动性风险和流动性压力的变化.通过实证方法,从流动性的角度出发,试图揭示基金分拆和大比例分红的目的,为基金管理者以及基金投资者提供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通过基金理财,一般不会有大起大落的情况发生,等于给投资者吃了个定心丸。2003年开放式基金总共为投资者分红20.19亿元,开放式基金赚钱效应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8.
《证券导刊》2013,(25):55-55
中考成绩刚放榜,绩优基金就忙着分红,让投资者落袋为安。记者获悉,华夏回报二号混合基金将于7,910日进行分红,每10份基金份额派发现金红利0.30元,权益登记日、除息日均为7月9日。如按照wind数据显示的50.5亿基金份额来计算,本次分红华夏回报二号将为投资者派发1.5亿多的现金“红包”。据公开数据显示,截止到6月30日,华夏回报成立以来共分红47次,华夏回报二号成立以来分红23次,本次分红是华夏回报二号的第24次分红,累计分红总额达到71.61亿元。由此可见,华夏回报和华夏回报二号这两只“华夏回报系列”产品一直是以“绝对收益,到点分红”的收益分配机制,  相似文献   

9.
在这样一个被基金普遍认同的持续牛市中,大比例分红意味着什么?与这些基金形成对照的是,一直业绩良好的上投摩根、汇添富等基金公司则坚持高仓位,不分或少分红,到底哪种基金更具投资价值,大比例分红的基金是否值得购买呢?  相似文献   

10.
目前,市场上有很多不同类型的基金,真可谓令投资者眼花缭乱,投资者如何才能在风云万变的市场上选择适合自己的基金,业内专家人上认为,投资基金要注意门道,对于投资者而言,指数基金和分红次数多的基金是一个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陈桂柳 《证券导刊》2008,(45):76-77
目前高企的折价率为封基提供了较高的安全边际,同时从历史经验来看,其年终分红可为封闭式基金带来一波上涨行情,建议投资者可关注年末具有潜在分红能力、折价率高企的封闭式基金。  相似文献   

12.
对于广大投资者来说,自己所投资的基金派发红包,理应是件开心的事;但如果看不懂分红里面的“门道”,一味追求短期分红,甚至走入分红误区,就有可能“拣了芝麻丢了西瓜”,无法真正享受基金增值所带来的长期收益。  相似文献   

13.
作为近20年来最重要的金融创新之一,巳TF基金并不广为国内投资者所认知.何为ETF基金?如何进行ETF基金买卖?下面以上证50ETF基金为蓝本,为投资者详细讲解ETF的交易规则、分红规则,各级市场之间的套利方法等.基金后市  相似文献   

14.
中国基民应怎样面对分红?对于这个在“恐高症”的压力下备受关注和争议的问题,中海分红增利基金用其首创的归一分红方式作出了某种阐释,其中的内涵值得投资者回味。  相似文献   

15.
《中国投资管理》2007,(11):47-47
投资者在面对不同类型基金的风险时,应当掌握相应的风险稀释路径。 1.高比例分红基金。在遇到证券市场。震荡行情时.因为可用于低成本建仓的资金充裕,而具有稀释基金风险的功能.投资者购买此类基金后.将会因为可承担风险的投资者增多.而使原有的基金仓位风险得到有效降低。  相似文献   

16.
证监会在去年出台了上市公司分红改革新政,强制要求上市公司分红。那么,投资者在上市公司分红派息前后应该如何操作?(陕西省李洋)  相似文献   

17.
荷银 《时代金融》2007,(10):34-35
基金分红、拆分和复制三种方式各有不同。三者共同的特点是将绩优基金的净值降下来,使得投资者能够以更低的价格买到基金,吸引更多的投资人,让更多的投资人享受绩优基金未来潜在的收益。  相似文献   

18.
基金分红、拆分和复制三种方式各有不同。三者共同的特点是将绩优基金的净值降下来,使得投资者能够以更低的价格买到基金,吸引更多的投资人,让更多的投资人享受绩优基金未来潜在的收益。  相似文献   

19.
今年一季度的报告显示,基金终于迎来了一年后的首度盈利。而与此相生相伴的却是,一方面,一季度的基金赎回愈演愈烈,另一方面,从基金通乾就分红与否问题在一周内相继发布两份公告。到南方稳健成长2号因2007年逾90亿元未分红的收益受到律师追讨,基金分红与否这一争议已久的话题似乎也从来没有如此惹眼地站上舆论的风口浪尖。分不分红,一时间真的成了一个问题。所幸,面对“分红”之争,一方面,监管层新规出台,对开放式基金的分红条款做了细化处理;另一方面,开始有基金公司主动“补分红”。这些新的动向该如何解读,它们对于从根本上消弭基金“分红”之争又有哪些积极的启示性作用呢?  相似文献   

20.
《证券导刊》2009,(37):83-83
华夏基金近日公告,旗下华夏债券基金和中信稳定双利债券基金分别于9月25日、9月28日每10份派发红利0.20元、0.26元,权益登记日分别为9月24日、9月25日。自2002年10月成立7年来,截止2009年9月18日,华夏债券基金累计净值增长率达到62.38%,分红次数多达20次,每基金份额累计分红0.41元,为投资者提供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