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1 毫秒
1.
刘向(约公元前77年——前5年)①,本名更生,字子政,沛(今江苏沛县)人,汉楚元王(刘交)四世孙。曾任辇郎,谏大夫,郎中给事黄门,散骑谏大夫给事中,散骑宗正给事中,又拜中郎,使领护三辅都水,后迁光禄大夫,领校中五经秘书,官终中垒校尉。他的著作有《别录》、《洪范五行传论》、《列女传》、《新序》、《说苑》、《五经通义》以及辞赋、书、疏、封事、议对等。  相似文献   

2.
《发展》2009,(3):158-158
提起皇甫谧,人们可能立刻想到他编撰的《针灸甲乙经》。其实,除此之外,他还编撰了《帝王世纪》《高士传》《逸士传》《列女传》《元晏先生集》等书。他一生以著述为业。在医学史和文学史上都负有盛名,尤其在医学上,是我国中医领域“针灸疗法”的创始人。  相似文献   

3.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林刚研究员新著《李集村:农民生产和生活的60年变迁》一书已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8月出版。该书40.5万字,是张晓山、蔡昉主编《中国国情调研丛书(村庄卷)》之一部。李集是苏北平原一个普通村庄。作者采用史料与实际调查相结合方式,利用村干部笔记、农民收  相似文献   

4.
《战国策》是由西汉刘向整理的一部以记录战国时期纵横家论辩为主的著作,其语言流畅犀利,是中国古代论辩文的典型。本文以《赵太后新用事》章为例,运用语用学的会话含义理论,以合作原则和得体原则做为切入点探析中国古代论辩之士的语言艺术。  相似文献   

5.
宋民 《东北之窗》2015,(2):68-69
中华民族艺术的典范是文人化的艺术。文人艺术以士气、书卷气为上,反对市井气、江湖气、匠气、俗气。袁裒《评书》曰:"士大夫下笔须使有数万卷书气象,始无俗态,不然一楷书吏耳。"《宣和书谱》云:"善论书者,以谓胸中有万卷书,下笔自无俗气。"汪《书法管见》说:"后世书固不及魏晋,然必读书之士,出笔见雅人深致"。刘熙载《艺概·书概》论"书气"曰:"凡论书气,以士气为上。若妇气、兵气、村气、匠气、腐气、俭气、  相似文献   

6.
陈磊 《魅力中国》2011,(18):84-84
《列仙传》中的史实人物虽然被列入《列仙传》之中,却并没有比较明显的仙人特点,这是由于他们本身有史可查的事实限制了作者对他们神奇事迹的编造空间,并且由于这些史实人物处在自身被“神化”的初期,所以还不具备完全的神仙特点。  相似文献   

7.
张国刚 《发展》2021,(2):83-85
历史学是中国传统学术中的重要部分。传统中国的历史书写,一直有着全球视野。从《史记》的《大宛列传》、《汉书》的《西域传》、《三国志》的《倭人传》,到《新唐书》和《旧唐书》的《身毒传》、《明史》的《外国传》,从《通典》的《边防典》,到《文献通考》的《四裔传》,都力图把中国放在整个天下秩序中加以定位。  相似文献   

8.
柳宗元工于诗文,亦工于书法,但惜其字不传,史有记载,这庶几成了学界的共识。2006年,学者柳哲在查阅江苏无锡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所编《锡山徐氏宗谱》善本时,在《宗谱》卷七的懿王像背面,发现了有"柳宗元敬题"的《懿王像赞》这一书法艺术作品。经过论证,他认定这是柳宗元的手迹。文章据此对柳哲先生所持观点,详加辨析。首先,从赞序文体的内容、特点进行分析,阐明《懿王像赞》结构极不规范,与柳宗元的文风相去甚远。其次,分析像赞书写的字的结体、笔意,缺乏章草的特点,阐明不可能出自精于章草的柳宗元之手。最后,据史料记载,唐代不见有款印现象。阐明像赞的款书"柳宗元敬题"和"柳氏"、"宗元之印"款印连钤,均不符合规范,由此证实,像赞不是柳宗元手迹,是伪作。  相似文献   

9.
(一)引言《度地篇》是一篇论述水利灌溉工程的著作,《地员篇》是一篇论述土壤与植物生长关系的著作,这两篇是《管子》书中关于农学的著作,也是先秦古籍中关于农学的重要著作。韩非说,“藏商管之法者家有之” (《韩非子·五蠹》),秦始皇焚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史记·秦始皇本记》),《管子》这两篇著作当属于“不去之书”,并可能是“商管之法”的一部分。《管子》书中这两篇著作,难免使读者产生以下问题:《管子》书中主要论述的是关于哲学、政治、经济、兵法等问题,为何包括有科学技术方面的农学著作?这个问题显然不能解释说,这是由于刘向编定《管子》一书时汇集各篇的随意性所致。因为从表面来说,这两篇的体例与大多篇文相同,也是桓公与管仲问答之文。除此而  相似文献   

10.
<正>现在的书籍在正文之前往往有一段文字,说明写书的经过和旨趣,称为"序",古代的书籍也有"序",或写作"叙",亦称"序传",它是提携纲领的意思。作为古代文献体例的一种形式,序有其自身的特点,在此将以《史记·太史公自序》和《文心雕龙·序志》为例,简约说明一下古代文献中"序"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顾季尧 《魅力中国》2014,(18):86-86
本文通过对《答谢中书书》的文本解读,来剖析陶弘景的“傀士”精神。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将参考学术界对《答谢中书书》的考证,对陶弘景的“隐士”精神的合理性与真实性进行论证。  相似文献   

12.
《铜政便览》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具有重要史料价的《铜政便览》①一书,尽管出版已逾20年,但就本人所见,书中资料鲜被有关研究者所使用。对于这一资料的价值,严中平先生在其编撰的《清代云南铜政考》中作了这样的介绍:“《铜政便览》八卷,不著撰人,当是嘉道间布政史幕僚中人所成。”但《铜政便览》“尚能自王氏(王文韶)续通志考中见其引文外,我们都无缘得读。如今我们考察云南铜政史,只能从阮(阮元)王氏(王文韶)通志稿和当时人的文集、笔记、碑传一类资料里去摸索,不幸就是这些著述,也找不齐全。”②可见严中平先生对未能看到这一资料是感到多么遗憾!所幸台湾学生出版社将《…  相似文献   

13.
评《中国自然资源丛书·山东卷》陈龙飞/山东师范大学在国家计委统一部署、山东省计委的大力支持下,王有邦主编的《中国自然资源丛书·山东卷》由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了。本书有以下特点:1、内容丰富。全书分三篇、十六章、十类自然资源,分别对山东自然资源优劣势...  相似文献   

14.
正吴承明(1917—2011)先生的毕生之作《吴承明全集》,于2018年4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全集对先生的作品进行了全方位搜集与整理,共分六卷六册,近390万字,由第一二卷的"专著"(9部,不包括编著、资料集和文集)、第三四卷的"经济史研究"(84篇)、第五卷的"经济评论"(27篇)、"研究与创新"(32篇)、"书评与序言"(23篇)、"会议发言"(39篇)和第六卷的‘未发表的论述"(11篇)、"通信"(61通)、"诗话"  相似文献   

15.
鲁褒,字元道,南阳(今属河南)人,生卒年不详,西晋文学家.好学多闻,以贫素自立.隐居不仕,人莫知其所终.《晋书·隐逸传》谓:"元康之后,纲纪大坏,(褒)伤时之贫鄙,乃隐姓名,而著《钱神论》以刺之."  相似文献   

16.
李晓盼  申玲 《魅力中国》2011,(20):313-313
《战国策》是一部以记言为主、按国别编纂的历史著作。同时《战国策》又是一部集合说服理论与技巧的思维宝典,通过书中的文字,现代人能够深刻的体会到古时“士”之“游说”的谋略,以及多种多样的论辩技巧。本文选取《战国策》中几例论辨精彩之作,用现代的思维探讨其说服学的理论技巧和方法,将《战国策》中的说服艺术加以提炼,概括的将其说服方法总结为:举例论证法;迂回战术;恐吓法等。以求指导实践,将说服艺术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7.
《经济文化发展研究》一书出版最近,由周浩然编审主编的《经济文化发展研究》一书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系(现代经济文化丛书)的第四卷,书中汇集了有关专家、学者关于现代经济文化研究的论著。作者分别从不同角度对现代经济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现代经济文化...  相似文献   

18.
只要认真对照一下《后汉书》与《三国志》中分别所载的〈挹娄传〉,今人则不难发现:前者基本上是对后者的照转照录。这一点已为历代学者所公认,亦为两部史书撰写者的生年(《三国志》的撰写者西晋大史学家陈寿为公元233~297年,而《后汉书》的撰写者南朝宋史学家范晔为公元398~445年)所证实。令人惋惜的是,范晔在转录史料的过程中造成了一些本来不应出现的贻误后学的纰谬、出入和疏漏。为对照方便,现将两部史书的有关部分照录如下: 《后汉书·挹娄传》(据中华书局一九六五年版) 挹娄,古肃慎之国也。在  相似文献   

19.
在齐齐哈尔市图书馆古籍特藏部满文善本书书目中录有《黑龙江城事宜》一书。经阅原本,这部书只有每卷封面书名是用满文书写的,而书中内容则全用汉文书写,实是一部汉文书籍.此书为十六开红格宣纸手抄本,长二十五厘米,宽十六点五厘米。共四卷,每卷各独立成册。书中内容竖排书写,每页八行,每行字数不等。  相似文献   

20.
从《易经》中总结关于教育的思想,既是对前人智慧的尊重与总结,也可以为当前的事业提供借鉴。本着"易之为书,推天道以明人事"的精神,现通过对《易经·蒙卦》卦辞、彖辞、象辞、爻辞所进行的义理解读,从中概括提炼出了"重视儿童教育"、"强调师道尊严"、"要求果行育德"、"注重以刑育人"、"倡导包容儿童"和"反对无师自学"等六条儿童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