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担保圈"主要是指多个企业没有正式的约定要以某种相互担保或者是连环担保的方式但却自然而形成的一种以担保关系为链条的利益群体.近年来随着我国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完善以及金融资产规模的增长,保证担保贷款也随之增加,故而客户之间形成了担保圈.基于此,本文将着重分析探讨"担保圈"风险的成因及其防范措施,以期能为以后的实际工作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文章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对担保圈进行了重新定义,然后通过典型调查法对担保图形成根源进行分析;接着基于区域性风险视角,对担保圈风险进行了重新定义,指出并不是所有的担保圈贷款风险事件都应列入担保圈风险,对区域性金融稳定产生影响的担保圈贷款风险事件为担保圈风险,并对影响担保圈风险界定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基于区域性风险防范视角,提出了防范担保圈风险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周宁 《新金融》2001,(3):24-25
提货担保是指在货物先于相关提单或其它所有权件到达的情况下,银行在接受进口公司申请后,向船公司出具的书面担保用于进口公司提货,属一项独立的银行中间业务。该业务开展不仅可使进口商及早提货,节约仓储费用,银行也可在不占用资金的情况下增加手续费收入。但如果银行疏于对其管理,一旦出现风险,其即由表外转入表内,成为银行不良资产。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步伐加快、贸易壁垒的逐步养活、现代物流业的迅速发展、企业全球一体化的经营策略建立,国际贸易必将得到进一步发展, 这为以国际贸易为背景的提货担保业务大发展提供了外部基础环境,也迫使商业银行从自身利益出发,重视对该业务风险管理控制。  相似文献   

4.
5.
担保圈风险沿着担保链条快速蔓延传递,给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控带来持续压力,进而对区域金融环境造成很大挑战。"新常态"下,各方应如何有效管控担保圈风险?本文将结合金融风险管理实践,对各方担保圈风险管控策略进行分析,以期对担保圈风险化解与管控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7.
8.
本文剖析了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开始出现的公司与公司之闻的担保圈的利弊,揭示了担保圈形成的法律、市场、信息技术,以及商业银行方面的原因,论证了担保圈的存在大大增加了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全球遭遇金融危机、经济复苏走势尚不明朗形势下,商业银行完善担保圈风险管控的三点可行性策略.  相似文献   

9.
以互保、连环担保为主要形式的担保圈贷款风险一直是令市场无奈、令监管层头疼的顽疾,也是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中的薄弱一环.银监会于2014年7月底下发通知,对联保贷款进行规模限制,同时要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在10月底之前,完成对担保圈贷款的风险排查,并及时汇报排查结果和高风险客户的风险处置预案.本文结合银行审计实务,对担保圈的概念、成因及风险特征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就如何进行审计提出了要点,以及如何化解担保圈贷款风险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11.
为防范涉农贷款违约风险,部分农村信用联社积极探索,创新出债权文书公证方式、以人身险保险金担保债权等担保方式,以确保债权得到切实维护.这些新担保方式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村贷款供给,但存在法律风险.本文着重对这些新措施、新方法的合法性及有效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VaR、MES、CoVaR以及ΔCoVaR四类风险测度方法,对我国A股56家上市金融机构和房地产公司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展开研究,并结合前沿的风险溢出网络方法,从静态与动态两个研究角度考察了我国金融风险的跨部门传染。研究结果表明,四种风险测度指标均能准确识别出我国金融部门风险集聚的尾部事件,而且金融体系整体上存在较为明显的跨部门风险传染效应。此外,本文研究发现,我国系统性风险溢出水平逐年攀升,且传染中心在“银行钱荒”、“股市熔断机制”等事件中发生了相应改变,其中,在“钱荒事件”中,银行部门等成为了风险传染的发源地;而在“熔断机制”事件中,房地产与证券部门则成为风险传染的网络中心。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了完善我国金融风险防范体系与监管机制的若干建议,使得本文研究对于“防范跨市场、跨产品、跨机构的风险传染”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成立农村小额贷款担保公司,可以增加农民融资渠道、降低农民融资成本,解决农民融资难题。本文分析了成立农村小额贷款担保公司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期达到促进农村经济金融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库业务的创新和国库操作方式的转变,国库风险呈现出日益加大、产生速度快、相对集中、监督难度增大的新特点。本文从如何防范国库风险的角度对现有的国库风险特点进和归纳并提出了预防国库风险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风险形成的内在机制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信息经济学角度讨论了金融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理论,接着对信息不对称导致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风险形成的内在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基于风险识别、风险预警、科学运营、风险内部分散、风险内部转移、风险内部补偿等分目标,构建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风险的内部控制机制的整体架构,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科学化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融资性担保机构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现状,助推了中小微企业的发展壮大,但在其业务经营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以及风险隐患也逐渐暴露了出来。本文以通化辖区担保公司为样本,分析了融资性担保机构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隐患,并提出促进其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苟文均  袁鹰  漆鑫 《金融研究》2016,429(3):74-91
本文以CCA模型为基础,对债务杠杆与系统性风险传染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债务杠杆攀升能够通过推升国民经济各部门风险水平,并使风险积聚于占据网络结构中心的金融部门,进而通过债务和股权两个渠道显著影响系统性风险的生成与传递。基于我国数据的实证分析显示,我国国民经济尤其是非金融企业部门债务杠杆的大幅攀升,已显著推升我国系统性风险水平,而在国民经济部门间实施杠杆转移,通过大力发展企业股权融资改善企业融资结构等措施能有效提升我国宏观经济和金融体系的整体稳健性。  相似文献   

18.
徐国祥  吴婷  王莹 《金融研究》2021,490(4):38-54
本文将银行系统遭遇外部共同冲击作为研究起点,建立了一个共同冲击和异质风险交互传导与放大的简化模型,冲击的传导包括“原始冲击”、“增量冲击”和“违约冲击”三个风险传染阶段。基于2018年我国15家上市银行的股票收益率和年报数据、2006年至2018年的银行评级数据,本文构建了贝叶斯分层图模型和银行间拆借矩阵,并利用蒙特卡洛模拟测度不同触发银行所引发的系统性风险损失、单个银行的系统性风险杠杆能力(文中定义为“传染乘数”指标)以及政府监管介入的效果。模拟结果显示:共同冲击损失远大于异质风险损失;规模和网络关联性是决定传染乘数的重要因素,且当规模因素不突出时,网络关联性对传染乘数的决定作用相对更强,极容易出现小规模、高关联性银行具有较高的传染乘数;当银行风险资产损失率在10%至25%之间时,造成系统性风险损失的杠杆能力普遍增强;政府监管介入能较好地降低系统性风险。本研究的相关结论为系统性风险的监管设计提供经验证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中小企业融资担保风险管理机制的重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制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瓶颈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以中小企业融资担保风险分散机理的经济学分析为切入点,基于分散风险的风险管理路径对中小企业融资担保风险管理机制进行重塑,指出该机制主要包括基于银保协作路径的风险分散机制、基于担保投资路径的风险分散机制等两大部分内容,并提出通过准债权和准股权的经营模式拓展融资担保机构的运作空间,进而更好地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20.
担保机构作为提升贷款客户信用能力的风险经营者,其自身信用情况及风险控制能力一直是合作银行及监管部门重点关注的内容。本文通过对融资性担保公司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其存在问题,并就如何加强担保机构与银行合作,最大发挥其促进中小企业融资的作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