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信息披露质量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夏立军  鹿小楠 《当代经济管理》2005,27(5):145-150,158
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和信息披露是影响投资者与上市公司之间信息不对称程度的两大因素,同时分别影响其财务报告中盈余管理的程度及其信息披露的质量。本文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与信息披露质量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与信息披露质量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说明,上市公司可能通过降低信息披露质量来配合其盈余管理。研究结果的政策含义在于,为了降低投资者与上市公司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监管者需要同时兼顾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行为和信息披露行为的监管,即采取协调监管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治理环境、治理机制与信息披露质量:来自深交所的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2001~2004年深圳证券市场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深交所公布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考核结果作为信息披露质量的衡量指标,考察了上市公司所处地区的治理环境、治理机制与信息披露质量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与第一大股东之间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关系;审计委员会的存在有利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同时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还与其所处的治理环境密切相关,上市公司所处地区的市场化程度越大、政府干预程度越小,信息披露质量越高。因此,从根本上改善治理环境或许是一条能有效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3.
通过选取2003—2009年所有股票增发的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数据,对股票增发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与其盈余管理行为的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程度呈正相关关系,流通股股东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程度呈负相关关系,但增发公司盈余管理程度不受其产权主体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股权集中、投资者保护与信息披露质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深市A股500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股权集中、投资者保护与信息披露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股权集中与投资者保护对公司信息披露质量都有积极作用,但股权集中对信息披露的作用受到投资者保护程度的影响。为了减少信息不对称程度,提高信息披露质量,不仅应该建立投资者法律保护制度,而且还应该建立大股东激励与约束机制,以鼓励大股东发挥积极的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5.
已有研究表明,私募股权投资(PE)的入股及减持会引发企业盈余管理力度的调整,进而影响企业的盈余质量。那么PE的持股和减持是否也会造成企业股价的异常波动,从而损害中小股民的利益呢?本文选取创业板355家有减持行为的企业作为研究对象,以股票超额累进收益率(CAR值)为因变量,运用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了PE减持对创业板上市公司CAR值的影响。研究发现,PE持股与IPO企业股票的异常波动没有显著关联,但PE和大股东减持与股票的超额累进收益率正相关。PE与大股东在减持过程中对流通股股东的利益掠夺现实存在。  相似文献   

6.
后股权分置时代随着大股东市场地位的提升,大小非不断减持,上市公司监管面临新的挑战。在监管上必须规范大小非减持行为,完善新股发行制度,完善上市公司退出机制,规范企业重组,加强对大股东的监管,防止利益输送和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相似文献   

7.
以2000~2002年深、沪两市除金融类企业以外的所有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研究了大股东资金占用对上市公司的市场回报及会计盈余价值相关性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大股东资金占用情况越严重的上市公司,其市场回报率越低,会计盈余的价值相关性也越低,说明投资者能够意识到大股东资金侵占的事实,并对此做出反应。  相似文献   

8.
以2004--2007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终极控制权、现金流权与盈余质量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股权分置改革之前,现金流权与盈余质量显著负相关;股权分置改革之后,现就流权与盈余质量显著正相关。终极控制权与盈余质量变现为显著的负相关。两权分离度和控制链层级在总体上显著降低了盈余质量,国有终极控制的样本公司的盈余质量好于私人终极控制的样本公司。本文的研究结论为设计和制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提供了有价值的经验证据,同时也证明了股权分置改革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小股东的受保护程度。  相似文献   

9.
以中国资本市场2004~2008年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考察了税收负担对于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税收负担对于不同方向的盈余管理的影响程度存在显著差异。当上市公司进行正向盈余管理时,税收负担对于盈余管理程度无显著影响;当上市公司进行负向盈余管理时,税收负担与盈余管理程度显著负相关。在进一步的追加测试中发现,在正向盈余管理组中,无论何种性质的上市公司,税收负担与盈余管理程度无显著相关性;在负向盈余管理组中,非国有上市公司表现出税收负担与盈余管理无显著关系,而在国有企业中,税收负担显著提高了负向盈余管理程度。本文的研究为税收负担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增量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0.
随着连锁股东在中国资本市场越来越常见,分析连锁股东对企业的影响具有理论价值及现实意义。通过手工整理季度层面十大股东信息,以2007—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连锁股东的治理协同效应和利益协同效应视角分析其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连锁股东与企业盈余管理的回归系数显著为负,降低了企业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的程度。进一步的分析结果表明:连锁股东主要是减少了企业的正向应计盈余管理、异常的酌量性费用和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控股股东的身份有助于连锁股东发挥自身的协同效应;连锁股东对受分析师关注较多的企业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更强。影响机制分析表明,连锁股东通过提高企业治理水平及产品市场势力,降低对管理层的股权激励,进而降低企业盈余管理。  相似文献   

11.
为实现“双碳”目标,企业有责任对外披露更高水平的碳信息。以2013—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碳信息披露水平与企业非效率投资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碳信息披露水平的提高能够有效矫正企业非效率投资;碳信息披露通过提高信息透明度、抑制盈余管理的方式作用于企业非效率投资;碳信息披露对非效率投资的矫正作用因产权性质、企业所处地区的市场化程度而存在差异。为提升我国上市公司碳排放信息披露质量,建议有关机构完善碳信息披露制度,提高政策制定的针对性,促使更多企业参与到碳信息披露中;构建完善的碳信息披露评级制度,对企业碳信息披露水平进行科学评价。  相似文献   

12.
金融危机前后盈余管理与审计质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能否揭示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是判断审计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针对金融危机爆发前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及其与审计意见的相关性问题,通过选取2006年~2007年和2008年~2009年金融危机前后的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比较分析发现,相比金融危机前,危机期间有更多的上市公司参与了盈余管理而且盈余管理的整体幅度更大,但注册会计师并未像金融危机前那样报告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针对盈余管理的审计质量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3.
以2005年深圳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实证检验发现,集中持股、具有信息绝对优势的大股东有动机实施盈余管理,而其他股东(第二至第五大股东)或者由于权力有限,或者由于不热衷,导致其对大股东的制衡作用有限,对盈余管理的影响不明显。为此,上市公司可能会采取其他降低信息不对称的机制(投资者关系管理),来提高大股东盈余操纵被发现的概率。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水平越高,盈余管理程度就越低。投资者关系管理能够有效地制约大股东的盈余操纵行为,并对其他大股东的制衡作用产生替代效应。  相似文献   

14.
夏新平  王丹 《新智慧》2004,(10B):14-15
信息含量表示会计盈余与股票收益之间的关系,因此它主要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一是会计盈余真实披露程度(或盈余管理程度),这主要取决于上市公司内部;其二是外部投资对所披露的会计信息的接受程度,这主要取决于市场反应(或说是股票收益反应)。诸多研究表明,会计盈余与股票收益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且通过盈余反应系数对其进行检验。影响信息含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治理机制无疑是重要因素之一,本试研究其对信息含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2012—2014年沪市和深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对内部控制质量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越高,盈余管理水平越低。并进一步将样本按照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上交所上市企业和深交所上市企业进行了划分,研究发现,在非国有企业和深交所上市的企业中,内部控制质量与盈余管理之间的负相关关系更加明显。这表明,提高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对抑制盈余管理,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 盈余质量是衡量企业价值的重要因素。过度的盈余管理会诱导投资者的判断和决策,并对企业运营产生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明确会计事务所行业专长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相关性, 对于保护投资者权益、促进我国审计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规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 本文以2012-2015年沪深两市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的双重分析视角,对会计事务所行业专长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研究。 结果/结论 研究表明:会计事务所行业专长与上市公司的应计盈余管理水平和真实盈余管理水平显著负相关,即会计事务所行业专长能够显著抑制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对会计师事务所、上市公司和政府监管部门提出建议:会计事务所应发展自身的“优势行业”,努力提高行业专长;上市公司股东大会应根据自身所处行业,尽可能聘请具备一定行业专长的会计事务所进行审计;政府监管部门应当培育和引导市场参与者树立审计专长观念,通过政策引导我国会计事务所走专业化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7.
以2011—2013年我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内部控制质量对真实及应计盈余管理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内部控制质量在一定程度上能抑制盈余管理的程度,但与应计项目盈余管理程度相比,因为管理层更加倾向于具有较高隐蔽性和较低诉讼风险的真实活动盈余管理,从而减少甚至避免应计盈余管理活动,所以上市公司真实盈余管理程度更低,且内部控制质量对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影响程度要高于对应计项目盈余管理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注册会计师有能力识别上市公司的重大问题,但审计质量有待提高。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盈余管理行为,不同类型审计报告质量存在显著差异,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越高,CPA出具的审计意见类型越严重。上市公司审计报告具有明显的市场信息含量,审计报告披露前后的超额收益均与盈余管理程度正相关。经营状况恶劣、现金流出现困境、偿债能力不足等,是上市公司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普遍特征。上市公司资产规模或收入规模越大,CPA审计质量越低。偿债能力越高的公司,CPA审计质量越高。  相似文献   

19.
机构投资者作为证券市场的主要力量,其参与上市公司治理并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作用引起了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关注。选取了我国沪深两市A股市场上市公司2008年—2011年的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实证考察了机构投资者整体及不同类型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我国机构投资者整体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不同方向的盈余管理行为,在众多类型的机构投资者中,证券投资基金对盈余管理的影响作用对于其它类型的机构投资者相对显著。  相似文献   

20.
全流通背景下,控制股东股份增持、减持成为常态。为了低价增持、高价减持,控股股东有操纵盈余的动机。基于2009年至201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对控股股东股份增持、减持行为与公司盈余管理的关系进行检验,结果显示:控股股东增持时,会操控公司管理层将盈余向下操纵;控股股东减持时,会操控公司管理层将盈余向上操纵。如果没有外界有效监管,控股股东就可能持续、重复地侵占中小股东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