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鱼类食品加工业的不断发展,鱼类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加,生产健康、优质、无公害鱼类,为人们提供安全放心的水产品,成为鱼类养殖的主要目标。草鱼以其肉质好和养殖性能优成为常规养殖品种中的佼佼者,  相似文献   

2.
<正> 丰产鲫是华南师范大学生物系鱼类研究室陈湘麟教授和赵俊副教授历时八年研制出的优良的鲫鱼养殖新品种;它是用彭泽鲫做原始母本,用我国南方特有的野生鱼类作为外源精子提供者,采用细胞工程育种技术,充分利用野生鱼类丰富的基因对彭泽鲫进行遗传改良的结果。该鱼具有生长快,耐低氧、体  相似文献   

3.
<正> 综观水产品市场,分析水产养殖的新形势、新特点,针对如何适应水产品市场的变化,提高水产养殖效益,2003年的水产品养殖,宜从以下三个方面选择: 一是在品种上,应逐步压缩鲢、鳙肥水性滤食鱼类;适当控制草鳊等草食性鱼类;稳定发展鳜鱼、乌鳢、白鱼等肉食性鱼类和虾类、甲鱼;大力推进珍珠、黄颡鱼、泥鳅、黄鳝、河蟹等水产品;有选择地发展北鱼南移的鲑鳟鱼、鲟鱼等冷水亚冷水鱼类和适应在本地养  相似文献   

4.
<正>春季,万物复苏,万事开头,是一年当中的重要时期,也是鱼类养殖的重要时期,做好春季鱼类的养殖管理,对全年养殖生产有重大影响,春季养殖管理做的好,可为全年生产的顺利进行、夺取全年生产高产打下良好基  相似文献   

5.
<正>目前我国在淡水养殖鱼类中,滤食性鱼类和杂食性鱼类占很大比重。在水产养殖中,杂食性鱼类主要靠饲料提供了鱼类生长所需的营养,滤食性鱼类则是通过施肥促进浮游生物的生长,从而增加水体的鱼产力,这在我国池塘养殖中是十分成功的经验。尤其是蟹苗和花鲢成鱼、苗种(仔、稚鱼),它们主要以浮  相似文献   

6.
推广杂交生鱼养殖技术成功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生鱼,是南粤广东人习惯对鳢科鱼类的称谓,寓生生不息之意,该鱼还有其它诸如黑鱼、乌鱼、斑鱼和山斑鱼等地方名,其中像黑鱼等是北方省份对该鱼的称呼。根据《广东淡水鱼类志》记述,鳢科上属  相似文献   

7.
养殖鱼类品质改良技术是指在鱼类养殖特别是名优鱼养殖过程中,通过优化饲料、养殖水体等方式。改良提高养殖鱼类的品质,保持其风味的技术。  相似文献   

8.
<正>为了保证养殖鱼类安全越冬和来年养殖生产的顺利进行,应加强鱼池的冬季管理。冬季管理主要有以下几点:一、调好水质和水深水质的好坏及水温是否适宜对鱼类越冬影响重大。保持良好的水质、适宜的水温是提高鱼类越冬成活率的重要保证。在寒冬季节适当提高水位,  相似文献   

9.
<正> 福寿螺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引进我国饲养以来,各种利弊各有说法。但引进饲养已成事实,关键是如何利用其价值,变废为宝避免对农作物的危害,这是目前我们要探讨的问题。 一、福寿螺在水产家禽养殖中的应用。 1、可作为肉食和杂食性鱼类的饲料。池塘中饲养的青、鲤、桂花、淡水白鲳等鱼类,都  相似文献   

10.
<正>精养鱼池套养南美白对虾养殖模式,近几年已经在广大养殖户中广泛推广。它的优点在于,南美白对虾充分利用养殖水体中天然活饵,鱼类残饵、有机碎屑,改善净化了水体,优化鱼类生长环境,减少鱼病发生,降  相似文献   

11.
特种水产养殖饲料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我国特种水产饲料现状与问题 特种水产养殖是近年迅速发展起来的。研究和开发特种水产养殖饲料的历史很短。与我国池塘普通食用鱼养殖,以食物链短的滤食性鱼类与杂食性鱼类为主要对象不同,特种水产养殖的对象主要是肉食性种类或偏肉食性的杂食性种类。而且,特种水产养殖对象还具有不同于普通的食用鱼类的摄食习性。因此,就饲料形态来说,像技术上最  相似文献   

12.
<正>在山塘水库、池塘沟渠等水域的鱼类养殖过程中,往往会漂浮着水葫芦、蓝藻类和生活垃圾等有害漂浮物,若大量覆盖养殖水面,势必会造成水质恶化,鱼类缺氧死亡,以及在暴雨中,因大量漂浮物堵塞排水口处拦鱼栅网目,造成排水不畅,  相似文献   

13.
<正> 时下已进入鱼类越冬季节,如何保证鱼类安全越冬,是广大渔农及养殖单位迫在眉睫的一件大事,现就冷水性鱼类与暖水性鱼类越冬,简要介绍相关技术,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降低养鱼饲料成本,既可减少养殖成本的投入,又可增加养殖效益,推进养殖业的健康快速发展。那么,如何降低养鱼饲料成本呢?一、投喂配合饲料。投喂配合饲料是降低养鱼饲料成本的一条重要途径。鱼类摄食配合饲料适口性好,而且营养全面,不仅有利于扩大饲料来源,降低饲料生产成本,而且能够提高鱼类生长速度和增肉率,能缩短  相似文献   

15.
<正>一、鱼病的发现一般情况下,养殖户可从以下几方面判断鱼病是否会发生。1.从养殖鱼类的吃食情况来判断。在天气、水温等环境因素变化不大的条件下,鱼类的吃食量突然下降,甚至停食,这就说明有鱼病发生的可能。2.从鱼类的活动情况来判断。若有鱼类在水中或水面离群独游、行动迟  相似文献   

16.
<正> 第一讲概述 鳜类是鲈形目中的一群淡水底栖凶猛鱼类,分布于中国、俄国(阿穆尔河)、朝鲜、韩国、日本、越南(红河)等六国。由于鳜类仅分布于东亚,物种分化亦较多,所以对于研究低等鲈类的相互关系、物种分化、东亚淡水鱼类的起源和东亚古地理关系等具有重要意义。鳜类摄食习性十分奇特,自开食起终生以活鱼虾为食,这种现象在鱼类中十分罕见,也是研究鱼类摄食机制及相关嚣官结构功能关系的极好材料。另外,鳜类还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不仅是久享盛誉的名贵食用鱼,而且近年来作为观赏鱼亦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鳜类的研究及养殖在国内外均引起人们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17.
<正>由于池塘养鱼大多是高密度精养,大量的投喂饲料和重复养殖,每年到5月份以后水质便开始不断变肥以至富营养化或恶化,从而影响到养殖鱼类的生存与健康生长,在鱼类的养殖过程中经常会发现养殖鱼类的"暗浮头"及无明显症状而发生鱼类死亡等现象,所以如何防治以上不良因子的影响是鱼类健康养殖的关键,也是提高养殖鱼类生长速度和降低饵料系数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8.
鱼类食性     
<正> 天然水体中鱼类的数量和养殖水体中的鱼产量都与鱼类的营养状况,即食物的种类和数量、食物的分布与保证程度有密切的关系,因此研究鱼类的摄食规律、不同鱼类的摄食特点及环境与鱼类的关系对渔业生产十分重要。鱼类在生命周期的早期阶段有一个极短的时间依靠卵黄维持生命,再度过短暂的混合营养期之后,就改食外界饵料。水域中生活着的许许多多动物和植物,例如:甲壳类、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养鱼业的快速发展,集约化、规模化的养殖方式给鱼类带来了一些应激反应。应激会导致鱼类抵抗力降低、易患病,增加养殖成本,降低养殖经济效益。维生素一直以来以其广泛的生理作用应用于鱼类的养殖生产中,尤其是维生素C具有很强的抗氧化功能,并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应用到鱼类养殖生产中,可以降低应激反应,提高鱼类机体的抗病能力,增强机体的抗氧化酶的活性,进而提高鱼类的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20.
<正> 三、成鱼养殖 月鳢的成鱼养殖,有单养和混养两种形式,由于月鳢的生活习性要求在水草茂盛、水生动物饵料丰富的水域,且其捕捉食物的能力不如其他凶猛鱼类,故与四大家鱼混养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