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主题为“应对金融危机,稳定就业局势”的论坛上,国际劳工组织的专家和香港、澳门的代表分别介绍了有关情况,人社部就业促进司副司长沙玉山介绍了中央政府应对危机解决就业的政策措施,9个地区的代表先后发言交流了本地区工作措施和先进经验。国际劳工组织北京局代表李昌徽在题为《全球经济危机:对亚洲带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以及促进复苏的政策措施》的发言中,  相似文献   

2.
灵活就业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初国际劳工组织提出的“非正规部门就业”,我国政府部门以及研究机构对此曾有过多种提法,如非全日制就业、临时性就业、弹性工作,等等。主要指在正规形式就业之外的其他就业形式,即在劳动时间、收入报酬、工作场地、保险福利、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减少失业、扩大就业日益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主要社会问题之一。2001年11月,为落实1995年社会发展首脑会议关于促进充分就业的承诺和2000年第24届联合国特别大会关于社会发展的行动计划,国际劳工组织在日内瓦举办了“全球就业论坛”,制定了《全球就业议程》。为了结合我国国情,落实全球就业议程的战略和行动计划,同时,作为2001年与国际劳工组织签订的《合作谅解备忘录》的后续活动,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与国际劳工组织商定在北京共同举办中国就业  相似文献   

4.
《中国就业》2006,(4):F0002-F0002
3月7日,山东省潍坊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与市妇联在该市劳动力市场联合举办潍坊市第八届庆“三八”失业妇女就业招聘洽谈会暨第三届妇女创业项目展示会,123家单位参加,提供就业岗位5126个。  相似文献   

5.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当今世界一个共性难题,为各国政府和国际劳工组织高度重视。日前笔者参加了在意大利国际劳工组织都灵培训中心举办的“中小型企业发展政策与战略培训班”学习并进行了实地考察,对意大利扶持发展中小企业、促进就业的作法和经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6.
从1997年开始,上海大胆引进非正规组织这一就业形态,给予中国式的改造和创新,到近两年,受到国际劳工组织高度称赞并肯定为“上海模式”,其间的功过是非也需要作个总结和反思了。因此,市劳动保障局最近印发的《关于规范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管理的若干意见》,就是一份特别重要的件,值  相似文献   

7.
《中国就业》2013,(12):11-13
按:党的十八大提出了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那么“更高质量的就业”该怎样定义?就业质量的高低又该如何衡量?怎样使实现“更高质量就业”更具操作性?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的要求,中国就业促进会与国际劳工组织北京局合作,开展了“关于中国就业质量评估指标体系框架”的研究,目前研究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果。本刊就“框架”中大家感兴趣的话题,专门采访了课题组长之一的中国就业促进会专家委员会执行副主任马永堂研究员,请他为大家解惑答疑。  相似文献   

8.
王淑英 《企业研究》2009,(12):74-75
性别歧视作为一个社会问题一直受到各方关注。1958年国际劳工组织通过了《关于就业和职业歧视公约》,在我国开展了妇女解放运动,倡导男女同工同酬,这使妇女获得了更多的平等机会和待遇,社会及家庭地位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9.
《中国就业》2013,(12):52-52
以“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为主题的2013年湖北就业论坛于11月8日在仙桃市举行。论坛由省就业促进会主办,仙桃市就业促进会协办。中国就业促进会会长、原国家人社部副部长张小建,中国就业促进会副会长、原国际劳工组织高级官员张幼云出席论坛并发表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10.
《中国就业》2007,(9):4-5
国际劳工组织举办的亚洲就业论坛8月13日至14日在北京召开。这次论坛的主题是“增长、就业和体面劳动”。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华建敏出席13日开幕式并致辞,代表中国政府向论坛的召开表示祝贺,希望亚洲各国扩大共识、分享经验、加强合作,为实现经济增长、扩大就业、体面劳动的良性互动而共同努力。国际劳工组织总干事胡安·索马维亚、中国劳动保障部部长田成平分别在开幕式上讲话。中国劳动保障部副部长张小建主持开幕式。[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中国就业》2009,(6):37-37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国际劳工组织《绿色工作:迈向一个可持续的低碳世界中的体面工作》报告指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正导致与清洁能源及提高能将等领域相关的“绿色经济”出现,在未来数十年中,这一经济领域将创造数以百万计的“绿色绿色就业”机会。  相似文献   

12.
官方媒体在2004年就有报道:我国城镇非正规就业人员已达8000万人,而且规模越来越大。那么,什么叫非正规就业?有专家说:“非正规就业,是指在非正规部门的就业。”国际劳工组织曾将“非正规部门”定义为:“发展中国家城市地区那些低收入、低报酬、无组织、无结构的很小生产规模的生产或服务单位。”我个人觉得,这一定义未必符合我国国情。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4月28至30日,中国就业论坛在北京隆重召开。此次论坛是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与国际劳工组织共同举办的一次高规格的盛会,是落实2001年双方签署的《合作谅解备忘录》的后续活动。论坛围绕“经济全球化、结构调整和就业促进”这一主题,对促进就业与经济全球化、促进就业与消除贫困和促进就业  相似文献   

14.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和国际劳工组织于2004年4月28至30日在北京共同举办中国就业论坛。来自中国、国际劳工组织以及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400多名代表参加了本次论坛。论坛围绕经济全球化、结构调整与就业促进这一主题,重点讨论促进就业与经济全球化、促进就业与消除贫困和促进就业与劳动力市场建设等问题。经过认真讨论,认识到面对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促进就业已经成为国际劳工组织体面劳动议程的一项核心任务,中国和国际劳工组织过去和当前在这一领域开展的工作以及今后将要进行的共同努力,达成以下共识:  相似文献   

15.
朱巧莉 《中国就业》2006,(12):61-61
青岛市四方区采取四项举措,着力拓宽妇女就业领域:一是加强领导,优化妇女创业与就业环境。成立妇女就业与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同时深入街道、社区开展调研。建立就业台帐。二是强化宣传,帮助失业妇女转变择业观。通过《青岛就业服务》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先进事迹,发挥典型示范作用。三是加强培训,提高妇女就业能力和上岗率。结合妇女特点和市场需求,先后开办了服装、缝纫、美容美发等培训班,同时在各主要街道建立了社区职业培训点。四是加强就业服务,为失业妇女提供及时有效帮助。举办失业妇女、失业随军家属专场就业招聘会,并把就业项目开发、创业培训、落实小额贷款等再就业扶持政策紧密结合,为失业妇女再就业提供“一条龙”服务。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要求.切实为女性下岗失业人员提供更多的再就业机会,结合“2006春风行动”,江苏省沐阳县劳动保障部门筹备组织了“迎‘三八’春风送岗位行动”。2月下旬,他们抽调专人负责收集空岗信息.到一些能适合大龄妇女工作的企业动员其参与此次“送岗位行动”,并在垒县范围内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形式宣传就业信息。  相似文献   

17.
体面劳动     
《中国就业》2011,(6):12-13
“体面劳动”的概念是由国际劳工组织的三方合作伙伴——政府、雇主组织和工人组织共同提出的,三方达成了一个国际共识,即富有成效的就业和“体面劳动”是实现公平的全球化和减少贫困的至关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8.
毕军 《中国就业》2008,(4):49-49
近年来,安徽省黄山市就业服务局紧密围绕公共就业服务事业发展大局,积极推进就业服务制度化、专业化、社会化建设,改善服务环境,提高服务质量,有力地促进了公共就业服务各项工作的开展,赢得群众的广泛赞誉。2007年3月,被安徽省妇女“巾帼建功”活动领导小组授予“巾帼文明岗”称号;2007年12月20日,获“全国劳动保障系统2006-2007年度优质服务窗口单位”称号;2008年1月4日,获“全省劳动保障系统2006-2007年度优质服务窗口单位”称号,实现了公共就业服务工作的大跨越。  相似文献   

19.
《中国就业》2023,(2):16-21
在中国就业创业高峰论坛上,围绕专题二,即“新挑战——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面临的问题挑战和相关对策”单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市场与价格研究所所长杨宜勇、国际劳工组织中国和蒙古局副局长戴晓初、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原局长孔长起均进行了精彩发言,本期进行摘要汇编。  相似文献   

20.
非正规就业的概念最早由国际劳工组织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国外一般称之为非正规部门就业或非正规组织形式就业。广义地讲,它是不注册、不纳税的活动中的就业,原意指劳动者不依靠政府创造而自主就业的过程。中华全国总工会原副主席薛昭望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对我国非正规就业作如下定义:广泛存在于正规部门和非正规部门中的,有别于传统的就业形式。包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