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王林林 《金卡工程》2010,14(5):14-15
《宪法》是保证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康运行所不可替代的最强有力的工具;《宪法》确立了我国的经济制度及其实现形式,保护了我国公民的经济权利,并保障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一致性;今后,还需要通过完善《宪法》,转变观念,进一步加强《宪法》的经济功能,更好地发挥其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职能。  相似文献   

2.
杨柳青 《金卡工程》2010,14(9):109-109
为保障宪法所确立的公民基本权利,各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司法救济制度,主要有普通法院诉讼模式和宪法法院诉讼模式。由于政治体制和司法传统的不同,这两种救济模式在救济途径、实施救济的法院、救济的适用程序等也不一样,并各有所长。  相似文献   

3.
救济权利告知制度[1]是行政复议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17条确立了行政复议权利告知制度,在此之前,相关的告知规定散见于规范行政行为的各单行法律、法规中。行政复议权利告知制度的确立,被称为《条例》的"一个亮点"。[2]但是,与域外的救济权利告知制度相比,我国现行的行政复议权利告知制度尚不完善。  相似文献   

4.
作为纳税人"权利束"当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纳税人知情权在美国1988年的《纳税人权利法案》中得以最终确立,至今已形成全面、系统的保护体系。观察美国纳税人知情权保障的立法梗概,可见扩大纳税人知情的范围、赋予税务机关主动披露信息的义务、优化纳税人知情权侵害的救济措施是纳税人知情权保障的核心内容。相较而言,我国纳税人知情权的实现仍然存在法律规范不周、知情途径匮乏以及救济渠道受阻等多重难题。可以从美国纳税人权利保护制度中寻找适合我国的先进经验,并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完善我国的纳税人知情权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5.
米君虎 《金卡工程》2009,13(8):95-95
近现代以来随着政府的职能不断扩大,行政活动已经深入到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行政机关拥有广泛的行政调查权力,行政相对人则负有配合行政调查的义务。实践中行政主体在进行行政调查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侵犯相对人合法权益的现象,因此,有必要加强对行政调查行为进行规范,进一步保障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利。为此,必须完善行政调查中行政调查中相对人权利的法律规定,加强行政调查的程序规范和权利救济,切实保障公民基本权利,以体现现代民主法治之精神。  相似文献   

6.
平等受教育权体现的是一种平等权,是针对国家教育资源有限情况下所确定的一项权利。其是国际法公认的基本人权内容,也是各国宪法法律保障的基本权利。我国公民平等受教育权的目标还远远没有实现,特别是当前,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不平等现象仍十分突出,种种教育制度的弊端以及歧视性规定已经成为平等受教育权实现的严重障碍,本文通过对公民平等受教育权的现实状况的梳理,提出逐步实现平等受教育权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论环境保护的公民参与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参与环境保护是每个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也是公民应尽的义务.但在实践中,公民如何真正有效地参与环境保护、环境管理,参与环境决策还有许多困难.在法律上缺乏具体行使权利的形式、程序及实体权利的规定.本文从公民参与环境保护民主原则的理论依据出发,提出我国法律应明确规定公民的环境权,从法律上保障公民环境权具体化和权利实现程序化,并建立公民环境行政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8.
劳动权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所谓劳动权,又称工作权,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支配自己劳动力,并要求国家或社会为其提供劳动机会和劳动保护的权利。我国《宪法》第4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提高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1997年我国政府签署了《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和《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公约》,公民劳动权是国际人权的重要内容之一。一、公民劳动权的基本内容劳动权作为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在《宪法》、《…  相似文献   

9.
姚丽霞 《金卡工程》2008,12(8):27-27
选举权是由宪法确定的一项公民的基本权利,对选举权的保护程度是一个国家民主实现程度的重要标志."民主政治最一般的界定"就是"公正、可靠、定期举行的选举"①,"检验民主就是用选举检验"②.我国通过宪法确定了公民的选举权,并且通过<选举法>具体规定了选举权实现的途径和方式,为公民选举权的实现提供了保障.实体权利的实现离不开科学的程序设计.由于选举权实际上是依靠合力才能彰显其力量的一项权利,选民意志的整合将直接影响到选举的结果,这就使得选区划分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0.
表达自由是宪法自由权利中的重要内容,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本文通过分析我国表达自由保障存在的不足,提出构建我国表达自由保障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11.
退役军人保障的法律性质决定了退役军人保障法制的理论基础与路径选择。我国退役军人保障制度保障军人退役后的基本生活,显示出社会保障的性质;同时,该制度补偿退役军人做出的特别牺牲,显示出国家补偿的性质。但有关退役军人保障法制的国家补偿理论研究较为缺乏,导致退役军人保障法律体系建设的总体设计缺少国家补偿这一重要支柱,法制发展道路的选择不尽合理,具体法律规范与权利救济等内容规定存在缺失。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应在明确退役军人保障具有复合的法律性质基础上,科学设计退役军人保障法律体系,合理选择制度发展路径,完善相关法律规范和权利救济等方面的内容,构建新时代有中国特色的退役军人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高校与教师的纠纷呈日益增加的态势,教师权利被侵犯的现象大量存在。本文旨在研究我国高校教师权利法律救济的缺陷及其成因,并对完善高校教师权利法律救济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婚姻自由是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我国婚姻法关于禁止结婚情形的规定,有的是出于伦理道德考虑,有的是出于遗传学考虑.对于纯粹出于遗传学考虑的法律禁止性规定,其真实立法目的是为了限制其生育权.而该禁止性规定本质上混淆了结婚自由权和生育权,构成对当事人结婚自由权的干涉,不合时宜,应当在我国未来婚姻立法中加以修正.  相似文献   

14.
曹素馨 《金卡工程》2009,13(7):68-68
受教育权入宪被规定为公民的基本权利已经有一些时日了,但对受教育权的保护还远远不够,在违宪审查尚未确立的我国,各部门法的救济便显得尤为重要了。现在的理论和实践上大都是从民事和行政两个途径来救济公民的受教育权,本文拟从一则案例出发,以刑法的角度来探讨公民受教育权刑法救济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
陈泊云 《中国外资》2010,(24):172-173
宪法司法适用符合宪法的法律特征,对真正树立宪法权威是至关重要的。现实中存在两种意义上的宪法司法适用,一是违宪审查,二是宪法直接作为判案依据。对于违宪审查,宪法及相关法律的规定并不完善,造成违宪审查制度在现实中并未发挥作用。我们应该在现有宪法理论与政治制度下,选择一种有效的模式,并通过立法对违宪审查的范围和程序进行规定。而将宪法直接作为判案依据虽然有利于保护公民的宪法权利,但这一制度与宪法的地位、作用不符,同时也与法律制度矛盾,在法理上没有依据,所以不应将宪法作为直接判案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宪法司法适用符合宪法的法律特征,对真正树立宪法权威是至关重要的.现实中存在两种意义上的宪法司法适用,一是违宪审查,二是宪法直接作为判案依据.对于违宪审查,宪法及相关法律的规定并不完善,造成违宪审查制度在现实中并未发挥作用.我们应该在现有宪法理论与政治制度下,选择一种有效的模式,并通过立法对违宪审查的范围和程序进行规定.而将宪法直接作为判案依据虽然有利于保护公民的宪法权利,但这一制度与宪法的地位、作用不符,同时也与法律制度矛盾,在法理上没有依据,所以不应将宪法作为直接判案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种遏制信用证欺诈保护银行自身利益的救济措施,信用证欺诈中的银行拒付权,已在许多国家的法律实践中得到了确立,其理论基础主要是欺诈例外理论和默示条款理论,但基于银行在信用证制度中的地位和信誉,在实际业务中银行的这一权利应当谨慎地行使。同时,我国相关规范信用证欺诈中银行拒付权的规定也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8.
张杨 《金卡工程》2010,14(7):23-24
随着计算机与互联网的普及,网络犯罪呈猛增趋势,侦查措施也正逐步实现网络化、数字化,网络监视控制便是其中之一。网络监视控制虽具有高效、便捷、科学、成本低等优势,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如对公民人格权如隐私权等权利的侵犯;网络监视控制证据的合法性与可采性存在争议;对侦查部门实施网络监控活动的法律规制不完善等。在此,本文仅以网络监视控制为原点,针对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从规范侦查程序、提高证据意识、完善证据制度与权利救济的角度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19.
黄云 《金卡工程》2009,13(4):94-94
一般认为,我国建立宪法法院既不符合中国国情,又与我国现行体制有冲突。笔者认为,宪法法院的设立不仅有其必要性而且有其可行性。我国目前宪法运行机制还存在问题,需要完善。在我国现行政治制度和理念下,一个地位超然、高度独立、极具权威的宪法法院是宪法运行机制的必然选择,也是维护宪法秩序和全面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重要机制。本文从现实出发,从宪法法院的地位、组织、职权范围、运行程序等方面对我国宪法法院作了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20.
论欺诈婚姻     
欺诈婚姻在司法实践当中广泛存在,但我国现行婚姻法对欺诈婚姻没有相应的规定,导致法律中存在缺漏。笔者认为,通过对欺诈婚姻进行相应立法规定,赋予受欺诈人相应救济权利,可完善我国现行婚姻法,保护无过错善意当事人的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