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1983年基础上,1984年深圳特区引进外资的局面更大、路子更宽。全年与客商共签订885个项目,协议投资额达51亿港元,客商实际投入使用已超17亿港元,分别占1980年至1984年五年间引进项目、协议投资总额和实际投入使用总额的27.5%、28.3%和37.7%。客商对在深圳投资以及与特区企业合作充  相似文献   

2.
巴菲特又出手了。9月29日,比亚迪公告称,巴菲特的投资旗舰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旗下附属公司中关能源与比亚迪签署了策略性投资及股份认购协议。根据协议,中关能源将以每股8港元的价格认购2.25亿股比亚迪的股份,约占比亚迪本次配售后总股本的10%,本次交易总金额约为18亿港元。  相似文献   

3.
近 2 0年来 ,中资企业已发展成为香港经济中具有影响力的企业群体。香港中资企业协会会长刘金宝近日透露 ,目前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的在港中资企业已超过 2 0 0 0家 ,总资产约 1735 0亿港元。截至目前 ,香港中资企业在内地累计投资达 15 0 0亿港元 ,投资项目超过 30 0 0个。香港  相似文献   

4.
从2004年1月1日起,《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协议实施以来,内地给予优惠进口的货物逐季增加,香港受惠领域逐渐扩大。据海关统计,第一季度经内地口岸实际验放的香港CEPA项下货物总值为1.7亿港元,第二季度为2亿港元,第三季度为2.8亿港元,累计实际进口6.5亿港元,免征关税4446.8万元人民币。据了解,CEPA实施后,香港的制造业不断  相似文献   

5.
2004年1月1日起.《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协议实施以来.内地给予优惠进口的货物逐季增加.香港受惠领域逐渐扩大。据海关统计.第一季度经内地口岸实际验放的香港CEPA项下货物总值为l。7亿港元.第二季度为2亿港元.第三季度为2.8亿港元.累计实际进口6.5亿港元.免征关税4446.8万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6.
<正>亚洲第一金融中心、全球最长寿的地区之一……回归祖国25年来,香港不断焕发蓬勃生机,并向世界证明“一国两制”是确保香港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经济表现是重要衡量指标——香港本地生产总值从1997年的1.37万亿港元增长到2021年的2.86万亿港元;人均GDP(以名义计算)从回归前的19.2万港元,增至2021年的38.71万港元;财政储备从1997至1998财年的4575亿港元增长到2021至2022财年的9572亿港元。上图为6月27日,香港尖沙咀栢丽购物大道挂上国旗及区旗庆回归。  相似文献   

7.
<正> 广东东莞龙昌玩具有限公司是东莞市供销贸易公司在1989年与港商合资创办的一家企业,近10年来,公司一直以强劲的势头发展:年产值从初期的2000万港元发展到现在的5.3亿港元;出口销售从初期的1500万港元发展到1996年的4.8亿港元;利税目前已达到4800多万元人民币,7年间(1989~1996年)出口实绩累计达18亿港元,连续三年(1994~1996年)进入广东全省国合企业100强的行列,并入选1996~1997年度全国最大500家外商投资企业;人员由初  相似文献   

8.
广东利用国外直接投资是大量的、迅速的、大胆的和有成效的。到1986年底已有三资企业4843家,外商实际投资25亿美元,出口创汇3.89亿美元。这是广东省紧紧抓住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的历史性机遇,利用外资、引进技术所取得的显著效果,为广东经济腾飞作出了贡献。但是,从八年利用国外直接投资的实践看,还存在一些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问题一、引进项目多,实际投资少小型项目多,先进技术少广东从1979年到1986年外商直接投资糁订协议(合同)共4843宗,协议(合同)投资总额923997万美元,客商实际投资250621万美元,只占协议数的27.12%。“引”而不“进”的情况还比较明显。1986年这种状  相似文献   

9.
过去华润以香港业务为主,陈新华上任后,华润的口号由“立足香港、背靠祖国”改为“立足香港、面向祖国”。其内地业务的投资逐年增加,由2001年的34亿港元增至2006年的339亿港元,累计超过900亿港元。2006年华润集团内地、香港及海外业务营业额所占比例分别为66%、31%和3%,占公司经营盈利的比例分别为78%、20%和2%。  相似文献   

10.
《北京商业》2005,(2):34-34
最近大摩以8.46亿港元代价收购了上海永菱房产发展有限公司92%的股权,其中包括中海发展旗下福邦投资持有的60%股权,从而将“上海广场”收入囊中。作为“上海广场”的发展商,上海永菱分别由福邦公司、PrudentialSurplus及上海永业集团拥有约60%、32%及8%的股权。2005年6月13日,摩根士丹利分别以约5.52亿港元及约2.94亿港元的代价,购入福邦及Prudential所持股份,控股“上海广场”。  相似文献   

11.
西洋之路     
2005年5月30日,一家名为希域投资(HK 905)的香港上市公司换了大股东.希域投资主要从事投资控股公司业务,投资于香港及内地上市及非上市公司,自1998年上市以来业绩乏善可陈,最近几年连续亏损,总股本1.6亿港元,市值不过1000万港元左右.  相似文献   

12.
公司     
《信息与经营》2014,(1):34-35
北大资源配股集资2.6亿港元 北大资源控股有限公司12月24日宣布,已成功完成配售集资2.6亿港元,以扩大集团在房地产业务发展的资本实力。根据配售协议,北大资源以每股0.8港元合共配售326,792,000新股,所得款项净额约50%用作收购新土地及发展新项目,而另所得款项净额约50%将用作本集团之一般营运资金。  相似文献   

13.
王巍栋 《现代商业》2007,(5S):35-37
过去华润以香港业务为主,陈新华上任后,华润的口号由“立足香港、背靠祖国”改为“立足香港、面向祖国”。其内地业务的投资逐年增加,由2001年的34亿港元增至2006年的339亿港元,累计超过900亿港元。2006年华润集团内地、香港及海外业务营业额所占比例分别为66%、31%和3%,占公司经营盈利的比例分别为78%、20%和2%。  相似文献   

14.
环球视界     
《现代商业》2013,(25):12-12
1欧莱雅65.38亿港元收购美即全球最大的化妆品公司欧莱雅集团与美即控股国际有限公司发布联合公告,欧莱雅拟以每股6.3港元的价格全面收购美即,收购总额约65.38亿港元。根据公告,协议计划生效后,美即执行董事佘雨原将担任美即集团首席执行官及欧莱雅全资附属公司美即控股董事,继续致力于美即的长期发展,并与欧莱雅携手进一步创建美即品牌。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经济报道》2004年7月15日中国与海合会之间经贸发展空间巨大 中国与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于7月6日签署了《中国与海合会国家经济、贸易、投资和技术合作框架协议》,启动自由贸易区谈判。中国与海湾合作委员会国家之间的经贸关系发展相当迅速,双边贸易额从1991年的15亿美元增加到去年的169亿美元,扩大了10倍。海合会六国作为一个区域经济体,已成为中国的第  相似文献   

16.
尚言 《三联竞争力》2005,41(7):11-11
2005年5月30日,一家名为希域投资(HK905)的香港上市公司换了大股东。希域投资主要从事投资控股公司业务,投资于香港及内地上市及非上市公司,自1998年上市以来业绩乏善可陈,最近几年连续亏损,总股本1.6亿港元,市值不过1000万港元左右。  相似文献   

17.
“微”动态     
《中国品牌》2014,(4):12-12
阿里控股文化中国 证券日报之声:【进军文化产业和数字娱乐,阿里62亿港元控股文化中国】3月11日晚间,香港上市公司文化中国传播发布公告称,获得阿里巴巴集团62.44亿港元的战略投资,阿里巴巴将获得文化中国60%的股份。这一投资创下了2014年中国互联网公司最高并购金额纪录。  相似文献   

18.
《财经界》2007,(3)
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是致力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政府性开发金融机构。从1982年至今,湖北省利用世行、亚行贷款共27.1亿美元(协议贷款金额),主要投资在交通、环保、农业、水利能源等领域。从1993年开始,武汉市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争取到4.39亿美元的贷款,主要投资在城市交通、污水处理和雨水抽排等方面,其中世行贷款武汉城市交通项目利用外资2亿美元,占到近46%的投资比重。  相似文献   

19.
史可 《信息与经营》2012,(5X):131-135
仅凭一座位于首都主干道长安街延线边上的烂尾楼,中国奥园似乎不是斩仓,而是大有斩获,无论是见好就收,还是无奈转手,腾挪之间也获得了10亿港元的利润。2012年4月1日,中国奥园发布公告称,以18.29亿港元(人民币14.8亿元)出售其手上长安8号项目51%权益。在获偿还13.49亿港元贷款,加上出售上述长安8号51%股份获得的18.29亿港元后,中国奥园预期所获得的总款约31.78亿港元,预期录得税前利润约10.81亿港元。公告显示,买方Logic Capital Limited,为一家投资控股公司;担保人为金利丰金融集团有限公司行政总裁兼执行董事朱李月华。自此,这个位于北京市朝阳区西大望路与建国路交汇处、被戏称为"北京最昂贵的烂尾楼"的豪宅项目,已经历了四次易手。  相似文献   

20.
1991年6月港合和实业集团股市集资超过58亿港元的计划,创上市公司供股集资的最高纪录。胡应湘是该集团的最大股东和董事经理。在他的设计和投资下,建成广州中国大酒店,深圳联检大厦、东莞沙角发电B厂,正参与筹建广深珠高速公路。他率先倡议开发西海港,这是香港有史以来最大的地产计划。胡氏经营的成功,主要在善于集资。沙角B厂投资仅3亿港元,向银行借款达33亿港元。但他决不轻易言借,只有在项目大局已定,成事在望才向银行筹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