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1 毫秒
1.
利益驱动是产学研联合体构建的根本动力,建立高效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关系产学研联合体的稳定和发展。论文重点阐述了建立产学研联合体利益分配机制的理论基础,以此为基础探讨了产学研联合体利益分配机制相应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的关键。构建贫困山区因地制宜的长效筹资机制有利于贫困山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可持续运行。通过对青海省都兰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机制的考察分析,提出了贫困山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长效筹资机制创新的启示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虽然没有直接提出和谐社会思想,但在他创立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提出的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实施"三步走"战略安排、"首先要解决农村问题"、"先富"带动"后富"和"共同富裕"、"稳定压倒一切",以及"把教育摆在突出位置"等重要思想并成功得以实践,解决了当代中国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这些理论和实践为和谐社会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和必要前提,做出了突出贡献。邓小平的这些重要思想仍然是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完善和谐社会的政治基础、社会基础、文化基础和法律基础。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完善法律基础,通过构建社会主义法治社会,运用完善的法律对社会关系进行全面有效的调整。经济法作为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部门法,其产生的历史、价值取向、本质、基本原则等都与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相吻合。因此。经济法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可以发挥重要的制度保障作用,而重新完善经济法具体制度则是作用发挥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实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建设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一项基础工程,也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工作.福建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已全面实施四年,本文通过对闽四山区农村低保保障力度的实证检验和骗保行为的博弈模型分析,指出其实施效果如何偏离了政策目标,进而提出完善农村低保制度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6.
其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第7章第1节概括的我国社会主义法律运行的第4个环节——"法律适用"这一概念的使用不够妥当,并与教材第188页②这一相关问题的阐释相矛盾;其二,教材第8章第2节"我国的实体法律制度"这一节的标题使用与教材在本节的第2个大问题——"我国的行政法律制度"的阐述中,分别阐述了我国的《行政处罚法》和《行政复议法》这两部非实体法律的内容相矛盾。本文对教材的以上缺陷和问题进行了必要的剖析,并提出了将原教材第2节内容改设为"行政法律制度、民商法律制度、刑事法律制度、经济法律制度"4节内容等建设性修改意见,为进一步完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学科教材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完善公共财政制度,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的内在要求.公共财政制度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同时它的不完善也导致了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协调、区域和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扩大等问题.因此必须尽快完善公共财政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公共服务体制,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以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对于加快河北山区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推动山区资源综合开发与保护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全面剖析河北省山区发展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的基础与制约因素的基础上,以平泉食用菌产业为例,对河北山区发展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的现状及特点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据此提出了"科学布局、科技支撑、壮大龙头、做强品牌、标准化生产、优化环境"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土地流转制度在我国农村形成了"三类人群":失地农民、农民工、农业劳动者,这"三类人群"是构建新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特有约束。破解土地流转背景下构建新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困境,切实保障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利益,是建设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笔者在肯定土地流转制度有效的前提下,借鉴经济学中对弹性的分析思路,构建理论模型,分析土地流转制度下社会保障涉及的三大人群对社会保障制度的需求弹性和供需缺口,并基于制度变迁理论,设计出构建新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和谐三角"。  相似文献   

10.
生态补偿其主要目的就是通过经济等手段调节生态保护与相关利益主体间的相互关系,以促进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重庆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作为集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落后与生态功能特殊多样等为一体的民族贫困地区,构建该地区生态补偿机制成为新时代下推动实现区域绿色发展的内在要求。因此,必须通过制定出台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生态补偿的法律依据,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拓宽资金筹集渠道,建立完善保障体系,探索实施多元补偿模式,提高公众认知参与等措施,推进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生态补偿工作走向制度化、常态化,促进区域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实现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已成为深化国有企业、事业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我们应把财政体制改革作为新一轮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的关键突破口,围绕建立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抓住主体功能区规划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关键环节,加快构建有利于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符合公共财政要求、科学规范的财政管理体制,为下一个五年的经济建设提供有力的体制支撑。本文拟在分析财政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就"十二五"时期为完善公共财政体制提供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2.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人权运行机制包括人权发展机制、人权保障机制、人权激励机制、人权协调机制、人权救济机制以及人权监督机制.完善的制度可确保尊重和保障人权.  相似文献   

13.
广西边远民族地区是集少数民族聚居区、贫困山区、矿产资源富集区、旅游资源富集区等为一体的特殊区域,由于区域的特殊性,其在绿色城镇化进程中也体现出不一样的要求。文章分析了该区域绿色城镇化的特殊性,从思想认识、绿色规划及合理规模、绿色产业、特色规划、移民、制度与政绩考核等方面出发,提出了绿色城镇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4.
面对京津冀区域的生态环境与水资源诉求,为了实现京津冀区域均衡和可持续发展,文章主张将京津冀区域中面积最大的自然地理区域——山区,作为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实验田和突破口,提出对山脉自然延伸区域实施专门的整合的公共管理,即以网络信息化为引领,以技术应用和制度创新的有机结合为手段,以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为核心机制的山区整合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15.
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事关国家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全局,是维护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必然要求。当前我国农村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欠账"较多,农村公共事业建设相对滞后,必须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和统筹的政策安排,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相似文献   

16.
<正>一、构建现代企业制度必须理顺产权关系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的任务,并且指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全国人大常委会八届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表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阶段,进行企业制度创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现阶段最具战略意义的攻坚战.  相似文献   

17.
债务性融资是最具有创新性的领域之一。构建合理的税收法律制度是促进和规范债务性融资发展的重要保障。由于债务性融资工具与活动的日益复杂,厘清"债"、"利息"两个特定范畴是从税法角度认定债务性融资的基础。笔者力求结合我国与美国税法的相关规定和实践,对债务性融资中的特定范畴进行分析,探讨债务性融资的税法认定,促进相关税法规范的构建与适当运用。  相似文献   

18.
系统论视角下的企业内部讲师激励体系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企业不断压缩管理成本,这种情况下,企业要做好员工培训工作,就必须转变思路,充分利用企业内部资源,重视内部培训,此时内部讲师制度就成为一个较优的选择。内部讲师是内部讲师制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为了更好地激发内部讲师的积极性,笔者利用系统论的方法,构建了以制度建设为基础、企业文化为指导、高层重视与支持和给予机会为"两翼"的内部讲师激励体系,以实现用较低的成本对内部讲师的有效激励。  相似文献   

19.
旅游区域之间同时存在着竞争与合作关系。结合武陵山区地处湘、渝、鄂、黔等省际边境地区的特点,通过对武陵山区区域旅游空间组织的博弈分析,探索了武陵山区区域旅游采取竞合模式发展的可行性。需要采取强化区域旅游合作与发展的观念,整合旅游产业链,构建统一的旅游信息网络平台等策略促进武陵山区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我国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没有创造出高劳动生产率,也没有能够形成具有朝气、富有活力的企业运行机制。要改变这种情况,我们必须继续深化改革,解决深层次的矛盾,着力进行企业制度创新,建立我国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因此,我们在构建市场经济体制框架的同时,必须构建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建立与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现代企业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