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 2013年,当世界金融危机进入第六个年头的时候,中央作出了一个重要判断,中国经济出现"三期叠加":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随着,把2008年应对危机时的"保增长"宏观政策调整为"稳增长",提出了"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并且要统筹兼顾 "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控风险、惠民生"五个目标,强调要保持政策定力,力争稳中有为,确保稳中有进.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视察时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至此,新常态成为认识、研判和把握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与调控政策的新视角.但"新常态"的基本特征是"增速换挡、结构调整、动力转换".所以,"新常态"不是"失速",也不是放任增速下行,更不是不要发展.而是要更加重视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更加重视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还要力争保持应有的增速.因此,201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决定,实施相互配合的五大政策支柱:宏观政策要稳,就是要为结构性改革营造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大力度,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产业政策要准,就是要准确定位结构性改革方向.微观政策要活,就是要完善市场环境、激发企业活力和消费者潜力.改革政策要实,就是要加大力度推动改革落地.  相似文献   

2.
河北省的经济增长方式属于投资驱动型增长模式,因而能否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关键在于是否能够保持投资的稳定增长.同时投资结构的合理性对于产业结构、经济结构、所有制结构及城乡结构等调整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但是,在目前宏观经济政策背景下,国内投资和外资的高速增长不可能长期持续下去.  相似文献   

3.
当前,中国经济增长面临着内、外严峻挑战并将通过通货膨胀的形式表现出来,研究物价稳定条件下的经济增长,探讨实现经济增长与物价稳定的经济政策协调问题,税收政策正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方面.税收制度改革是抑制通货膨胀的有效途径,借鉴国外税制改革对抑制通货膨胀的正反经验,并结合我国当前制度及政策环境,对我国相应税制改革安排进行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4.
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已经成为当前和未来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任务,那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如何?就这一问题,文章借鉴学者们的研究方法,实证研究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经济增长的稳定性。研究发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稳定性在下降,源于需求结构的不稳定以及产业结构波动导致。我国需要积极制定应对措施,实现经济稳定增长这一目标,即通过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发展;促进工业经济稳定增长,协调"调结构、稳增长、促改革"三者的统一,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相似文献   

5.
2004年我国经济工作的重点要转移到加快结构改革、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上来。进一步调整国债资金投向,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强公共投资和促进协调发展,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促进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协调.保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加快产业调整升级,扩大新兴产业对经济增长和就业的带动作用,加快推进公益和垄断部门的改革,努力保持出口稳定增长.提高出口竞争力,优化进口结构。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资本论》第二卷中,马克思使用结构分析和均衡分析方法,研究了资本主义增长过程,建立了第一个经济增长模型,从而揭示了劳动、资本和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并认为资本主义增长具有不稳定性。马克思的经济增长理论对我国当前的经济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政府在推动经济增长过程中应利用宏观调控和收入政策保持产业结构和收入结构基本平衡。  相似文献   

7.
结构性改革下中国政府收入体系和财政收入政策面临大幅度调整的压力.如何有效衔接供给侧改革的减税诉求与经济转型的稳增长、调结构目标,成为检验未来财政收入政策成功与否的关键.当前财政收入政策调整主要包括四个环节:推动大国经济持续增长与兼顾宏观调控,维持财政收入稳定与政策延续性,同步实现创新转型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施企业与个人微观层面的有效减税政策.基于主流经济理论和对最新数据的分析与判断,本文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的财政收入政策加以设计:致力于大国政府收入体系的形成与优化,完善稳定财政收入和助力供给侧改革的方式方法,构建有利于创新转型的现代政府收入模式,准确把握减税的外部条件、进度与力度,协调财政收入政策与财政支出需求和财政体制改革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今年以来,随着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物价涨幅趋稳,资产泡沫化风险降低,经济增长逐季回调,但仍处于高位,经济运行开始回归正常增长轨道。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外部发展环境总体上略好于今年,国内投资、消费有望实现较快增长,预计一季度以后经济增长将企稳回升,全年达到9%左右。在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相对稳定的同时,应积极推进相关领域改革,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为中长期经济稳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9.
新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延续了小幅下行态势,并创1992年以来季度累计同比增速回调时间最长纪录.这既是多重周期因素交织、内外需求下降叠加的结果,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经济由高速向中速增长阶段的转换.当前世界经济出现某些积极变化,内需增长降中趋稳,预计2012年全年经济运行呈“前降后稳”态势.应注意到,本轮经济回调已经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周期波动范畴.处理好稳增长、调结构、控物价三者关系,需要在保持总需求政策基本稳定的同时.重点推行改革导向的供给政策,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着力消除体制障碍,纠正扭曲性资源配置,有效提高运行效率;积极推动基础产业改革,释放被抑制的增长潜力,增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0.
经济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减损效应:中国的经验证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简单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利用GARCH和TARCH-M模型分析了中国经济波动对经济长期增长水平的影响.得出:对外开放和市场化改革不仅提高了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水平,而且也降低了经济增长的波动风险;中国经济波动对长期经济增长具有减损效应,但统计上并不显著,同时,与Stilianos et al.(2004)的分析结论相一致,中国经济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减损效应在经济波动的不同阶段具有明显的对称效应.本文的政策含义是,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和深化市场化改革,加强宏观调控,对保持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章玉贵 《资本市场》2014,(9):119-120
<正>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着力点理应通过系统性的政策设计与有效的执行力来实现经济结构的战略转型,以期将经济增长的下一个周期建立在结构均衡的逻辑起点上。鉴往知来的反思告诉我们,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在经济内外失衡的环境里依靠天量的投资保持可持续发展。经济增长越来越依赖债务拉动的中国,其金融系统日渐积累的内生性不稳定,或将使中国在未来某一个时间节点出现"明斯基时刻":信贷的集体恐慌与市场信心突然崩塌,进而引致资产价格出现断崖式减缩。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着力点理应通过系统性的政策设  相似文献   

12.
能源是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基础之一,使能源发展和经济增长良性循环,是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在目前中国的能源结构中,煤炭仍然占最主要部分,中国对煤炭的需求居高不下,随着经济的发展,这样的能源结构显示出不合理性,为了应对能源供应、安全和环境等各方面的问题,中国应该在未来进一步调整能源结构.使其优质化、合理化.能源与经济增长之间有相互促进的作用,要实现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的发展,应充分考虑能源的影响作用.我国现在处于高速的经济发展阶段,国民生产总值每年都保持9%以上的增长率,在这样的增长力度下,能源结构调整应做出充分适应,以保持增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印度经济形势和改革政策简述尚慧经济形势从1992年至今,印度经济以51%,5%,63%和7%的年增长率稳定快速增长,而通货膨胀率仍保持在5%以下。1996年工业生产比1995年增长124%,农业生产增长5%。印度目前是小麦和大米的重要出口国,1...  相似文献   

14.
第六届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论坛于2012年6月16日到17日在京召开。专家学者们认为,在内外经济环境交互作用下,中国经济增速进一步回落,但是,中国政府可以采取恰当手段合理平滑潜在经济增长率的下移过程,保持适度增长率。短期内"稳增长"和长期的结构改革要考虑中国经济所处的阶段。中国要完成结构转型有三点法则:以提高生产效率为核心的市场引导下的改革;广义恩格尔定律,即人类需求结构会牵引产业结构的变化;需求偏好相似假说。如果两国的平均收入水平相近,则两国的需求结构也必定相似。短期内的"稳增长"主要是稳投资。中长期,中国必须通过改革来解决结构问题:通过实体经济改革,调整收入分配格局;提高消费水平;进行广义的价格改革;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和换代;与其他国家合作,避免全球经济出现过度的不稳定。  相似文献   

15.
赵霞  白爽 《发展研究》2014,(2):30-36
我国财政支出政策在保持经济稳定发展与促进社会公平两方面担负着重任.2007年财政部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公共财政支出.本文基于2007-2011年全国30个处于不同区域省份的省际面板数据,实证研究我国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公平的影响.结果表明各解释变量的显著性随区域的不同而不同,文章对现实情况和原因也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根据分析结果针对不同地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2014年上半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平稳、增长稳中略升。制造业和房地产投资告别高增长时代由此导致投资放缓,消费亮点不多但整体趋稳。由于宏观运行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私人投资意愿趋弱,货币供给快速增长且实体经济融资困难,企业成本高位运行挤占企业利润等,经济运行仍然面临下行压力。综合各种因素判断,在"微刺激"政策效果不断显现的情况下,预计下半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更加稳定。然而,中国经济增长在中高速增长"新常态"中仍面临经济结构和社会、政治体制、收入分配等多项改革任务。  相似文献   

17.
税收政策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方面,是实现供给侧改革、稳定经济增长和就业的重要手段.运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分析间接税和直接税的减税政策,模型模拟结果显示:减税政策能够通过拉动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起到抚平经济周期和带动经济增长的作用;间接税可以在短期内对经济起到明显的刺激效果;而直接税的长期作用更为明显;直接税减税政策的乘数效果大于政府消费性支出,而间接税减税的乘数效果则低于政府消费性支出.因此,短期内政府消费性支出政策效果更为明显;但在长期,直接税减税的作用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8.
2021年中国经济稳中有进,不过面临的下行压力也有所增加。2021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中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短期来看,“三重压力”主要源于全球经济的影响,表现为消费和投资需求恢复偏缓、企业生产成本上升以及居民和企业预期指标下滑。中长期来看,“三重压力”实际上源于中国经济近年来在经济稳定、经济结构转型和长期经济增长三个层面所面临的持续压力。宏观政策“三策合一”将稳定政策、结构政策与增长政策三者有机结合,其中,稳定政策主要应对“需求收缩”、结构政策主要应对“供给冲击”、增长政策主要应对“预期转弱”,这三项政策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应对“三重压力”。同时,稳定政策、结构政策与增长政策之间还可以更科学地协调配合,从而有效提高政策的调控效率,更好应对“三重压力”并促进中国经济平稳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9.
当前的财政形势与财政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肯定积极财政政策成效的基础上,可将我国当前财政政策运行面临的主要矛盾概括为五个方面:高经济增长和低就业并存,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因素并存,市场化进程加快与行政性体制复归并存,经济总体运行良好与结构严重失调并存,财政收入高增长和高风险并存。关于今后一个时期财政改革的政策取向,可概括为:“做大一个蛋糕、调整两大存量、完善三项制度、推动四项改革”四个方面。“做大一个蛋糕”是指要保持财政经济协调发展,在积极推进税费改革的同时,也要充分挖掘非税收入的潜力,力争财政收入每年增长10%以上,使本届政府5年任期内财政收入总额达…  相似文献   

20.
进入新世纪,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加快,我国将面临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因此我国必须依靠投资,特别是政府投资,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增长,解决剩余劳动力就业,缩小城乡差距,保持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和经济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