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合同欺诈是一种违法行为,为了减少和避免合同欺诈的发生,结合实际介绍了合同欺诈的概念及种类,提出了反欺诈的一些措施,为防范合同欺诈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一、现阶段我国“信用危机”的现象 1.商业领域的信用危机。如:企业之间相互的拖欠“三角债”问题;合同违约和欺诈屡禁不止,其中合同欺诈手段之繁多令人瞠目结舌,一些不法分子往往以合法的形式——合同为欺诈手段,诱使他人上当受骗。  相似文献   

3.
市场经济是契约经济,企业的产、供、销要靠合同来连接,社会资源的配置要靠合同来实现。合同在发展我国市场经济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但应看到,也存在着严重的合同违约现象,尤以合同欺诈为甚。合同欺诈行为的发生,严重扰乱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近几年我县共查处欺诈合同50多起,涉及金额1000多万元。在我们查处的大量合同欺诈案件中,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表现:一、伪造证件,瞒天过海。伪造营业执照、提货单、银行票据、许可证、身份证、工作证、商检证明、委托书和合同书等有关证件,骗取对方信任。二、以假技术为名搞欺诈。故意编造、拼凑虚…  相似文献   

4.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工程承发包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主要是通过合同来确定的,由于许多施工企业在合同中对标的约定不明确,合同条款不完善,责权利表述不明确,意思表达模糊,往往陷入合同欺诈,引发大量合同纠纷.因此只有切实强化风险管理意识,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风险类型,并采取切实措施实施控制,才能够有效防范合同风险,避免合同欺诈和诉讼纠纷.  相似文献   

5.
市场经济亦称“契约”经济,合同是契约经济往来的桥梁。市场主体依法签约、履约的合同行为已成为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然而,一段时间以来,合同欺诈屡禁不止,严重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践踏了法律,欺诈了无辜,破坏了诚实信用原则。可以说,合同欺诈已成为阻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臻完善和企业内部管理的日趋规范,合同已经成为企业之间开展各类业务活动和经济往来中明确权利、义务的基本载体,企业做好合同管理不仅可以避免各种合同纠纷和合同欺诈等经营风险,更有利于提高企业信誉度,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下面就如何加强企业合同管理来进行一些浅显的分析与思考。  相似文献   

7.
张毅  李莉 《河北企业》2002,(10):86-88
合同履约是合同效力的必然要求,亦是实现合同利益的根本措施。但当前不容忽视的是,社会信用紊乱,合同违约、商业欺诈、逃废债务现象比较严重,合同履约率低下,对企业的经营安全构成了一定的威胁。《合同法》构建了一系列防范化解合同履约法律风险的制度,在经营活动中应当注意运用,以维护和实现企业的利益。  相似文献   

8.
合同欺诈行为是一种侵权行为,是一种无效的法律行为。它违反了法律规定,对他人的合法权益进行了破坏,扰乱了当事人的经济活动和社会正常的经济秩序,给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因此,研究运用法律手段防止合同欺诈,对有效遏制合同欺诈行为,减少经济损失,保证市场安全有序,促进经济秩序健康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合同在经济活动中随处可见,合同的效力中包括无效合同、可撤销合同。可撤销合同包括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但是如果一方在达成合同过程中隐瞒或未如实陈述某情况,但该情况并不构成双方达成合同的要件,即双方签订合同并非是由于欺诈造成的,那么该合同不属于可撤销合同。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市场经济中的合同骗活动逐渐增多.一些不法分子以合法的形式--合同,为欺诈手段,诱使他人上当受骗.从近一段时期各地工商部门查处的合同欺诈案件来看,合同欺诈手段主要有以下20种表现: (1)瞒天过海,伪造证件.骗子伪造单位、伪造营业执照、伪造各种许可证、伪造海关和商检证明、伪造银行票据等等,利用伪造的证明,签订合同,骗取钱财.  相似文献   

11.
数据求真     
晴天 《数据》2005,(4):1-1
时下,社会经济活动中出现的各种形式的商业欺诈,不法分子通过虚构事实、发布虚假信息和签订虚假合同等手段,用注了水的一系列"数据"误导、欺骗企业和消费者,损害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其实,这也是一种数据层面的欺诈。笔者不妨在此提供如下数据,提醒人们警觉: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利用经济合同进行欺诈的违法活动日益猖獗,不仅欺诈手段变化多端,而且涉及的范围越加广泛,并有智能化、技能化和结伙化的发展趋势。由于经济合同欺诈行为比较复杂,它不仅是导致合同争议或纠纷的重要原因,而且常与合同无效,合同诈骗犯罪等法律问题交织混杂在一起,加之法律上的界限不清,不但给司法审判工作带来困难,还常造成人们对这种行为性质认识上的混乱。因此,有必要从理论上对经济合同欺诈的含义、特征及其性质进行探讨。 一、经济合同欺诈性质的提出 关于什么是经济合同欺诈,目前我国法律尚无明确规定。但我国《民法通则》第58条,《经济合同法》第7条,以及《涉外经济合同法》第10条中所规定的欺诈,是指利用或采用欺诈手段而为的民事或合同行为,属于民法上的欺诈,又称民事欺诈。而我国《刑法》第151条所规定的侵犯财产的诈骗罪,则属于刑法上的欺诈,又称刑事欺诈。由于经济合同欺诈是民事欺诈或刑事欺诈的特殊表  相似文献   

13.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以及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市场交易活动的复杂程度不断增加,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经营风险不断增大,合同欺诈现象也频频发生,严重地扰乱市场秩序,影响了社会稳定。如何抑制和防范合同欺诈行为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以买卖合同为例,试图通过对合同欺诈行为的表现形式及其成因分析,探寻必要的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14.
随着法律的完善和市场体制的健全,合同已成为个人、尤其是企业对外经济交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诚实信用原则是合同的帝王法则,与一个守信用的自然人或企业签订一份真实有效的合同,无疑会给自己带来一定的经济利益。但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人却违背诚信原则,将合同作为骗取他人钱财的一种工具。因此,如何防范合同欺诈,避免不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在保险合同关系中,投保人负有如实告知义务,但是实践中投保人时有故意违反如实告知义务而向保险人虚假陈述或隐瞒实情,构成对保险人的欺诈.对该欺诈情形,保险法从故意违反如实告知义务的角度,规定了保险人享有合同解除权.但是从整个法律体系来看,对于欺诈,民法以及合同法同时赋予了相对方以撤销权,而保险法作为民法的特殊法,并未明确规定保险人在投保人欺诈时是否享有合同撤销权.对于该问题,司法实践认识不一,理论研究也莫衷一是.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市场经济中的合同诈骗活动逐渐增多。一些不法分子以合法的形式——合同,为欺诈手段,诱使他人上当受骗。从近一段时期各地工商部门查处的合同欺诈案件来看,合同欺诈手段主要有以下20种表现:(1)瞒天过海。伪造证件。骗子伪造单位、伪造营业执照、伪造各种许可证、伪造海关和商检证明、伪造银行票据等等,利用伪造的证明,签订合同,骗取钱财。  相似文献   

17.
从某种意义上说,市场经济就是契约经济,而合同则是契约的主要表现形式。诚实和信用是合同的生命。然而,近年来经济活动中却出现了一些利用合同形式骗取他人财物的经济违法行为。自1999年11月以来,临沂市工商局兰山分局在全区范围内开展的以打击合同欺诈为重点的合同监管工作中,共立案查处合同欺诈案件14件,涉案金额达90余万元,其中移交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3起,  相似文献   

18.
谢根成 《企业家》2002,(3):53-55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经济活动中的合同欺诈也在花样翻新,层出不穷。合同欺许是市场经济的毒瘤,它给国家,社会,集体,个人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因此,我们必须想方设法找出铲除这种毒瘤的措施。用法律手段来防范治理合同欺诈是一种最为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区分刑法中合同诈骗罪与民商事活动中的合同欺诈行为对当事人、司法部门及社会公众皆有重要意义。两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主观方面主要体现在行为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客观方面主要体现在行为人欺诈程度、方式不同。  相似文献   

20.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依法签订和履行经济合同是企业间经济交往的一种基本形式,也是对现代企业的一项基本要求.市场对各种资源的配置,企业间各种生产要素的交换和配置不应也不可能停留在“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现货交易的低级阶段,更多的则是运用经济合同的形式对交易双方的权利、义务加以约定,合同当事人均应按照约定履行合同.然而一个时期以来,社会上出现了利用经济合同欺诈财产的经济违法现象,因此笔者拟对合同欺诈这一经济发展中的顽症加以剖析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