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来,由于我国物价的持续上涨,公众越来越关心CPI统计数据。本文通过对世界49个不同发达程度国家的CPI权重数据及确定方法与我国现行CPI权重数据及制定政策的全面对比分析发现,我国CPI核算中食品权重偏高,而文化教育、交通通讯的权重偏低,此据对完善我国CPI编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如何认识中国当前的CPI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来,人们对CPI的涵盖范围以及CPI的上涨幅度议论较多,有人对CPI没有包含房地产价格表示疑义。我国目前的CPI存在着一系列严重不足,国内能源和运输价格受到政府控制且CPI的构成和计算方式缺乏透明度,最终消费占GDP的比例偏低等。应上调各构成在CPI中所占的权重,以更好的反映CPI的真实度,保持经济平稳发展。  相似文献   

3.
CPI计算中权重是一个重要因素,关系到CPI能否真实有效地反映居民消费价格的综合变动。努力寻求一个有效的权重计算方法,对CPI客观有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近年统计年鉴数据的收集和处理,将年鉴数据转化为矩阵,然后利用判断转化矩阵求解出相应的CPI权重,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汪涛 《新财富》2011,(3):28-29
2011年1月中国CPI同比上涨4.9%,低于市场预期和瑞银预测的5.4%。2011年CPI的权重有所变化,虽然这是5年一次的例行调整,但仍让许多人对“真实”的通胀情况深感困惑。权重调整对CPI有怎样的影响?1月CPI低于预期对市场和政策面有何影响?  相似文献   

5.
一场关于"我国CPI是否被低估"的论战引出了我国CPI是否科学合理的讨论。本文通过介绍CPI的含义和我国CPI的测量原理,结合对于我国CPI指数的质疑和解释,分析了现有统计做法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特别认为编制核心C PI是我国CPI体系重构的关键,并对其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6.
CPI权数构成变化会对CPI计算产生影响。本文选取2011年我国CPI月度数据,采用调整前后两种权数进行测算对比,来观察2011年公布的CPI权数变化对其统计结果的实际影响。结果表明:权数调整对CPI值影响很小,调整前后两种权数衔接较好;2011年CPI更能真实反映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是一项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各国普遍重视CPI编制质量的改善。本文通过对中、美、日、德四大经济体CPI编制方法和流程的比较分析,对进一步提高我国CPI编制质量提出了调整各类消费品权数、更新权数调整时间、扩大CPI代表品种类、增加CPI信息透明度,引入专家意见法调整消费品质量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CPI是消费价格指数,也是计算通货膨胀率的基础指标。中国CPI的构成项目和权重设置同国际上通常的统计方法比较存在着包括内容置后、权重设置不合理等问题,从而导致低估了物价上涨;在CPI基础上计算通货膨胀率可以看到其周期显现,通货膨胀在未来两三年内将逐渐走高,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调控作用在科学预测的前提下会得到更好的发挥。  相似文献   

9.
一、现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缺憾 1953年,我国开始编制价格指数,1984年开始编制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经过多年的改革实践,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数据的采集方式、权数的确定以及计算方法均已成熟完备。然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市场要素的多元化发展,现行的CPI已很难全面客观地反映居民消费价格的变动。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消费品价格指数(CPI)和工业品价格指数(PPI)构成差异及传递渠道障碍,认为短期内它们不会同步变动。使用门限误差修正模型对我国两种价格指数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发现:PPI与CPI存在协整,它们之间长期均衡偏离大于门限值,CPI向下调整,PPI向上调整,偏离快速减小;当长期均衡偏离小于门限值时,两种价格指数的调整不显著,这说明PPI高于CPI是一种常态,并不能以此断定PPI超过CPI就会引起CPI进一步上涨,PPI并不是CPI一个较好的先行指标。  相似文献   

11.
消费者信心指数(CCI)作为预测经济走势和消费趋向的先行指标,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具有一定的预测能力。本文运用协整分析、Granger因果检验及脉冲响应函数等方法,实证分析了CCI与CPI之间的相关关系。实证结果表明,CCI和CPI及各CPI分类指数之间存在长期一致的均衡关系。因此,在测定CCI对价格的预测能力时,不仅应针对CPI指数,更应该针对具体的CPI分类指数,以便更好地发挥CCI预测经济走势和消费趋向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大数据的时代变革,改进了以往政府CPI统计的方法和模式,其影响主要包括:可以同时计算多种类型的CPI;可以减少计算误差;改变政府人员统计体系等三个方面。在新的形势下,充分利用大数据优势,对CPI统计做出及时的控制和调整,才能更好地捕捉居民消费的商品和服务的价值平均变化水平。本文即简要论述了大数据对CPI统计的影响,并针对大数据背景下CPI统计的方法改进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CPI编制是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内容,随着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价格信息的采集与应用对CPI数据采集、计算、指数权重以及统计模式等方面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与国际经验相比,中国CPI编制在权重更新频率、新产品偏误、季节性产品处理、自有住房服务处理以及特型CPI编制等方面都存在问题。应采取引进现代化的CPI数据采集、加快完善CPI权重设计方法、努力提升CPI统计质量、不断推进特型CPI指数编制等措施,利用网络价格信息不断优化中国CPI编制。  相似文献   

14.
我国自2012年以来,CPI的涨幅一直都在2%、3%左右徘徊,而2015年全国CPI上涨仅为1.4%,2016年上半年的统计数据也已出炉,基本上是处于"2时代",仍然延续了慢跑状态,持续低迷的CPI指数似乎更加印证了社会上流行的所谓"我国实体经济不景气"的说法,打击了国人的信心,从而也加大了经济发展陷入恶性循环的可能性。网购已成为人们非常熟悉和经常使用的购物方式,其广受欢迎的原因除了可以足不出户购物之外,最大的原因恐怕就是便宜低廉,其价格远低于实体店。网购价格的数据虽尚未被统计在CPI内,但其却从各方各面牵连拉低了实体经济中的CPI。  相似文献   

15.
中国和美国的CPI统计编制在CPI样本选取、代表规格品价格确定方法、权数更新周期及权数透明度、CPI体系结构设置以及统计结果公布五方面存在不同之处,统计部门应结合中国国情在CPI统计编制中做出以下改进:扩大代表规格品的样本规模;抽取代表规格品时采取PPS抽样法;缩短住户调查样本轮换周期;专门制定特殊情况下代表规格品价格的确定方法;缩短权重更新周期;增加权重的透明度;重新进行CPI体系结构设置;增加CPI公布渠道;提前确定CPI公布时间;计算多种特殊指数。  相似文献   

16.
CPI指数上升与通胀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宋航 《商业时代》2011,(33):62-63
居民消费指数(C onsum erPrice Ind ex),主要是用来反映消费者所需支付的商品以及服务价格的变化状况,同时也是一种可以用来度量一国通货膨胀水平的标准,CPI指数持续上升,就会进一步加大通货膨胀的压力。这样就会打破当前利益格局,严重损害多数人的利益。物价上涨是通货膨胀最直接的结果表现。通货膨胀的程度可以以价格指数的增长率进行计算。CPI是通货膨胀重要的度量指标,而通货膨胀也是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正常现象。由于我国CPI组成成分的权重还有一定的不合理之处,所以持续快速上涨的CPI,可以反映出通货膨胀水平的提升,但还存在一定偏差。  相似文献   

17.
CPI编制体系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公众对物价水平的预期,进而影响真实物价水平。本文对我国CPI编制体系与世界部分发达国家进行差异性分析,从CPI编制理论、调查目录分类、项目权重系数、编制方法和发布标准,5个方面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进行了比较,阐明了相关差异产生的原因和各自编制体系的优缺点。最后,对进一步完善我国的CPI编制体系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近日,国家统计局将公布5月份经济数据,居时包括CPI,PPI等在内的重要经济数据将被披霉.5月CPI达到5.5%,预计全年CPI上涨率可能要达到5%.本论文阐述了我国近期CPI指数持续上涨的主要原因是食品、教育、居住占CPI权重过高,并据此提出三条实际合理化建议,如:减少反季节消费,解决择校问题所带来的家庭支出以及如何以最少的支出购买新房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分析了2013年我国CPI走势特征及其产生原因,并给出影响2014年物价水平的若干因素,在此基础上利用物价先行合成指数和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对2014年各月CPI的值做出预测,结果显示,2014年CPI将呈现"先扬后抑"态势,全年涨幅约为2.4%。  相似文献   

20.
本文运用两区制门槛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研究食品价格与CPI两者互动关系中的非线性特征。结果发现,食品价格与CPI之间存在门槛协整关系,在门槛值左、右两边不同区制内,食品价格和CPI对误差修正项的调整速度并不一致;在回到长期均衡位置的短期调整过程中,调整主要是由CPI来完成的,而且这种调整主要发生在区制二;在区制一时,存在食品价格与CPI双向的短期和长期的Granger因果关系,而在区制二时仅存在从食品价格到CPI单向的短期Granger因果关系。基于实证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了防范我国通货膨胀风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