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在健康地前进,现行按行政系统、行政区划管理经济的体制改革在稳步展开,按照经济规律,以城市为中心,根据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组织各种经济活动,打破地区间、部门间、城乡间的分割,逐步形成跨行业跨地区的经济区和经济网络,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体制改革的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2.
形成各种不同规模,不同形式,各具特色的经济区,是我国体制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经国务院批准并成立了规划办公室的经济区有上海、东北和山西经济区。其中:东北区以煤、电为主;山西区以能源、重化工为主;只有上海才是全面、综合性的经济区。我们把上海经济区组建中的某些理论和实践问题作简要介绍,对我省建立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想必会有参考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赵紫阳总理曾经指出:"当前只有上海经济区才是全面、综合改革的探索,要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和港口的作用,抓好区域规划和经济联合"。搞好银行信息工作,建立银行信息网络,不仅是银行体制改革的需要,而且是搞好区域规划,发展经济联合的必要前提。这是因为,自从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决策论问世以来,信息与决策,始终是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4.
国务院最近批复了《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年至2020年)》。批复确定,上海是我国直辖市之一,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上海的城市建设与发展要遵循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重点发展以金融保险业为代表的服务业和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增强城市功能,把上海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  相似文献   

5.
经济区建设是我国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一改革将逐步改变长期以来我国在地区经济管理上存在的条块分割的局面,从而探索出一条用经济的办法管理经济,按照社会化大生产的原则组织地区经济建设的正确途径。为了搞好这项工作,具有指导意义的是首先要明确经济区的科学含义,认识经济区的特点。经济区这个概念有外延和内涵两个方面的内容。在外延上,经济区受区域的限制,经济区的各个组成部分要有相近的地理位置,相互之间有比较发达的交通网络相联;在内涵上。  相似文献   

6.
自20世纪初,上海始终足中国经济的中心城市. 然而,随着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随着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经济区的迅猛发展,近几年,上海占全国GDP的比重却逐年下滑,辉煌不再.  相似文献   

7.
一、上海都市农业目标与功能定位上海是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经济实力比较雄厚,科研力量较强,建设上海的都市农业要充分体现出中国特色、时代特征和上海特点。21世纪前20年,上海都市农业发展的目标应  相似文献   

8.
加快上海国际时尚中心建设,是上海适 应我国入世后进一步融入经济全球化的 新形势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的必然要求,是走“中国特色、时代特征、上海特点”发展之路的必然选择。这对增强上海城市综合竞争力、推动“一个龙头、四个中心”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上海建设国际时尚中心是我国和上海经济发展到现阶段的必然要求 时尚,实质上反映的是经济的发展以及由此带来的对更美好精致生活的普遍追求。建设国际时尚中心是  相似文献   

9.
上海打造国际文化大都市对重庆文化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的中国,伴随着国内一些城市建设国际大都市步伐的加快,新一轮城市文化建设的高潮正在掀起。建设文化高地是重庆市政府提出未来五年加快建设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要实现的“六大西部领先高地”之一。上海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前沿阵地,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提出了“文化建设必须与经济建设相配套,文化发展一定要同社会发展相一致”的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建设之路。借鉴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建设经验对于加速提升我市文化发展水平,加快打造内陆开放型城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上海改革》1991,(4):15-16
九十年代是上海经济振兴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上海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八十年代,上海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根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基本路线和方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有力地促进了上海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加快了城市建设,改善了人民生活,开辟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新的历史阶段。谁也我法否认,八十年代上海经济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主要应该归功于体制改革的成功。但是,九十年代上海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的任务仍十分艰巨,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虽然为我们提供了有利的机遇,但提出的挑战也极为严峻;国内改革开放形成的南北夹攻之势,对上海造成了巨大威胁;改革本身进入了深层次阶段,一些两难的核心问题急待解决,体制转轨难度很大。展望九十年代,改革开放仍将是上海经济振兴和发展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1.
上海是我国的经济中心城市,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是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在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上海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国民经济保持高速增长。2002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GDP)突破5000亿元,人均达到4900多美元,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和城市面貌所发生的变化,令世人瞩目。今年2月召开的上海市第十二届人民代  相似文献   

12.
苏州市副市长石高才:一、上海经济区的规划要立足于协调发展。为了搞好规划,在规划中要妥善处理好三个关系:城市中心与农村基础的关系;上海与其它九个城市的关系;经济区内、外的关系。这是因为上海经济区具有三个基本特点:(1)有广大的农村腹地,众多的农业人口,大量的中小企业和社队企业;(2)  相似文献   

13.
在长江三角洲地区,上海是发展极、是中心城市;杭州、南京等是次中心城市,嘉湖及苏锡常等市(地级城市)是一般性中心城市。因此长江三角洲经济合作是中心城市与次中心城市和一般性中心城市之间建立在优势互补和提高整体利益及整体经济竞争力基础之上的区域经济合作类型。这一合作类型要求上海在实现城市功能转换与再造的同时,以上海为龙头,带动长江三角洲及其流域经济的新飞跃,推动该区域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同时,浦东的开发和上海国际化大都市的建设也离不开广阔的经济腹地。这  相似文献   

14.
为推动今后"上海经济区"的建设,现从国际经济交流的观点,提出一些战略性措施供探讨。第一、进行一系列的经济改革、企业改造,在价格政策上应采用国际价格。中国目前的价格政策仍旧还处于试行阶段,今后采用国际价格,不仅可以促进上海经济区的对外经济交流,而且可以活跃经济区内的经济交流,促进企业改造。第二、在引进外国技术,开展中外合作、合资经营企业等业务时,要以上海市为中心。  相似文献   

15.
<正> 21世纪将是太平洋世纪。上海要想发展成为太平洋西岸的经济贸易中心城市之一,现在就必须大大加快城市现代化的步伐。建设新区和改造旧城是城市振兴不可或缺的两个翅膀,一翼不振,上海就难以振兴腾飞。而旧城,尤其是它的中心地区的再开发,恰恰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6.
《上海改革》1993,(2):13-16
为了贯彻党的十四大精神,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前不久,上海经济研究中心、上海社科院、市府研究室和市计委研究所联合组织召开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系列讨论会,研讨会前后举行了六次,会上,上海经济理论界的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17.
《上海经济》2012,(11):16-17
华顿经济研究院关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建设上海新四中心”的研究报告认为,上海的下一步发展,应该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对标国际一流城市,对标2030年的世界格局,把上海建设成世界一流水准的经济中心、科教中心、文化中心和医疗健康中心,成为21世纪的世界一流城市的典范。  相似文献   

18.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成,将使中国崛起一个国际级的集装箱枢纽港,与已成为国际航运中心的香港一起,共同成为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融合的重要结合点和国内与国际市场连接的重要枢纽。同时将带动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区域的全面开发开放,为上海成为国际经济中心城市发挥巨大作用。作为这一宏伟蓝图的核心组成部分,深水港将成为上海迈向新世纪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基础设施项目之一,深水港的建设将成为关系到上海能否成为国际航运中心的关键问题,并最终决定上海在21世纪的定位。 从上海城市形成的历史看,上海是依靠港口、航运业逐步发展起…  相似文献   

19.
张广生 《上海改革》1993,(6):12-13,43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心之一是建设、培育、发展和完善市场体系。消费品批发市场是商品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育和发展消费品批发市场,对上海这个特大经济中心城市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上海临港新城的建设是上海市委、市政府为实现经济跨越和城市持续发展,加快"国际航运中心"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建设好临港新城,对于加快上海"四个中心"和现代国际大都市建设,对于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提升上海城市能级和综合竞争力,对于上海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优化城镇布局和功能布局,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上海临港新城产业发展的现状、产业发展的条件出发来研究上海临港新城的产业发展模式,进而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