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代世界体系中的国家定位问题研究,引起了学术界广泛的争议,至今仍未形成一致意见。世界体系产生的本质是国际劳动分工与不平等交换,而学术界主要运用社会网络分析等3种方法进行了评述。如从世界体系的本质分析出发,就应着重考虑各国的科技创新能力以进行国家定位研究。基于此,该文提出了19个评估国家定位问题的指标,并得出了美国仍是霸权国家,欧盟中英、德、法等国、日本与韩国是中心国家,中国仍处在半边缘状态中,同时中国也在逐渐从半边缘状态向中心国家过渡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从国际劳动分工和不平等交换的角度,作者讨论了中国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地位以及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挑战。文章认为,如果把国际劳动分工作为经济全球化的核心内容,经济全球化的结果必然导致一个有中心和有边缘、有主导和有附庸的世界经济体系的产生。在资本、资源、技术和劳力重新组合的国际劳动分工体系的建立过程中,拥有雄厚资金和发达技术的一方将明显地占有优势。经济全球化的核心内容是国际劳动分工体系的建立,国际劳动分工体系又是国际资源与财富分配的基础,而一个国家在国际财富分配中的份额又会影响其国内人民的生活水平,进而影响到国家政局的稳定,所以,如何应对全球化并在国际劳动分工体系中占领一个优势地位对未来中国的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宁夏西海固八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72个村720个农户的贫困监测数据,分析了贫困地区农村内部不平等状况变化、来源以及形成原因.研究发现:(1)西海固地区不平等程度属于较为合理的区间范围,明显低于全国贫困地区的总体水平;(2)人力资本是导致收入不平等的最重要因素.在人力资本变量中,外出务工对不平等的贡献率最大;(3)在导致收入不平等的各变量中,家庭规模的贡献率最大,但呈现下降的趋势;土地成为影响贫困地区收入不平等的主要因素之一,而且作用在显著加强.  相似文献   

4.
在详细讨论机会不均等的概念、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借鉴Roemer构建的“环境-努力”机会均等分析框架,主要利用CFPS数据等微观调查资料,测度了1988—2018年中国居民收入中的机会不平等程度、各环境因素的贡献,以及环境因素通过努力因素而间接产生的机会不平等程度。结果表明:(1)总体机会不平等在总收入差别中所占比重约为36%,且呈明显下降趋势;(2)二元户籍制度对机会不平等产生影响最大,其次是年龄、性别、地区及父辈教育等,父辈职业特征影响很小;(3)环境因素通过个体教育和就业间接形成的机会不平等不大,尤其通过就业的间接作用很小;(4)中国居民收入差别主要取决于个体受教育、就业努力等合理因素的差异,其趋势是下降的,且下降部分主要是机会不平等减小所致。  相似文献   

5.
在这个全球化的年代,世界不平等是上升了还是下降了的问题是一个热门话题。研究经济不平等的测量的前沿学者发展了各种方法来实证地估计世界居民的福利分配。尽管他们使用了类似的方法,但是并没有形成一致的结论。目前的论文已经形成两种完全相反的观点。SalaiMartin(2002a,b)认为,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世界不平等在下降是毋庸置疑的。Milanovic(2002a,b,c)并不否认这一点,但是他以经验为依据阐明了国家内部(尤其是城镇和农村之间)不平等趋势的重要性,估计了真实世界的不平等,并且得到了与前者相反的结论。然而,大家(尤其这里所引述的文献)对世界收入分配不平等的测量上是一致的。我们的结果表明,至少对于国际不平等,我们有经验证据证明一般的熵方法测量的不平等的排序发生了变化,并且我们希望这对于世界不平等也是正确的。然而,关于使用哪一种不平等测量方法来估算真实的世界不平等的规范的争论还没有正式开始。  相似文献   

6.
在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之际,重温马克思关于世界经济的理论是非常有意义的。马克思主义世界经济学还很年轻,探索世界经济运动规律的工作在我国可以说是刚刚开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是我们研究世界经济的科学指针。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及其它著作中,曾对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等问题作了精辟的论述。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曾经设想,政治经济学应当分成五个部分,其中第四部分就是“生产的国际关系、国际分工、国际交换、输出和输入、汇率”。第五部分则是“世界市场和危机”。马克思还与恩格斯一起,对世界市场、国际贸易等问题以及英国、德国、法国等国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所有这些都为我们学习和研究世界经济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下面就马克思关于世界经济理论的两个问题谈谈自己的肤浅认识。  相似文献   

7.
盖奥尔格·西美尔社会交换理论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菲 《理论观察》2007,30(1):51-52
社会交换理论是社会学的主要理论之一。其在社会学意义上的理论根源之一,正是德国社会学家西美尔的社会交换理论。西美尔认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交往的形式”。西美尔对交换的分析,以及对交换、冲突和权力相互关系的分析体现了他的这种研究取向。西美尔社会交换理论主要包括社会交换的要素、社会交换的动力、社会交换与冲突的内在联系已及社会交换与权力的关系等几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付慧姝 《特区经济》2007,(3):103-105
商业秘密是具有秘密性和价值性的技术秘密和营业秘密。为了维护商业道德,促进技术进步,应对其实施法律保护。国际税收情报交换是国际税务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应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有害的税收竞争、打击国际逃避税,应加强国际税收情报交换。但这两项制度由于客体的部分重合和保护理念的差异,存在冲突的可能。要协调二者的冲突,应强调商业秘密法律保护构成对情报交换的限制,在实施情报交换时必须突出对情报的保密和对纳税人权利的保护,以达到协调冲突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不平等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经验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利用跨国数据进行经验分析的基础上 ,研究不平等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收入不平等主要对经济增长起正面作用 ,这种作用在短期内的表现最为明显 ;财富不平等主要对经济增长起负面作用 ,人力资本作为财富的一种形式 ,其不平等对经济增长也起负面作用 ;收入不平等本身对经济增长起正面作用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 ,其正面作用会越来越小 ,甚至转化为较弱的负面作用 ,而这种转化可能是由于收入不平等逐渐转化为财富不平等造成的。本文还提出了若干减弱这种负面影响的政策建议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杨原 《世界经济与政治》2022,(5):46-76+156-157
实力优势即权力优势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常识。根据该常识,不对称冲突中强国获胜概率应当大于弱国获胜概率。但现有不对称冲突研究普遍忽视了对强国与弱国获胜概率的横向比较,因此这种直觉缺乏理论和实证支撑。针对这一空白,作者提出了不对称冲突的决心选择理论。该理论认为,冲突双方的决心对比是决定大多数国际冲突结果的核心因素,强国与弱国实力对比的不对称会导致双方决心对比的反向不对称,而弱国所拥有的相对决心优势又会因选择效应进一步增大,因此在不对称冲突中强国而不是弱国更可能向对方让步。该理论基于国际危机行为数据库1946—2017年数据的统计检验,在一定条件下挑战了“强权即公理”这一国际关系基本常识。除迫使我们反思实力与权力的关系外,决心选择理论还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安全秩序为何得以保持和延续、大国权力竞争方式为何由武力胁迫转变为利益交换等重要理论和现实问题提供了原创性的解释视角和解释机制。更重要的是决心选择理论提示,国家间互动结果存在现有三大理论范式均未充分注意到的“决心选择”逻辑,这为范式层面的理论创新提供了新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居民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学者们对这一现象进行了不同角度的分析。社会交换理论为分析这种现象提供了独特的视角。根据社会交换理论,我们可进一步了解影响居民收入差距的因素,从而为解决贫富悬殊问题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技产业》2006,(1):36-36
商务部部长薄熙来近日指出,品牌是一国综合国力和经济实力的集中体现。如果没有品牌作龙头,就必然处在国际分工的低端,没有竞争力,在国际交换中流失大量的利益。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对外贸易从小到大,逐渐发展壮大,出口迅速增长,这在世界贸易史上是少见的。但是由于没有品牌,虽然出口量很大,但利润微薄,绝大部分利润被进口商和零售商所获得。大量的出口还引发了许多贸易争端。  相似文献   

13.
在修正的现金预付经济中,考虑信贷市场不完美因素后,本文从理论上预言了通货膨胀与收入不平等之间的正向关系,且这种正向关系在某些条件下是U形关系.模型预言存在一个“最优”通货膨胀率,使得该通货膨胀率不会加大收入不平等.模型的理论预言与大量实证研究文献是符合的.我们的模型可以解释基于时间序列和基于截面数据的不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存在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高强 《湖北经济管理》2013,(22):156-157
本文撇开社会交换理论的各种形式上的差异,从理论的最核心的构架入手,来勾勒出社会交换的脉络。由于研究背景及对象的差异,社会交换理论形成了多个分支,本文主要从这些分支的共同基础出发进行总结。在众多社会交换理论文献中,关于交换的规则与规范、交换资源的类型、交换与交易的关系这三者是其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5.
基于现有文献,本文在梳理不平等度量及其动态演化的研究的基础上,详细描绘了不平等理论研究在中国的进展过程。考虑到教育资源配置对不平等的重要贡献,我们特别关注的是教育与不平等的相关研究,并在中国背景下考察了其对社会分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中国长期吸引国际直接投资的制约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主要探讨了两个问题:一是目前中国为什么能吸引国际直接投资;二是中国长期吸引国际直接投资的制约因素。关于中国之所以能吸引国际直接投资,既有源自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基本解释,也有来自中国所独具的特殊优势:优惠的引资政策、良好的经济增长表现、巨大的市场潜力。从长期吸引国际直接投资的角度看,本文提出中国所面临的制约因素主要来自四方面:(1)经济增长的质量问题;(2)人力资源的问题;(3)优惠政策的长期有效性;(4)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不完善。  相似文献   

17.
程宝栋  田园  龙叶 《科技和产业》2010,10(2):1-4,34
首先回顾与评价了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比较优势理论与竞争优势理论,并得出了竞争优势理论具有长期适用性的结论;紧接着,在经典竞争优势理论——钻石模型理论基础上,通过联系产业经济学的研究重点,导出了一个新的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框架模型;模型的得出可以为一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产业政策的制定提供新的思考角度。  相似文献   

18.
组织领导与成员交换理论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领导者—成员交换(leader-member exchange,LMX)理论是一种系统描述领导者—成员关系本质及其影响效应的理论。本文在回顾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从LMX关系的理论基础和发展阶段、形成过程、结构与测量、影响因素及其影响效应等方面,对国内外LMX关系的研究进行了归纳和概括,指出了该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19.
采用DCC-GARCH模型研究开放背景下中国股市国际联动性变化,应用分位点回归的方法探讨了极端条件下国际股市对中国股市的影响规律。主要结论包括:(1)随着一系列开放政策的实施,在2007年以后中国股市的国际的联动程度大幅提高,主要体现在国际股市对中国股市的影响;(2)2007年以后中国股市对香港股市具有引导作用;(3)国际股票市场上证A股开盘收益率的系数呈现"U"形图像变化,在极端情况(大涨或者大跌)下,国际股票市场对中国股票市场的冲击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20.
在《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一书中,彼得.布劳试图通过对人们之间交换关系的微观社会学分析,为发展对社会结构和制度的宏观社会学研究提供一个理论基础。该理论可以解释不同性质的交换原则及产生过程,如社会交换与经济交换的不同原则、中国式人情交换与权力的形成过程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