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4 毫秒
1.
从20世纪70年代初期开始,美国的对外贸易就出现了整体性逆差,而且整体性逆差持续快速扩张.美国在1971年首次出现贸易逆差之后,除1973年、1975年出现小额顺差外,其余年份均为逆差,而且逆差额的总趋势是不断扩大.美国贸易逆差的急剧扩张,不仅对美国自身也对世界经济造成重大影响.本文通过从美元的特殊地位,美国出口管制,以及美国的高消费高投资率等角度出发,分析造成美国贸易持续逆差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中美贸易规模逐年扩大,贸易摩擦也愈演愈烈。自2007年3月起美国对中国部分商品征收反补贴税更引起贸易冲突升级,本文旨在分析反补贴税的经济效用,并试图找到缓解中美贸易反补贴税争端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3.
文章使用FF方法对中美贸易进行贸易类型分解,结果显示美国在中美双边贸易中处于高质量贸易地位,中国则处于低质量贸易地位,而且中国在主要产业部门中的贸易劣势地位进一步加强,从而揭露了美国一方面占优得利,另一方面又将其贸易逆差归罪于中国的所谓"中美贸易悖论"。  相似文献   

4.
罗洪 《现代商业》2012,(6):179-180
冷战结束后,在经济政治利益的驱使下,越美关系逐步改善。从1994年美国解除对越南的贸易禁运后,美越于2000年7月正式签署了《美越贸易协定》,2006年越南入世及美国给予越南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地位,美越双边经贸关系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这是一个艰难的发展过程,《美越贸易协定》、越南入世及美国给予越南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地位将促使越美经贸关系走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5.
<正> 1971年美国对外贸易形势发生了重大转折,出现了自1888年以来的首次外贸逆差。此后,除个别年份外(1973年和1975年),美国的外贸逆差持续增加。进入80年代后更是愈演愈烈,长期居高不下,成为美国朝野的热门话题之一。80年代中期里根政府提出“自由和公平贸易”的政策,对那些在双边贸易中对美国有较大顺差的国家和地区,挥舞反对不公平贸易的大棒,以制裁手段相威胁,迫使对方进一步开放市场。于是美国的外贸逆差又成为一个世界瞩目的国际贸易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6.
从越南入世看美越经贸关系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94年美国解除对越南的贸易禁运后,美越双边经贸关系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越南在美国东亚战略中的地位日益突出。越南经济改革为越南发展对外关系奠定了基础,越南的经济成就成为世界关注东亚经济的一个焦点。越南入世和美国赋予越南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地位意味着两国关系的进一步深化。中国对美国与越南经贸关系的发展应取积极的姿态。  相似文献   

7.
美国的利益集团根源于美国党政,在美国的贸易政策制定体系中有着重要地位.本文从美国利益集团的厘定入手,在分析美国贸易政策制定体系基础上,着重研究了美国贸易政策与利益集团的关系,并提出了我国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8.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之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开始抬头,特朗普上台后开始实行赤裸裸的贸易保护政策,并于2018年7月以后开始挑起中美贸易大战。为应对美国的贸易保护政策和对华遏制战略,中国需要高举自由贸易大旗,推动建立面向全球的自由贸易区网络,实现贸易多元化战略,而中俄合作构建大欧亚自贸区就是一个重要选项。  相似文献   

9.
战后,日美贸易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战后初期到五十年代末,日本处于恢复时期,经济相对落后,对美贸易一直处于逆差地位.当时,美国的农产品和工业品大量地占据着日本市场.但是,六十年代以后,日本进入了以重、化工业为中心的工业现代化时期,其工业生产在科学技术进步的推动下有了迅速发展.于是日本开始向美国增加出口工业品,以平衡两国贸易收支的逆差.这样,六十年代初期已基本达到了日美贸易收支平衡.而1965年日本对美国贸易收支首次出现3亿美元的顺差,成为战后日美贸易的一个转折点.到了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日本已成为世界公认的工业发达国家,其工业总产值仅次于美国,被列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而且它的一  相似文献   

10.
首先跟大家汇报一下中国一非洲贸易发展的关系,在非洲53个国家中,我们从1956年与埃及建交以后,目前与49个国家建交。1971年我们恢复联大合法席位的时候,非洲国家起了很大的作用。2001年10月,中非合作论坛开始成立。2003年中非合作论坛拓宽了中非合作领域。  相似文献   

11.
美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多边贸易自由化的驱动者,但是贸易保护主义也从未在美国的贸易政策中淡出.特别是美国利用其在国际贸易体制中的地位,不断创新或创造性地运用各种贸易保护政策工具,来实现其特定的政策目标,如纺织品服装配额机制、自愿出口限制等.近年来,随着美国对华贸易逆差的不断扩大,美国对中国实施了各种形式的贸易限制措施,并且试图创造新的工具以满足其需求.2009年3月10日,美国参议院通过了<2009年综合拨款法案>,第二天,美国总统奥巴马即签署了这一法案.  相似文献   

12.
“坐二望一”再思量——大国对外贸易的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健 《国际贸易》2012,(12):4-10
三年前,笔者写了拙文《"坐二望一"须思量》(《国际贸易》2010年第2期),探讨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和第二贸易大国之后,在世界贸易中地位及角色的变化。自那时以来,中国不仅稳居第二贸易大国地位,而且经济总量在2011年也已经上升至世界第二位。按目前势头,中国不久就会成为全球第一贸易大国,与第一大经济体美国国内生产总值  相似文献   

13.
中美经贸关系是中美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对外双边经贸关系的一个重点.中美贸易从七十年代初开始恢复,于1979年签署了中美双边贸易协议.自1996年以来,中国一直是美国第四大贸易伙伴,而美国则于1997年后在中国的贸易伙伴中位居第二.  相似文献   

14.
2000年美国对外贸易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传锋 《国际贸易问题》2001,(10):62-64,F003
美国作为世界头号贸易大国是中国最主要的贸易伙伴之一,其贸易发展变化对我国外贸影响很大。总结美国过去一年的对外贸易,进一步了解美国的贸易地位、进出口商品结构、服务贸易结构、贸易平衡状况、贸易流向和贸易发展变化趋向等十分必要,对我国有关部门及时制定相关政策,帮助企业抓住商机调整发展战略,均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姜辉  查伟华 《价格月刊》2010,(9):34-37,41
通过对中美两国1990年~2008年进出口贸易的比较研究发现,中国自1990年以来出口和进口分散水平持续提升,美国同期的进出口分散处于较高水平且波幅较小。我国的进口分散度自2000年开始与美国接近并逐渐低于美国的水平,出口分散度自2007年开始与美国持平并呈现优于美国的趋势。这说明我国进出口地区结构正逐步优化,贸易安全不断加强。实证研究表明中美两国贸易分散与外贸增长的关系不确定,贸易分散对外贸增长的作用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美国一直在中国高新技术产品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当前已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第二大市场和进口第四大来源地。正确认识中美高新技术产品贸易发展的现状与问题,制定合理的政策措施,对进一步挖掘中美高新技术产品贸易增长潜力、促进中美高新技术产品贸易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中美高新技术产品贸易的发展现状过去10年,中美高新技术产品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在贸易规模、贸易地位、贸易结构等方面呈现出了一些新的变化和特点。  相似文献   

17.
中美建交将近四十年以来,双方经济贸易交流程度日益加深。截至2015年,中国已经成为美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国、第三大出口市场、第一大进口来源地。在中美双边贸易中,中国处于贸易顺差地位,并且两国的贸易失衡愈演愈烈。本文从中国汇率变动角度说明中美贸易失衡的原因并不是人民币币值的低估造成的,同时从要素禀赋论、恩格尔系数、美国对华直接投资等方面对中美贸易失衡的原因给出了解释。  相似文献   

18.
刘文涛 《大经贸》2007,(5):26-28
美国与中国之间的贸易关系似乎很少能有让人感到轻松的时候。3月30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对来自中国的铜版纸产品征收10.90%至203%不等的临时反补贴税,首次对中国无情地扬起了反补贴税的利器,美中贸易冲突出现升级的苗头。  相似文献   

19.
一、中欧贸易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美国、欧盟和日本是中国最重要的三个贸易伙伴。中欧贸易在中国的对外贸易中居什么地位 ,在我们比较中欧贸易、中美贸易、中日贸易后 ,就不难得出结论。1.对贸易规模的比较。虽然欧盟的对外贸易规模远远超过美国和日本 ,但是 ,欧盟同中国的贸易规模却一直小于美国和日本。以 1998年为例 ,中国与欧盟的双边贸易额为 488.6 3亿美元 ,而中国与美国的双边贸易额为 5 49.37亿美元 ,中国与日本的双边贸易额为 5 78.99亿美元。发展中国与欧盟的贸易 ,有助于中国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长期以来 ,中国的对外贸易 ,…  相似文献   

20.
2005年,中美双边贸易关系总体上保持了快速发展的势头。中国仍是美国主要贸易伙伴中增长最快的出口市场,并于2005年8月开始跃升为美国第四大出口市场,且有望成为美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美国仍是中国第一大出口市场和第二大贸易伙伴。然而,中美经贸关系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伴随产生了一些经贸纠纷,经贸问题政治化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中美经贸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