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币值稳定表现为对外汇率稳定和对内物价稳定两个方面。在追求经济增长时两者常常出现矛盾。因政策目标、开放程度、经济谈判实力以及两国的策略等不同,偏好经济增长的国家在取得经济增长的同时,不是面临通货膨胀与货币贬值共存的问题,就是表面汇率、物价稳定而背后却暗藏货币升值压力和通胀风险。中国内地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了这一点。重新设计汇率稳定、物价稳定、产出稳定的政策协调机制是解决矛盾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
汇率风险是外汇理财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之下,2008年全球外汇市场剧烈震荡、主要货币汇率大幅波动。由于风险控制不力,众多银行外汇理财产品人仰马翻,遭遇零收益、 相似文献
3.
4.
汇率体制改革后的汇率预期与宏观政策组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5年7月21日,人民银行发布了汇率生成机制改革公告。本文通过分析认为,在新的机制下,人民币汇率水平将保持基本稳定,由此会带来新的博弈格局并影响实体经济。由于汇率改革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是通过结构差异来影响总量波动,财政政策将适度放松以扩大内需、预防通缩及调整结构,货币政策则将继续立足于本外币政策协调。 相似文献
5.
人民银行天津分行课题组 《金融与市场》2006,(12):24-26,41
财政政策侧重于结构调整和资源配置,货币政策侧重于总量调节,而汇率政策用以实现内外部均衡,产业政策则用来弥补“市场失灵”,实现经济协调发展。它们各自的特点决定了彼此的互补关系。经济政策的协调配合是我国现阶段搞好宏观调控的重中之重。本文试图研究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和汇率政策的相互配合确,保各项政策的合力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6.
关于人民币汇率和全球经济失衡的讨论成为近期热点,大多数市场人士认为人民币汇率大幅度低估。国际上有一些人认为人民币汇率低估是造成全球经济失衡最主要的原因。尽管中国经济的外部失衡较严重,但我们认为这并不是造成过去几年全球经常账户失衡的最主要原因,中国经济外部失衡源自国内经济中深层的结构性扭曲。我们的研究发现:多数情况得出的结果是人民币估值偏低,但确定具体的低估幅度却相对较难。对决策者来说,最重要的是让经济基本面在汇率机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让基本面的因素引导汇率接近均衡水平。预计今后几年人民币的实际有效汇率每年将上升5%-10%,由名义汇率升值和调整国内相对价格来共同实现。 相似文献
7.
在当前中美贸易摩擦的国际新形势和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增强背景下,研究并评估汇率波动与国际收支平衡、跨境资金流动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国内宏观经济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择日本、韩国、巴西、中国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实证研究分析各国货币汇率波动与国际收支状况、跨境资金流动之间的相互联系,并以此评估汇率波动对我国实体经济变量的影响,为我国继续完善汇率市场化改革与跨境资金宏观审慎管理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9.
本文通过比较不同汇率制度下宏观经济政策配合的有效性,得出对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具有参考价值的结论。另外,本文也探讨了汇率制度和宏观经济政策的特殊联系,从而提出了对资本项目开放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王丽佳 《金融经济(湖南)》2008,(5):9-9
一、人民币汇率的现状及形成原因 1.人民币汇率长期低迷,人民币被低估.改革开放以来,粗放型的外贸出口不计后果地大量出口低附加值产品,降低了我国社会福利水平和消费水平.又因内需不足而导致产能过剩.重投资,重出口,轻消费现象严重. 相似文献
11.
经济政策协调研究课题组 《金融与市场》2007,(10):10-15
在我国经济转轨时期,政府通过判定经济政策对经济运行加以调控是十分必要的。开放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调控面临着更加复杂的环境,只依靠一项或两项经济政策不可能实现调控目标,也不可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本文从有关经济政策协调的理论研究出发,系统论述了经济政策协调的理论及其前沿,对当今国际上经济发达国家和经济转轨国家政策协调问题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我国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贸易政策、汇率政策协调配合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加强政策协调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经济政策协调研究课题组 《金融与市场》2007,(8):《华北金融》-3-7,23
在我国经济转轨时期,政府通过判定经济政策对经济运行加以调控,是十分必要的。开放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调控面临着更加复杂的环境,只依靠一项或两项经济政策不可能实现调控目标,也不可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本文从有关经济政策协调的理论研究出发系统论述了经济政策协调的理论及其前言,对当今国际上经济发达国家和经济转轨国家政策协调问题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我国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贸易政策;汇率政策协调配合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加强政策协调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自1980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发生的不断波动,使人们强烈地意识到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的变动对经济运行所产生的影响,是相当巨大和深刻的。因此,对每一次大的政策变动的经济背景、理论前提以及可能产生的政策效应作出充分论证,就显得特别重要。 1987年:紧缩的背景与我们的判断从87年第四季度开始,大规模紧缩货币抽紧银根已成定局。值得注意的是,自85年以来不仅货币政策变动的周期明显缩短,而且引致紧缩的经济背景也有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进入87年第二季度以来,全国零售物价上升的速度逐渐加快。 相似文献
14.
经济政策协调研究课题组 《金融与市场》2007,(9):18-22,51
在我国经济转轨时期,政府通过判定经济政策对经济运行加以调控是十分必要的。开放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调控面临着更加复杂的环境,只依靠一项或两项经济政策不可能实现调控目标,也不可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本文从有关经济政策协调的理论研究出发,系统论述了经济政策协调的理论及其前沿,对当今国际上经济发达国家和经济转轨国家政策协调问题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我国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贸易政策、汇率政策协调配合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加强政策协调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16.
实证分析表明,将外汇市场干预变量放入货币市场和外汇市场均衡的分析框架内是必要的.面对人民币升值压力,如果国内同时存在通货膨胀压力,则外汇市场干预与为抑制通货膨胀而采取的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就会发生冲突.特别是,利率的提高虽然在短期内可以抑制通货膨胀,但会吸引更多的资本流入,而且对经济增长的抑制作用也较为明显.美国金融危机背景之下,国内通货膨胀压力的基本消除和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下行态势为在保持汇率稳定的同时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17.
18.
通过ARDL模型对我国名义有效汇率对物价水平的ERPT效应进行了测度,发现现阶段我国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各自都较合乎情理,但是二者并没有达成一种相互协调的整体。在目前ERPT效应相对较低(货币政策的稳定情况影响效应的大小)和支出转换效应效果不明显的现实情况下,保证货币政策稳健、及时、有效,并对货币供给的自主控制将成为我国央行的首要目标,而适度的放开名义汇率的浮动范围将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正当前,人民币汇率不断走高,国内通货膨胀压力长期持续。汇率和物价作为一国货币对外和对内价值的体现,对一国经济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历来受到各国政府和金融机构的广泛关注。随着全球经济金融形势的不断演进,尤其是在人民币国际化和国内实体经济结构转型都处在重要探索和转型期,我国汇率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矛盾不断突出,探讨人民币汇率与我国物价之间的联动关系,对金融机构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金融运行形势下,准确把握市场走势,及时制订应对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汇率调整对国际收支、价格水平、产出水平、政府预算和收入分配等均能产生重要的影响。为了充分发挥汇率调整的积极作用,消除其消极影响,汇率调整必须同其他经济政策相配合。鉴于我国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典型情况是币值高估以及贬值基本上是升值的“镜中倒影”,因此,这里我们将讨论贬值和其他政策的配合问题。一、贬值和实际汇率的下降贬值提高进口的本币价格,将不可避免地引起国内价格水平的上涨。但贬值能否引起实际汇率(非贸易品对贸易品的相对价格)的下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