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印度的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度是一个农业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其人口总数的近70%居住在农村.印度的贫困人口也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同时,印度农村的各项基础设施、生存环境、教育和医疗等社会保障程度都大大地落后于城市.为了平衡发展,印度政府非常重视农村发展和扶贫工作.印度政府制定了许多有关农村发展的计划和工程,并不断增加资金投入,因而农村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2.
虽然在现代经济发展理论的第二阶段,有一些学者开始研究农村的非农化问题,但只有到了八十年代中期后,农村非农化问题的研究才被提到发展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中来。与许多发达国家当年的农村非农化和工业化、城市化联系在一起所不同的是,现代发展中国家的农村非农化实践呈现出明显不同的特点:一是非农化已经不再局限于工业化,它还包括第三产业在内的其他产业的发展;二是非农化已经不再等于城市化,经济发展中的非农化即农村剩余劳动力不需进城市,农村办工业、发展第三  相似文献   

3.
黄辉 《特区经济》1992,(11):24-25
<正> 进入90年代,发展中国家步入更为艰难的发展时期。面对总额超过1.3万亿美元的巨额外债,发展中国家需要吸收大最长期资本。尽管发展中国家在80年代同跨国公司讨价还价的能力有了增强,但80年代后期国际形势的剧变,为发展中国家吸收长期资本增添了许多困难。因此,90年代,发展中国家不得不将采取重大行动,谋求更多的外资流入,以弥补国内生产要素的严重不足。作为构成有利投资环境要素之一的外资政策,尤其是规范外国直接投资关系的外国投资法,必将作相应调整,以进一步适应变化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笔者认为,90年代,发展中国家的外资政策有可能出现如下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正一、内蒙古自治区的二元经济结构现状二元经济结构一般是指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工业和技术落后传统农业同时并存的经济结构。即在农业发展还比较落后的情况下,跨越式发展进行了工业化,优先建立了现代工业部门。二元经济结构是许多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难题,中国也不例外。为了保证中国的经济在未来能够可持续发展,也为了实现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针对各个地区的特点逐步加以研究解决。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的经济在飞速  相似文献   

5.
一、国际直接投资发展的特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最新统计资料,自80年代后半期以来,全球范围的国际直接投资急剧增长,从1985年的470亿美元增至1989年的1320亿美元。1985~1989年间,尽管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直接投资绝对量有所增加,但,其增长幅度却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国际资本流动的有利格局是在发达国家特别是在美国、日本和西欧之间对向流动,流向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十分有限,许多发展中国家仍面临资金匮乏的严峻局面。进入90年代,国际直接投资更加扩大。此外,对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出现了地区高度集中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农村人口大约占到4/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到国家全局性的根本问题。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面意义上的小康;没有现代化的农村教育,我国教育的现代化也就不完整。所以,发展农村教育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根本。1.大力发展我国农村教育,是加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1.1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看,发展农村教育具有历史性的特点。纵观社会经济的发展史,人类从原始的自然经济劳动力密集→农业经济资本密集→工…  相似文献   

7.
经济全球化问题是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经久不衰的热门话题。最早提出全球化这一思想的是马克思。马克思早在150年前就指出,资本主义的发展必然形成世界市场,而历史必将走向世界历史这一前景。在人类已站在新世纪门槛上的今天,经济全球化浪潮席卷地球的每一个角落,已成为不可避免的发展大势。然而,经济全球化对于发展中国家无疑是一把双刃剑,它尽管给许多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也是一个农业大国,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可以说,如果没有农村的小康,就不会有全国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中国的现代化,没有和谐的农村,也就不会有和谐的中国。而金融是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在全面回顾新时期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与发展的历程,系统分析当前农村金融现状和构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重大现实意义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农村金融工作的对策与建议:一、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二、稳妥推进农村非正式金融的合法化;三、积极建立农村金融协调、监测与应急处理机制;四、着力构建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9.
尽管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我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全国还有14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和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缩小城乡和区域发展差距依然是重大挑战。形势催人,时不我待。目前,脱贫攻坚最突出短板在于农村还有7000多万贫困人口。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  相似文献   

10.
当今经济日益全球化,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将外国直接投资视为一个有助于其经济长期发展的因素,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不例外,但对外直接投资对不同类型国家的影响是不同的,是一个双方博弈的过程。基于这一认识,本文分别分析了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的影响及利弊得失,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如何趋利避害,抓住机遇,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的问题及应采取的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11.
WTO关于发展中国家特殊和差别待遇的规定是发展中国家随GATT的发展而长期斗争的结果,尽管其对发展中国家经贸发展有积极作用.但它的局限性是很大的,在新的形势下尤为突出,如何有效利用现有的并积极争取的合理的特殊和差别待遇极为迫切。  相似文献   

12.
<正> 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发展跟全球经济特别跟发达国家经济与政策的影响密切相关。这主要是由于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经济的依赖性与脆弱性。长期以来,发展中国家经济主要依靠初级产品的出口,通过向发达国家出口赚取外汇,然后从发达国家购买机器设备及半成品,以发展工业。发达国家在全球经济中有强大的势力和影响。它们控制了国际贸易、资金、技术和人力资本。通过跨国公司的资本输出,垄断了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农、矿业生产。许多发  相似文献   

13.
<正> 发展经济学的大部分理论都在于论证一个重要的命题:工业化是发展中国家经济起飞的必然选择。然而,更重要的问题还在于: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是在农业部门存在着大量剩余劳动力的情况下进行的。因此,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在许多方面自然不同于已经工业化的发达国家。这也不能不影响到马克思经济学说中的某些经典理论。第一,在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产生条件上,马克思认为,“超过劳动者个人需要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是农业剩余劳动力产生的前提,也是“一切社会的基础”。然而,在发展中国家,农业剩余劳动力恰恰不是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而是农业劳动生产率极端低下的产物。第二,在工业化路线上,马克思认为,只有当农业充分发展,“可供支配的劳动时间,不致全  相似文献   

14.
一、国外学者研究的启发和发展中国家的教训1、国外学者研究的启发。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开始走上经济发展的道路,并将经济现代化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在发展中国家人民寻求发展道路的同时,许多西方经济学者也开始关心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并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经济发展模型,其中二元经济发展模型是最有影响的。在这里,我们只概述刘易斯的模型。  相似文献   

15.
论工业化和农业发展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社会生产力所要解决的历史课题,是实现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这是中国共产党向全国人民提出的实现我国工业化的伟大任务,也是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因为历史已经证实:工业的发展是人类由贫穷至富裕的必由之路。1989年,江泽民同志就指出:无论是从经济,还是从政治角度讲,农业都是当今中国的主要问题;农业不发展,整个国民经济就不可能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农村不稳定,整个国家和社会就很难稳定。  相似文献   

16.
20余年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成就与问题,一并结到了新的世纪;而1999年的农村经济大帐总体上显得平淡无奇,这也算是给全国经济的"平稳过渡"作出了贡献。尽管许多农村经济与社会的深层矛盾逐步走向表面化,但总体上还应该是属于"通过经济发展可以解决的前进中的问题"。不过,比这些问题本身更为重要的一个问题是我们的认识偏差——总是把需要政府解决的问题和需要市场解决的问题混为一谈。我们想区别这两类问题,并着重分析新的历史条件下需要政府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赵厚才 《特区经济》2008,(10):90-91
本文比较上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间东亚和中南美的经济发展成果。作为东亚经济发展的成果不仅表现为宏观性的收入增加、收入分配的平等,经济发展改善了国民的经济福利。这也是东亚各国采用了出口志向工业化战略的成果,东亚各国把出口增加带来的果实用于经济的长期发展上。制造业的发展又带动农业和服务业部门的发展,实现了发展中国家长期盼望的国民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而中南美人均收入尽管较高,但这集中于特定阶层,形成了与资产不平等相加的不平等社会。最终经济出现停滞、社会出现动乱。  相似文献   

18.
发展中国家如何更有效地利用WTO决策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TO的决策机制仍然存在许多不平衡、不公平:(1)“一成员一票”制度实际上被空置;(2)协商一致的参与和讨价还价的不平等;(3)非正式程序中会议安排和会议主席的资格任命缺乏透明度和平等性,主要供应国原则有效地削弱了发展中国家对谈判的影响;(4)WTO秘书处任职存在国别的不平衡和意识形态的不平衡,也使发展中国家成员的利益得不到应有的反映;(5)过于繁重的议程与新议题容易导致不平等。发展中国家需要提出针对性措施以完善WTO的决策程序;自己增加投入,提高决策能力;团结合作以更有效地利用原本有限的人力和财力资源,增加谈判的力量:协调政府、企业、非政府性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积极提出自己的议题。  相似文献   

19.
万陆  赵细康 《南方经济》2019,38(12):1-14
市场有效性取决于制度质量,但是一个欠发达国家不可能迅速建立起符合有效市场要求的高质量制度。为打破在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低制度质量—增长停滞"的恶性循环,文章基于中国经验,提出了一个国家实施孵化市场的发展政策与制度建设同步并举的发展赶超路径,通过培育现代产业、扶植竞争性企业和优先发展公共事业尤其是基础设施,籍此扩充市场参与者数量、提升市场参与者能力、扩大市场边界和规模,加速市场发育,并由此反过来倒逼推动制度质量提升。进一步,我们指出,要正确制定和有效实施如此广泛的发展政策,需要来自国家力量的保障。在现有文献所提出的维持有效市场需要依靠国家财政能力和法治能力支撑之外,文章提出发展中国家还需要建设基于"对外学"和"干中学"的国家学习能力,用于在制定和实施发展政策中纠错纠偏,并补偿一国发展早期天然存在的国家财政能力和法治能力的欠缺。尽管文章分析主要结合中国经验展开,但针对的是发展中国家共性问题,对广大发展中国家具有普遍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发展中国家债务危机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6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走上了利用外资发展国民经济的道路。外部资金一度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诸如巴西的“经济奇迹”和亚洲新兴工业国的经济腾飞等等。然而另一方面,自80年代以来有许多发展中国家却相继出现了偿债困难问题,特别是以巴西、阿根廷、墨西哥为首的南美国家,债务问题尤为严重。尽管债权国政府、国际金融组织、国际商业银行和发展中国家本身采取了一系列挽救措施,但到目前为止,国际债务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从1982年国际债务危机爆发到1990年间,发展中国家的债务总额增加了60%,已经超过13000亿美元,债务总额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达50%,尤为严重的是,由于债务总额过大,还本付息负担过重,自80年代中期以来,发展中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出现了资金逆转移,由70年代的资金净流入变成了资金净流出的情况,对经济发展形成极其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