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4.
5.
6.
其他几种主要货币的汇率也大幅下跌,保持沉默。美元对欧元比价已经接近历史最低水平,对而华盛顿官员的反应是心满意足,对此几乎[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Dayid Malpass 《海外经济评论》2008,(12):27-29
【美国“华尔街日报》3月12日】美国总统布什14日将在纽约经济俱乐部(Economic Club of New York)发表演讲,他对美元危机的表态对市场和美国经济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他能做到的最大一件“好事”就是明确表示他希望美元走强。这样便会吸引资金回到美国,降低通货膨胀风险,并遏制住要求政府买单和制定救援计划的日强呼声。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介绍美元的历史及现状入手,揭示美元贬值的历史原因,分析美元持续贬值的原因及对美国和世界经济的影响,并从进出口贸易、外汇储备、吸引外资、人民币升值等方面重点论述美元贬值对中国宏观经济所产生的正反两方面作用。如何成功应对美元贬值及美元未来走势不确定性可能对我国经济产生的影响,确保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是值得做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一、问题的提出
亚洲货币危机以后,国际上一些知名学者提出危机产生的原因有三:1)短期资本的冲击;2)金融业和金融秩序有问题;3)固定汇率制.一般认为1和3有密切的关联,即有关经济体的因定汇率制引起了短期资本的冲击,如果是浮动汇率制短期资本的冲击就难以形成.由此得到的一个受到广泛支持的结论是,金融开放条件下不能采用固定汇率制,例如泰国的金融开放和泰铢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的并存导致了危机.i与此相同的是,国内的大部分学者提出,我国加入WTO后必然会加快放松对资本流动的管制,吸取泰国的教训,人民币不能继续采用现行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 相似文献
10.
毕吉耀 《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2,(5):14-16
随着欧元现钞投入流通,其作为主要国际货币的地位的进一步巩固,美元目前虽然作为最主要的国际货币,但其在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中的独霸地位正日益受到挑战,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将进一步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美元与欧元国际地位的此消彼长及其汇率关系的调整变化,有可能对我国的外汇储备结构和汇率体制产生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1.
英国和欧洲两个央行都不降息的消息对美元来说可谓"雪上加霜".截至5月8日晚9:00,美元兑欧元的汇率再创4年来新低.在近期,美元兑几乎所有的主要币种大幅下跌、并且跌势已经持续一个月,这种情况令广大汇民无所适从.美元究竟什么时候才算个头?什么时候出手才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12.
于培伟 《中国产业经济动态》2005,(11):7-12
一,分析美元持续贬值的三个切入角度 2002年上半年,美元对西方主要货币的比价开始走下坡路,此后一蹶不振,美元对欧元汇率曾创下1欧元兑1.3667美元的低位,对日元也曾跌破105点关口,三年多时间贬值超过65%。 相似文献
13.
进入2002年以来,西方主要国家的汇率走势更加扑朔迷离。摩根斯坦利的首席经济学家罗奇指出,美元将在未来两三年内贬值20-30%,号称“日元先生”的日本经济学家神原英资坚持认为,日元将贬值到150甚至170日元兑换1美元,欧盟的经济学家普遍对欧元不持乐观态度。但是我们知道,汇率不过是货币之间的相对价格,所以一种货币贬值不一定意味着另外的货币升值。站在2002年的山岗上,我们看到的确是美元、日元、欧元争先恐后地贬值。这似乎成了一场比慢的赛跑。美元、日元、欧元,哪一种货币更疲软呢?美元迟暮霸权末路从克… 相似文献
14.
自二次大战结束以来,古老的汇率理论有了引人注目的新发展。产生了弹性论、吸收论、政策配合论、货币与资产市场说,证券组合论等新学说。特别是进入70年代浮动汇率以来,汇率问题的探讨一直是国际金融领域中的热点。但是,尽管汇率研究有了很大进展,各种汇率理论迄今为止仍未能很好地说明与把握现实的汇率运动与趋势。在这样的情形下,深入地考察一下汇率长期运动的历史,将对我们产生很多有益的启示。美元是20世纪最重要的国际货币,对它的汇率运动的深入考察与解剖,对于我们把握汇率运动的基本原因。 相似文献
15.
沈国兵 《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3,(5):21-25
汇率制度与经济绩效关系研究表明,一是汇率制度与通货膨胀之间呈现出十分复杂的关系,不同的汇率制度表现出的通胀水平存在着明星的基异;三是汇率制度与货币危机之间没有明确的对应关系,何种汇率制度更易促成货币危机,只有结合汇率制度特征和特定的经济环境与金融制度背景才能加以判断,三是汇率制度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显著的因果关系,汇率制度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取决于特定的经济和金融发展水平。并且,笔者从制度理论角度对汇率制度与经济绩效关系做出进一步阐释。在此基础上,引申出入世后现阶段人民币汇率翻度应是货币当局在实际中重归真正的管理浮动汇率制。 相似文献
16.
美元M_2紧缩诱发世界金融危机:金融危机的内外因论及其检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提出一个金融危机的内外因理论,认为发达国家经济的变化通过某些新兴市场国家的内部因素,引发了以资本流入的大规模逆转为重要特征的金融危机。为了检验这一理论,我们分析从1990年开始的前苏联经互会可兑换卢布分裂以后到2005年欧元尚未兴起的准美元本位的国际货币时代。我们发现,美国国内的流动性松紧程度与发展中国家资本流入的逆转有着密切联系。在新兴市场国家金融危机最频繁的时期(1994~2000年),美国的M2/GDP也恰恰处于历史的最低水平。通过跨国计量分析我们进一步发现,当美国M2/GDP低于50%时,经济基本面较差的新兴市场国家发生资本流入逆转的概率将提高12%~30%。当前发端于美国的金融危机也印证了我们的理论:由于危机发生时美国国内信贷持续紧缩,M2/GDP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部分新兴市场国家也随即发生了国际收支的危机。随着美联储大幅扩张M2,新兴市场国家的金融风险也得到了缓解。 相似文献
17.
货币国际化的政治逻辑——美元危机与德国马克的崛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者在文章中回答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德国马克如何从一个战败国的弱势货币迅速崛起成为世界第二大储备货币?主流经济学界对德国马克实现国际化的独特动力和机制缺乏相应的解释力,而政治经济学更为强调货币国际化进程是对国家间财富分配格局的重建,认为其根本动力是各个国家特别是大国之间对国际货币权力的竞争、限制和占有,国家间的政治性制度安排是实现货币国际化的有效手段。政治经济学的解释视角比较符合德国马克崛起的经验事实。作者认为,美元的过度特权对欧洲特别是对德国造成的沉重压力和负担是马克国际化的直接推动力,20世纪60-70年代的历次美元危机以及美国过于自负的对外货币政策所引发的全球大通胀为马克国际化打开了机会窗口,德国抓住这一时机在美元体系之外建立了马克主导下的欧洲货币体系,为德国马克的国际化的推进提供了制度保障和政治合法性。马克国际化导致的结果就是,美元的流通域逐渐被侵蚀和挤压,随着欧元的正式流通,美元势力最终被驱逐出欧洲大陆。德国货币马克包裹在欧元的外衣之下让德国获得了更大的国际货币权力。 相似文献
18.
欧元自其流通以来,对美元的汇率就持续走低,从1.1欧元兑换1美元的起点,跌落至0.83欧元兑换1美元的谷底。就在人们对欧元快要丧失信心的时候,从2001年下半年开始,欧元开始收复失地,并于2002年初接近甚至超过美元平价的水平,而且这种势头一直持续至今。欧元这种大起大落的表现,让很多人捉摸不透,但事实上,这一切都是有迹可循的,笔者将解释欧元近两年来的表现,并对其未来短期内走势提出自己的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