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对第七届产业经济学与经济理论国际研讨会的主要学术观点进行了综述。涉及博弈论研究方法的最新进展,新兴产业发展趋势,以及与互联网产业相关的产业经济分析,垄断与竞争新形势下企业竞争策略的创新,国内外产业经济学相关领域的理论和现实研究等内容,反映了当前国内外产业经济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和动态。  相似文献   

2.
系统市场中企业策略性排他行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系统竞争和组件竞争结合起来,分析系统市场中的企业策略性行为及其对市场竞争和创新的影响。在系统市场上.开放的系统竞争结构是较优的,但是企业并不一定会选择与社会福利目标相一致的组织形式.而是更多地基于策略性需要来进行选择。在系统市场中.创新主导企业有激励通过策略性地选择许可比例来操纵市场竞争。在邻近市场结构中.在位创新垄断企业有激励通过排他性行为将关键技术市场的垄断势力延伸到邻近竞争市场.这些市场封锁行为通常会严重地伤害市场竞争,并阻碍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3.
咨询师帮助企业解决一些问题时,除了专业知识外,也会运用一些技巧,使企业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相关建议。而这些技巧也可以被企业高管运用到企业管理中,从而更高效地展开工作。  相似文献   

4.
建筑企业自组织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自组织理论与我国建筑企业的市场行为相结合,将建筑业的产业组织过程看作企业的自组织过程,提出建筑企业的两种自组织行为,即自创生型自组织行为和自会聚型自组织行为,阐述两种自组织行为的内容和特点,分析建筑企业自组织的形成条件和动力机制,并以此作为建筑业产业组织优化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剖析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波特 ( Michael E.Porter)在 1 990年出版的《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了一套解释一个国家产业或企业竞争优势的全新理论。这一理论尽管当初在政府界、理论界和企业界引起了很大反响 ,并受到了著名经济学家的严厉批评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波特教授的产业竞争优势理论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的认同。本文就波特教授关于一国产业的竞争优势的理论做一剖析。一、波特关于贸易理论的批评传统的贸易理论认为 ,一国产业或企业的竞争优势来自于在生产要素 (价格和生产率 )方面的比较优势 ,新贸易理论认为一国产业或企业的竞争优势来自于其在技…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产业组织理论对广告行为的研究现状,并探讨了其定量化研究中若干问题,推导了广告绩效评价中的饱和潜在顾客份额的计算公式,最后指出广告制作中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我国自然垄断产业组织的市场行为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我国,电力、铁路、民航、电信等产业的业务多年来一直都是由行业主管部门独家垄断经营的,这种垄断是一种典型的行业行政性垄断,从其行为方式来看,也是一种行政性的行为方式。本文重点分析了我国自然垄断产业组织的市场行为。  相似文献   

8.
当前,模块化作为一种产业发展趋势其影响触角正在逐渐延伸,电子电器产业即是其中之一。本文利用基于产品结构的产业分类方法对电子电器业的产品进行重新分类。通过构筑以零部件的技术变动性和市场需求特性为维度的空间结构图,可以看出,中国电子电器企业的竞争空间随着技术的变动程度和市场需求的复杂程度提高而逐渐缩小,这是因为中国的电子电器企业过分追求享有模块化的加工组装便利效应而忽视了激励技术创新效应。基于此,本文从技术稳定型产品和技术变动型产品两个方面分别给出了中国电子电器企业的竞争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9.
地区竞争与地方保护主义的产业组织经济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建立了一个简单的产业组织经济学模型来讨论中国分权化改革过程中地区竞争与地方保护主义的经济后果。本文发现,相对于国家垄断而言,在规模报酬递减的技术下,地区竞争一般会带来社会福利的提高;而在规模报酬递增的技术下,地区竞争更有可能降低了社会福利。而地方保护主义会削弱甚至逆转地区竞争相对于国家垄断的效率优势。  相似文献   

10.
策略群组与企业盈利水平的差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企业之间的盈利水平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是各个产业中常见的现象。不同领域的学者对此解释不同,比较有影响的解释有产业组织理论的SCP范式,企业战略管理的RBV理论。事实上,盈利水平差异并不仅仅是产业层面或企业层面的因素所决定的,还有一种更为重要的层面-策略群组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的盈利能力,必须不断地调整自己在整个策略群组中的地位,或者在不同策略群组之间进行流动。  相似文献   

11.
资本市场压力与企业策略性专利行为:卖空机制的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创新是一种不确定性高且周期长的投资活动,需要风险偏好更大、对失败容忍更高的市场环境,而资本市场具有筛选和发现创新型企业、有效分散创新风险的功能,因而对创新活动起着关键作用。然而,中国资本市场短期投资者比例高,融券交易成本高且交易不活跃,加上专利评价体系对不同质量的专利区分度较低,导致资本市场压力对创新活动没有发挥出信息机制和治理机制两种效应。相反,资本市场压力带来的负面信息表达渠道和管理层短期业绩压力,造成了中国专利申请中存在“重数量、轻质量”“重申请、轻维护”的企业策略性专利行为所衍生的“专利泡沫”问题。本文采用中国融资融券制度作为准自然实验,考察卖空机制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理。研究发现,企业面临卖空压力时会更加积极地申请专利,但专利的申请质量有所下降,表现为专利授权率降低;专利结构有所恶化,最终授权数增加的主要是容易研发、授权快的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专利得到授权后,企业放弃缴纳维持费用以终止专利权。这些策略性专利行为在短期内可以减少企业的卖空交易量,推高企业市值,但长期看对企业的业绩没有积极影响,是一种“创新假象”。卖空机制主要通过施压机制来影响企业创新,管理层业绩压力、外部监督压力、股价信息传递压力越大的企业,在面临卖空威慑时更有动力进行策略性专利行为。为促进企业创新向高质量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融资融券制度和专利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2.
黄瑛 《中国工业经济》2012,(10):122-134
基于对群体公民行为内涵的不同诠释,探索中国情境对管理实践和群体公民行为的影响,分析柔性激励融入人力资源实践对群体公民行为各维度的积极作用。从战略人力资源实践的层面,剖析中国情境下群体公民行为的塑造机理,构建和验证基于柔性激励的战略人力资源实践(SHRP)耦合模型。通过SHRP的驱动、保障及执行力三个子系统的互动,共同塑造群体公民行为,并形成基于柔性激励的SHRP与群体公民行为的耦合。其中,长期雇佣政策对中国情境的群体公民行为塑造有特殊意义,而跨边界绩效管理在中国组织SHRP中需要得到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3.
Metropolitan areas with a significant presence of warehouse stores had lower retail food price increases during 1977 to 1992 than did areas with no warehouse stores. The negative impact occurred largely during the first half of the 15-year period. Strategic learning appears to have led to a different response from incumbent supermarkets during 1985–1992. Change in prices was positively related to change in concentration and negatively related to entry.  相似文献   

14.
为迎接即将到来的竞争挑战,航空油料企业应在对自身优势和劣势,航油市场进入障碍和竞争性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这是企业谋求长远发燕尾服的必然选择,航油企业在战略制定过程中应讲求战略的适应性,协同性,连续性和柔性,在战略选择时应分别从公司层,经营层和职能层入手确定满足航油企业未来发展要求的战略内容,在战略实施时应建立支持企业战略管理的组织结构、管理机制和文化,避免依靠主观意愿,推断和危机实施战略管理,确保战略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中国工业经济研究与开发促进会2005年年会暨产业组织与政府规制研讨会的主要学术观点进行了介绍,综述了反垄断、规制与产业组织研究的新进展,涉及纵向限制、双边市场、网络融合、集体谈判等前沿内容。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向纵深发展以及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科技创新正逐渐取代传统生产要素成为企业发展最重要的核心资源,但受资金、科技人才、研发平台等资源限制,单个企业或者企业间合作很难在创新方面有实质性突破,亟需一种可以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和充分利用各种创新资源的科技创新团队,而基于产学研战略联盟发展起来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不仅可以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还可以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备受各国关注和青睐。目前,国外企业越来越重视利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应对技术创新环境的变化,通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有效地实现联合技术创新,成效显著。基于此,通过对日本、美国、欧盟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成效进行深入剖析和总结,以期其先进做法对我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7.
GSM:技术标准化联盟的成功案例   总被引:30,自引:2,他引:30  
GSM是欧洲第二代移动通信标准,它成功地成为在全世界占主导地位的移动通信标准。GSM的成功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欧盟的统一标准化政策;二是技术标准扩散过程中技术标准化联盟的形成。技术标准化联盟是当代信息技术发展中的一种较普遍现象。GSM是技术标准化联盟成功的一个典型案例。该案例引发了我们对技术标准化中的知识产权保护、技术标准化联盟以及技术创新等问题的深入思考,这些问题对于中国的电信业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The gas industry was first privatisedin 1986, and the regulator, Ofgas, identified thecontract gas market as a possibility for introducinginitial competition into the industry. Nevertheless,competing shippers were slow in entering the market.Subsequently, Ofgas introduced a series ofpro-competitive policies. It, however, invoked aseries of strategic behaviour by the incumbentshipper, British Ga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semeasures are analysed here with respect to theevolving competitive process. The issues it raised,especially when formulating future regulatory policiesand theories, are also considered.  相似文献   

19.
Different perspectives of strategic decision-making and outcomes have been advanced in the literature. Among those are the rational normative, external control, and strategic choice models. The current research examined hypothesized effects of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these three perspectives on strategic acquisition decisions. Strong support was found for the rational/analytical normative choice perspective with objective criteria explaining the greatest amount of total explained variance in evaluation of target firms. However, industry and executive characteristics also produced main effects on target firm evaluations. Furthermore, the strategic decision models were found to vary by industry and executive characteristics of age, educational degree type, amount and type of work experience, and level (CEO and below).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strategic decision models are quite complex with significant implica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and for strategic decision-mak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