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文文 《魅力中国》2010,(6):325-325
老子道家哲学的中心概念是“道”,而“无为”思想是老子哲学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贯穿于整个哲学体系。他认为统治者不要违反自然法则,不要妄为,以“无为”的方法和态度去处事和治理国家,以达到“无不为”。老子的“无为”思想曾在我国历史上产生过很深远的影响,对于当代社会仍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无为教育”的内涵、“无为教育”着力于人的身心和谐的发展、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无为教育”之法等几方面进行了分析运用“无为教育”做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引导学生走向适应与和谐的初步探索,希望对做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蔡元培是我国近代著名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教育家、思想家,是主张自由主义教育、人本主义教育和完全人格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他的教育思想对我国后来的办学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我国现代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可鉴的启示:第一,提倡教育独立;第二,提倡完全人格教育;坚持“尚自然”、“展个性”的思想;第四,推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办学原则。  相似文献   

4.
宝贵敏 《新西部(上)》2007,(7X):116-117,121
该文试对孔子与庄子的治国思想进行比较,二者皆认为治国要以修身为本,追求“有为”与“无为”的结合,并在治国理想无法实现之时,表现出“不进则止”的生存智慧,舍“外王”而回落到“内圣”的境界,同时,二者所构想的理想社会蓝图,“大同”社会与“至德之世”有殊途同归之妙。所以,探讨庄子与孔子的治国思想,其实质在于探讨二者的内圣外王贯通之道。  相似文献   

5.
柳忠京 《魅力中国》2014,(20):227-227
“无为而治”思想是道家老子哲学的基本思想,它与“道法自然”思想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它产生于春秋战国社会大动荡时期。“无为”的本质就是“无为而无不为”。“无为”的含义是顺应自然,以静制动,为之于未有。“无为而治”思想即指统治者应当能做到,有管理而不干涉。有统治而不压迫;“有为而治”则指管理者人为地对被管理者进行教育和管理。无论古代还是现代,该思想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局限性。同时,“无为而治”思想对当代社会人与社会关系及现代行政管理等方面也极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陈雷 《新西部(上)》2009,(12):142-143
“无为而治”是道家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但并非道家所独有。儒家思想中也包含着“无为而治”,只是两者的意义不尽相同,道家主张是“自然”的无为,而儒家主张是“德化”的无为。道、儒作为中国文化的典型代表,其思想精髓深深地影响着人们。因此,深入研究道家、儒家的“无为而治”的管理之道对当今管理实践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李昂 《魅力中国》2014,(27):327-328
当今文化领域受流行文化的影响已经变得不容忽视,人们的思维以及生活方式也都受到了深远的影响,大学生更是流行文化的主要受众之一。对当代大学生展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不能忽视流行文化广泛传播所带来的影响。对于流行文化的传播必须要有正确的理解与认识,从而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8.
法国伟大教育家卢梭提出的“自然教育”理论在世界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其核心是“归于自然”,提倡教育要顺应儿童的自然本性,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对以后的教育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时至今日对我们认识和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儿童发展观仍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无待”思想是庄子的重要思想,也是其“至人”的精神境界。本文通过对《庄子》有关文献的解读,多角度解析了庄子的“无待”思想,同时指出“无待”思想是对现实的有力批判。文章在最后简单论述了“独化”是“无待”思想的一种合理发展。  相似文献   

10.
庄子以“道”为理论渊源,以“齐物”为得“道”的关键,将自己追求的“才全”至“逍遥”的心灵和谐境界与“无为”的四种修心方法相结合,从心灵视角宣扬了道家的“无为”而治,并融会贯通于“道”家文化,展现了他的心灵智慧。  相似文献   

11.
关于中国传统德育方法,长期以来学界往往较多地关注儒家的孔子、孟子等,而对道家的庄子关注较少。实际上,庄子不仅注重建构道德规范,而且其思想中也蕴涵着一些独特的德育方法,如“心斋坐忘”的自我教育法、“常因自然”的疏通教育法、“不言之教”的身教示范法、“进乎技矣”的实践教育法、“至人神矣”的形象感染法、“美成在久”的防微杜渐法等,对当代思想道德教育仍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2.
刘建军 《宁波通讯》2005,(11):40-41
为巩固深化化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我认为应该建立长效机制。方法之一就是亮出党员的身份来,接受群众监督,并对党员实行“无为问责”制。  相似文献   

13.
张菁菁 《理论观察》2015,(1):114-115
王充是东汉著名的哲学家,其教育思想内容极其宽泛,涉及教育的方方面面,对后世影响深远。本文主要阐述其教育思想,并提出其思想对当今教学实践的启示,我们要重视教育的作用,培养创新性人才,鼓励批判精神,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其敢于怀疑、敢于批判、敢于创新的精神值得当代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邵腾云 《魅力中国》2011,(17):210-211
孔子作为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他抓住春秋时期文化下移的机遇,大兴私学,以“有教无类”为施教的基本原则,广招门徒,其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和主要精力都是在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成为我国历史上私人办学规模最大、成效最佳、影响最深远的第一人。“有教无类”的精神实质是教育的公平与公正,今天我们大力弘扬的“学有所教”与之一脉相承。所以历来在教育思想方面孔子被奉为“万世师表”,主要是因为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在《论语·卫灵公》中提出的“有教无类”教育思想,开启了一代教育新风,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5.
庄子的哲学理论有浓郁的美学思想。他的“天一合一”、“物我浑化”等观点影响了中国艺术的“意境”理论。庄子的美学思想对中国艺术“意境”理论的构建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6.
庄振祥 《上海经济》2013,(11):26-28
庄子(公元前369-公元前286年),名周,字子休,是我国战国时期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也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庄子出身楚国公族,崇尚自由而不应同宗楚威王之聘,生平只做过地方漆园吏,几乎一生退隐。庄子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对中国哲学思想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更得到国际学术思想界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7.
“无为”是道家最基本的精神之一,是一种精神境界。无为的本质就是“无为而无不为”。  相似文献   

18.
《庄子》一书蕴涵着极其丰富的教育思想,它以其深邃的智慧、独特的语言方式潜移默化地发散其教育功能,并形成了与儒家教育相对应的独特的教育思想。庄子充分尊重人的个性,提倡对受教育者进行个性化的教育,强调教育者本身的道德自律,高度重视教育的人性化内涵,例如辩证施教,德育唯上等等,这些重要思想,对解决过分强调竞争、成绩唯一、功利唯上等现代教育存在的问题具有救弊施治的积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这项活动的开展,对于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和团结统一,必将产生重大和深远的影响。这里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谈几点粗浅的想法。  相似文献   

20.
王敏华 《魅力中国》2011,(21):544-545
庄子智慧似乎与现代社会有着距离,现代社会强调竞争与进步,强调努力进取和获得成功。而庄子的处世哲学是无为而治,自由自在,顺其自然,抛弃了“功业”的概念和“声名”的桎梏。然现代出现的这样平和发展的社会氛围,除了社会制度、社会进步等原因,我想还应该有思想文化原因,其中庄子思想文化是重要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