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 毫秒
1.
曹岁明 《开放潮》2004,(1):56-58
工伤保险事关劳动者权益保障。国务院第375号令予颁布定于2004年1月1日施行的《工伤保险条例》(以下称《条例》)。在原《条例》基础上有较大突破,了解新政策内涵,对广大劳动者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2010年12月20日国务院通过的《国务院关于修改(工伤保险条例)的决定》相较于之前的《工伤保险条例》有了很大的变化。决定将条例中所规定的工伤保险覆盖范围扩大,对当前一些工伤保险问题的解决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在实践中,我国工伤保险覆盖率低的问题依旧突显,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本文主要对我国工伤保险覆盖范围的改进提出一些有利的建议,尝试完善我国工伤保险制度,解决我国工伤保险覆盖率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工伤保险是社会保险体系的内容之一。工伤保险条例的变更标志着我国社会保险体系的完善与进步,对维护工伤职工的合法权益,分散用人单位的工伤风险,进一步发挥积极作用。2011年1月1日开始实行的新《工伤保险条例》,较之前的工伤保险条例在内容上有了新的突破,扩大了工伤保障范围。本文从工伤保险新条例实施的意义出发,分析了工伤保险新条例较原工伤保险条例的突破点,并提出落实工伤保险新条例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4.
郝青青 《魅力中国》2010,(26):137-138
2004年1月1日施行的《工伤保险条例》,并未对涉及工伤事故的人身损害赔偿作出规定。在理论上,工伤保险属于社会保险范畴,而人身损害赔偿属于民法上的民事法律关系救济,两者在性质上分属不同的范畴。但工伤事故的发生是与劳动安全事故、劳动保护瑕疵有关,所以在民法上,工伤事故被评价为民事侵权,兼具了工伤保险和侵权责任的双重属性。本文试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来论证工伤事故发生后,工伤保险和人身损害两种救济方式在适用上的问题,并从中指明现行条例的模糊之处。  相似文献   

5.
旁观     
3月17日,本刊2008年第10期出版。其中《新阶层亮相》、《大部门起航服务型政府渐行渐近》、《〈工伤保险条例〉亟待修改》等多篇文章引起读者和媒体的强烈关注,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工伤保险条例》于2007年5月31日经河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31次会议通过,并于2007年10月1日贯彻实施(以下简称《条例》)。《条例》的颁布与贯彻实施,不仅在立法层次上有了很大的提高,还进一步规范了工伤保险中的工伤保险参保缴费问题、工伤保险基金的管理问题等。《条例》维护工伤职工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工伤预防,从而确保了《条例》立法目的的实现。但在贯彻实施《条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使工伤职工的合法权益受到一定损害,企业的正常工作也受到一定影响。现将这些问题提出来与各位同仁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贾兴敏 《中国经贸》2013,(16):102-103
我国的《社会保险法》和《工伤保险条例》的出台是我国工伤保险制度的跨越式发展的集中体现,新出台的《工伤保险条例》扩大了适用范围,简化了处理程序,待遇标准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工伤保险基金增加了支出项目,减少了停止享受工伤待遇的情况,规定了工伤保险基金先行赔付的追偿制度,规定侵权医疗费用,证实了工保基金的统筹层次,加强了工保的执行力。  相似文献   

8.
天下事     
《发展》2012,(7):50-50
新工伤条例实施 上下班被撞伤未必算工伤 2003年的《工伤保险条例》中规定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是认定为工伤的情形之一,原来的规定可以说只要是受到机动车事故的,无论责任在哪一方,受伤了就可以纳入认定的工伤情形之中。修改后的对工伤的认定范围作了调整,首先是扩大了上下班途中的工伤认定范围,将上下班途中的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事故伤害,  相似文献   

9.
日前,《淄博市建筑施工企业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试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出台,标志着淄博市建筑施工企业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工作正式启动。确定自2009年1月1日起,将全市建筑施工企业农民工纳入工伤保险。《办法》明确了建筑施工企业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的具体措施和方法,规定:施工企业以工程项目为缴费单位,为其农民工办理工伤保险参保手续。  相似文献   

10.
徐文成 《发展》2011,(4):66-66
一、我国工伤维权保险法律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工伤认定和索赔程序不利于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依据现行的《工伤保险条例》和《工伤认定办法》等法律法规,目前我国农民工工伤认定和索赔程序繁琐,严重阻碍了农民工的合法维权。  相似文献   

11.
千呼万唤之下,全国统一的工亡补助金标准似乎终于要出台了。 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对《工伤保险条例》的修改意见,公众关注最多的。是其对“同命不同价”现象的回应,即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的标准调整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相似文献   

12.
旁观     
3月17日,本刊2008年第10期出版。其中《新阶层亮相》、《大部门起航服务型政府渐行渐近》、《〈工伤保险条例〉亟待修改》等多篇文章引起读者和媒体的强烈关注,  相似文献   

13.
山西省是我国职业危害较为严重的省份之一.据统计,2006~2011年,山西省每年发生工伤的从业人员都在万人以上.在这样的严峻形势下,山西省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政策,发挥工伤保险服务社会的职能.本文简要介绍了山西省工伤保险现状,分析了山西省工伤保险参保情况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张传管 《魅力中国》2010,(11):144-145
工伤医疗费主要用于工伤职工因工受到伤害后的治疗和康复,使工伤职工尽快恢复劳动能力。目前这种实报实销的工伤保险制度,加大了工伤保险医疗费管理的难度,突出表现是医疗费用超常增长,有的统筹地区工伤保险医疗费用占同期工伤保险基金支出的40-70%。对此若不能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最终很可能造成工伤保险基金收支失衡,从而影响工伤职工应享受的工伤保险待遇。  相似文献   

15.
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出台国家劳动部为贯彻《劳动法》,推进职工工伤保险制度的改革,制订了《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并已发布,于1996年10月1日起试行。(劳宝)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出台@劳宝...  相似文献   

16.
2003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人身损害赔偿解释》)第12条关于工伤保险赔偿和侵权损害赔偿适用关系规定不明确,应进一步完善。人的生命、健康是无价的,人身损害从来就不存在“超额利益”,受害职工获得双份赔偿不存在不当得利,明确二者在法律适用关系上采用兼得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7.
许晓燕 《中国经贸》2012,(22):135-135
工伤保险预防基金是建立健全工伤保险制度的一部分,是为了举办工伤保险和安全生产宣传活动,开展工伤保险咨询,并且为从事危险职业的职工提供健康检查补助费,希望能够通过这一措施尽可能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减少补偿支出。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工伤保险,进而详细阐述我国工伤保险预防基金的发展现状,最后针对以上问题,探析如何建立好工伤保险预防基金制度,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8.
《开放潮》2004,(7):54-55
根据福建省政府5月印发《福建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要求本省各类企业、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应当依照规定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职工或雇工(以下统称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  相似文献   

19.
为维护建筑业农民工的工伤保险权益,从今年3月起。宿州市率先在江苏省内启动建筑施工企业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工作,这标志着该市建筑施工企业农民工有了工伤保险。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宿州全市从事建筑施工的农民工近20万人。按照规定,所有在该市辖区内从事建筑施工的企业,都应依法为在建工程施工工地所有职工(含农民工)办理工伤保险。建筑施工企业工伤保险均以建设项目为单位,由工程施工总承包企业在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后,统一办理参加工伤保险缴费手续。  相似文献   

20.
农民工工伤保险能够保障农民工的基本权益,目前我国工伤保险费完全由企业缴纳,工伤保险参保行为主体为企业,因此工伤保险的参保主要看企业的积极性。尽管2015年全国各级工伤保险部门在建筑业参加工伤保险方面要求:不能按用人单位参保的建筑业职工特别是农民工,须按项目参加工伤保险。但在现实中,由于企业因素和政策因素两方面的影响,农民工工伤保险参保不足。文章以南京市建筑工地为样本,收集数据,采用经济计量方法,从企业的视角分析农民工工伤保险参保情况,证实农民工工伤保险参保率低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希望引起企业的重视,提高工伤保险参保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