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基于公共产品供给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密切相关,基础设施严重滞后和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已成为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因素。优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路径在于注重建立统筹城乡发展、协调城乡平衡的现代供给体制,构建多元化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系,实施强效投入机制,突出政府的投资主体作用和微观主体的投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2.
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主体不仅仅是政府,还包括私人部门、非政府组织和农村社区组织。但在我国现阶段,由于财政管理体制的事权和财权划分不清、农村公共品产权不明晰、非政府组织依赖性强缺乏资金、农村社区组织经济职能弱等原因制约了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的多元化,应合理界定各级政府的事权和财权,明晰农村公共产品的产权关系,增强非政府组织相关能力,加强政府对农村社区组织资金补贴与制度支持,加强对村级组织"一事一议"的指导和支持,积极推进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主体多元化。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一方面供给有限,供给总量不足;而另一方面又出现某些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过剩,造成资源浪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供给方和需求方相互之间的协调,因此我国必须构建农村公共产品的供需协调机制,保证各方资金(特别是政府资金)的投入效率。  相似文献   

4.
目前,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不仅落后于城市,而且跟不上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存在着公共服务供给严重不足、公共服务供给主体权责不明、公共资金管理混乱等问题,严重影响着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制约着农业现代化的建设。构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应加大政府投入,强化政府在农村公共服务中的投资主体地位,建立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供给机制,逐步实现农村公共服务均等化。  相似文献   

5.
周银超 《商业时代》2012,(13):14-15
现代社会脱胎于传统的单质化社会,在单质化社会中,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主体是单一的,即政府供给。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单一的供给主体不能适应农村公共产品的供需,导致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处于低效率甚至无效率状态。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的错位与失衡严重制约了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农村社会的发展,因此,必须进一步明确政府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责任,加快推进供给主体多元化,同时不断完善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相关的法律制度,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从而调适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从机遇与挑战两个方面分析取消农业税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地影响,提出科学界定农村公共产品,明确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的职责;增加中央和地方政府对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建立农民公共产品需求表达机制,增强村级供给公共产品的能力;建立农村公共产品多元化的筹资体系等途径与方法,增加农村公共产品数量。  相似文献   

7.
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对于正在发展的农村经济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目前的黑龙江省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量不够充分,已经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其主要原因有:供应的农村公共产品主体相对单一、农村公共资源缺乏监督机制、各级政府供给责任划分不合理等。我们要针对所提到的问题找出相应对策,提高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水平,为农民提供满意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促进新农村建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8.
一、农村公共产品投资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投资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投入不足,供给缺乏。由于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点,政府应充当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主体。然而我国长期重工轻农的产业政策形成了今天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  相似文献   

9.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十八大提出的2020年要实现的宏伟目标,公共产品的供给是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一种方式,有效供给农村公共产品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战略选择。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转变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方式和供给机制,建立健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法律保障机制,增加对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和保障,重点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以农民需求为导向,推进政府购买服务。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已是不争的事实。在经济转型期市场配置不能有效保障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情形下,需要政府干预。通过利益博弈分析表明,当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只是政府间的各部门提供时,其供给效率是低下的;当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由政府和其他某一供给主体合作供给时,由于不供给是其他供给主体的占优策略,因此其他供给主体会采取不供给行为,从而加大政府供给压力;当农民和政府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存在弱委托-代理关系时,委托人农民观察不到代理人政府的努力水平,其政府的供给效率在没有委托人的约束下变得低下。因此,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需要政府行为加以改善。同时,健全的制度安排、完善的供给体系、有效的监管体系等配套体系能确保政府行为发挥有效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不断强化公共管理、提高公共管理的水平,是新农村建设发展的客观要求。把财政支农资金全部纳入政府采购范围,创新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体制,创新教育制度、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创新农村公共管理职能,大力发展农村循环经济,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最大化等已成为强化公共管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的一个关键环节,从一定意义上说,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过程就是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效率的改善及供给结构的优化过程。针对当前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总量不足、供给结构失衡、供给效率低下等突出问题,在分析农村公共产品短缺成因和政府改革后面临的挑战的基础上,要求政府既能够承担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责任,又能够理清在公共物品供给中政府与乡村自组织的关系,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的支持力度、科学划分各级政府的财权和事权、建立农村公共产品的公共选择机制、健全农村公共物品决策机制、实现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方式多元化,从而提高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效率。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存在着总体供给不足、供给结构不平衡、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差距不断拉大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体作用,完善农村公共产品的财政投入机制,加大对农业生产和农民所需公共产品的投入力度。  相似文献   

14.
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障和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成为有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所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为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必须建立有效的投入投融资体制,推进基层政府机构改革,形成科学的需求表达和决策机制,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公共产品供给机制。  相似文献   

15.
通过运用SWOT分析法,对黑龙江省农村公共物品有效供给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分析发现,黑龙江省要实现农村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必须建立长效维护机制,即加大对农村公共物品的资金投入,实现城乡一体化的供给体系。明晰产权提高公共物品供给效率,建立农村公共物品资金使用的监督机制和农民的需求表达机制。  相似文献   

16.
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其关键就在于增加和保障农村公共产品的长效供给,新农村建设的难点和重点也在于如何增加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针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只有健全公共产品需求表达机制、理清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职责权限和理清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才能保证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  相似文献   

17.
王靖 《市场周刊》2020,(13):0147-0147
为实现农业经济发展,政府与金融机构持续加大对农业支持资金的投入。基于时序数据实证得到:财政支农资金投入对于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在短期或长期均具有正向作用,但短期效果不显著;金融支农资金在短期对农业经济的支持效果较明显,长期内对农业经济的促进作用渐微。实证表明:农业经济发展要着手提高财政金融支农资金自身的使用效率和配置效率,整合两种支农方式充分发挥其联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在满足农村经济社会需求方面得到了较大提高。但是也存在着过多投入农业流通环节和行政性开支,农民急需的生产性公共服务供给严重不足,发达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较多等问题。需要在观念和政策上进行创新。当务之急是加快科教兴农步伐,加快体制创新,强化政府宏观调控职能。  相似文献   

19.
公共产品有效供给: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着力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城乡的二元体制,导致了城市的工业化与乡村小农经济的对峙局面,形成了城乡二元的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导致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严重不足。利用新农村建设的契机,从以下几方面着力,实现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建立统筹城乡公共产品供给的制度安排,建设农村和谐社会,健全事权与财力匹配的体制,合理界定各层级政府的事权,增强基层政府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能力,创新乡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制度,提高农村公共服务人员的能力,建立科学的公共产品需求偏好表露机制,实现乡村(社区)居民自治的完善与"管理民主"。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晋城市西上座乡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实际状况进行了分析,总结出了目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乡政府和村民自身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提高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能力,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关键在于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合理的公共财政体制、公共决策机制和精干,廉洁、高效的公务员队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