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实践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经济体制转型和高速发展为推进HRM的各类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背景和实践基础,在与国际学术范式接轨、从外向内引入西方理论的同时,还应更多关注中国本土企业实践特征。对于我国企业来说,有效的HRM更多地关注于流程而非关注于人。管控模式的转型成为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2.
人力资源管理概念是20世纪初从欧美引入我国的,但由于我们在思维方式和行为逻辑方面以及我国企业所处内外制度环境和文化背景方面的差异,导致许多西方管理理论和方法在我国企业管理中出现了“水土不服”的不良反应.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成为我国管理学界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提出,应从我国国情出发,在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理念,并借鉴西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探索既体现东西方管理融合、又体现中国本土化特色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应将和谐管理的思想与方法应用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活动中去,建设和谐企业文化,实现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和谐;建立和谐激励机制,实现短效激励与长效激励的和谐;实施和谐绩效管理,实现标准化与柔性化的和谐;设计和谐薪酬体系,实现经济利益与人文精神的和谐;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实现法制化与人性化的和谐.  相似文献   

3.
吴磊 《商业时代》2006,(27):53-54
本文通过论述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人学理论基础,阐明了管理过程的二重性和人力资源与企业管理模式的关系。由此论证了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应是建立在人学理论基础之上的企业文化管理,并指出企业文化管理模式的核心内容是把企业员工塑造成具有文化力的企业文化人。  相似文献   

4.
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在理念和具体的实践上都有着较长的发展历程,因此也具备了较为完善的管理模式,这对于正在进行新公共管理模式改革的公共部门有着重要的启示。公共部门完善自身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可以从绩效考核、员工培训、薪酬管理制度等主要方面对企业先进的管理经验进行借鉴,以更好地发挥人力资源在公共部门职能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人力资源管理的著作和翻译的预期功能或目的是通过学习、借鉴、消化、吸收西方国家先进的企业管理及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结合当前多元全球化发展的形势,为本国的各种经济组织做适当的调整和改进提供可参考、可操作性的指导,以便在后经济危机时代更好地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本文正是从功能理论视角,分析HRM英语词汇的特征及翻译,以德勤出版的《2015年全球人力资本趋势报告》为例,发现其词汇特征为:新词多、缩略词多、隐喻词多、具有名词化倾向。HRM词汇这一专门用途英语的特征分析,有利于深化和完善对管理学英语词汇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HRM对企业绩效会产生正向影响,优质的HRM对于企业技术文化创新有积极作用。随着人力资源管理被人们重视,其对企业绩效发挥的效益也逐渐得到认可。HRM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可概括为一种"黑箱",让"黑箱"明朗化是我们相关从业人士今后工作要努力的重点和方向,因此,探讨不同环境和背景条件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采用归纳分析的方法,概述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基本概念和认识,并通过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绩效考核问题的探讨,得出相应解决办法,以期能促进企业更好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7.
企业管理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绩效,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日本企业,同样引进了西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和经验,却创造了令人惊叹的成绩。因此,对于中国本土企业,改革原有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已经迫在眉睫。本文对日本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进行分析,并结合我国企业自身的情况对中日企业管理用人方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中国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我国企业在引进和借鉴西方管理理论的同时又结合中国自身的管理实践和优秀的传统文化,形成了一些有中国特色的管理模式。中国管理模式已成为学者与企业经理人积极探讨的焦点。  相似文献   

9.
西方管理思想经历了从传统管理阶段到现代管理理论、从以物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的深刻变革。考察西方管理思想的发展历程,有利于从中正确地吸收和消化其先进的管理思想,实现管理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高新技术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善仕  刘婷婷 《商场现代化》2006,16(10):214-215
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而对于新兴的高新技术企业,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缺乏。本文从分析高新技术企业及其人力资源的特点入手,对人力资源管理与高新技术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从而在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基础上总结出一些适合这类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11.
在对人力资源部门的定位、人力资源招聘与配置、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等方面,欧美国家与我国存在着显著不同。两相比较,不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具体实践,我国要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现代化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在积极引进、吸收国外先进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模式的基础上,我们要结合中国实际,积极创新并最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2.
职业生涯管理是为企业员工和企业组织提供实现双赢的互动平台,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注重员工个人的发展。加强人力资源的企业职业生涯管理,对于企业职业生涯管理与组织发展的理论和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从企业职业生涯管理的现状出发,结合员工职业生涯对组织的作用,就如何处理企业员工职业生涯管理与组织发展相结合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如何解决好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HRM),关系到中小企业的发展与壮大。中小企业要改变以往的姿态,注重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投入,解决好企业人才问题。在这里把双因素理论的观点应用到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之中,从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两方面入手,提出了中小企业利用好人力资源管理的一系列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中西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和特点,对不同文化背景下中西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进行对比,总结成功经验,以期为国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项目组合管理是起源于西方的一种较为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它对中国企业项目管理模式的改革创新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本文主要论述的是项目组合管理在企业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力资源管理已经成为企业成功与发展的关键.人力资源发展战略已被视为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一被西方市场经济发达国家所证实的理论和经验,却至今未引起中国企业的重视.据此本文提出:中国企业亟待在思想上要认识到人事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的管理概念不同,管理的观念不同,管理的方法不同;在管理理念上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汲取西方国家人力资源管理成功经验,努力提高和培养人力资源管理从业人员的意识和能力;在管理机制上建立适合市场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发展的用人机制和激励机制等措施,以此实现中国企业从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之跨越.  相似文献   

17.
陈净 《品牌》2014,(5):30-31
中国与日本同属东亚国家,文化有同源交叉之说。日本在战后经济恢复与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日本管理模式",中国随着改革开发与经济发展也逐步形成中国式的管理模式。文章从雇佣制度、营销管理、运营管理和技术创新等四个方面简要讨论和对比中日两国企业的管理模式,并基于这些讨论和对比,提出中国企业如何从管理思想、管理方式、市场运营等三方面提高管理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加入WTO后市场的逐步放开,中国企业对内对外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如何在市场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成为各个企业当前的首要问题。而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企业管理是否现代化。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应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人力资源管理(HumanResourceMan-agement)、技术管理(即知识管理,KnowledgeMan-agement)、管理模式。一、人力资源管理(HRM)古语说“万物以人为本”,这句话不仅体现在企业产品用途上,更体现在企业内部管理上。企业生产产品的最终目的是使产品适合人的需求,为市场所接受,从而…  相似文献   

19.
在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的创新和科学技术的运用是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得以发展的必然动力,而人力资源管理是知识创新的基础所以,在知识创新型企业中构建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是企业发展的关键。该文将基于知识创新和人力资源管理相关性的基础上,并提出基于知识创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为知识型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0.
牟斌 《中国电子商务》2012,(12):131-131
知识经济的浪潮推动了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其具体表现就是“人本管理”升华为“能本管理”。为了适应知识经济快速发展,西方经济学家与企业家提出“能本管理”的企业管理思想,应引起企业的高度重视。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将广泛参与国际市场竞争,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如何运用国际先进的管理思想,对我国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是一个严峻的考验。本文针对中国企业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国内企业的高绩效管理,对人力资源管理新理论——能本管理进行了深入思考,对知识经济条件下中国企业如何实践能本管理,提出一些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