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霄 《中国报业》2023,(13):174-175
在新时代的融媒体生态环境下,新旧媒体面向受众推出了内容优质、形式多样的文化类节目,这就意味着文化节目主持人也需要顺应节目的改变,塑造新角色。为了适应文化节目所呈现的主持新形态,文化节目主持人应当从提高文化影响力、实践互动性传播、探索角色创新等三方面着手,践行角色塑造任务,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寻求新突破。  相似文献   

2.
左伟 《致富时代》2011,(10):223-223
访谈节目与谈话节目在广播电视领域占有重要的位置,两类节目都是通过主持人与嘉宾的交流来呈现人物或事件,给受众带去感触与感动。正因为此,它们常常被混淆、或被认为相互归属,人们对节目类型的认识越发模糊。厘清二者的区别与联系,能够在节目定位、节目类型化等方面优化节目,观众也可以从不同类型的节目中更有选择性地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该文以访谈节目《面对面》和谈话节目《小崔说事》为例,从两类节目的内涵分析、选题、节目编排特点、采访特点与侧重点、主持人在节目中的角色等方面来简要分析访谈节目与谈话节目的区别和联系。  相似文献   

3.
史素静 《中国报业》2023,(12):188-189
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是一种较为特殊的节目形式,需要节目主持人与评论员针对某个热点新闻或社会现象展开分析与评价,此类节目具有表达主流媒体立场与引导社会舆论风向的作用,因此主持人的语言能力至关重要。在节目中,主持人不仅要完成播音主持的工作任务,同时还要兼任评论员的角色,务必要时刻注意自身的语言输出。本文通过分析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主持人的语言特点,并基于语言现实与语言规律,列举了几点语言策略的使用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两类信息类节目比较对主持人的要求:新闻杂志节目需要主持人通过严肃新闻的深度来带动收视兴趣,而深夜谈话节目需要主持人尽量以多样的趣味方式来推动时事信息的传播。新闻杂志类节目的主持人团队对社会的认识既广博又深入;而脱口秀只有一个主持人,往往具有丰富的喜剧舞台经验和卓越的即兴表演能力。  相似文献   

5.
《商》2015,(50)
笔者作为广播旅游类节目《魅力延边》的主创人员,在本文中通过对本地旅游节目《魅力延边》节目板块设置的浅析,阐释了只有在对当地旅游资源做好充分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才能策划、制作出接地气的旅游类节目,充分发挥旅游节目的自身价值,本文为广播旅游类节目的板块设置提供了实用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法制节目的不断推陈出新,很多法制节目面临着节目形式普遍趋同、选题匮乏等问题。本文通过对受众心理分析和节目案例解剖来了解受众对法制节目的需求,据此来探索法制故事类节目的发展方向,有效的针对受众群体的不同需求来改进现有的法制节目和主持人风格,从而探寻出法制节目的发展新天地。  相似文献   

7.
林赞 《科技转让集锦》2012,(11):225-225
谈话类的电翘节目,现今在电视荧屏上占有很多份量。在短短的数十年里,它是发展最快的节目类型之一。说到谈话节目,不能不讨论谈话节目主持人。在目前庞大的主持人队伍中,谈话类节目主持人一直属于“稀缺商品”。本文试从谈话类节目的内涵外延、不同谈话类节目主持特点和对观众的意义三个层面入手浅析该类型的主持风格。  相似文献   

8.
《商》2015,(11)
大众传媒的到来已经使受众对电视播音主持人主持的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为了满足受众对节目的更高要求,主持人必须具备更高的主持水平,仅仅是通过有声语言的表达已经不能充分的展现主持人想要传达的讯息,同时也不能满足受众对信息背后的"故事"了解。因为受众总是希望能够通过主持人的表达了解更多有关事件的信息,而掌握这些信息的途径就是主持人的副语言。本文主要通过对电视播音主持副语言的概念的阐释并分析了使用副语言的作用,从而提出在电视播音主持中主持人该如何运用副语言才能增强自己的节目效果。  相似文献   

9.
《商》2015,(10)
互联网时代新媒体技术的应用成为了打破以往传统媒体话语权的新兴力量,在新媒体逐渐整合报纸、电视、电台,完成对信息的集中传播功能的背景下,网络主持人作为应运而生的新兴职业,对于新媒体平台的发展和影响不容忽视。网络媒体的受众市场在一步一步阶梯上升,各式各样的网络视频节目、网络电台节目层出不穷,网络主持人也越来越多的进入到受众的视野中来。厘清网络主持人这一新兴职业的产生背景,并对其的发展做出有效的预期对于当前火热的网络节目整合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石莉萍 《中国报业》2012,(18):136-137
随着我国社会文化从偏重教化发展到注重交流和信息共享,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我国的电视谈话类节目逐步兴起,不同类型的谈话类节目呈现出多样化发展的格局和态势。伴随着这股蓬勃发展的浪潮,地市电视台也纷纷推出了自己的谈话节目,然而与数量上的繁荣相比,很多节目却远未达到品质上的完美和成熟,因此认清存在的问题,真正实现地市电视台谈话节目的可持续发展正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2009年底以来,中国第三波电视相亲类节目在取得高收视率的同时,也引发了广泛的社会舆论质疑。尽管节目标榜的是实用意义,但节目之外不同的受众观点在各种媒体的交互作用下,组构出了这个节目的三个文化意义:一、作为伦理效果的负面文化意义;二、作为商品消费的消极文化意义;三、作为建构个性追求和私人幻想的积极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2.
《商》2015,(49)
访谈类节目是当下比较受欢迎的节目形式之一,节目主要以主持人和被采访嘉宾为主,围绕一个话题进行访谈,在这个过程中,主持人的提问技巧显得尤为重要,提问的内容、时机、用词、态度等都决定了是否能将节目的主题突出,也影响着嘉宾的反应和回答。另外,提问技巧的把握也影响节目的可看性,因此,访谈类节目主持的提问技巧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3.
1993年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的开播标志着中国电视新闻杂志类节目的诞生。15年来,电视新闻杂志类节目经历了高收视、高关注后,也出现了弊端和不足。总结出我国电视新闻杂志类节目的问题,从主持人、报道样式、受众意识、新技术的利用以及品牌经营等方面探求出中国电视新闻杂志类节目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4.
王文思 《中国报业》2021,(6):120-121
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类节目持续高温,优秀的文化类节目不断涌现,这类节目坚持主流价值观、传递正能量、注重文化传承、彰显文化内涵,契合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求,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相一致,能够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一定的启示与思考。  相似文献   

15.
徐静洁 《中国市场》2012,(14):137-138
所谓"三俗",是指"庸俗、低俗和媚俗"的文化现象。无论是电视媒体还是纸媒,"三俗"倾向早已存在,如电视相亲节目等,这既与媒体"受众为王"观念有关,同时又与传媒创造力衰竭导致"文化沙漠",以及对主流文化缺失价值诉求有关。如何抵制"三俗",媒体的责任是首先要提高媒介素养,发挥媒体"把关人"作用,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其次应该加强主流文化打造,增强文化魅力,改变媒体受众观。  相似文献   

16.
李晶 《中国报业》2022,(22):70-71
融媒体时代带来的是传播效率和传播渠道的改变,文化教育类节目代表的是一种文化传播方式,给中华5000年历史沉淀下的优秀文化带来全新的传播渠道,因此文化教育类节目创新刻不容缓。本文从张艺谋导演的《天地诗心,归来三峡》大型诗词文化实景节目入手,研究融媒体时代文化教育类节目变革和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形势下传媒行业的不断发展,广大观众对广播电视节目的要求越来越高,精彩的广电节目以什么样的表现形式传递给受众已经成为重要的议题。本文从多个方面研究论述如何提升主持人的综合素质,提高在直播节目中的语言艺术,从而提高主持人的主持技巧和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18.
《品牌》2015,(5)
电视在媒体行业,常以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及画面感强而著称,并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而作为电视与观众间的桥梁,播音主持对受众的吸引与电视媒体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怎样能够使电视观众在享受画面的同时,感受节目主持人带来的语言魅力,已成为播音节目主持人较为关注的问题。本文针对电视播音主持如何增强语言表现力进行了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19.
《中国广告》2011,(5):107-108
如何在迅速成长和变迁的中国经济、金融、企业领域,留下体现主流媒体价值观和责任感的深度观察与思考?八年来,大型财经深度访谈节目《头脑风暴》对此进行了积极创新的探索,在风云变幻的全球经济大势中,《头脑风暴》始终试图给广大受众最具科学性、前瞻性和建设性的独家思考。在《头脑风暴》的八年历程中,曾两度获得亚洲影响力最大的电视评奖活动——亚洲电视奖"最佳谈话类节目奖"。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电视购物已经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电视购物不仅满足了受众的需求也带动了电视台的经济发展。虽然电视购物类节目在2006年经历了一些挫折和挑战,但伴随社会需求的发展,电视购物频道将成为未来购物模式的一个必然的趋势。本文以中视购物为例分析了电视购物类节目中主持人的主持特色分析,希望能对这方面有所思考和开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