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8年以来,我国对外签订的双边货币互换协议是一种不局限于应急保障功能的"新型"金融工具。基于资本账户约束视角,本文构建2009—2014年中国对168个结算国或地区的跨国面板数据,实证考察双边货币互换协议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影响。结果显示:双边货币互换协议有利于促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当结算国或地区的资本账户开放度高于中国时,双边货币互换协议有利于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当结算国或地区的货币自由度高于中国时,结算国或地区的货币自由有利于双边货币互换协议通过突破资本账户约束来促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现阶段我国既要适度扩大本外币互换规模,也要侧重与资本账户开放度、货币自由度较高的国家或地区签署本外币互换协议,以弥补我国制度缺失,进而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范围。  相似文献   

2.
人民币跨境结算是规避国际金融风险,扩大人民币国际影响的重要措施。随着我国经济活力的增强,人民币走出去是大势所趋,也是我国加强国际金融活力的要求。特别是上海自由贸易区的提出,使扩大人人民币结算又得到了极大的促进。本文对现行的跨境人民币结算的困境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跨境人民币结算与人民币国际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清河 《商业研究》2012,(4):143-148
本轮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弊端更加凸显。跨境贸易的人民币结算是人民币国际化的第一步,该业务的稳健发展对于人民币国际化尤为重要,及时加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与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研究,对保障我国经济金融稳健发展,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在阐述货币国际化的条件和路径的基础上,考察了四种货币国际化的经验教训,探讨了我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发展与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2009年中国实行人民币跨境结算试点,目的是通过人民币降低外汇风险而获得更大的收益.本文以人民币作为结算方式入手,指出进口商可在规避外汇风险时套利,套利点即为人民币升值趋势.同时构建神经网络模型以证明其套利点的稳定性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6.
人民币跨境结算发展迅速,业务范围已拓展至全国.发展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既有利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也可以帮助外贸企业规避汇率风险.但在推进人民币跨境结算过程中也存在金融行业发展水平较低,缺少结算货币选择权,人民币跨境结算收付不平衡等制约因素.提出促进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发展,提升出口产品竞争力,增强结算货币选择权,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2014年11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出通达-银发[2014]324号“关于跨国企业集团开展跨境人民币资金集中运营业务有关事宜的通知”,标志着跨境人民币业务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本文从跨境人民币业务最新政策出发,阐述了该业务近年来的发展历程、与外币相比下的劣势、引入跨境人民币结算的意义,提示了人民币日趋重要的国际结算地位,最后提出了今后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周畅 《商业科技》2014,(15):22-22
2008年由美国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美元长期疲软的趋势使我国在进行贸易结算时面临较大的汇率波动风险。为此,我国政府开始致力于加快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其中我国政府于2009年4月起推出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试点的政策具有战略性意义。文章通过分析人民币跨境结算的最新发展情况,总结出其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2009年7月胡锦涛总书记考察云南工作时明确指出,要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这一重大战略的提出和筹划,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向西南开放的基本理念,彰显了云南省在中国西南边陲的重要作用,为至今尚缺乏国家战略层面开放平台的云南省创造了一个极其难得的历史性发展机遇。本文将立足云南和昆明所具有的不可克隆的独特优势,分析在桥头堡和大通道战略实施中,人民币如何从周边走向泛亚国际化,最终实现全球国际化。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际地位比较显著。但是人民币在国际上的地位却比较低,意味着我国必须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而早在2009年,中国就开始进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试点,距离现在已经9年,但却仍旧对我国的国际竞争力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首先阐述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重要性;其次探讨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与国际竞争力之间的关系;最后对如何通过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国际货币市场角度出发,分析人民币在香港结算的发展趋势,以及通过对人民币对其他国家的换汇协议的影响作用分析,总结出人民币国际化发展中彰显出较为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对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道路的进程,提高我国对外贸易持续发展的能力、实现贸易与金融的双赢都具有深远的意义.基于此,本文在分析人民币跨境结算推出背景的基础上,探讨了其实施的意义,最后指出在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以期对人民币跨境结算实施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3.
要扩大人民币国际结算规模和范围还要解决国际制度安排,即对方国家要允许人民币结算,允许开设人民币账户,中国境内允许人民币回流,尤其是跨境银行之间要进行人民币业务授信。否则,人民币国际结算业务难以扩大。  相似文献   

14.
人民币国际化是本币国际化的使用,条件是全面可兑换货币、国际收支逆差、实施国际货币政策。人民币国际化可产生铸币税收入、降低对外融资成本,增加国际支付能力、提升本国的金融体系水平、改善贸易条件以减少汇兑风险并增加贸易便利化,风险是"特里芬难题"。对国际货币体系改革进行了回顾,认为彻底摆脱"特里芬难题"的办法很可能是建立一种全新的、不受各国货币政策干扰的"超主权"货币。人民币在改革与发展中具备了完全可兑换的基础与条件,并对此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人民币国际化是本币国际化的使用,条件是全面可兑换货币、国际收支逆差、实施国际货币政策。人民币国际化可产生铸币税收入、降低对外融资成本,增加国际支付能力、提升本国的金融体系水平、改善贸易条件以减少汇兑风险并增加贸易便利化,风险是"特里芬难题"。对国际货币体系改革进行了回顾,认为彻底摆脱"特里芬难题"的办法很可能是建立一种全新的、不受各国货币政策干扰的"超主权"货币。人民币在改革与发展中具备了完全可兑换的基础与条件,并对此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按照货币国际化的规律,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从微宏观两个方面为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提出建议和措施.从微观方面,提出了鼓励出口贸易和关联贸易使用人民币结算、树立视人民币为外汇的理念、调查研究微观企业的动向和变化、建立境外人民币回流渠道、允许人民币海外债权境内和境外自由兑换、加强人民币跨境流动的监管等措施;从宏观方面,提出了宣传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好处、建立币值稳定的货币制度、完善国内金融市场、提高综合国力以保证人民币结算的根本利益、协调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关系、协调同美国的政治关系等措施  相似文献   

17.
现阶段人民币国际化的进展及面临的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晓 《中国市场》2011,(20):12-23
近两年来,人民币国际化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央行开展货币互换、重新启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建设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CNH)、促进境外人民币交易以及推进跨境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但与此同时,现阶段的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也面临着一些问题或困境。这其中,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发展不平衡和其中存在的大量套利融资等投机活动,值得关注。总地来看,人民币国际化所面临的内在问题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发展中可以解决的问题,另一类是制度或体制等长期性、前提性的问题;而从外部环境因素来看,伴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作为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核心国家的美国和地区性大国日本的反应与对策,也将对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产生日益增大的影响。对此,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并有必要开展积极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伴随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发展趋势不断增强,现已作为我国开展跨境贸易结算的主要方式。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意在转变我国单纯依靠美元进行结算的模式,转而发展一种以扩大人民币流通渠道为主的,新型贸易结算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9.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重大意义与现实挑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此次金融危机引发了对改革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考,人民币国际化的呼声随之日益高涨.人民币要想成为世界性货币,首先应争取被用于国际结算.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增长,对外经济交往进一步扩大和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周边国家和地区对人民币的接受程度日渐提高,香港地区已开办了人民币个人存款业务,边境贸易中通过互开账户使用人民币进行结算正在发展.  相似文献   

20.
2009年7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和中国银监会联合发布了由几大部委共同制定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这标志着人民币开始进入国际贸易结算领域,成为继美元、欧元和日元之后的第四种国际结算货币.目前,业内人士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普遍看好,但也有不少人士认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也会带来较大的风险,文章从宏观及微观方面分析了跨境人民币结算的有利影响及存在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