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 毫秒
1.
<正>郑胜兰曾在英国谢菲尔德留学,她在读书时代就有较强创业意识,也有过不算成功的海外创业经历。初次创业对郑胜兰影响深远,她认识到在异国他乡独自创业难上加难,创业需要抱团取暖。2015年,郑胜兰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潮中开始了她的第二次创业。由于自己曾在创业上渴求过帮助,她把目光聚焦在创业女性身上,希望建构一个平台,帮助女性实现创业梦想。同年4月,郑胜兰在成都高新区创立"创女时代"。她和团队成员将其定义为一个助推女性发展的平台,这意味着成都乃至四川第一个  相似文献   

2.
<正> 1994年10月,马玲婆婆突发重病,为不影响丈夫的工作,她向单位请了假回乡下老家照顾婆婆,没成想一去就是四年。这期间,马玲被工厂宣布下岗,婆婆病逝、儿子出生、丈夫也迫于工厂经营亏损,进入了打工者的行列,后来又被一家企业辞退,老板仅用积压一年的24件灭害灵抵充半年的工资。马玲看着堆在家里的产品,再看看沉默寡言束于无策的丈夫,心如刀绞。为儿子、为丈夫、为自己、为全家人今后的生活,从没有做过生意也不会推销的马玲,不得不挺身而出。善良的她为了搞清已经积压了一年的灭害灵是否有效,曾在家里试用了三次,并和邻居试用结果相比较,直到确认这批产品仍然有效后,才去当地市场摸清此类产品的销售价格,最后把自  相似文献   

3.
娄月 《创业家》2014,(11):28-29
正当国内同行拼得头破血流时,悦然心动早已在海外实现赢利。国内移动互联网领域的竞争日渐激烈,海外市场却依然是片蓝海。在移动互联网开始兴起的2012年,悦然心动的团队选择了个性化海外应用市场进行创业。两年后的今天,当年同期创业的国内同行还在变现的道路上艰难摸  相似文献   

4.
近期,英国著名财经期刊《道德企业》(Ethical Corporation)"中国专栏"连发两篇署名文章,评述中国企业履责状况.该文作者保罗·弗兰茨(paulFrench)旅居中国20年,是市场咨询机构Accss Asia-Mintel的合伙人兼分析师. 《入乡随俗》一文关注海外中资企业履责现状.文章选取采矿业、建筑业这两个"走出去"中企的主要投资领域,对比其截然不同的"责任境遇"并做出分析.作者亦在文中肯定了近年来中央政府推动海外中企履责的努力,但表示"未来仍将是弯道学习的阶段".  相似文献   

5.
<正>她下岗了,又遭遇婚姻失败,为生存去做月嫂,无意中,走进一个新天地。文波是黑龙江鸡西市人。35岁那年,单位因经营不善而破产了。就在她下岗不久,她的丈夫也失去了工作,夫妻两人因为生活的困难而经常吵架,最后丈夫扔下了她和两个孩子离家出走,独自供养两个孩子的文波只好到家政公司做了一名月嫂。她不怕吃苦,不怕累,就是想多赚点钱。就在她勤勤恳恳工作时,生活的另一扇门正悄悄地向她敞开了。  相似文献   

6.
企业家社会关系网络是否会影响企业国际创业海外市场选择是企业国际化理论研究的重要议题之一。文章在相关文献基础上,以国际创业机会识别与开发为研究视角,提出相关假设,并以京津地区中小国际创业企业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利用企业家社会关系网络进行国际创业机会识别对企业海外市场运营绩效影响显著;对海外市场目标国的选择虽然不受地理、文化及心理距离影响,却受语言距离显著制约;同时企业年龄及企业家从业经历也成为利于企业家社会关系网络进行国际创业机会识别的显著影响因素。本文研究结论将对企业家或创业者海外市场商机获取方式及海外市场选择战略规划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7.
笑言 《国际市场》2008,(1):42-43
创业意识在最困难时候苏醒 安基娜真是个不幸的女人,年纪轻轻的,就和丈夫离了婚,独自带着三个孩子,生活得异常艰难。原先在航空公司的一个人对安基娜发出邀请,希望她加盟他的网络公司。  相似文献   

8.
<正>一问一答格外详尽答复满意成为代理今年26岁的罗红女士,婚后因多次创业而失败,但她一直有着一颗创业的恒心,可丈夫又是一位老实巴交类型的打工族,夫妻两人由于志向不合,最后导致婚姻破裂。非常有骨气的罗红离婚后  相似文献   

9.
<正> 王丽大学毕业后经人介绍到某公司做部门秘书。她做事细致认真又极谦虚好学,很快赢得部门经理的信任。一年后,公司总经理秘书出国任职,部门经理就极力荐举王丽接任总经理秘书的职位。经过一番考核和试用,总经理对王丽的工作表现也十分满意,正式任命她为总经理秘书。王丽到公司不到两年就升到总经理秘书的位子可把同事们获慕坏了。他们都夸她肯吃苦、有真本事。王丽  相似文献   

10.
能人马大姐     
提起马锦铭,熟悉她的人都说她是个心强命不强、遇的事不祥、天生找罪受的人。说来也是,马大姐的确有着她不平凡的经历。马大姐是个有着大专文凭的知识女性。20世纪90年代初,她就职于新疆昌吉一家国营单位的财务部门,丈夫是市政府下属单位的一名小车司机,小两口育有一双非常漂亮而聪慧的女儿。在朋友和街坊眼里,她的家庭充满了幸福与希望。1992年,马大姐看到一些熟人及亲戚朋友在市场上大把大把地挣钱,她心为之所动也辞去了工作,下海经商。靠借来的两万余元,她在金马商场租了几节柜台,开始经营化妆品和日用小百货。因为她…  相似文献   

11.
邓超 《创业家》2013,(4):10
@创业家杂志:【《创业家》:2013创业板女富豪Top50榜单】她们是中国富婆,平均每人拥有4.8亿财富。她们中的大多数是创业板上市公司董事长的"糟糠之妻",在丈夫创业时,不离不弃,共渡难关。要是少了她们,丈夫们也不会有今天的成功。3.8妇女节到了,我们仅以此榜为她们,为女人们喝彩。http://t.cn/zYEmmix我们的榜单刊出后,以11.59亿财富值排名第三的汉鼎股份董事长吴艳对i黑马讲述了她与丈夫创业的故事与体会。以下的是她的自述:  相似文献   

12.
刘云云是武汉人。2008年,大学毕业后,她回到武汉,在一家私人企业上班。虽然是白领,但工资低,老板又苛刻,她产生自己创业的念头,但无明确的创业方向。2010年春节后,刘云云陪好友金燕飞把生病的宠物狗  相似文献   

13.
一支笔绘制创业梦想,一把刀剪出精彩人生。扶孝红,这个原籍湖南的弥渡媳妇,凭借自己的勤劳能干,充分发挥设计、编织的专长,精耕婴幼儿服饰产品市场,经过10年的奋斗,终圆创业梦想。2003年,在广东打工的湖南姑娘扶孝红跟随丈夫回到了他的家乡——云南省弥渡县。闲不住的她用仅有的3000元积蓄买来材料、工具,召集了一批当  相似文献   

14.
1950年3月8日。她出生在河南省南阳。1957年父亲被打成右派,年幼的她便跟随父母来到贫困的小山村开始了清苦的生活。性格开朗、能歌善舞的她高中毕业后被选到县城当了一1名“赤脚医生”,而后又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了文工团的一名演员。一家电影厂的导演看到她的精彩演出决定录用她为电影演员,但当她卸妆后却因相貌原因被拒绝了。她结婚并生育了儿子。但丈夫因遇到了一位比她漂亮的女人后离她而去。遭遇了多重打击后。她决心要使自己美丽起来。并让更多与自己一样因相貌原因而困惑的人们重塑新生,实现美丽的梦想。她就是——  相似文献   

15.
陈久霖闯荡海外市场7年整,冰火两重天。一个因成功进行海外收购曾被神话般称为“买来个石油帝国”的石油大亨,却因从事投机行为造成5.54亿美元巨额亏损而轰然倒塌;一个引领亚洲经济潮流,年薪490万新元的“打工皇帝”,因在期货市场的违规操作行将站到新加坡的法庭上接受审判,谱写了人生的悲歌。  相似文献   

16.
春节期间,但凡涉及礼品经营的生意总是利润滚滚,夏淑云开在广州中信广场的手绘工艺陶瓷店也不例外,平时每月只赚几千元,今年仅仅1月就赚了几万元。回顾两年多的经营历程,夏淑云认为自己是靠主动出击争取客户才为小店赢得了稳定熟客群,在竞争激烈的大都市中站稳了脚跟。2005年初,看到大陆的礼品市场日新月异,旅居广州已久的台湾人夏淑云萌生了小本创业的想法。几番市场调研后,她决定介入手绘陶瓷行业。  相似文献   

17.
罗蒂克·安妮塔,英国著名企业家、美容小店连锁集团董事长、亿万富婆、家庭主妇创办公司的成功典范。谁能想到,创建奇迹伟业的她,最初的创业动机竟是养家糊口。安妮塔出生于意大利移民家庭,父亲早逝,母亲经营一间小餐馆。安妮塔毕业于面向平民子女的牛顿学院,做过小学教师、国际机构工作人员。结婚后在英国南方小镇小汉普敦协助丈夫戈登开办小旅馆、小餐馆,生意都不算成功,收入仅够维持生计。1975年,丈夫戈登结束餐馆生意,计划去美洲大陆作探险旅行,时间大约要两年。家里的积累全都要作为戈登的旅行费用。在这期间,家庭没有任何经济来源,安…  相似文献   

18.
一个江南女子在丈夫创业屡遭挫败、负债累累之际,不顾家人反对和旁人的嘲笑,在家乡养起了堪称"雪地精灵"的北极狐。"北狐南养"的不利条件让她在创业路上历尽坎坷。但通过几年的摸索,她终于让北极狐在南方健康成长,由此获得百万财富。  相似文献   

19.
温暖     
读了《苦涩的昨日深入我的骨髓》(见本期“商家故事”栏目)一文,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尹润娇一岁半的时候不幸受伤,导致左腿终身残疾。但她从小好强,并不因为身体的缺陷而自暴自弃。因家境贫寒,她辍学后去做缝纫学徒,练就了一门好手艺。结婚后,她悉心调教因患有先天性脑膜炎智障且耳聋的丈夫,让他学会了缝衣、补鞋、修伞。1996年,夫妻俩进入江西莲花县城的商品大世界摆了个小摊,缝衣、补鞋、修伞,风雨无阻。生活也终于渐渐有了起色:不仅在老家盖了新房,女儿还考上了大学。生活稍微好了,尹润娇想到的是比她更困难的人。虽然为供女儿上大学…  相似文献   

20.
<正>两次创业均失败女大学生陷绝境2001年3月,乔亚丽大学毕业后受聘到南京一家医疗试剂公司做业务员,公司的主营产品是医学检验试剂,目标客户是中小医院,乔亚丽负责一个片区的销售工作。她凭着吃苦奈劳的精神一个月就把管辖区域的客户情况摸得一清二楚。3个月后,她的销售业绩跃居公司第一。年底,就被公司提拔为销售部经理。2002年3月,一年的销售工作,让乔亚丽成熟了很多,她早已褪了刚毕业时的那份稚嫩。这时,她决定自己创业,同找工作一样她选择了自己熟悉的行业——医疗检验试剂。为了不与原公司的业务发生冲突,她放弃了自已原本熟悉的南京市市场,回到老家南宁市大兴县创建公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