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海娥 《光彩》2014,(12):12-15
正每到"双十一",必将掀起狂欢的网络购物,今年"双十一"已完成从概念到模式的全面升级"双十一"过去了,阿里巴巴创下了单日交易额571.12亿元的业绩。如此骄人的业绩,让"双十一"从最初的营销概念完美蜕变为备受瞩目的商业模式,不仅线上,就连线下商家也纷纷加入了"双十一"大战。政府先行约谈2014年的"双十一"注定与往年不同。10月31日,国家工商总局约谈阿里巴巴、京东、唯品会、苏宁易购、1号店、亚马逊商城、聚美优品、携程、58同城、去哪儿网共10家电商平台,要求参会电商积极解决"销售行为管理混乱"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毕晨磊  王露露  杨进  张莹 《商》2015,(3):95-96
根据阿里公布的数据,2014年"双十一"阿里以单日交易额571亿元再次创下历史新高。而其他参与促销的京东、亚马逊等电商的交易额也相当可观。本文从"双十一"为落脚点,对中国电商的现状及其发展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电商购物节已经演变为全民狂欢盛世,以天猫"双十一"、京东"618"为代表的电商购物节不断推高中国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大学生作为网络购物的消费主力,容易受到商家不同形式促销活动的驱使产生冲动性购买行为。基于感知价值视角,电商购物节会采取多种策略让大学生感受到让渡价值,同时在设计保障、详情页展示以及服务接待等各个环节都给予大学生充分的过程体验价值,因此需要在促销策略以及增强消费者感知价值的维度上进行优化与创新。  相似文献   

4.
很多网购平台每年举办的网购狂欢节(online shopping carnival OSC)是最成功、规模最大的在线促销活动。我们目睹了消费者在阿里巴巴、京东、唯品会在线促销活动中分享和互动所表现出的网上从众行为的力量。这些购物狂欢节为整个中国电子商务行业带来了惊人的记录,文中研究探讨了在网购狂欢节有助于消费者OSC行为的因素。利用狂欢化理论和羊群行为,我们建立了一个解释模型来解释信息激励和社会影响是如何影响OSC消费者行为的。通过对参加网购狂欢节的消费者进行的大规模在线调查收集的数据用来测试模型。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对概念模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5.
在今年整个零售业一片惨淡、电商环境恶劣的背景下,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和天猫异军突起,在"双十一"大促销中,仅一天就华丽地交出了191亿营业额的成绩单,成绩斐然。本文就此"双十一"现象形成的原因以及背后反映出来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王培 《中国电子商务》2014,(2):22-22,24
今年的“双十一”促销,淘宝和天猫实达到了350亿的销售额,在电商单日的销售额上树立了一座新的里程碑.其他参与“双十一”的京东,国美等电商们,与平时的销售相比也都有不俗的表现.本文就“双十一”的成因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国家工商总局10月31日与阿里巴巴、京东、唯品会、苏宁易购、1号店、亚马逊商城、聚美优品等10家电商的约谈,大街小巷、微博、微信、朋友圈上各种"双十一"的网购大促销宣传,使得网络电商与往年一样在十一月抢尽了风头。不同的是今年的11月11日是新修订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后的第一个"双十一"网购狂欢节,怎样在购物狂欢的同时保护自己的最大利益成了消费者最为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8.
《商》2015,(45)
自从2009年11月11日阿里巴巴以"光棍节"名义举行五折促销活动以来,便把"双十一"从"光棍节"炒成了"购物狂欢节"。2015年"双十一"的交易量达到912.17亿,并且刷新9项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学生作为接受新鲜事物速度较快并且使用互联网最普及的人群,自然成为网络购物者的主力军。本文基于理性消费行为理论,对大学生双十一网购行为差异进行分析,总结大学生冲动消费的原因及弊端,最后从学校社会工作角度提出理性消费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谭爽 《成功营销》2014,(12):59-59
正凭空打造出"双十一购物节",成为整个中国电商界的狂欢和互联网消费者的年度盛宴,不断刷新着中国电子商务的销售数字。从2009年起步的0.5亿元销售总额,到去年的350亿,再到今年的571亿元。五年间,阿里巴巴将"双十一"的"身价"翻了一千多倍。今年是阿里巴巴9月上市以来第一次双十一。数字增长的背后,是消费者心态、阿里巴巴布局和互联网革新的变化。在整个阿里巴巴平台上,服装家纺类产品占线上整体销售额比例超30%,是天猫的第一大品类,也是每年  相似文献   

10.
一个虚拟出来的"光棍节",却见证了中国电子商务零售市场的另类疯狂:2009年,仅27个品牌参与淘宝的第一个"双十一"促销,当日销售额达到5000万元;2010年,150家店铺参与了促销活动,当日成交额超过了9亿元;2011年,参与淘宝促销的品牌达到了2000家,当日成交额超过53亿元;今年,仅天猫方面参与活动的商家就超过一万家,全天支付宝交易笔数超1亿  相似文献   

11.
陈静 《成功营销》2014,(6):28-28
正每年的11月11日被称为"光棍节",同时也成为商家炒作的节日,所有商场、超市以及网购电商都在这一天前后推出各种抢购活动来促销。在互联网企业中,奇虎360也在"双十一"这场狂欢节中奏响了一首"狂想曲"。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电商平台的"双十一"促销活动为背景,主要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来研究在校大学生"双十一"期间的网购现状,真实、准确、深入地反映大学生的网购行为及网购体验,分析其特点及原因,使大学生树立起科学、合理的消费观念,面对网店铺天盖地的促销攻势时,能够理性消费;同时,通过"在校大学生"这个庞大消费群体的网购需求与特点分析,为电商平台以及众多网店卖家提供具体建议,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大学生消费市场,更科学有效地进行促销活动。  相似文献   

13.
京东作为国内B2C市场最大的3C网络购物平台,其2018年第三季度净利润达30亿元,同比增长200%。京东通过其合理、有效、独特的营销策略让曾经的周年店庆发展成了与"双十一"一样的购物狂欢节,并取得优异成绩。本文通过对2018年"618"活动的分析,提出京东营销策略制定的特点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数字     
《中国广告》2013,(1):165-166
11·11=1910000000011月11日已经成为阿里巴巴乃至整个中国电商界的狂欢日。之所以将这个日子定在11月11日,因为这是个线下零售的空当期,之前有国庆黄金周,之后有圣诞季,传统来说11月没有什么活动。选择11日,则是因为光棍节是一个传播点,因此前两年叫做光棍节大促销。对于天猫原创品牌卖家来说,"双十一"在这4年的变化,已经从一个促销活动,变成了白纸黑字纳入企业年度产品规划和工作计划的"重要项  相似文献   

15.
陈林 《商界》2014,(11):31
天猫"双十一"在让全民狂欢的同时,也创造了一个个惊人的销售数字。但在这场喧嚣背后,更多的却是商家的被迫与无奈。或许,阿里真的在考虑取消"双十一"了。9月,阿里在美国成功融资250亿美元后,几乎所有投资人和媒体都对这家中国公司充满了期待——阿里上市后的首个"双十一"会怎么玩?能玩出什么花样?如果换个角度思考,我们会发现除了购物狂欢,今年的"双十一"也透着阿里浓浓的焦虑。如果说去年一天350亿元的成交额为阿里巴巴IPO做了很好的背书,那么今年的"双十一"  相似文献   

16.
网络购物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大学生群体是网购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消费行为受哪些因素影响,不仅是行为学研究的课题,也具有一定的经济意义。经过调查发现,大学生群体参与双十一购物节的活跃程度主要受三个方面的影响:商家、平台和大学生群体本身。具体而言,包括促销力度、服务满意度、平台操作友好性、活动力度主观感知、风险感知、以往的购物体验、价格敏感性、对外界刺激的免疫力等。  相似文献   

17.
2012年阿里巴巴集团的双十一促销的支付宝总销售额高达191亿,同比增260%,其中天猫为132亿,淘宝为59亿,接近有25家门店的某百货集团去年一年销售额,巨大的交易量让业界叹为观止,电商的魅力再一次让商家趋之若鹜,盛宴过后我们要深思,本文就电商企业双十一的促销做分析,提出关于电子商务营销活动设计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两大电商巨头"各行其道"的背后,是各自平台战略的改变:京东渠道下沉,阿里瞄准跨境电商同为电商巨头,近一年来的京东与阿里"完全不在一个频道上"。由于看重三四线城市甚至农村市场,今年6月,京东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刷墙"行动,"发家致富靠劳动,勤俭持家靠京东"等广告标语赫然出现在村镇的土墙上。而阿里巴巴却瞄准跨境电商,在11月举行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上,马云演讲激情澎湃:"阿里要帮助更多小企业成长,不仅仅是中国,应该扩展至全球。"  相似文献   

19.
2014年的“双十一”,比以往时候来的更早一些,早在十月份中旬,各大电商的预热宣传就紧锣密鼓的展开了。天猫、京东、亚马逊、苏宁易购等几大电商纷纷抢占“双十一”前的关注度。除了和以往一样的优惠券、红包等促销形式外,今年“双十一”各大电商又有什么新花样?下面就来盘点—下各大电商今年的“双十一”妙招。  相似文献   

20.
文捷 《中国品牌》2013,(11):30-31
阿里巴巴谋求进入银行业的做法,激发了腾讯、京东等其他电商的效仿。电商巨头离银行业究竟有多远,是业内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9月16日,阿里巴巴和民生银行在杭州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民生银行行长洪崎将此举自命为"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中的里程碑事件"。此次"阿里民生恋",在外界看来,是阿里巴巴正式进军银行业的前奏。这之前,阿里金融已经完善了支付宝、余额宝以及小额贷款业务,不仅拥有了支付结算功能,还变相拥有了传统银行业的存款、贷款功能。阿里巴巴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这一步,激发了腾讯、京东等其他电商的效仿。"民营银行"的说法已经提了不止10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