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2 毫秒
1.
杨昀 《华商》2008,(16):25-25
本文介绍了行为金融学在证券投资领域的基本理论模型,探讨在我国证券投资市场上,运用行为金融学理论研究投资者行为,对证券投资行为进行分析,针对非理性市场行为的投资策略来实现投资赢利目标。  相似文献   

2.
《商》2015,(24)
在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下,行为金融学将心理学、社会学、行为学等学科内容融入到金融研究的领域中,在对金融市场投资者的行为预测与解释检验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行为金融学为理论基础,以我国A股市场投资者为研究对象,运用归纳演绎法对我国A股市场投资者的投资行为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行为金融学中的基础理论——前景理论进行探究,比较前景理论与传统期望效用理论的不同,揭示前景理论在解释金融异象中的优势。同时,结合中国证券市场进行实证分析,选取深圳成指和中小企业板块中的40只股票为样本,计算样本在2004年6月25日——2005年4月1日期间的周收益率,进行比较分析。实证分析结果,得出以下结论:(1)中国股市确实存在“小公司效应”,但在中国股市中“小公司效应”只是一种金融异象,很多情况下收益率与流通股本呈正相关。(2)运用前景理论能够对“小公司效应”做出合理的解释。(3)行为金融学是对传统金融学的完善和修正,而不是颠覆。  相似文献   

4.
投资学发展到现在遇到了许多有效市场理论无法解释的问题,经济学家将心理引入投资领域产生了行为金融学。行为金融学理论既侧重对非理性偶然的因素进行分析,又关注对行为科学的吸纳,深入探讨投资者的心理举动,这是很有意义的。通过对行为金融学的分析,以高效率实现投资活动为目的,总结现代金融环境下的投资策略,以期实现对投资学理论与实务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5.
在行为金融学产生、发展的几十年中,学者们对其理论与应用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本文以1998年-2007年中国社会科学引用索引(CSSCI)中有关行为金融学的文献为样本,从文献类型和研究内容两个方面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目前研究的内容和热点领域,评价其优点和不足,提出未来发展方向的建议,以期为行为金融学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王斌  何毓海 《商场现代化》2007,(21):353-354
随着行为金融学的兴起,其研究成果已迅速的在公司金融领域得到应用,形成行为公司金融学。国外学者从行为公司金融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股票市场驱动并购的理论及模型。本文分析了股票市场驱动并购条件下影响并购定价的因素,建立了股票市场驱动的公司并购定价模型,并给出了基于协同价值分配率的并购参考价格。  相似文献   

7.
证券投资者行为的行为金融学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2002年行为金融学家Kahneman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以后,国内对行为金融学的研究不断涌现。就当前我国证券投资者行为的行为金融学研究进行了总结分析,并对行为金融学的研究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所谓金融投资学是指投资学由于发展到现在遇到了许多有效市场理论无法解释的问题,经济学家就将心理学引入投资领域从而产生了行为金融学.行为金融学理论在侧重对非理性偶然的因素进行分析的同时又关注对行为科学的吸纳,深入探讨投资者的心理举动,这在一定程度上意义重大.因为通过对行为金融学的分析,能高效率实现投资活动,总结现代金融环境下的投资策略,以实现对投资学理论与实务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9.
将传统金融学和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差异作为切入点,在对我国股票市场和上市公司实际行为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非理性因素对公司管理者投融资决策的影响,并进一步为如何发展健康的资本市场,促进上市公司的经营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行为金融学是新世纪以来金融学领域研究的热点。它结合了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研究成果,系统地探讨了投资者在非理性条件下的投资决策行为及其对资产定价的影响。本文首先在分析行为金融理论的基础上,总结了行为金融学关于投资者行为的主要研究成果,并指出行为金融学在我国证券市场上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其次,尝试分析我国证券市场的噪音交易产生的内部和外部原因,表明大量存在的噪音交易产生的系统性风险,造成了我国证券市场的低效。最后,分析了我国投资者政策依赖性产生的原因,表明我国投资者对政策性因素的反应呈现出"政策性偏差",不同的非理性情绪交替出现。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行为金融学视角实证检验了投资者情绪对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影响的存在性及影响渠道。实证结果显示,投资者情绪提高会显著降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股价是投资者情绪影响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中介渠道。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相对于股权集中度高的公司,投资者情绪提高对股权集中度低的公司的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负向影响更加显著。研究结论深化并拓展了行为金融学理论中主体情绪在公司治理领域的研究范畴。  相似文献   

12.
吴爱民 《商业时代》2012,(33):68-69
随着对金融市场中出现的各种情况的深入研究,越来越多的金融异象凸显,同时,作为金融异象之一的羊群效应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对于金融市场中的羊群效应这一现象,已经无法基于传统金融学的"理性人"的假设去对其进行解释。行为金融学作为金融学的一个新的分支,从另外一个角度,结合市场参与者投资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对羊群效应这一金融异象进行了较为合理的解释。本文基于行为金融学相关理论,运用行为金融学的分析方法,对我国证券市场中的羊群效应成因及其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高蔷  朱虹 《商业研究》2005,(2):25-27
行为金融学是在评论传统金融学的基础上建立的 ,力图弥补经典理论在个体行为分析上的不足和缺陷。与传统金融学一样 ,它也是一门自成体系、相对独立的科学。分析行为金融学与传统金融学的理论基础、决策风险测量方法以及决策模型的不同 ,以其为借鉴 ,科学决策我国金融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所谓的行为金融学就是指将行为心理学的相关理念融入到金融学之中,通过行为金融学角度来探析证券投资.本文作者对行为金融学的概念与内涵以及其与标准金融投资分析之间存在的差异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提出了行为金融理论对我国证券投资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行为金融学是多学科交叉的边缘研究理论,它吸收心理学、行为学、社会学、认知科学等有关人类决策科学的成果,尝试解释在金融领域的某些异常情形,研究金融市场参与者的实际决策行为。本文通过对行为金融学揭示的投资者心理模式的述评,指出该学科理论对于分析当今中国证券市场投资者的决策行为、提高投资技巧等仍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金融市场上的实证检验过程中,存在着用传统金融理论无法解释的众多异象,为了更好地打开个人和群体决策过程中的黑箱,近几年掀起了对行为金融领域的研究热潮。然而,由于行为金融学课程的特殊性,该门课程教学体系构建却是很多高校所面临的难点。本文基于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的背景,提出基于学科交叉融合的《行为金融学》课程实验教学体系构建的可行性和实践路径,拟构建一套具实用性和适用性的行为金融学实验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阐述了行为金融学的主要理论,并分析了传统金融学理论与行为金融学理论的区别。分析了行为金融视阈下的证券投资的投资特征和行为偏差,并分析了行为金融学在我国金融市场的应用,为我国金融投资者提供了一些实践性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朱晓会 《商场现代化》2005,(20):104-105
行为金融学是多学科交叉的边缘研究理论,它吸收心理学、行为学、社会学、认知科学等有关人类决策科学的成果,尝试解释在金融领域的某些异常情形,研究金融市场参与者的实际决策行为.本文通过对行为金融学揭示的投资者心理模式的述评,指出该学科理论对于分析当今中国证券市场投资者的决策行为、提高投资技巧等仍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金融学是一门研究价值判断和价值规律的学科,在对金融学领域进行研究时,学会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是很有必要的,方法论是一门学科研究的逻辑起点,同时也是进行宏观金融学研究时应该具备的基础。本文分析了我国金融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金融学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也论述了金融学与经济学的关系与研究方法,并指出目前我国金融学研究方法论的发展方向是建立经济学理论的基础,将会朝着科学化的研究方法发展。  相似文献   

20.
行为金融学是关于不确定情景下决策行为的描述性理论。它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理论框架来分析一种普遍趋势,即具有激励性质的承诺变为对陷阱的固执追求。对固执的承诺行为的控制可以从公司内部和外部两方面建立有效的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