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9年是浦东开发在市政建设方面的丰收年,国际机场、地铁二号线、南干线等重大项目相继纷纷投入使用;在功能开发方面也是一个初见成效年,世界500强等大型会议在浦东召开,会展场馆相继落成,科技创新机制正在启动。一系列形象和功能开发的成果,使浦东开发质的内容有了丰富的表现。在房地产市场也得到充分表现,众多消费者愈趋青睐浦东的环境,对购买浦东商品住宅愿望强烈。今年1~8月,房地产市场保持了持续的旺销势头,为浦东新区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一、内销商品房成交总量创历史新高今年1~8月,经浦东新区房地产交易中…  相似文献   

2.
浦东旅游业的发展要形成自身特点浦东开发是中国改革开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的里程碑。90年代以前,浦东由于受到地理位置等因素的限制,在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均落后于浦西地区,旅游业也基本上是空白。在世界范围内,任何一个国际性城市都有与其地位相匹配的旅游产业和旅游功能。因此,浦东旅游开发是浦东作为一个国际性大都市重要组成部分的需要。然而,开发浦东旅游,出发点不仅仅是为发展旅游而去发展旅游,在开发浦东的战略上,可以采用开发旅游来开发浦东、繁荣浦东,从而促进旅游业的良性循环发展之策。就浦东开发而言,它不仅可以…  相似文献   

3.
中国房价泡沫化的高涨终于让包括政府在内的各方不堪忍受。在"新国十条"调控指引之下,中国房地产正在经受来自政策、土地、融资、民意、税收等方面的重压,严控土地,收缩开发贷款,对房产信托念"紧箍咒",对二套房和经济适用房进行限制,这一切都旨在切断房子从必需品变成投资品进而衍生为资产泡沫的通道。  相似文献   

4.
人力资源是浦东开发的第一资源文/周林法浦东522平方公里大地上,除了土地资源之外,最有价值的资源就是人力资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从某种意义上说,浦东开发能否成功,取决于人力资源开发的广度和深度。浦东开发的目标是要为中国留下半个...  相似文献   

5.
王健刚总编:您好!随着浦东开发不断迈上新的台阶,《浦东开发》杂志也日益闻名中外。近年来在赴外考察学习过程中,曾看到《浦东开发》陈列置放在英国剑桥大学、爱丁堡大学、日本京都大学及美国伯克莱大学、哈佛大学等国际著名院校图书馆显要的书架之上。至于在所到的各国经济技术特区开发区如新加坡裕廊开发区、伦敦码头开发区、巴西马瑞斯自由港中,许多开发区的主管官员技术专家都表示喜欢看《浦东开发》,不少研究人员和开发区刊物的编辑更是每次都迫不及待地请懂中文的雇员或中国留学生将目录翻成本国文字以先睹为快。作为浦东开发的…  相似文献   

6.
浦东开发开放九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特别是在硬件设施方面更是成绩斐然,而在文化教育方面则显得相对薄弱。随着新世纪的来临,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为加速浦东开发,以增强教育和科研开发能力为重点,以大学建设为龙头,进而把促进经济发展的动力从依靠基础建设与投资的量的积累,转变到依靠知识经济的质的飞跃上来,应成为浦东面向新世纪开发开放的战略方针。为此,浦东应尽快着手建立具有国内乃至国际一流水准的大学。定位于国内乃至国际水准教育与科研是知识经济的先导,与高起点的浦东开发相适应,必须拥有高水平的教育与科…  相似文献   

7.
浦东新区人才发展战略以及相关产业需求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人才是地方区域的重要战略资源以及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对于人才的重视程度是各级政府和人事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责。区域各项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资源智能和技术的贡献,人力资源管理措施的系统性、科学性对于人才资源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人力资源充分发挥其效能性对于总体人才素质的提高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浦东新区坚持人才国际化战略,探索建立"国际人才创新试验区",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积极参与国际市场人才资源配置。作为我国乃至世界重要的经济开发区,浦东发展进程备受瞩目,新区各项事业的高速发展与引进人才、关心人才、重视人才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于浦东人力资源以及相关产业需求的研究和讨论,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党中央、国务院作出浦东开发开放的战略决策已经整整十年了。今天,当我们回顾十年来浦东取得的成就和走过的历程时,有一个非常鲜明、非常突出的感受,这就是:浦东开发开放这一交响乐的总谱是邓小平同志谱写的,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的指挥下,我们都是“演奏员”。而“总谱”就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正是邓小平同志的理论给了我们以思想武装,给了我们以智慧和力量,给了我们坚定不移的信心和百折不挠的勇气。 浦东开发开放的战略决 策是根据邓小平同志的 理论作出的 开发浦东,这是从孙中山开始近一个多世…  相似文献   

9.
马宇飞  梁荣武  王倩 《黑河学刊》2011,(3):48-50,52
自中国近代以来,"民主"纷杂地舶进,诚然"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但对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受专制人治影响至深的中国,其"民主之路"究竟"路在何方"?而现代中国的"公民社会"却在悄然兴起,并对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等领域日渐浸透、约束与制衡。同时",摸着石头过河"的部分中国学者也逐渐审视到了"自由主义协商民主",在中国趋向"公民社会"的宏观背景中所具备的理论与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0.
王铮 《上海国资》2013,(1):97-98,100
我很庆幸自己能够参与浦东这场意义重大的开发开放,见证这段历史,并坚守到现在自1990年5月从上海市计委调到浦东开发办公室后,22年来,舒榕斌再没离开过浦东。至于今后,他说,对浦东的投入太多,感情太深,已无意再离开了。他曾经是当年浦东开发的"十八勇士"之一,现在是浦东四大开发公司之一——外高桥集团的党委书记、总经理。遥想22年前,舒榕斌刚过35岁,已是上海市计委下  相似文献   

11.
我党我军我国各族人民公认的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领导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邓小平同志与我们永别了。上海人比以极其悲痛的。动情怀念他、悼念他。回顾浦东开发开放以来的历史,是邓小平同志倡议和推动了浦东开发开放;是邓小平同志的殷切期望给了浦东建设者以鼓舞和力量;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使浦东的开发开放结出了丰硕的成果。浦东开发开放凝聚着…  相似文献   

12.
中国改革开发30年中,出现了苏南模式、深圳模式、浦东模式等,和这些模式最大的不同在于重庆模式是以内需为导向。多年来,浦东在对外开放方面做得较多,但是在对内开放,提高服务国内经济发展方面做得不够,重庆模式在服务于西部地区的发展过程中取得迅速发展,给浦东提供了迎战金融风暴的范本。  相似文献   

13.
浦东经过20年的改革开放,形成了一些具有特色和行之有效的做法,为与其他区域开发经验相区别,就用浦东××模式来代之,如浦东土地开发模式、浦东引资模式、浦东知识产权保护模式等。但这些具体的做法,尚不能称之为发展模式。所谓发展模式是指在一定地区、一定历史条件,具有特色的经济发展的路子。从这个角度说,对浦东20年开发开放主要路子的理论总结,可称之为浦东模式。浦东开发开放以来有不少学者研究和总结了浦东开发开放的经验。本书则从中国经济发展阶段角度、从国家战略角度、从对中国其他后进区域发展的示范借鉴角度,解读了浦东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思路和路径。因而认为,浦东的价值就是在20年的开发开放中,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14.
何晶 《中国报道》2012,(8):24-25
我不认为两国在所有方面都实现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要全面实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这一关系和目标,两国应共同努力,这是我们面向未来的一种关系。中国的"十二五"规划表明要刺激内需拉动经济积极增长,许多韩国企业也都据此制定了政策并展开经营活动。  相似文献   

15.
城乡一体共同发展是加快浦东开发开放的必由之路王洪泉浦东开发开放5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新区的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城乡面貌显著变化,人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浦东正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最有生气、最有希望的社会主义新区。5年来,我们在上海市委、市府...  相似文献   

16.
浦东开发开放十年中,农村地区的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改善。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农村地区的少数干部群众中间还存在着“小富即安、小进即满”的消极心态。如果这种心态得不到及时的纠正,必将阻碍农村地区的进一步发展。   消极心态在以下四个方面阻碍浦东农村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1.在利益观念上,少数农民只愿享受浦东开发开放的成果,而不愿承担浦东开发开放的代价。浦东广大农民是开发开放最终的受益者,十年开发开放的历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但是,浦东的开发开放并非一帆风顺、一…  相似文献   

17.
浦东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标志文/本刊特的评论员溥欣平最近、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在上海视察的、引人注目地指出:“开发、开放浦东不仅关系到上海的发展,而且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标志。”这是刘浦东丹开放的重要战略地位所作的崭新界定,包含极为丰富的内容.很值得...  相似文献   

18.
国内部分人认识不到或者故意放任"西化"的威胁。在当前关于进一步改革开放的讨论和争论中,关于如何对待解放思想成为焦点问题之一。有的人认为解放思想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等前提,有的人则认为解放思想不要有什么条条框框,而是要"大胆改大胆试",不要怕办错事、走错路。我们可以发现,那些违规占用农田、不经环评上高污染工业等违背科学发展观的地方打着的是解放思想的旗号,  相似文献   

19.
1992年,横跨黄浦江的松浦大桥是大上海的贫富边界。向东望去,外滩高楼林立、霓虹闪烁;向西望去,浦东阡陌纵横、杂乱不堪。同年10月,上海浦东新区迎来了华丽转身的机会,成为我国第一个副省级经济区。八年后,上海浦东新区有了新称谓——"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缩影"、"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世界瞩目的"东方明珠"。松浦大桥成为见证者,连接上海外滩与上海浦东两个时代的鼎盛繁华。2009年11月,天津滨海新区成为我国第二个副省级经济区。在这片荒芜的盐碱地上,国家级开发区、中国开放度最高的保税港区、高新出口加工区成为点燃燎原之势的三颗星火。一年后,天津滨海新区脱胎换骨,成为"环渤海明珠"。2010年6月,重庆两江新区成为后继者——我国第三个副省级经济区、我国内陆唯一的国家级新区。重庆的目标是,成为内陆开放的重要门户、成为长江上游商贸金融中心。两个月后,美国《外交政策》杂志封面文章称,重庆两江新区是"长江上的芝加哥"。它们共同的身份——"副省级经济区"被称为"新阶段特区",其定义是:我国在特定地区设立的经济技术开发区,行政区划不变,行政级别提高,享受政策、税收、发展平台等方面的特别照顾。它的另一个定义是:一个经济区被盖上了"国"字印,背后是最强大的国家支持、最实惠的倾斜政策、最具有吸引力的招商资本。2011年6月,位于中国西北的陕西西咸新区成为第四个幸运儿。西咸新区,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发展核",西部大开发的"增长极",它承载着将西安建设为国际化大都市的梦想,并以特殊的战略地位、重要的资源效应得到了"国家级"支持。然而,其管理体制冗繁、向心力不足、定位不清等问题也饱受外界的质疑和诟病。西北重地,一个"国字号"新区振翅欲飞,等待它的会是什么?  相似文献   

20.
城市工业、金融企业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广大农村也要坚持这一点。"土地归谁所有"是中国农业农村改革的关键问题。在农村土地制度方面,一些人始终认为集体所有是计划经济体制的特征,搞市场经济则必须实行"土地私有化"。这一观点,无非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无法兼容"这一错误认识在农村和农业改革发展领域的表现形式而已。小平同志晚年提出并在20年前"南方谈话"中加以强调的"手段论",阐明了计划与市场只是经济运行的机制和发展生产的方法,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都可以利用,关键是看哪种机制、哪种方法对经济发展有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