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近年来,中国农村公共品供给严重短缺,难以满足农村居民的需求。通过完善农村公共品供给,可以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医疗、教育、养老保障等现状以及丰富农村文化生活,从而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让农民切实体会到幸福生活。主要的创新之处在于解决农村公共品供给资金来源方面提出改城市维护建设税为城市农村建设税。首先这是基于这样的前提:农民应该与城市居民具有平等享有政府提供的公共品的权利。目前,农民享有的公共品要远远少于城市居民,必须有一个制度化的东西去永久性的保证农民享有更多的公共品权利。城市农村建设税是一种税,有其税收的固定性,可以很好地解决农村公共品供给资金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着眼于我国日益凸显的公共品短缺问题,剖析公共品供给、政府治理、政府问责与政府负债信息披露之间的关联脉络,构建理论分析框架,并基于公共品视角对我国政府负债信息披露体系的构建进行系统探讨。研究认为,政府作为公共品的主要责任主体,在问责缺位的体制环境下往往存在投机倾向,应辅以健全的政府问责机制进行监督和约束。将公共品供给责任以政府负债的形式予以披露是助力政府问责的有效途径。对于政府公共品负债,应分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两层主体分别进行披露;以政府资产负债表为主要披露载体,并辅以表外披露的形式;依据公共品短缺程度的不同有选择地以渐进式披露为主,稳健式披露为辅;同时要综合兼顾信息披露与绩效评价、政府审计、异体问责等多个层面的协同配合。  相似文献   

3.
农村公共品供给是新农村社区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财力不足已成为制约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瓶颈,"零税费时代"这一问题更加突出。在农村公共品供给不足的背景下,提升农户参与新农村社区公共品供给的意愿是一个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基于农户自愿供给的角度,建立了信息对称和信息不对称背景下农户参与农村社区公共品供给的博弈模型。研究表明,农户在单价段博弈中容易陷入"囚徒困境",而在无限次重复博弈过程中可以实现"帕累托"最优。应该采取典型示范、增加农村社区中社会资本的存量、发展民间组织、完善农户的需求偏好表达机制、实现多主体供给等多方面的激励机制,使农户之间的非合作博弈走向合作博弈。  相似文献   

4.
基于农户视角的农村公共品供需均衡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基于3省245个农户的调查表明,农民当前最急需的公共品是卫生医疗、农田基础设施;农民的公共品需求有如下特点:硬品优先于软品;物质需求优先于精神需求;现实优于长远;切身利益重于宏观环境。合意的公共品供给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粮食直补政策和义务教育,农民对公共品供给最不满意的是农村社会养老、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和农村金融。农民对公共品供给的满意度主要取决于公共品的规模、质量、价格和农户的人口社会学背景。最后,对农村公共品供需均衡矩阵进行了分析,并建议根据公共品供需衔接状况、农民对公共品供给的满意程度,实行不同的公共品供给策略。  相似文献   

5.
体制激励、支出结构与公共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公共风险丛生引发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公共风险丛生的主要原因是公共品供给的相对短缺,而分权型财政体制变迁形成的激励机制则是公共品供给相对短缺的体制根源。虽然自21世纪初,中央采取了一系列自上而下的公共利益补救措施,但这只是缓解了问题的严重程度,而要从根本上化解公共风险,必须重塑财政体制的激励结构。  相似文献   

6.
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社会的稳定离不开农村公共品有效充足的供给。但在现阶段,我国农村公共品的供给仍然存在供给不足、供给结构失衡、供给效率低下等问题。因此,加大对农村公共品供给体制的改革,强化农村公共品供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当务之急和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7.
优化农村公共品有效供给机制的见解与思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齐海鹏 《现代财经》2006,26(7):73-76,F0003
客观分析农村公共品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现实差距和农村公共品供给存在问题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政府应当加大对农村公共品有效供给的基本思路,进一步探讨加强农村公共品有效供给应注意的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8.
论农村公共品供给与新农村的建设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要在“十一五”时期完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必须解决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总量严重不足、城乡差距不断扩大的现实问题。为此,加强农村公共品供给问题的研究,对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具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从农村公共品供给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要性入手,分析了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不足的状况及其原因,对如何创新农村公共品供给机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新背景下的农村公共品供给博弈模型,论证了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公共品供给机制创新的必要性;同时也论证了在有效率组织的安排下农村公共品的供给才有保障的结论。但是由于改革是在基层政府财政薄弱的情况下进行的,所经历的过渡性时期又很短;加之2007年以来,物价上涨、通货膨胀、全球金融危机的非良性经济隐患凸显,都使得农村公共品的有效供给依然存在大量问题。  相似文献   

10.
农村公共品缺位研究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基本公共品都是生产和生活所必需的。与城市地区相比,我国农村公共品缺位表现在很多方面,甚至基本的公共品也十分缺乏。这种状况的出现,既是自然原因造成的,又与政府执行的多项制度直接相关。改变农村公共品严重缺位的现状,从短期看,需要进行制度变迁,通过对当前农村行政管理制度进行创新,建立一种新型的委托代理关系,为农村公共品的建设提供制度保障;从长期看,需要在农村地区的凝聚效应形成以后,通过市场机制解决准公共品的供给问题。  相似文献   

11.
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标志,将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分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期以及农村税费改革以后三个阶段,并系统考察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的演化历程。随着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持续完善,供给水平得到改善。为解决农村公共品供给不足问题,需要设计合理的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重点是理顺政府与农村之间的财权与事权关系,建立符合中国农村实际的公共品供给制度。  相似文献   

12.
萨缪尔森在《经济学》中对公共品是这样界定的:公共品是指这样一种商品,将该商品的效用扩展于他人的成木为零。因而公共品具有非排他性、非竞争性和效用的不可分割性。公其品按地域范围划分为城市公共品和农村公共品。农村公共品是相对于由农民或家庭自己消费的“私人产品”而言的,是由当地农村社区居民参与共享的产品,涉及农村公共设施、公共事业、公共福利、公共服务等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农村公共品供给水平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包括生产性、生活性和保障性三大类农村公共品的农村公共品供给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利用2000—2013年的相关统计数据,对2000—2013年中国农村公共品供给水平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2000—2013年中国农村公共品供给水平整体上呈增长态势,其中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农田水利等农村公共品的供给水平较高,而公共安全、文化娱乐和生态环境保护等的供给水平较低;农村公共品供给水平与国家政策有关,反映了政府在农村公共品供给上的行为偏好。  相似文献   

14.
由于历史因素的长期影响,新疆农村公共品在供给上始终未能摆脱供给的困境,本文结合调研资料对新疆农村的公共品投入先后顺序进行了分析,拟为新疆农村的公共品的合理投入提供可以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贯彻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背景下,农村公共品在农业和农村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为切实把握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的现状,了解制约农村公共品供给效率的主要因素,探求实现农村公共品有效融资决策与监管机制,2004年寒假期间,我们组织了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学生围绕农村公共品决策与监管问题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由于水利、道路作为比较典型的具有不同排他程度的农村公共品,对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产生的影响最为直接和明显。因而我们对有关公共品决策与监管机制的调研,以这两种基础设施类公共品为主要领域展开。在对调查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些初步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基本公共品都是生产和生活所必需的.与城市地区相比,我国农村公共品缺位表现在很多方面,甚至基本的公共品也十分缺乏.这种状况的出现,既是自然原因造成的,又与政府执行的多项制度直接相关.改变农村公共品严重缺位现状,从短期看,需要进行制度变迁,通过对当前农村行政管理制度进行创新,建立一种新型的委托代理关系,为农村公共品的建设提供制度保障;从长期看,需要在农村地区的凝聚效应形成以后,通过市场机制解决准公共品的供给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本文系统性回顾了开源与开放式创新的关系,总结了七类数字公共品并提出了数字公共品ESG重要性矩阵。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数字公共品的价值愈发明显,引导数字公共品进行开放式创新并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当下各国和企业共同推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农村公共品的有效供给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因素之一,多年来,我国学者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他们研究的成果对我国农村公共品的有效供给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文章对他们的研究成果从农村公共品的供给量、供给结构、供给责任、供给主体、供给方式、供给保障、供给的筹资机制、供给的需求表达与决策机制几个方面进行了分类与归纳。  相似文献   

19.
农村公共品供给效率与农民的主体地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通过分析农民是新农村事业的建设者、农村公共产品的消费者和供给者,推导出农村公共品供给过程中农民的主体地位包括三重含义,并由此得出农村公共品供给效率应基于农民的主体地位来评判的观点。最后,提出了通过确立农民的主体地位,提高农村公共品供给效率的三条途径。  相似文献   

20.
宋锋华 《时代经贸》2009,(12):17-17,16
农村公共品供给模式是制约城乡协调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也是解决“三农问题”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所在。因此,分析农村公共品供给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不仅能为新农村建设、缩小城乡差距提供理论依据,而且也是构建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