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节假日旅游市场的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假日经济在我国的出现,节假日旅游市场火爆异常。据国家旅游局统计数据显示,去年春节期间,全国出门旅游的人数超过1800万人次,旅游花费约140亿元;国庆50周年庆典期间,全国居民在国内旅游人数达4000余万人次,旅游花费约141亿元;而今年春节期间,国内旅游人数超过2000万人次,旅游花费约163亿元;今年“五·一”的七天长假期间,全国出门旅游人数4600余万人次,旅游花费181亿元。面对如此诱人的节假日旅游市场,如何把握机遇,开发节假日旅游市场,以引导节假日旅游消费,培育新的消费热点…  相似文献   

2.
1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生态旅游已成为当今世界旅游发展的潮流,给全球带来了至少200亿美元的年产值,几乎占所有国际旅游的20%。目前,我国开放的生态旅游区主要有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到2001年底,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自然保护区年总旅游人数约2500万人,年旅游收入约5.2亿元人民币,森林生态旅游的年游客量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100多万人上升到目前的3000多万人次,发展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3.
希腊、西班牙发展旅游业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希腊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文化底蕴十分丰厚,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比较高,为旅游业发展奠定了基础。2000年希腊接待过夜国际旅游者1250万人次,居世界第15位;旅游外汇收入92亿美元,居世界第10位。西班牙是世界著名的旅游目的地国家,阳光、沙滩、海水为西班牙带来了大量的海滨度假旅游客人。2001年西班牙接待入境过夜旅游者4952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329亿美元,均居世界第2位。  相似文献   

4.
成都国际旅游市场旅游流特征的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邓明艳 《经济地理》2000,20(6):115-117,124
旅游地与客源地、旅游地与其它旅游地,以及省内旅游地之间的关系,表明了旅游流的特征,体现了成都国际旅游市场中,区域内近距离市场强于远距离市场的特点,说明了成都与中国其它旅游热点城市之间的补充和辐射关系,反映了省内国际旅游网络对成都国际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性。成都国际旅游应开拓欧美长程旅游市场,同时发展大旅游,积极建设省内国际旅游网络。  相似文献   

5.
2009年12月31日,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发展建设的若干意见>文件正式出台.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定支持激发了海南省地方政府、社会各界乃至国际旅游界的开发热情.为此,海南省人民政府先后颁布了<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行动计划>、<关于加快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意见>、<海南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若干意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实施意见>、<海南国际旅游岛规划纲要>等专门文件,对如何开发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提出了系统化的步骤和原则要求.  相似文献   

6.
特克斯县坚持旅游、文化、城建并举,推进世界级旅游精品和国际旅游目的地建设。喀拉峻景区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和自治区生态旅游示范区,5A级景区创建全面铺开。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加快总投资10亿元的喀拉峻国际生态旅游区开发建设,建成了特克斯县游客集散服务中心、天翼航空基地、喀拉峻码头、库尔代河漂流等一批旅游项目和一批基础设施,在全疆率先建成了水陆空立体观景模式,特克斯县被评为全国首批、新疆唯一最佳生态宜居旅游名县,新疆天山-喀拉峻草原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出台旅游商品扶持政策,设立旅游发展扶持基金,全县宾馆、农牧家乐达到100余家,近两年全县新注册个体、企业1014家,旅游相关产业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1.66万人。2015年接待游客67.2万人次,创收4.89亿元,分别比2010年增长10%和231%。  相似文献   

7.
承德:发展旅游要走国际化路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娜 《经济论坛》2004,(10):38-39
承德是中外著名的旅游城市,有避暑山庄和外八庙等世界文化遗产。近些年,承德的旅游业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接待中外游客人数、旅游收入、旅游外汇收入都有较大幅度增长。但从国际旅游开发来看,仍有很大的潜力。本文就如何推进承德市国际旅游发展提出一些粗浅见解。  相似文献   

8.
北京旅游纪念品经营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收入稳步提高,但是旅游商品收入始终徘徊不前,尤其是旅游纪念品销售不尽如人意,成为旅游业一大痼疾。2004年北京市旅游局对主要景区旅游纪念品销售收入调查显示,2002年北京市43家主要景区的旅游纪念品收入约7523.5万元(不包括景区出租柜台收入),仅占全市旅游总收入的0.55%,接待旅游人数4673.8万人,人均旅游纪念品花费1.61元,可以说北京景区的旅游纪念品销售情况与其在旅游业中的地位极不相称。  相似文献   

9.
杭州国际旅游形象再定位和对杭州国际旅游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作为国内知名的风景旅游城市,杭州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并不高。因此,对杭州国际旅游形象的再定位,将有利于杭州国际旅游市场的开拓和发展。杭州的地方性和特色决定了杭州的国际旅游形象为“生活的城市”(A City of Life)。杭州国际旅游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加快城市环境的国际化、城市公共服务的国际化,完善旅游信息化系统,重视城市文化的特色化、语言环境的国际化,并面向国际市场推出新的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10.
国际旅游城市发展方向研究——以四川省乐山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确确定国际旅游城市的发展方向,对于充分利用城市资源、促进城市与旅游的协调发展意义重大,作为国内外游客主要旅游目的地之一的乐山市更应如此。文章分析了决定乐山国际旅游城市发展方向的旅游主体吸引物、区位条件、城市经济与文化背景等主要影响因素,遵循现状与发展相结合、突出特色、国际化原则,提出了乐山国际旅游发展方向为以世界遗产旅游、山水文化体验旅游为依托的,观光与休闲并举的区域性国际风景旅游城市。  相似文献   

11.
旅游从业人员职业道德与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提升旅游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水平对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意义重大。基于当前海南旅游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存在的种种问题,应从加强教育培训、建立激励机制、完善监督体制、推进职业道德建设法制化四方面提升海南旅游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提供"软件"支持。  相似文献   

12.
郭凯 《时代经贸》2011,(24):175-176
本文通过对目前国际著名旅游岛屿的分析,从旅游融资平台建设、盈利模式、融资平台布局等角度,结合自身的条件特征,深入研究与总结了这些国家和地区在开发旅游资源、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融资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并分析了对我国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旅游目的地形象反映的是旅游目的地的内在竞争力,直接影响旅游者的旅游决策和行为选择。本文以海南国际旅游岛为例,运用竞争力对比评价法,选取国际知名旅游胜地夏威夷作为标杆,找出"短板",探寻解决问题的突破口。研究表明,提升海南国际旅游岛形象的关键不在于海南自身的旅游资源,而是与之相伴的开发现状。应该通过加强旅游资源供给、提高全岛居民文化素养、提升地方政府治理水平,以及调整政府营销战略等措施,科学制定和实施海南国际旅游岛长期发展规划,以期提升旅游目的地形象,进而提高其国际旅游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中国省级区域国际旅游竞争力决定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秀娟  黄福才 《技术经济》2009,28(5):104-109
基于理论分析提出了影响我国省级区域旅游目的地国际旅游竞争力的8个决定因素,即旅游资源、旅游资本、旅游业劳动力、政府作用、企业能力、旅游产业结构、基础设施和区位条件。以我国31个省(区)为样本,利用基于面板数据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从实证角度定量研究了上述8个决定因素对省级区域国际旅游竞争力影响的显著性及其相对重要性。回归结果显示:我国各省(区)国际旅游竞争力来源的98.5%能够由8个决定因素解释;除旅游产业结构外,其他决定因素对各省级区域国际旅游竞争力的影响均在0.01的水平上显著。  相似文献   

15.
我国城市国际旅游竞争优势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邢珏珏  李业锦  赵明 《经济地理》2005,25(5):712-715,719
文章重点分析我国城市国际竞争优势的时空间特征以及重要的50个城市的国际旅游竞争优势,分析了许多城市提出发展国际旅游城市的目标是否实际,最后利用皮尔逊(Pearson)相关法探讨我国城市国际旅游竞争优势的影响因素。2002年具有国际旅游竞争优势的城市有三亚、珠海等14个城市,它们的特征是在我国国际旅游收入中占据重要份额,或者拥有较高价值的旅游资源,或者明显区位优势的城市。1997—2002年在这50个城市中,46%的城市国际旅游区位商取得增长,54%的城市国际旅游区位商下降。我国城市国际旅游面临着在城市第三产业地位下降的趋势,应重新审视和检讨原有国际旅游开发模式。三亚、桂林、北京等有实力发展国际旅游城市,而洛阳、成都和济南不适宜发展国际旅游城市。从影响因素分析来看,城市国际旅游竞争优势与国际旅游收入具有显著的相关性,与城市GDP、城市第三产业发展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城市国际旅游竞争优势还与旅游特色资源、城市区位优势、城市经济的活跃度有关。  相似文献   

16.
许虹 《经济地理》2000,20(6):121-124
四川省有着丰富的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的旅游资源,旅游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作者根据一定的统计数据,对四川省旅游的国际客源市场及其外汇收入、国内客源市场状况与全省饭店接待能力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然后根据一定历史时段的资料对未来若干年的国际国内游客接待量与旅游收入进行了预测,并对达到预测目标的可行性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7.
熊友平 《生产力研究》2012,(7):176-177,216
文章分析了中国城镇居民旅游消费存在热捧出境旅游、自驾游、短线旅游消费等特点,提出应积极开拓国际旅游线路、完善休闲旅游目的地的功能、强化旅游服务理念、大力发展专项特色旅游、改善旅游消费环境、建立旅游支付宝等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产业结构的高端化形势,海南岛所处的改革前沿、政治战略地位和地缘优势催生了国际旅游岛国家战略,旅游业快速发展超过人们的预期。海南沿海及周边岛屿是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核心地区,环境相对封闭,生态系统较为脆弱。不尽合理的旅游用地规划、低效的旅游地生态效应调控技术手段和缺位的生态监管机制旅游地生态系统管理政策措施,已造成海南旅游用地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文章认为必须建立海南国际旅游岛旅游产业用地的生态效应评估和生态监管机制。(1)加强国际旅游岛建设生态效应的研究,预测国际旅游岛建设生态效应发展趋势。(2)设立旅游用地生态准入制度,建立旅游用地生态效应评估机制。(3)设计生态系统管理优化范式,制订旅游产业生态效应调控政策。(4)制订旅游用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生态安全预警模型。以有效调控旅游用地生态效应,为旅游用地生态监管、旅游产业结构调整奠定科学基础与决策依据,改善海南省生态环境质量,提高生态安全等级,提升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9.
随着国际旅游业持续高速发展,旅游国际学术期刊的数量与质量也不断上升,总结旅游国际学术期刊的评价及评级方法能对旅游学科的建设带来积极的影响。首先根据JCR及SJR等两大国际知名期刊评价体系对旅游国际学术期刊的发展现状进行梳理,然后基于相关文献对旅游学术期刊的评价方法进行回顾与总结,以期为中国旅游研究者更好地与国际旅游研究对接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省在发展国际旅游贸易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旅游资源开发力度小、国际旅游产品结构单一、旅游产品宣传力度不够、国际旅游人才匮乏等方面。黑龙江省应利用加大开发力度、开放多样化的旅游产品、扩大境外宣传营销范围等手段,来促进黑龙江省国际旅游业的长远发展与进步,为全省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