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让生活更精彩”的主题词烘托下,上海国际车展一如既往地引起世界瞩目,经济日益全球化,太平洋西海岸,亚洲人口最多、国土最大、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一个新兴汽车市场,迎来八方豪客,营造一个百年盛世景观。上海,正好也是百年前汽车在中国首次登陆的城市。在中国,不止是北京、上海的大型车展可以称之为国际车展,即便中国任意一个地级市举办车展,以致我前不久在深圳宝安区的桃源居社区看到的车展,都可以称之为国际车展。  相似文献   

2.
刘霞 《汽车与社会》2013,(24):70-71
在合资、外资汽车公司工作了十几年的孙晓东,2012年9月份转投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吉利汽车,成为当时坊问的热门话题。在跟笔者回忆起3个月前的身份转换时,孙晓东如是说:“离开PSA转投吉利是想为中国民族汽车工业做一点事情。”  相似文献   

3.
汪涛 《汽车观察》2009,(6):15-15
顺应全国汽车企业集团数量减少的需要,避免被省外企业重组,是安徽省政府急于出台和推进“大一统”政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自主品牌原本是奇瑞、吉利等民族汽车工业的代名词,但最近合资汽车企业也加入这一阵营,并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在继广汽本田发布自主品牌“理念”、上汽通用五菱启用“宝骏”、东风日产友布“启辰”之后,神龙汽车也在最近公布的发展规划中,提出了启动合资企业自主品牌的计划。此外,一汽丰田、东风本田等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推出合资公司旗下的全新自主品牌。  相似文献   

5.
张毅 《董事会》2005,(5):51-52
本届上海车展,国内汽车厂家纷纷推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崭新的自主品牌轿车,从一汽的大红旗到长安的雨燕,从华晨的骏捷到吉利的自由舰,从哈飞的赛豹到华普的海讯205,奇瑞一口气推出5款新车。缤彩纷呈的数十款自主品牌轿车齐齐亮相车展,令人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6.
叶盛 《汽车观察》2011,(1):137-137
作为益普索(Ipsos)市场研究集团的汽车团队专家,我最近应邀参与了《汽车观察》杂志社组织的测评活动,扑面而来的是自主品牌车企的勃勃生机、坚持不懈的努力精神和持续改进的卓越成果。一台台新车的推出,亮点频频,充分展示了自主品牌企业旺盛的生命力及其逐年增强的竞争力。和去年相比,  相似文献   

7.
贾玥 《汽车观察》2009,(6):90-91
4月下旬举行的第十三届上海国际车展上,自主品牌摆出同合资品牌平分秋色的阵容,展示出了中国汽车企业在国内汽车市场和跨国汽车巨头分庭抗礼的实力。  相似文献   

8.
回顾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中国汽车工业在海内外市场上奋发进取、标新立异、成绩斐然。国内自主品牌真正的发端应该从1999年12月18日,第一辆奇瑞轿车下线开始算起,此前只能算是技术引进,产品和技术的核心都是人家给的。短短9年的时间,中国汽车品牌演绎着“梦想照进现实”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9.
2007年,自主品牌汽车每前进一步,都遭到最激烈的阻击,在合资品牌的强力阻击下市场份额开始滑坡。无论2008年面临的形势有多么严峻,无论前路如何,自主品牌汽车别无选择地必须亮剑,而要亮出什么样的剑则成为关键。  相似文献   

10.
一段时间来,自主品牌汽车特"火",概念"火"、市场也"火"。但必须看到,自主品牌这几年的发展更多的只是凭着一种感觉,有人甚至认为是凭着一股子激情在往前走,可以说是摸着石头过河。要造世界上最便宜的汽车,就是这种感觉的真实写照。回顾上海车展自主品牌企业不断涌入、全面开花的热闹场面,我觉得有几个问题不得不说。  相似文献   

11.
林建 《汽车观察》2009,(5):89-89
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在持续的冲击,全球所有的汽车厂商都被推上了风暴的浪尖,度过危机的彼岸在哪里,众多企业不约而同都把目光盯在了中国,希望也许就在那里。自主品牌的中国企业是否已经胸有成竹,做好了逐岸对决的准备,带着这些疑问,我跨进了第13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  相似文献   

12.
合资企业自主品牌的概念来自于发改委。  相似文献   

13.
《汽车与社会》2012,(32):38-43
中韩几乎同时开始发展自己的现代汽车工业,韩国真正发展起自己的汽车工业是在20世纪的60年代和70年代。到如今韩国已经发展为汽车生产大国、汽车出口大国、汽车工业强国。而中国的汽车工业却一直在缓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向寒松 《董事会》2005,(10):43-43
近日关于自主品牌的讨论突然之间又多了起来,始作俑者是龙永图,此君在不久前召开的“花都汽车论坛”上放言:“不能够为了自主品牌而搞什么自主品牌。”此言一出,当即惹恼了台下的原机械工业部部长何光远,何老当即站起来痛批“龙氏歪论”,弄得一向雄辩的龙永图不得不用“历史会证明一切”草草收场。  相似文献   

15.
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出口与企业国际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口与出路在国际汽车市场上,除了传统的货车,一直以来很少能看到中国制造或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身影。中国制造的汽车几乎悉数销于国内,自主品牌的国外生产基地也屈指可数。相比之下德国、日本和韩国的汽车工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出口比重很高,根据CSM的数据,去年日本、韩国和德  相似文献   

16.
<正>最近一段时间,唱衰自主品牌汽车的言论不绝于耳,好像还很能引起一些共鸣。唱衰的主要理由不外乎这样:合资企业产品线下延,价格区间与自主品牌越来越重叠,自主品牌当然只有死路一条。这种逻辑要表达的实质是,国外品牌昨天让你活,你就能活,明天让你死,你就得死。但这样的结论,不仅自主品牌企业不会答应,估计跨国巨头们也不会认可。首先,我们来看看历史。奔驰发明汽车后,并没有垄断汽车生意,任凭一个个新品牌诞生,一个个细分市场被占领,她一直致力于造世界上最好的汽车,从未把灭掉同行  相似文献   

17.
《中国汽摩配》2006,(12):44-45,43
产品篇2006年即将过去。这一年里,我国的汽车工业又有了可喜的变化。汽车产销有望突破700万辆,市场销量超过日本并成为世界第二汽车消费大国。今年北京车展上,人们感受到了自主品牌的爆发。我们为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而欣喜,更为自主品牌企业的壮大而自豪。回顾一年来自主品牌企业所走的路,自主品牌收获了什么?新能源汽车之路关键词:混合动力、纯电动、氢燃料动力事件回放:节油成为2006年大家关  相似文献   

18.
王丹 《汽车观察》2010,(10):112-113
库存压力的释放让所有关注汽车行业的人松了一口气。但对于探索中的中国自主品牌企业来讲,现在放松还为时尚早。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汽车领域开放程度的提高,国内汽车市场开始进入高速成长期,其中代表着中国民族汽车工业的自主品牌汽车开始崭露头角,并在短短几年时间里飞速发展,成为中国车市不可忽视的一股新生力量。中国车市的品牌力时代已经到来,面对大品牌占绝对主导的中国汽车市场,目前尚处于弱势的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应该如何应对?关键在于提升品牌力,打造强势品牌。就如何提升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品牌力,作者从品牌定位策略、渠道构建策略以及品牌国际化策略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0.
随着博世冬季汽车测试中心的开业和研发本地化进程脚步的加快,博世在中国的战略意图已经再明显不过了,未来博世在中国乃至亚太地区的主要增长点将依附于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