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发展中看我国乡镇企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第二个奇迹几年来,特别是1984年以来,我国农村乡镇企业蓬勃发展,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崛起之势。目前,乡镇企业在农村经济和国民经济中的比例不断扩大,不仅已经成为振兴农村经济、繁荣农村的重要力量,而且在整个国民经济庞大系统中占有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1984年在乡镇企业就业的劳动力已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4%,1985年可以达到20%;乡镇企业  相似文献   

2.
一、乡镇企业嫁接外资的客观依据近年来,曾被国内外专家、学者誉为“泉州模式”的乡镇企业在全国遍地开花。据统计,1988年乡镇企业总产值达6496亿元,占全国社会总产值的22.2%;就业人员达9546万人,占农村总劳动力的23.8%,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全国性的投资规模膨胀、经济增长过热的驱使下,乡镇企业的发展也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振兴农村经济,发展乡镇企业,这是当前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国的现代化关键是占人口80%的农村现代化。而乡镇企业的崛起初步启动了农村内部经济潜力,提供了一条农村现代化的可能道路。发展乡镇企业,对振兴农村经济、建设农业和促进农业的发展,富裕农民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和承担地方的部分财政支出,改善城乡关系,促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作用也是十分明显的。我们对唐山地区乡镇企业发展情况的调查,印象是深刻的。 1986年唐山乡镇企业总收入达到了21.4亿元,比1985年增长21.6%,占全市农村工农业总产值46.5%,从业人员达54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6%,纯利润达到4.02亿元,比  相似文献   

4.
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边际递减与剩余劳动力反梯度转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正> 在中国农村巨大剩余劳动力就业压力下,发展乡镇企业被主流观点看成是这种剩余劳动力的“吸纳器”,因为城镇部门为农业剩余劳动力所提供的就业机会是极其有限的。从全国情况来看,在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总量中,大约只有12%的劳动力转移到各类城镇部门,而约有88%的劳动力是在农村工业、商业及服务部门实现就业转移的。因此,要把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点放在农村乡镇企业发展上(陈吉元,1994)。但是,也有观点认为,农村乡镇企业的“大推进”式扩展已近极限,原有模式的“离土不离乡”对剩余劳动力的容量愈来愈小(陈东琪,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云南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与农村工业化发展现状的考察分析,揭示了云南农村工业发展滞后对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为了有效解决云南省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本文借鉴楚雄州禄丰县发展农村工业的经验,提出了发展地区特色经济、城乡工业互动、创建工业园区、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多种所有制经济等以促进农村工业的发展,从而成功实现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  相似文献   

6.
关于当前我国乡镇企业就业问题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乡镇企业对促进农村就业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乡镇企业住就业方面存在着资金短缺、布局分散、劳动力素质较低等制约因素。针对乡镇企业未来就业的发展趋势,应采取如下措施促进农村就业:努力为乡镇企业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政策环境;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科技文化素质;调整乡镇企业的产业结构;加快乡镇企业向小城镇转移,促进两者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金海平  孙燕 《经济论坛》2002,(1):13-14,23
2000年,河北省乡镇企业继续保持了健康稳定的发展态势。全省乡镇企业个数超100万个;乡镇企业从业人员达849万人,就业人员占农村劳动力的31.4%;实现营业收入7629亿元,比上年增长14%,是1995年的2.3倍;上缴税金103亿元,占全省财政收入的26%。乡镇企业实现增加值占全省GDP的39.6%,农村的社会增加值70.1%来自乡镇企业。这些经济指标表明,乡镇企业在我省的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都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我省乡镇企业面临着如何进行二次创业,这是关系到乡镇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具有战略意义的跨…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数量逐年增长。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趋势表现为,本乡内非农就业比例下降,流向城市就业的农村转移劳动力比例上升,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能力继续减弱,以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为主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逐渐被外出务工和农村个体私营经济就业方式所代替,县级城市和小城镇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有较大增强,农村劳动力跨省就业的趋势明显。这种大规模的转移,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城乡经济的发展。但是也存在不少问题,给交通管理、城市管理和社会安全增加了许多难度,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的稳定,对此必须认真分析并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9.
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问题一直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我国农村劳动力过剩问题长期以来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长。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主要特征,从宏观和微观的层面具体阐述了影响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劳动力转移简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达9.4亿,农村劳动力总量较大,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农业的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成为影响我国社会健康有序的发展及农村经济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因素,因此从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问题入手,积极探索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解决劳动力就业的基本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1.
由于受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较低的局限,乡镇企业发展趋缓、市场发育滞缓、就业信息渠道不畅以及金融危机背景下大量企业倒闭、停产,南方各地区"双转移"政策的实施与推进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河南作为全国人口大省、农业人口大省,这一现象又更为突出。分析农村富余劳动力状态及成因,有助于对有效转移农村富裕劳动力,为实现河南农村人口的就业问题形成针对性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关于解决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三农”问题和就业问题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而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更是决定着这两个重大问题能否顺利解决的核心问题。通过认真分析我国社会经济现状,发掘农业内部吸纳劳动力就业潜力,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加快小城镇建设,发展对外劳务输出,规范劳动力市场等一系列措施无疑是当前解决这一问题的现实而合理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20年来,深圳市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发展迅速,为繁荣农村经济、解决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和出口创汇作出了重要贡献.乡镇企业已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到1998年底,深圳市乡镇企业己发展到12154家;职工人数109.5万人;乡镇企业总产值达251亿元;年上交税金6.9亿元,税后利润净额27.2亿元.深圳市农村经济收入80%来自乡镇企业,农民收入也是来自乡镇企业.1998年深圳市农民人均分配收入6967元.比1979年创办特区前增41倍,年平均递增22.9%;收入水平居全国、全省前列.实践证明,发展乡镇企业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实现农村小康的必由之路,也是一条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14.
发展乡镇企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渠道。是建设现代农业的物质基础,是维护农村稳定的保障因素,是繁荣农村服务业、加快城镇化的经济支撑。而在促进农村就业、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方面的功能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5.
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发展。为从体制上根本解决农村劳动力无序流动的状况,建议设置管理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专门机构,以适应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新形势的迫切要求,彻底改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多头管理、分散负责的局面,尽快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纳入统一、规范、高效的管理轨道。介绍了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乡镇企业的发展必然带动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乡镇企业与小城镇建设的相互结合,将有力地促进农村劳动力实现当地就业,缩小城乡差别。小城镇的聚集功能、经济带动、辐射功能和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民增收诸多功能日益显著。大力发展小城镇推进城镇化进程这是有效解决“三农问题”促进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17.
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析出,黑龙江农民非农就业问题日益严峻,分析黑龙江农民非农就业问题障碍,主要有:农民非农就业的盲目性、社会歧视、劳动力市场障碍和土地制度障碍;而农业人口基数大、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落后、农业生产结构不合理,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下降、城镇化水平滞后、乡镇企业发展速度缓慢、劳动力市场不健全,培训机构不健全是就业障碍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析出,黑龙江农民非农就业问题日益严峻,分析黑龙江农民非农就业问题障碍,主要有:农民非农就业的盲目性、社会歧视、劳动力市场障碍和土地制度障碍;而农业人口基数大、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落后、农业生产结构不合理,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下降、城镇化水平滞后、乡镇企业发展速度缓慢、劳动力市场不健全,培训机构不健全是就业障碍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拥入城市,黑龙江省农民非农就业问题日益严峻。研究表明,农民非农就业的盲目性、社会歧视、劳动力市场和土地制度成为就业的主要障碍,而农业人口基数大、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落后、农业生产结构不合理、农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下降、城镇化水平滞后、乡镇企业发展速度缓慢、劳动力市场不健全、劳动力培训机构不健全是障碍形成的主要成因。  相似文献   

20.
江瑞平 《发展研究》1998,(10):42-4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小城镇建设事业取得了可喜的成就。目前全国各种类型的小城镇已发展到55000多个(其中建制镇14500多个,乡政府所在地集镇37000多个,农村小集镇1000多个),相当于改革开放之初的6.7倍,而且功能也大大加强。有关资料表明,小城镇吸收的乡镇企业的劳动力占全国乡镇企业劳动力的50%,小城镇创造的乡镇企业产值占全国乡镇企业产值的57%。从近20年来我国小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