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人本管理”下的组织人力资源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正友 《企业经济》2003,(8):117-118
人力资源是组织活动中最重要的资源。组织人力资源开发是指组织采用各种切实有效的手段,充分挖掘人力资源潜能,提高人力资源质量,改善人力资源结构、加强人力资源的组织与管理,激发人力资源积极性,以促使人力资源与组织物质、技术、信息等其他资源的结合处于最佳状态,从而取得组织目标与员工个人目标共同实现的过程。一、“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开发理念人力资源开发在组织中处于重要的地位,具体体现在:1、人力资源开发是现代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传统人事管理已经为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所替代,人力资源开发工作贯穿于组织的员…  相似文献   

2.
人力资源是21世纪的战略资源。人力资源管理是对组织成员进行的管理.目的在于更好地开发利用组织。中的人力资源.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和企业与员工的共同发展。根据我国人力资源数量丰富、开发潜力巨大的特点,走大力强化人力资源开发的道路.使巨大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巨大的资源优势,变人口压力为动力,化包袱为财富,这才是我国资源开发战略中最为明智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职业生涯管理是指企业帮助员工制定其生涯计划和帮助其生涯发展的一系列活动。职业生涯管理是企业为实现每位员工自主开发精神资源的有效管理方式,它能有效抑制企业与员工个体在目标整合上的偏差,并避免由此造成的员工工作主动性、积极性的丧失。员工职业生涯管理是企业发展计划和员工个人生涯发展计划相结合的产物。通过对员工职业生涯管理,企业能达到自身人力资源需求与员工职业生涯需求之间的平衡,创造一个高效率的工作环境和引人、育人、  相似文献   

4.
一、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定格在建立“学习型组织”上。企业要重新审视自己的人力资源开发计划,理清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的关系,将学习上升到组织的层次,而不仅仅强调个体层次的学习,因此人力资源开发也应从传统的技术与技能的培训等项目上升到战略人力资源开发,将人力资源开发的功能和目标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结合在一起,把对员工的培养、使用和政策性开发当作一个系统共同实施,将不稳定环境中的人力资源开发看成是动态的过程,经常检查人力资源开发系统,使其能为企业提供快速、便捷、适应环境变化的人力资源。从而提高企业绩效。  相似文献   

5.
人本管理,就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是在深刻认识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把人作为组织管理的核心和组织最重要的资源,把组织全体员工作为管理的主体,围绕着如何充分利用和开发组织的人力资源,服务于组织内外的利益相关者,从而实现企业目标和员工目标。  相似文献   

6.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经说过:企业只有一种真正的资源——人。管理就是充分开发人力资源以做好工作。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经说过:企业只有一种真正的资源——人。管理就是充分开发人力资源以做好工作。作为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员工培训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7.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剖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认为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职责属于行政管理范围。这种认识仍局限于传统的人事管理,而不是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的核心目标是最大限度地激励员工,使企业内最有潜力的资源一人力资源得到有效的开发,并服务于企业增值的目标。因此,凡与调动员工积极性,并充分发挥员工对企业价值有关的职能,都应包含在一个完整的人力资源系统中。  相似文献   

8.
现代企业管理策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本管理,就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是在深刻认识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把人作为组织管理的核心和组织最重要的资源,把组织全体员工作为管理的主体,围绕着如何充分利用和开发组织的人力资源,服务于组织内外的利益相关者,从而实现企业目标和员工目标。  相似文献   

9.
目标管理(MBO)是上世纪中由管理大师彼得·杜拉克提出并倡导的一种科学的优秀的管理模式。企业目标管理是参与管理的一种形式。企业实行目标管理后,由于有了一套完善的目标考核体系,从而能够使员工的实际贡献大小得到如实的评价。目标管理还力求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更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以增强员工在工作中的满足感,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增强组织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10.
左膀与右臂     
陈建武 《人力资源》2005,(10):20-21
实施以员工职业生涯设计为基础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是一个组织围绕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开展人力资源获取、保留与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培训与绩效管理无疑是一对坚实的左膀右臂,是以员工职业生涯设计为基础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相似文献   

11.
现阶段,就电力企业而言,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充分发挥其核心竞争力,关键是要拥有一批具有现代素质的各级各类人才,而人才的价值能否真正为企业所用,取决于企业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技术与方法,取决于企业所培育的有利于人力资源开发的企业文化环境。现代企业所有的资源中,最重要、最关键的资源既是人力资源。现代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特征就是重视人的作用,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如何在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下,抓好电力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是管理者面临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2.
金青梅 《现代企业》2004,(11):41-42
越来越多的组织已经认识到,人力资源是组织获取效益的核心,足关系组织生死存亡的战略性手段。而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过程中,如何实现员工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与组织职业生涯管理相结合,以达到员工个人和组织的双向发展这一目标,既是理论界的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也开始成为组织管理层最为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人本管理就是把人作为管理的主要对象和管理的最重要资源,尊重人的价值,全面开发人力资源,以谋求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最终目的的管理.实施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企业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背景下的必然选择.为此企业需要正确地认识人、研究和满足员工的现实需要、创建学习型组织,培养积极健康的组织文化、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促进员工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一、引言 个人与组织的契合思想源于切斯特·巴纳德,指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的合二为一,究其本质是个人与组织在价值观上的一致。价值观一种内化性的规范信念,可以用来引领行为。组织通过企业文化建设、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向员工传递价值观,而员工则是通过这些文化和政策来感知组织的核心价值观。组织价值观和个人价值观匹配产生的文化力作用于组织和个人两个不同层面,能够对组织绩效、组织效力、员工满意度和员工的组织承诺产生深层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有效激励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力资源作为现代组织的一种战略性资源,其重要性越来越被引起重视。有效激励在遵循人的心理和行为活动的客观规律基础上,将组织发展目标与员工个人理想的实现有机结合。在组织中充分尊重人,挖掘人的潜能有赖于建设独特的组织文化,实施人性化的组织管理,建立公正的绩效评价体系,运用多种激励机制和为员工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等激励措施。  相似文献   

16.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生产为主的新型经济,因此知识经济时代是人为主体的时代,未来企业的竞争能力取决于掌握智力资源和创新能力的人才。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事管理有着本质区别。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本质就是了解人性,尊重人性,以人为本。企业应建立起能够吸纳人才和激发员工积极性与创造性的管理机制,把人力资源作为一种财富来开发挖掘和积累升值,以利于企业的全面发展和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人力资源是现代企业的战略性资源和决定企业成败最关键的因素.而激励机制是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重要内容。企业实行激励最根本的目的是正确诱导员工的工作动机,使他们在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实现自身的价值,增加满意度.从而使其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以持续保持和发扬。可以说.激励机制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企业的兴衰。因此,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也就成为每个企业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目前绩效管理已经成为人力资源系统乃至整个组织的非常重要的管理职能。因为,绩效管理是开发并提高员工个体能力不可缺少的基础,是开发和甄选员工的工具和员工配置的基础,是确定培训对象和培训内容的基础,因此,绩效管理也是实现组织目标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相似文献   

19.
企业员工培训的概念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主要采取培训、教育和开发三种方式来进行。无论采取何种方式,人力资源开发都是一个学习和训练的过程。很多情况下,人们将培训视同人力资源开发。培训是一种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与学习,它旨在改进工作人员的知识、技能、工作态度和行为,使其发挥出更大的潜力,从而提高工作质量,最终实现企业良好的组织效能。培训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任何组织培训的总目标都是帮助组织实现经营目标。  相似文献   

20.
柔性管理是依据组织的共同价值和文化精神氛围进行的人格化的管理。进一步说,柔性管理是指在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用非强制性方式,在人的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说服力,从而把组织意志变为个人的自觉行动的管理。作为一种人力资源管理的新模式,就其本质而言,柔性管理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由于在企业所有的资源中,人力资源是最重要、最关键的资源,重视开发和利用好人力资源,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此,现代企业管理必须重视人的作用,在尊重人的人格独立和个人尊严的前提下,在提高广大员工对企业的向心力、凝聚力与归属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