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北地区位于江苏北部,地处环渤海地区与长三角地区的中间位置,地理位置优越,区域发展优势明显.本文通过对苏北地区发展现状的调研,以及各方面发展条件的分析,指出苏北区域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展望,从而为相关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论利用外资与苏北经济跨越式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正步入“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新阶段。然而苏北经济发展的相对滞后.则成为江苏实现”两个率先”目标的瓶颈。苏北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环境条件。更有着低成本的创业优势和鼓励投资的政策导向。因此,充分利用外资将是促进苏北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苏北与苏南:经济发展对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江苏是一个经济大省。多年来,多项经济指标位于全国前列,然而江苏的经济发展却极不平衡。区域发展差异比较大,尤其是苏北与苏南的差距更大。苏北全区域土地面积和人口分别占全省的52%、44.5%,资源丰富,区位重要,经济发展水平却较低,以GDP和人均GDP来比较(见表1)。  相似文献   

4.
沈正平  翟仁祥 《经济地理》2003,23(6):742-746,755
作为我国沿海地带的一个发达省份,江苏历史上就存在着十分显著的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突出的区域问题。文章以统计资料分析为基础,对江苏境内南北两大板块的经济发展差距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动态比较,并将苏北与鲁南、江苏南北与我国东西经济发展状况作了对照,得出一些重要结论:①20多年来江苏南北经济发展差距呈现出迅速扩大趋势;②苏北经济发展水平略高于鲁南,但增长速度相对滞缓;③江苏南北经济发展差距比我国东西还要大。同时,文中还就有关现象和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从自然、人文和历史等视角进行了剖析;对促进苏南与苏北经济协调发展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认为积极推进苏北大发展,不仅是缩小江苏南北经济发展差距的关键所在,也是实施江苏省区域共同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更是实现“两个率先”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5.
如何加快江苏南北轴线的建设,是江苏经济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新长铁路纵贯江苏南北。利用新长铁路构建江苏南北发展轴(以下简称新长发展轴),将加速苏北腹地融入长三角经济圈;加快长江经济带和亚欧陆桥产业带之间的连接,发挥南引北联的区位优势。  相似文献   

6.
基于因子分析的江苏省区域创新环境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构建了江苏省区域创新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然后,以江苏省13个地市为研究对象,利用因子分析法获得描述江苏区域创新环境的3个综合指标,在此基础上对江苏13个省辖地区的创新环境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苏南、苏中及苏北地区的创新环境差异明显,且呈阶梯型态势。因此,如何协调江苏不同区域的科学发展,改善江苏的整体创新环境,将其全面建成创新型省份,需要引起政府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发展苏北经济是“十五”期间全面推进江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在长江沿岸的 苏中地区培植增长极,正是带动苏北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通过培植增长极,充当上海及苏 南地区与苏北地区的“中介”,既有利于加强对苏中、苏北地区的辐射,又有利于抑制上海 及苏南的中心城市对苏中苏北的“极化效应”。目前,有三个可行的增长极,即南京增长极 、三江增长极和润扬增长极。通过在这三者之间形成合理的分工,可以充分发挥苏中地区的 带动作用,从而有力地促进江苏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苏北地区土地面积占江苏省总面积的53%,人口占40%,是江苏的重要板块,但过去由于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薄弱、经济结构单一、科技教育发展滞后等多种因素,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长期落后于苏南、苏中,并且发展差距趋于扩大.本文应用统计数据分析苏北地区与苏南、苏中地区的差距,找出制约苏北经济快速发展的因素,并基于比较优势理论有针对性提出时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多重国家战略叠加江苏,对江苏全省的发展进程将产生重大的影响,特别是多重机遇叠加对苏北的发展,也将发生巨大的催化作用,为江苏科学发展、协调发展、跨越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多重国家战略叠加江苏,对江苏全省的发展进程将产生重大的影响,特别是多重机遇叠加对苏北的发展,也将发生巨大的催化作用,为江苏科学发展、协调发展、跨越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多重国家战略叠加江苏,对江苏全省的发展进程将产生重大的影响,特别是多重机遇叠加对苏北的发展,也将发生巨大的催化作用,为江苏科学发展、协调发展、跨越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10.
苏北地区中小企业目前的融资渠道存在融资渠道单一、资金外流、金融有效供给不足等现象,融资难的问题已经对中国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构成了瓶颈制约。本文以江苏的苏北地区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研究苏北地区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分析融资困难的原因,包括自身体制不够健全、融资渠道不够畅通、融资成本过高等,探讨解决苏北地区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对策与方法。  相似文献   

11.
殷克彬 《时代经贸》2012,(20):151-151
苏北地区一直是江苏经济发展的后进地区,经济发展近年来尽管也在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但与苏南的发展差距呈逐步扩大趋势。苏北地区绝大部分县镇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财政收入所形成的可用财力远远无法满足日益膨胀的支出需求。财政职能不断弱化,许多潜在的隐患和矛盾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12.
一、卞港开发的作用和意义卞港位于扬州的六圩与瓜洲之间,地处江、淮水系的交汇点,扼京杭运河苏北段入江的咽喉,是一个即将开发的处女港。离南京80公里,距上海吴淞口约257公里,地理位置适中,建港条件优越,为苏北水运的门户,也是未来苏北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之一。卞港的开发对加快苏北发展及综合开发,利用长江水运都具有重要意义。 1.卞港建设是长江综合开发的有机组成部分。长江干流横贯我国东西,支流沟通南北,通航里程七万多公里,是我国水运大动  相似文献   

13.
盛莹 《当代经济》2016,(25):78-79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的重要转型期,收入分配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江苏经济在全国经济中举足轻重,苏南为江苏经济的迅猛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而苏北的经济发展则相对缓慢.分析苏南苏北农民人均收入差距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解决苏南苏北地区间农民收入差距的对策,对于缩减苏南苏北地区间农民人均收入差距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是个经济大省、经济强省,2007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5万亿元,比2002年翻了一番,年均增长14.5%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78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480元。而苏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基础相对薄弱,尤其是苏北的“三农”问题突出,发展步伐明显滞后于苏南地区,是全省实现“两个率先”的“瓶颈”所在。江苏实现全面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苏北。因此,探讨苏北的“三农”问题现状,寻找解决“三农”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正>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江苏经济有了长足发展,特别是苏、锡、常高科技星火密集区和火炬带的形成,新加坡工业园区的建设,人们对苏南经济更是刮目相看,由此又形成了苏北和苏南的强烈反差.笔者认为,苏北经济落后,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基础设施不发达是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而沿海没有一座大型的港口做依托更是制约区域经济发展关键的关键.而开发江苏中山港,则正可以起到促进苏北经济发展和全面振兴淮河流域经济的作用.一、加速开发中山港是启动苏北乃至整个淮河流域经济的必然选择位于滨海县境内废黄河入海口附近海域的江苏中山港,地处淮河流域东部,江苏沿海的中部,介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和胶东半岛之间,与苏北盐(城)、淮(阴)、连(云港)三市基本上为等距离,地理位置独特,在此建设深水大港对于苏北沿海地区发展区域经济,并以此为中心辐射整个淮河流域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1、开发中山港是发展区域经济的需要.苏北地区徐、淮、连、盐四市,土地面积5.2万平方公里,人口2948万,分别占全省总面积和总人口的52%和44%.1994年工农业总产值只占全省的18.07%,国内生产总值只占全省的21.98%.远落后于经济发达的苏南地区.长期以来,我们没有充分利用苏北沿海黄金海岸这一难得的资源优势,使苏北地区一而再,再而三?  相似文献   

16.
沈爱华 《经济管理》2007,29(17):87-91
加速苏北发展是江苏实施“区域共同发展战略”的必由之路。吸引区域外投资是苏北快速工业化的重要途径,加速南北产业转移将成为苏北经济发展的重要政策。加速苏北经济发展应优先重点发展江苏沿海以及内陆中心区域,完善城镇规划,建立网络状经济增长极。  相似文献   

17.
王晓明  孙勇 《经济师》2004,(11):245-246
投资环境是投资者作出投资决策前首先考虑的因素 ,也是当前各级政府关心的热点问题。在我国改革开放继续深化的新形势下 ,投资环境研究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文章以苏北地区为例 ,从受资方角度 ,采用综合评价法对苏北地区的投资环境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长江干线航道,上起云南水富,下至江苏浏河口,全长2838公里,途经重庆、湖北、江苏等七省二市.其中,长江下游干线航道约900公里.  相似文献   

19.
孙君  姚建凤 《经济地理》2011,31(3):432-436
以江苏南北共建产业园为例,通过目前较前沿有效的灰色关联模型,分析江苏产业转移所带来的系统因素行为序列对系统特征序列影响的关联度和关联序。从模型结果可以看出,苏北交通运输、南北项目总投资和南北产业转移产业个数是江苏、苏南、苏北GDP值重要的影响因素,而产业转移活动对苏北经济发展影响最大。这表明尽管目前基于南北共建产业园的产业转移活动影响力还不是很明显,但其已经成为江苏各区域,特别是苏北经济发展的重要推手。  相似文献   

20.
江苏"黄浦江"再掀"海河联运"新高潮 截止2017年10月中旬,连云港灌河港区提前100天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连云港灌河港区位于素有苏北黄浦江美誉的灌河入海口,它内可以通过盐灌船闸经盐河、京杭大运河到达长江、淮河,外可以直通黄海、东海、南海,与世界各国港口通航,具有江河相通、河陆相连的海河联运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