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在研究经济结构转换规律的基础上探讨近期经济增长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2.
我国未来经济增长结构调整的基本方向必然是从外需和投资拉动型向消费主导型转换。本文首先通过对经济增长结构的考察和分析,指出新形势下的经济增长必须建立在消费主导的基础上,进而分析我国目前消费需求严重不足的深层次原因,论证了消费主导型经济结构的建立必须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特别应把初次分配当作国民收入分配改革的重点。最后,为了破解初次分配领域中的难点,提出了建立利益分享机制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3.
1979—1988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当年价)以14.6%的年均增长速度向前推进。这个速度,不仅同在改革大潮里跌宕的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不可企及,发达的资本主义各国也是如此。显然,在这个数字背后,隐函着其他各国同样不具备的巨大增长推进动因。过去的10年,我们投入了极旺盛的热情和精力,设计改革方案,选择改革策略,反思改革道路,而对于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动力机制的作用效力,则缺乏成型和系统的思考,这个问题相对被冷落了。实际上,改革的最根本意义,是为经济有效增长和发展创造宽松的制度环境,正是在这个意义上,3年前,几位有名望的经济学家把发展作为与改革同等重要的问题提出,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了思考中国经济问题的角度,拓宽了经济研究的空间。把经济增长作为一个与体制改革密切相关的根本问题,在理论上探究经济增长的推进动因及其各种经济增长促进因素的作用效力,是本文所做的尝试。  相似文献   

4.
黄晶 《技术经济》2017,36(11):106-112
采用时变马尔科夫区制转换模型,分析了不同投入要素在不同经济增长阶段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差异,以及影响经济在不同区制之间跃迁的关键因素。研究发现:在三类经济增速区间内,人力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最强,在推动经济从中速增长向高速增长转移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帮助经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在于提高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投资的匹配度,使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流动与产业集聚和城市化发展一致、与技术创新能力提升配合;渐进式转型有利于平滑增长路径,降低向高收入均衡收敛的临界值。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我国贸易结构变迁、自主研发能力等角度分析了我国对外贸易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并从贸易战略、贸易结构升级、研发创新能力等角度对近期我国贸易结构与经济增长影响机制进行了分析和验证.  相似文献   

6.
郇军 《经济师》2006,(7):273-275
产业集群是经济发展的产物,并随着经济发展而发展。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创新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发展动力、发展环境,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低成本优势向技术优势转变。  相似文献   

7.
经济增长波动与动力转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经济增长依然有其强劲的内在发展动力,但也将越来越受到外部冲击。平衡内外,稳定经济增长成为现阶段最为重要的宏观政策目标;同时加大优化要素配置的微观改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才能在未来发展中继续高速稳定地成长。  相似文献   

8.
从经济增长方式内涵看经济增长方式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元坤 《当代财经》2000,(11):11-15
经济增长方式是生产要素组织方式与要素组合运作方式的耦合统一体,依演进历程可将经济增长方式区分为自然型、粗放型、集约型及网络型四类。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方与途径有同极转换与异极转换二种类型,政府可从构建激约束机制着手驱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自觉转换,就我国经济增长的方式转换而言,在总体上必然体现为同级转换、异级转换并存并以异级转錾中的跨级转换为主的混合转换。  相似文献   

9.
广东经济在历经改革开放30多年的高速增长之后,正逐步转入中高速增长阶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任务十分艰巨。新的发展阶段,意味着广东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也正在发生重大变化。认识和分析增长动力结构的变化才能看清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为“十三五”广东经济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0.
陈体标 《经济学》2007,6(4):1053-1074
本文试图从生产技术角度构建一个多部门的经济增长模型,同时容纳Kuznets事实和Kaldor事实。模型经济由最终部门和多个中间部门组成,最终产品由各中间产品以CES函数形式生产。各中间部门的技术增长率不同,而这种差异引起经济结构变化,并导致中间产品的相对价格变化,进而决定各中间部门之间要素流动和产值相对份额变动。最终产品的技术增长率为各中间部门的技术增长率加权平均和,并随经济增长单方向变动,变动方向与中间产品之间的替代弹性大小相关。  相似文献   

11.
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投资、消费、出口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各不相同.国内消费对于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保持相对稳定,但在经济快速增长时期有不断降低的趋势.投资和出口则相互交替,单独或共同主导拉动了经济的增长.文章分析我国改革开放前后三十年,尤其是经济快速增长的后三十年,包括刚刚经历的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几个典型时期的经济增长动力因素--投资、消费、出口的变化及其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而为优化经济增长动力结构提供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12.
在新常态的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迈入新的历史起点,经济增长进入新阶段。新阶段,我国面临重塑经济增长动力的艰巨任务,亟需构建起质量型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为新一轮经济增长创造前提,从而实现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优化。新阶段质量型增长动力转换的内容包括:从规模扩张转向效率提升;从经济结构多元化转向经济结构高级化;从制度构建转向制度创新;从需求刺激转向供给结构改革。质量型经济新阶段动力转换的难点在于:经济增长效率低下,经济结构失衡,经济增长的有效供给不足,经济增长中创新能力欠缺。新阶段质量型增长动力重塑的思路及对策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聚经济发展新活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增长动力机制的有效转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引领绿色经济发展模式;深化改革,实现短期增长和长期增长相结合。  相似文献   

13.
经济结构变化和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试图从生产技术角度构建一个多部门的经济增长模型,同时容纳Kuznets事实和Kaldor事实。模型经济由最终部门和多个中间部门组成,最终产品由各中间产品以CES函数形式生产。各中间部门的技术增长率不同,而这种差异引起经济结构变化,并导致中间产品的相对价格变化,进而决定各中间部门之间要素流动和产值相对份额变动。最终产品的技术增长率为各中间部门的技术增长率加权平均和,并随经济增长单方向变动,变动方向与中间产品之间的替代弹性大小相关。  相似文献   

14.
自从2003年,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的增长周期以来,全国各地区的生产总值与固定资产投资产投资增长很快,从哈尔滨所处的东北区域整体情况看.2003年国家实施东北振兴政策以来,沈阳.大连、长春快速集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了超常速增长.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经济增长动力结构的特征、危机与提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需求的视角看,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于投资增长和出口扩张;从供给的视角看,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于要素投入、技术引进和体制改革。但理论和实践证明,这种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已经危机四伏、无法持续,必须加快转变和提升。无论从内部经济运行还是从外部经济环境来看,扩大国内消费需求、自主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和深化市场改革应该成为今后我国经济增长动力结构中的重要支点。  相似文献   

16.
17.
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均衡发展,除了实现空间公平,还要实现总体效率的提高,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之间进行公平和效率的兼容选择和权衡。要想达到维护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秩序的目的,需通过承认和规范特定生态环境和经济利益来实现,最大限度地实现对这些利益的调整,平衡经济利益和环境利益的融合,实现利益最大化。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的动力运行机制主要由自发生成的市场调节机制、理性设计的政府调控机制和企业生态环境保护动力机制组成。  相似文献   

18.
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是一个具有鲜明时代性特征的问题,它取决于不同时代的社会制度和政治经济体制,即使在社会主义社会,区域经济增长也随着不同经济体制模式表现出不同力量的作用。在完全的中央计划经济条件下,由于生产力布局完全由国家统一规划,生产规模和产量也受国家统一控制,各地区干部和职工的分配也是由国家在划分大区的基础上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19.
经济增长的结构解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20.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成为目前全球主要经济体中最高增长纪录的创造者和保持者,被称为“中国奇迹“。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于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和出口,此外,中国宏观制度变迁也成为最重要的原因。在中国持续高速增长的同时,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