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业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的最佳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鲍景喜 《财贸研究》1995,6(5):47-50
<正> 我国是一个劳动力资源丰富到近乎可以无限供给的国家。在全国12亿人口中,有9亿多在农村,在总数为4.2亿的农村劳动力中农业劳动力又占了97.7%。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后,随着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越来越多。据测算,目前全国农业剩余劳动力有1亿多,这还不包括仍滞留在土地上处于“隐蔽性失业”状态的劳动力。90年代中后期,全国农村每年还将增加600—700万个劳动力。到本世纪末,农业剩余劳动力将达到2亿人。对此,若不进  相似文献   

2.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一个促进劳动力资源配置的过程,它是一个劳动力由乡村流向城市,由低劳动生产力部门流向高劳动生产力部门的过程,剩余劳动力的这种转移并且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快经济的发展。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较大规模的转移是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真正开始的。研究了最近几年,我国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现状、现在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以及农村剩余余劳动力转移所带来的效用。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对促进农民增收的作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农业剩余劳动力及其转移 的内涵 农业剩余劳动力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理解:一是绝对剩余,是指在一定区域、一定时期、一定生产力水平条件下,使农业劳动力的边际效益为零时,农业中供大于求的那部分劳动力。二是相对剩余,是指在一定区域、一定时期、一定生产力水平条件下,使农业劳动力的劳动生产率达到全国平均劳动生产率时,农业中供大于求的那部分劳动力。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指农业剩余  相似文献   

4.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利用问题,关系到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到广大农村居民致富奔小康,关系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和人口城镇化进程。研究这一问题,有必要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所面临的形势,确定转移的基本原则,总结和探索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途径。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所面临的客观环境 1、大量自然资源闲置与农村劳动力剩余的现象并存,农业内部的就业容量还很大。湖北省还有2000多万亩宜林山场、3000多万亩宜牧草山草坡、200多万亩  相似文献   

5.
邵作昌 《中国市场》2006,(1):138-139
近年来,中央十分重视"三农"问题.农村劳动力过剩是“三农”问题的关键.据测算,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约1.34亿人,每年新增农村劳动力约1000万人,他们几乎全部转化为剩余劳动力.农村劳动力剩余,使许多农民处于失业和半失业状态,农村贫困人口所占比例居高不下.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要从分析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各种因素入手,才能对症下药,找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的具体方案.为此,笔者对山东省济宁市近几年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进行了调查,并获得许多宝贵资料.  相似文献   

6.
杨斌 《市场论坛》2004,(10):24-25
失业已经成为全球性发展的最大难题之一,创造就业已经成为全球发展的最大任务之一,同样,就业与失业问题已经成为21世纪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挑战.这与我国的基本国情密切相关.中国就业问题最突出的现象之一是农业劳动力就业严重不足.到2000年,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为1.42亿人,占全国农业劳动力总数的42.4%.(2000年总人口12.6583人,就业参与率56.2%)这相当于我国农业劳动力中有效劳动时间不足3/5,剩余劳动时间2/5以上.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造成的总产出损失相当于GDP的20%~30%;造成的居民消费损失相当于GDP的2%~10%.我国农业劳动力占全国劳动力总数的50%.但是农业附加值占全国GDP的比重只有16%,在这种情况下,只有转移农民,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因此,解决中国的失业问题根本在于开发和利用好农村的剩余劳动力.  相似文献   

7.
邵作昌 《中国市场》2006,(2):138-139
近年来,中央十分重视“三农“问题.农村劳动力过剩是“三农“问题的关键.据测算,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约1.34亿人,每年新增农村劳动力约1000万人,他们几乎全部转化为剩余劳动力.农村劳动力剩余,使许多农民处于失业和半失业状态,农村贫困人口所占比例居高不下.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要从分析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各种因素入手,才能对症下药,找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的具体方案.为此,笔者对山东省济宁市近几年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进行了调查,并获得许多宝贵资料.……  相似文献   

8.
杨斌 《市场论坛》2004,(7):24-25
失业已经成为全球性发展的最大难题之一,创造就业已经成为全球发展的最大任务之一,同样,就业与失业问题已经成为21世纪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挑战。这与我国的基本国情密切相关。中国就业问题最突出的现象之一是农业劳动力就业严重不足。到2000年,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为1.42亿人,占全国农业劳动力总数的42.4%。(2000年总人口12.6583人,就业参与率56.2%)这相当于我国农业劳动力中有效劳动时间不足3/5。剩余劳动时间2/5以上。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造成的总产出损失相当于GDP的20%-30%;造成的居民消费损失相当于GDP的2%-10%。我国农业劳动力占全国劳动力总数的50%。但是农业附加值占全国GDP的比重只有16%。在这种情况下,只有转移农民,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因此。解决中国的失业问题根本在于开发和利用好农村的剩余劳动力。  相似文献   

9.
发展劳动技术密集型——设施农业的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新形势下改造传统农业和发展设施农业的必要性(一)改造传统农业和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业是适应我国基本国情的必然要求 一方面,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农村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据中国农科院农经所课题组研究,到2009年12月底,我国农村40岁左右的剩余劳动力有近5650万人,处于不充分就业状态。预计2010年至2015年全国农村新增劳动力3000万以上,  相似文献   

10.
赵春蕾 《中国市场》2008,(52):198-199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必然导致农业劳动力的大量转移,随着农业生产劳动率的提高和可耕地资源的减少,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凸显出来。加快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我国城镇化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原因分析,找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并结合我国具体国情,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渠道。  相似文献   

11.
农村转移劳动力素质及相关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劳动力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向非农行业转移,转移最多的年份曾达到3000万人。目前我国劳动力的转移依然保持着较大的规模。本文利用1996年全国30个省、5827个村、16.3万多个农户、33.3万多个劳动力的抽样调查资料对当...  相似文献   

12.
<正>农村劳动力转移行业的预测综合有关数据测算,目前我国农村约有1.2亿—1.5亿绝对剩余劳动力,另外还有约2.3亿处于半闲置状态。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表明,在跨省流动人口4242万人中主要是农村的务工经商人员,达3200万人,占跨省流动人口的75.4%。“十一五“时期,这种流动的规模将呈扩大趋势。再据2004年江苏省就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对全省3.72万户农村居民抽样调查和1251个乡镇、涉农街道全面调查资料表明,2004年江苏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继续保持了良好增长势头,全年新转移农村劳动力98.38万人。到2004年12月底,全省农村劳动力累计转移人数达到1478.38万人(包括地域转移和产业转移),占全省农村劳动力总量的2665万人的55.46%。与2003年相比,比重提高了3.35个百分点,转移人数增加98.38万人,增长7.1%。其中苏南增加15.83万人,转移比重70.85%,较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苏中增加27.98万人,转移比重58.71%,较上年提高3.96个百分点;苏北增加54.57万人,转移比重44.65%,较上年提高3.8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3.
劳务经济是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实现小康的重要途径。广西田东县鼓励农民下山进城入谷务工创业 ,摸索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新路子。一、农民下山进城入谷的基本情况田东县是著名革命老区 ,百色起义的策源地 ,也是全国扶贫工作重点县。目前有6万劳动力剩余 ,农村劳动力过剩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和重大的经济社会问题。“下山” ,是指将大石山区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到经济条件好、就业机会多的平原城镇创业 ;“进城” ,既指离土离乡到其他城镇打工 ,也指离土不离乡在县内务工 ;“入谷” ,是指利用右江河谷腹地良好…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村劳动力的供给远远超过了农业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不仅有助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解决我国的农民、农村和农业问题.本文以农村剩余劳动力为研究对象,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意义出发,分析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据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完成的一项研究报告,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口已达1.2亿人,政府机构改革与事业单位的改革还将有约430万人必须另寻就业门路。同时,待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多达1.3—1.5亿,“十五“期间至少有4000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向城镇和非农产业就业。按照目前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状况推算,每年能够增加的就业岗位为800万个左右,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非常突出。就业仍是中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6.
《财经界》1997,(3)
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状况的两个最重要的综合性指标。通货膨胀影响的面很广,涉及到广大消费者;而失业对失业群体在思想上和生活上都可能受到灾难性打击。表面上,我国城镇失业率不到3%,实际上,我们有更多的隐性失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预计到2000年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将由目前的1.3亿增加到1.4亿,另外,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力度加大,兼并和破产企业会相应增加,失业职工也会随之增多。据劳动部门统计,截止去年6月底,全国破产企业4.6万个,涉及下岗职工754万人。预计到2000年,我国城镇失业人数将达到1600万人,失业率将提高到7.4%。由此可见,我们的再就业任务相当艰巨。我们无论如何估价再就业工作  相似文献   

17.
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状况的两个最重要的综合性指标。通货膨胀影响的面很广,涉及到广大消费者;而失业对失业群体在思想上和生活上都可能受到灾难性打击。表面上,我国城镇失业率不到3%,实际上,我们有更多的隐性失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预计到2000年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将由目前的1.3亿增加到1.4亿,另外,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力度加大,兼并和破产企业会相应增加,失业职工也会随之增多。据劳动部门统计,截止去年6月底,全国破产企业4.6万个,涉及下岗职工754万人。预计到2000年,我国城镇失业人数将达到1600万人,失业率将提高到7.4%。由此可见,我们的再就业任务相当艰巨。我们无论如何估价再就业工作  相似文献   

18.
张同升 《中国市场》2011,(50):13-19
本文利用多种计量方法,对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与结构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2009年,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在1亿人左右,较2005年减少约1500万人。从年龄结构看,40岁以下的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只有不到3500万人,较2005年减少约3000万人,而40岁以上的比例较2005年增加了22个百分点,达到65.2%。从性别结构看,25岁以下年龄段的女性劳动力基本全部转移出去,未来城镇非农产业女工短缺的现象将更加突出。从地域结构看,河南、湖南、四川、安徽、广西、江西等乡村劳动力供给大省的外出务工人员数量继续增长,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的空间差异非常明显。这种情况表明,我国乡村劳动力总量过剩与结构短缺的矛盾更加严重,必须采取针对性政策措施,促进各地产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9.
探索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应在国家出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规划和方案下,严格控制农村人口数量的基础上,深化以户籍和土地为主的制度改革,提高农业生产率和剩余劳动力的整体素质,改善劳动力市场环境、加速城市化进程以及大力开拓国际劳务市场,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我国农业人口有9亿多,土地资源相对稀缺,大量劳动力集中在有限的耕地面积上,数量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否顺利转移就业,不仅关系到经济的发展,而且关系到政治和社会的稳定.如何既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又保证社会和谐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需要深入探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