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司购并战略在传统意义上一般可分为公司横向购并战略、公司纵向购并战略和公司混合购并战略3种,但这些战略在解释当今企业购并战略动机时往往十分乏力。本文试从企业购并目标战略、地区战略、购并行业战略、购并行动战略和购并人才战略等5个主要文面,对当今企业购并战略特点进行层次、多方位阐述。  相似文献   

2.
李杏 《商业研究》2004,(17):53-56
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购并的浪潮越演越烈,已经成为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形式。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下,随着中国加入WTO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外资购并国有企业不仅为我国利用外资带来了新的思路,也为国有企业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外资购并对国有企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应努力开创国有企业改革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3.
本文试图通过对新世纪又一轮的兼并浪潮的观察和阐述,对比历史上的五次购并浪潮,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出这一轮新的购并的内在动因和外在趋势;最后,还从我国的现实国情出发,提出我国在此次购并浪潮中所应扮演的角色和可能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王晨  宏伟 《商界名家》2003,(6):20-22
2003年,对于全球医药行业来说,美国辉瑞公司最新上演的购并“大片”也许仅仅是一连串新的大公司购并重组好戏的序幕,下一出“大片”的主角或许就是还未完全度过重组整合期的葛兰素史克。而与处于重组激荡之中的世界医药巨头相比,中国医药行业近来似乎显得相对平静,但事实上,一股全面扫荡中国医药行业的重组购并潮正在暗自酝酿之中,随时可能喷涌而出。业内分析人士指出,这股重组浪潮将涉及各个医药领域,其中医药商业和化学原料药两大市场将成为主要对象。  相似文献   

5.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购并通常是作为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策略。在企业购并实践中,购并主旨定位偏差,购并战略模式选择不当,而导致购并失败或效益不佳的例子较多。企业购并的目标应着眼于提升企业的实力,主旨应落脚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购并动机决定企业购并后整合方式的选择和企业购并后的效果,因此,关注购并的动机非常重要。应该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出发,积极进行企业购并的战略模式选择。  相似文献   

6.
试论企业购并风险的规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相和 《商业研究》2006,(13):75-78
公司购并业已成为继对企业“放权让利”和“承包经营”之后企业改革的“第三次浪潮”,它是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的必然产物。作为一种高度风险型的战略性对外投资,应用得好,既可以优化资源配置又能够加速资本集中,使企业日趋大型化、多元化和国际化。但如果购并不规范的话,轻则会给企业带来风险,重则会使企业陷入困境甚至破产。因此,正确认识购并风险,分析其产生原因并且合理规避购并风险已成为规范公司购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姜萍 《商业研究》2000,(2):62-63
随着企业改制、购并、资产重组和股份制合作等经济业务的不断发展,在资产评估中出现 的企业商誉问题,已日益成为会计实务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由于我国大部分被购并企业是国有 企业,这类企业在被购并过程中往往产生负商誉。因此,对于负商誉问题应进行深入研究,以适 应新的经济形式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基于TMS320C54x实现π/4-DQPSK调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购并的角度看,吸引外资主要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进行:一是外国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和整体收购的方式收购我国企业;二是国内企业到境外去上市或者在境外证券市场上进行买壳上市。我国过去引进的外资大多是通过合资、合作或者独资的方式进入中国的,而通过购并方式进入中国的外资比例还很小。应对入世的挑战和国际投资形势的变化,中国必须在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以全新的方式参与全球范围内的引资竞争。购并将成为我国吸引外资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9.
全球金融购并浪潮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航 《国际商务研究》1999,(1):40-42,50
<正> 一、全球金融购并的成因 1998年4月6日美国花旗公司宣布与旅行者公司合并,合并交易金额达到820亿美元,创造了迄今世界企业并购的最高纪录。1998年4月13日美国国民银行宣布与美洲银行合并,第一银行宣布与第一芝加哥银行合并,交易金额分别达到593亿美元和298亿美元。这几起美国金融界的并购将近来风起云涌的全球金融购并浪潮推向了一个新的顶峰。  相似文献   

10.
刘东灵 《商业研究》2000,(10):74-76
资产评估业是当前社会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服务中介行业,随着公司购并逐渐在我国的兴起,与公司购并相关的资产评估显得日益重要。公司购并通过产权交易以增加其自身的经济实力,实现规模的市场经济行为。由专业人员按照法定的标准与程序,依据国家规定的有关资料,运用科学的方法,公正准确的对公司资产的现实价格进行评定和估算,使购并活动成为真正市场化的经济行为。  相似文献   

11.
当代企业购并的动因及其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秀英 《北方经贸》2001,(3):186-187
企业购并是许多企业谋求发展的一种重要手段,由来已久。当代企业购并与传统的企业购并活动比较又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和特征,这不仅受企业竞争全球化的影响,而且与各国的经济结构调登,宏观政策的支持等有很大关系。分析把握当代企业购并的基本的动队特征,对推动我国企业在购并中不断发展壮大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跨国购并方式正在成为我国企业“走出去”战略中一种重要的模式。本文根据万向、华立和海尔等企业跨国购并的实践,分析了中国企业在跨国购并中可能采取的模式及其启示。  相似文献   

13.
跨国购并中企业文化整合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国购并正成为我国企业快速进入国际市场的主要战略手段。早期日本及国内的若干案例表明跨国购并的绩效并不乐观,而文化间差异是导致跨国购并失败的最根本原因。根据购并公司文化包容性与购并双方业务相关性的不同匹配状况提出了四种企业文化整合策略,并提供相关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14.
文章把亏损递延条款的避税功能放在企业购并的环境下考察,得出了亏损递延条款的合理避税功能不能成为企业购并的动因的结论;并进一步考察了亏损递延条款的合理避税功能在企业购并中运用的政策边界和理论边界。  相似文献   

15.
《北京商业》2006,(1):16-16
2005年,中国购并活动异常活跃,交易总额达到464亿美元,较2004年上升34%。展望2006年,普华永道预计购并交易总额将低于上年。但由于中国监管环境日趋改善及产业投资基金活动的增加,未来中国境内和外商购并中国企业的交易数量将继续保持增长,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活动亦会有极佳的增长前景。  相似文献   

16.
购并在企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实现规模经济效应的有效途径.在成本方面,企业要综合考虑购并所带来的正面及负面效应.本文从购并成本入手,借助于均衡模型,对购并企业适度规模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企业间购并行为日益增加,同时,由于中国企业处于机制转换的阶段,普遍存在着 相当可观的“私人利益”──管理者(层)在控制企业经营过程中所能获得的私人收益。普遍认为 私人利益的存在不利于企业购并的效果,阻碍了企业通过购并提高公司价值的进程。然而,我们 的分析却发现,私人利益的存在有可能利于企业购并的效果,关键在于私人利益的归属。  相似文献   

18.
罗宏 《农机市场》2001,(11):25-27
企业购并是企业取得外部经营资源,谋求对外发展的一种战略选择。合资则是企业进入新经营领域的一种战略选择形式。企业购并或合资是一种很好的投资方式,但需要缜密的决策。对于大国型国有企业而言,如盲目进行资本运营,似“盲人骑瞎马”一般,一旦到了“夜半临深渊”的境地,失败也就在所难免。这样的购并或合资不仅不能成为财富,反而会成为包袱,不仅无益于增加企业效益,甚至连自己也会被拖垮。  相似文献   

19.
目前,由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带动的跨地区、跨行业购并潮正在形成。这既是我国政治经济发展战略变化的反映,也是未来我国政治经济格局产生变化的因素之一。企业跨地区购并是国家区域发展战略调整的结果,也是我国市场供给能力增长快于市场需求扩大和企业经营战略等因素的必然结果。我国在进行跨行业、跨地区的企业购并时,既要大胆推进,又要谨慎对待,同时要注重购并企业中的文化重塑,并吸取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20.
企业购并目标选择 为了实现协同的价值,收购目标企业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企业各业务之间的相关性越大,其核心能力的运用效率就越高,因此企业购并应着眼于相关业务和能力领域。对于被收购的那些与核心业务无关的企业,这些公司大多数不能很好地整合,在收购5年之后,70%以上的公司又把这些不相关的公司重新剥离了出去。在购并对象的选择上应遵循相关性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