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施人才培养"导师制"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院校"导师制"以培养学生创新设计能力、制作加工能力等职业技能为目标,集专业指导和思想教育为一体.导师的工作内容主要有专业指导、成长指导、发展指导.导师制的运行,需要制定相关的管理办法,对导师的选聘和考评程序作出明确规定.导师制在实践运行中可采用项目驱动、大赛带动、毕业设计联动、社会实践等指导模式.  相似文献   

2.
王珂 《乡镇企业科技》2010,(34):168-168
高职院校“导师制”以培养学生创新设计能力、制作加工能力等职业技能为目标,集专业指导和思想教育为一体。导师的工作内容主要有专业指导、成长指导、发展指导。导师制的运行,需要制定相关的管理办法,对导师的选聘和考评程序作出明确规定。导师制在实践运行中可采用项目驱动、大赛带动、毕业设计联动、社会实践等指导模式。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会计专业硕士双导师制的现状进行描述,提出了目前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需要校外导师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划分并履行校内外导师责任、提高导师之间相互合作意识,完善双导师制课程设置等相关建议,加快实现双导师制在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更好的落实。  相似文献   

4.
高校现行班级导师制作为辅导员制的有益补充和加强,推行以来凸显出特征性和障碍性矛盾。在不打破班级导师制和辅导员制双轨运行模式条件下,通过调整现行班级导师制运行机制,实行真正意义的党委统一领导和班级导师第一责任人制,并加强班级导师激励和考评制度。实践中注重提高新机制下的班级导师制运作效能、提高班级导师队伍的数量和质量、促进两支队伍能力和水平良性发展,使班级导师制在人才培养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职业院校以就业为导向,进行人才教育和培养,应该实行辅导员与专业导师组成的双重导师制.本文主要阐述了职业院校导师的职责,并重点探索了专业导师的工作模式.导师制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6.
既有研究发现,企业导师制在实践中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共存.寻找双向选导情境下,企业导师制实施实践中趋利避害的方法对引导新员工成功社会化,最终成为组织的有效资源是十分重要的,特别是在劳动力市场更新换代的加速期.本研究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探索双向选导情境下,企业导师制在新生代新员工组织社会化的过程中产生作用的内在机制.通过对A公司(猎头行业)的16名新生代新入职员工访谈数据和观察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在新生代员工进入组织初期,导师对新员工的指导大致存在工作指导、心理咨询、调解和提拔四个阶段的递进,但四个阶段不是绝对割裂的.在某段时间,员工可能同时对人际交往、工作存在冲突,需要导师及时地给予咨询与调解.本研究为企业导师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劳动力市场视角,通过案例分析联结和扩展了企业导师制的相关研究.在企业导师制实施实践中,管理者应该注意劳动力市场更替及导师指导的阶段性.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当前高校导师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弊端出发,提出了本科生学业导师制推行的必要性,并对导师制的具体实施提出相应的对策,认为明确学生导师的角色、完善本科生导师选聘制度、建立合理的评价激励机制、强化导师队伍建设是推行本科生学业导师制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8.
导师制是指由导师周期性地对学员进行指导,使其快速融人企业文化,在知识、技能、经验、工作方法、思想素养等各方面得以提高,最终实现企业目标和员工个人目标.根据企业实际,可将导师分为新工导师、管理导师和专业导师,企业一般都按既定的评价流程,建立各自的导师库.本文主要针对中基层员工,以制造业为例,介绍导师制. 导师的任务主要包括: ●帮助学员熟悉企业环境、文化、规章制度、部门职能等,引导学员按流程操作.  相似文献   

9.
《价值工程》2017,(14):192-194
高职院校专业导师制的产生是基于未来就业的社会发展需求,由高职教育的特殊性决定,由高职学生的特殊性决定。当前学生对于高职院校专业导师的工作满意度较高,但还存在着数量不足、考核不合理、职责不明确等不足。通过严抓选聘、完善机制、健全考核标准、与企业导师相结合等举措加强专业导师建设,专业导师制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本科生导师制是本科生教学中的一项制度创新,受到众多高校的青睐.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指出本科生导师制的特点、工作内容与目前我国在本科生导师制推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根据这些问题,提出了基于链媒体的本科生导师中的师生沟通的平台.  相似文献   

11.
高校导师制起源于西方,后流传应用于我国。针对导师制在我国应用发展的局限性,本文提出了在工科院校采取学业导师+人生导师+社会导师"三位一体"的导师制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简要阐述了"三位一体"导师制运用的时代背景,分析了其基本内涵,论证了"三位一体"导师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导师制的发展开始,阐述了推行导师制的意义、导师的职责、学生的义务,及我系导师制的的做法和目前导师制存在的问题。大学生导师制是在传统的导师制基础上,伴随着高等教育发展而出现的大学生教学模式。在推行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3.
导师制培养模式是对教学改革的创新,是一种全方位育人的现代教育理念,宜宾学院经管类专业实施导师制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还存在导师资源缺乏、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缺乏力度、导师指导连续性不够等问题。本文在此基础上从增加导师资源,明确导师职责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导师制的发展开始,阐述了推行导师制的意义、导师的职责、学生的义务,及我系导师制的的做法和目前导师制存在的问题.大学生导师制是在传统的导师制基础上,伴随着高等教育发展而出现的大学生教学模式.在推行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5.
《价值工程》2016,(7):247-250
在临床医学本科教育中,双导师制教学是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创新。通过对本科医学生及导师进行系统的调查、访谈和需求分析,基本明确了导师在整个带教过程中需履行的职责及实现的任务目标。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双导师制教学体系的分析,归纳总结在该体系下导师职责与任务目标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16.
财会专业是一个专业性和实践性较强的专业,针对财会专业大学生对努力方向比较迷茫导致学习动力不足,加之毕业找工作受到无经验歧视且进入工作角色慢的现象,分析了传统教育模式方面的原因,提出对财会学生教育的校内导师加校外导师的双导师制。双  相似文献   

17.
“本科生导师制”是地方高校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培养创新人才的一项重要制度,该制度是在借鉴“英国牛津模式”和“美国哈佛模式”下应运而生的,是我国高校配备德才兼备的导师对本科生进行适时指导的人才培养制度和教学管理制度。本文分析了地方高校在实施“本科生导师制”中面临的现实挑战,如实施效果不显著、导师职责不明确、与学生需求脱节等,并从增强认知、明确责任和本土化、校本化改造等方面提出地方高校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8.
组织导师制是理论界和实践界关注的热点之一,但尚缺乏对其研究成果的系统归结.文章重点梳理了组织导师制的概念、效益以及其影响导师/徒弟的中介作用(包括情感、学习、激励、社会交换和角色压力源的传导机制)和调节作用(包括徒弟/导师的个性特质、认知和价值观等个体因素以及导师制类型、组织文化和制度等组织因素的干扰机制)的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阐明了未来研究值得深化的方向以及实践应用的建议,这既为推进组织导师制研究的发展提供了依据,也为提升组织导师制实践的效能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9.
导师制由来已久,早在十几世纪,牛津大学就实行了导师制,其最大特点是在教学方式上注重个别指导,在教学内容上强调德智并重,在学习环境上营造自由、和谐与宽松的氛围。最早将导师制教学模式引入我国的是浙江大学费巩教授,费巩教授根据中国高等教育实际介绍了牛津大学导师制的四大特点:重导师指导、重博览群书、重思想见解、  相似文献   

20.
倪艳波 《价值工程》2014,(18):242-243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和社会政治经济走向的发展,经历几年的研究生扩招之后,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已进入了跨越式的发展阶段,单导师制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局限性日益凸显。培养创新能力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核心,只有组建导师团队,使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不同专业的导师交流互补,才能使知识更新、研究创新,从而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