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蔡恩泽 《董事会》2013,(7):20-20
现在,中国光伏产业已进入洗牌周期。从历史经验来看,在适当时机进行洗牌重整,不一定会对相关产业发展带来拖累,反而会为相关产业的发展赢得更广阔的空间6月4日,欧盟委员会宣布,欧盟将从6月6日起对产自中国的光伏产品征收11.8%的临时反倾销税,如果双方未能在8月6日前达成妥协方案,届时反倾销税率将升至47.6%。虽说这一临时性裁决留有缓冲余地,但我们不能把期望完  相似文献   

2.
2013年6月4日,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双反"的初裁结果出炉,宣布自6月6日~8月6日对产自中国的光伏产品征收11.8%的临时反倾销税,如果双方未能在两个月内达成解决方案,税率将升至47.6%。  相似文献   

3.
行业     
《中国机电工业》2012,(8):16-16
美国反倾销欧盟紧随中国光伏业面临生死关头 今年5月18日,美国商务部做出对中国太阳能电池和组件反倾销结果的初审,征收高达31%到25%的反倾销税。时隔两个月,又传出了德国Solanworld公司要求对中国向欧盟出口光伏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的消息,全球光伏贸易战即将升级。7月26日,英利、尚德、天合、阿特斯四大光伏企业在北京举行应对反倾销调查新闻发布会,代表中国光伏行业强烈呼吁欧盟慎重考虑对华光伏发起反倾销调查。  相似文献   

4.
视点     
近年来,中国光伏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不断提高,产业链呈现快速发展态势,已形成了包括晶硅生产、太阳能电池及组件制造、光伏系统安装及相关配套产业在内的较完整的太阳能光伏产业链,太阳能光伏产业规模居全球第一。然而,由于技术水平一直处于跟随状态,缺乏自主创新的气氛和投入,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眼下却正在面临严峻考验。8月31日,欧盟向中国驻欧盟使团发出照会,确认将对中国企业出口欧洲的太阳能电池及组件发起反倾销调查。9月6日,欧盟委员会宣布对中国光伏产品的反倾销正式立案调查。  相似文献   

5.
2011年11月8日,美国商务部决定接受SolarWorld等7家美国太阳能电池板生产商的申请,对中国光伏企业展开反倾销、反补贴调查。由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牵头,英利、尚德、天合、阿特斯等14家光伏企业抱团,处于“双反”漩涡中的中国光伏产业集体发出了应对的声音。这一事件在国内引发持续关注,  相似文献   

6.
背景:进入今年第三季度,股价大幅下跌、业绩大面积亏损已是很多光伏企业必须面对和接受的事实,甚至连尚德、赛维LDK这样的行业巨头都传出了破产的传言。而近期美国市场上针对中国光伏企业和产品的"反倾销反补贴"  相似文献   

7.
从2009年6月29日欧盟制造商协会代表欧盟6家铝轮毂生产商向欧盟委员会递交"对中国铝轮毂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的申诉书,到2009年8月14日欧盟正式发布公告,宣布对国内铝轮毂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开始,再至2010年5月12日,9个月过去了,欧盟反倾销调查小组终于给出了初步结果。  相似文献   

8.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11月7日做出终裁,认定从中国进口的晶体硅光伏电池及组件实质性损害了美国相关产业,美国将对此类产品征收反倾销和反补贴关税。根据美国商务部今年10月份裁定的幅度,美国海关将正式对中国产晶体硅光伏电池及组件征收18.32%至249.96%的反倾销税,以及14.78%至15.97%的反补贴税。同时,根据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的另一个裁决,  相似文献   

9.
背景:进入今年第三季度,股价大幅下跌、业绩大面积亏损已是很多光伏企业必须面对和接受的事实,甚至连尚德、赛维LDK这样的行业巨头都传出了破产的传言。而近期美国市场上针对中国光伏企业和产品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的呼声更是给已然迷茫的光伏产业再添变数。一路高歌猛进的中国光伏产业究竟面临着怎样的困境,该如何面对这接踵而至的“生死劫”?  相似文献   

10.
纪爱玲 《化工管理》2014,(22):60-61
6月27日,由国内骨干光伏企业发起、联合全国77家光伏企事业单位共同设立的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在北京成立。在业内人士看来,此举标志着我国光伏行业将逐步走上行业自律、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1.
我国光伏产业正在经历一场旷日持久的"寒冬",2013年多数停产的多晶硅企业都可能被淘汰,之后才可能逐步回暖。"我自己也不知道明天在哪里。"面对内外交困、忧患丛生的局面,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的骨干企业——尚德电力的创始人施正荣不得不承认,包括尚德电力在内的中国光伏产业正在经历一场旷日持久的"寒冬"。光伏,这一曾经的朝阳产业,如今面临"四面楚歌"的境地——欧洲光伏补贴下调、美国"双反"调查、欧盟反倾销调查、产能严重  相似文献   

12.
2007年12月5日,墨西哥经济部在其《官方日报》上发布公告,决定对原产于中国的服装类产品进行反倾销日落复审调查。涉案产品海关编码为6101~6117、6201~6217和6301~6310。该公告自2007年12月6日起开始生效。复审调查期为2007年1月1~6月30日,听证会于2008年8月11日举行。本案的各利害关系方可到墨西哥经济部国际贸易  相似文献   

13.
记者:历时10个多月的中欧光伏贸易争端通过价格承诺初步解决,这对我国太阳能产业发展具有哪些重要意义? 张平:2013年7月27日,中欧光伏贸易争端终于尘埃落定.中国光伏产业已与欧委会就中国输欧光伏产品贸易争端达成价格承诺安排,每瓦为0.55~0.57欧元. 此次贸易争端通过价格承诺初步解决,一是使中国光伏产品能够继续对欧出口,并保持合理市场份额.但中国光伏产品出口欧盟还将受到数量的限制,这将以年度配额的方式实现.今后,中国对欧光伏出口的上限是每年7吉瓦.  相似文献   

14.
何焱  李武 《中国纺织》2005,(6):64-68
2004年6月17日,欧盟委员会正式对中国第35类纺织品开展反倾销立案调查,此次反倾销调查涉及企业942家,涉案金额高达4.87亿美元,是中国纺织业有史以来遭遇的最大一宗反倾销调查案.  相似文献   

15.
《商用汽车新闻》记者近日了解到.印度商工部反倾销总局已于6月13日对原产于我国的汽车动力转向系统发起反倾销调查。涉案产品是汽车动力转向系统.主要用于载重能力为12~16吨的中型车和载重能力为16~40吨的重型车。由于印度不承认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申诉方认为,中国的汽车动力转向系统在印度已经构成低价倾销,并申请以印度同类产品的价格为基础,计算中国企业的正常价值。记者从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法律服务中心陈惠清处了解到.应诉企业须在立案公告发布之日起40天内(即7月23日前)向印度商工部反倾销总局递交反倾销问卷答复。不应诉的企业可能面临高额反倾销税率。  相似文献   

16.
光伏寒冬源于无序竞争 记者:近几年,曾经发展迅猛的我国光伏制造业陷入低谷,主要原因在哪里? 杨岗:尽管存在金融危机、需求放缓、"双反"制裁等外界因素,但我认为,目前我国光伏制造业与前两年风机制造业遇到的困境是同一个原因:无序竞争. 中国的企业往往缺乏市场研判,喜欢一哄而上.2011年,曾有人想投资光伏产品,向我征求意见.我告诉他,中国的光伏产业将遇到严重的产能过剩.原因有二:一是国外的光伏产品需求量一直在下降;二是国内光伏市场的支持政策不到位.  相似文献   

17.
5月16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发布公告,对原产于中国和中国台湾的光学增白剂作出反倾销产业损害初裁,裁定涉案产品的倾销行为对美国国内产业造成了实质性损害。根据该肯定性裁决,美国商务部将继续对涉案产品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4月20日,美国商务部对原产于中国和中国台湾的光学增白剂进行反倾销调查。申请方要求对中国涉案产品征收80.64%~203.16%的反倾销税,对中国台湾涉案产品征收61.79%~109.45%的反倾销税。  相似文献   

18.
近期,业内人士就我国对美国及韩国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征收报复性反倾销关税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不少人表示,中国反倾销税率对国内多晶硅价格影响有限。我们姑且不去争论此反倾销案所带来的影响好坏,值得我们思考的是由此事件引发出另一个信息:太阳能级多晶硅与光伏产业息息相关,光伏产业已无法改变当前产能过剩的严酷现实。据有关媒体报道,我国光伏产能已超过全球目前的总需求量。6月初,欧盟宣布要对中国光伏产  相似文献   

19.
11月15日,欧盟委员会对原产于中国的双氰胺作出反倾销终裁,对所有中国企业征收49.1%的反倾销税,涉案产品海关编码为29262000。  相似文献   

20.
2008年3月19日,南非国际贸易委员会发布公告,对原产于中国和中国台湾的聚氯乙烯作出反倾销终裁:对中国涉案企业征收32.7%的反倾销税,对中国台湾涉案企业征收22.6%的反倾销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