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5 毫秒
1.
中国金融发展与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化趋势,从金融中介发展的角度分析了金融和城镇居民收入分配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金融发展和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间有强正相关性,城镇居民收入增长是金融发展的格兰杰意义上的原因;经济货币化程度和金融中介的发展扩大了城镇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也拉大了城镇最高收入阶层和最低收入阶层的差距,金融中介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拉大了城镇居民收入的地区差距.  相似文献   

2.
收入流动是研究收入不平等问题的一个重要视角。笔者通过对我国城镇居民收入流动对长期收入不平等影响的分析发现:(1)在考虑到收入流动的情况下,城镇居民的长期收入不平等并没有各个单独年份的收入不平等那么严重;(2)收入流动对长期收入不平等的缓解程度取决于收入流动的自身变动情况,我国城镇居民收入流动在2000年后呈现整体下降态势,其对我国城镇居民长期收入不平等的缓解程度也出现下降。(3)导致阶层固化的收入流动不利于缓解长期收入不平等,这也解释了进入2000年后我国城镇居民收入流动对长期收入不平等缓解程度呈现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2000-2015年《中国税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分析了我国城镇居民收入与个人所得税收入之间的关系以及城镇居民不同收入来源对个人所得税收入的贡献。研究表明:城镇居民平均收入及人口的增长是个人所得税收入快速增长的根本原因,城镇居民收入结构与不同个人所得税收入来源对个人所得税收入贡献存在差异。文章从多个角度解释了该差异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借鉴国际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对我国城镇居民参与股市的广度和深度进行了测算,并实证检验了其对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股市参与广度和深度对财产性收入提高均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但城镇居民股市参与广度的影响总体服从倒U型特征。同时,房产价格和收入分配差距也对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近20年非平衡数据,运用群组协整检验的方法对我国城镇居民收入与消费的个人所得税效应进行了分析。发现,从长期来看个人所得税并没有体现出与城镇居民消费和人均可支配收入之间的关系,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呈现出不显著且微弱的负相关关系;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对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以往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历年统计数据,分析了我国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变化趋势、结构及空间地域分布.研究表明财产性收入已成为城镇居民收入新的增长点,而财产性收入又与金融发展状况高度正相关,所以金融市场的完善与深化是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前提.另外,不同地区城镇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存在着较大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城镇居民收入的不平等.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国民收入水平会促进财产性收入增长,通货膨胀阻碍财产性收入增长,金融发展水平对财产性收入的作用存在空间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7.
基于我国1999-2016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应用前景理论考察收入不确定性对城镇居民消费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收入不确定性对城镇居民消费率有显著影响,并且该影响具有不对称特征;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具有显著的区域特征。对于我国的东部地区、东北地区和中部地区居民而言,这些地区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符合前景理论特征,而我国西部地区城镇居民消费行为并不符合前景理论特征。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1990-2013年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现金消费支出统计数据,依据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说,利用EVIEWS软件对计量模型进行了参数估计和检验,并对所得的分析结果作了经济意义的解释.同时,通过建立城镇居民消费收入模型,得出了影响城镇居民个人消费支出的主要因素是持久性收入,暂时性收入是次要影响因素,并相应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使得城镇居民收入水平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与此同时,城镇居民间在收入层面上还存在着一定的不平衡性,收入差距始终存在,且有着逐渐拉大的趋势,为了逐步实现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缓解社会矛盾,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本文将从收入结构的视角切入,针对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与产生原因展开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2005~2011年我国31个省(市区)城镇居民的收入和个税数据,重点研究个人所得税对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和社会福利的影响。我们发现:个税能够缩小省际收入差距,但调节作用有限;个税会小幅降低工资性收入对总体差异的贡献率,同时使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的贡献率略微增加;个税没有提高各省之间的收入流动性;个税使城镇居民的社会福利水平下降了,收入差距缩小带来的福利增加并不能补偿收入水平下降导致的福利损失。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利用住户调查数据讨论了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增长来源及其决定机制.从城镇居民不同收入组的收入构成和收入增长的来源构成出发,分析了不同收入组人群的变化特征和不同来源收入构成对各收入组的收入增长贡献.通过文章的分析得出,不同分项收入对于收入增长具有不同贡献,并且在各收入组中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我国城镇各阶层居民收入分配总体状况、城镇居民总收入来源结构及变化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当前城镇居民收入分配状况作出了总体性评价,并提出了我国个人所得税的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居民收入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增长。与此同时,不同阶层的收入水平差距逐步增大,各阶层收入增长苦乐不均,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已成为一条"鸿沟"。本文通过对甘肃省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测算来呈现甘肃省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整体状况,以期引起人们对收入分配差距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当前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现状及原因.我国城镇居民基尼系数自1996年以来,除1999年为0.295以外,其它年份均成不断上升的趋势,2001年达到0.33.这表明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在逐步扩大.目前虽然没有越过0.4的警戒线,但这种增长趋势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再过几年,就会步入收入两极分化甚至更危险的境地.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房价持续高涨,城镇居民的房价收入比一直处于国际上公认的"极不可承受"的状态,其中一线城市的房价收入比更是高的离谱,远远超过人民的承受能力,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存.本文从纵向和横向两个角度分析了我国城镇居民的高房价收入比,探讨了高房价形成的原因,并提出限制房价,保障人民生存权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税收负担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我国1985~2008年的数据对我国税收负担与城镇居民消费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表明: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城镇居民收入,税收负担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有限;促进消费的税收政策并不意味着降低总体税负;加强税制对分配调节的力度更为重要,同时,税收收入的使用应与适当的社会保障政策相结合。  相似文献   

17.
数字     
《大众理财顾问》2014,(2):13-13
正29547元国家统计局1月20日公布,2013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为29547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955元,较2012年名义增长9.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0%。在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中,工资性收入较2012年名义增长9.2%,经营净收入增长9.8%,财产性收入增长14.6%,转移性收入增长10.1%。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2.42万元,较2012年名义增长10.1%。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旅游消费已经成为时尚的休闲娱乐方式。通过研究我国旅游消费水平的特点以及相关数据发现城镇居民家庭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恩格尔系数、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以及旅行社数对我国城镇居民的旅游消费水平有着较为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我国城镇居民在转轨经济中最为明显的一个特点是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使得我国城镇居民的储蓄行为也相应变化;当期储蓄和前几期储蓄、收入及其滞后项呈现出同向变化的趋势,而与消费及其滞后项表现出反向变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我国城镇居民在转轨经济中最为明显的一个特点是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使得我国城镇居民的储蓄行为也相应变化;当期储蓄和前几期储蓄、收入及其滞后项呈现出同向变化的趋势,而与消费及其滞后项表现出反向变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