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樟木之味     
樟木是中尼公路中国境内的一个边贸小镇,过去仅有40多户人家住在这里,主要是夏尔巴人。夏尔巴人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汉语称为“东方人”。夏尔巴人的祖先最早可追溯到河西走廊地带西夏某部落,由于战争等原因,部族不得不长途迁徙,其中的两支进入西藏高原,经过现在的昂仁、萨迦、定结等地,再经聂拉木至樟木出境到尼泊尔,所以在中尼边境上几乎所有的土著都自称是夏尔巴人的后裔。 居住在樟木一带的夏尔巴人主要分为4个家族,他们的语言都有微妙的差异。夏尔巴人的语言是藏语和尼泊尔语相混杂,真正的夏尔巴人,几乎都会说夏尔巴语、藏语、汉语和尼泊尔语,有的甚至还会印度语和英语。 夏尔巴人在漫长的时光中一直保持着很鲜明的中国北方民族的习俗,比如邻里之间借东西。如果男主人不在家,就不能前往别人家里借还东西。如果是借粮食,借的人都会“平升借,高升还”,是一定不肯占人家便宜  相似文献   

2.
1996年5月11日是珠峰攀登史上遇难人数最多的一天。4支探险队中共有9人死亡,他们是珠峰最伟大的商业向导、新西兰人罗布·霍尔与他的向导和客户安迪·哈里斯、道格·汉森、南比“疯狂山峰”登山队的著名向导斯科特·费希尔、托切(夏尔巴人)、陈玉男、布鲁斯·赫罗德以及洛桑江布 (夏尔巴人)。  相似文献   

3.
樟木散记     
在西藏,樟木永远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它是西藏唯一的国家一级口岸,有着举足轻重的经济地位;它是西藏六大自然保护区之一,有着绝美的自然景色;同时这里还居住着一群独具特色、但因为人数较少、尚不能成为一个独立民族的夏尔巴人。这些天生丽质使得樟木小镇无论从哪个角度审视,都是一道迷人的风景。  相似文献   

4.
世居在西藏     
《西藏旅游》2014,(2):52-53
除了前文中所介绍的门巴族、珞巴族、僮人、夏尔巴人、达曼人以外,在西藏世居的少数民族还有回族、纳西族、怒族、独龙族等。他们分布在西藏的不同地区,默默地过着属于自己的平凡而又不为人知的生活。  相似文献   

5.
记者推荐     
《西藏旅游》2010,(1):18-19
行摄 刘怡 本刊编辑《云上的夏尔巴村落:一个摄影师豹镜头之旅》——几乎每一次喜马拉雅的登山之旅都有夏尔巴人的身影。为人们做登山向导似乎就是他们天生的使命。  相似文献   

6.
《西藏旅游》2012,(8):20-27
原来离拉萨市不远,有一片硕大的油菜花海:原来出拉萨,往尼木县吞巴乡,有一条水磨长廊:原来在山南的某个草原上.有一个“牧民广交会”正在上演;原来在昌都然乌湖边,有一座原始的村落:原来在日喀则边境处,有一个”挂”在半坡上的夏尔巴人聚居地:原来在阿里科加村.有十个世纪的文化碎片……当人们为景区的人头攒动而心烦,当无数个丽江翻版日益泛滥,这时,发现一处鲜为人知美景,发现一个与众不同的地方,都会有一种无法诉说的喜悦。这种喜悦充斥了本刊记者寻找这期主题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西藏旅游》2013,(4):86-86
《神的孩子去西藏》作者:李初初 看点: 野人大峡谷的野人传说、喜马拉雅深处的世外桃源、令人灵魂战栗的“转山”、神秘的梗舞和谐钦、一妻多夫的奇特习俗、高山夏尔巴人的生活样貌·作者李初初历经7年时间到达了西藏几乎大部分常人难以抵达的区域,深入藏东、藏南、藏北以及阿里后藏地区的诸多雪山、峡谷、湖泊、寺庙及村落,探寻西藏不为人知的神秘、大美之地,详细记录了西藏当地人的生活、宗教信仰和风俗文化,展现了一个不为众多人所知的真实的、美丽的、神秘的西藏。  相似文献   

8.
在上级部门领导的眼中,他是一位工作出色的基层单位负责人。在地方党委政府的印象里,他是一位热心支持地方建设发展的优秀党员。在机驾人员的心里,他是一位处处为业户着想的好站长。在同事们的头脑里,他是一位值得敬重的基层带头人。  相似文献   

9.
她是金马影后,是歌手,是插画家,是作家,是时装设计师。她是李心洁。她在人生最幸福的时刻满心疑虑。“有时候太完美的幸福让人畏惧.畏惧承受失去它的痛苦。”予是,在对爱人说“YesIDo”之前,她选择了一次毗邻天堂与地狱问自由行走的旅行  相似文献   

10.
驾驶人在驾驶车辆时,主要依靠视觉来获取交通信息。因此,驾驶人要有良好的视觉特性,必须进行各种项目的视觉检查。但是,这类检查基本上都是在静止状态下进行的,即检查的是驾驶人的表态视觉特性。事实上,在驾驶过程中,95%的视觉信息是动态的,与交通事故密切相关的是驾驶人的动态视觉特征。  相似文献   

11.
爱情空城     
拉萨之外的城市,失去倾诉的爱情,都是一座空城。这里或者那里,不过是相同的灯火阑珊美丽,空洞,太多的爱在城市中被浪费。爱情是彻底的迷失也好,最残酷的是在某一时刻突然醒来。面对空城,走进去,幽暗荒芜寂静,没有一个人。你以为在你身边的爱人,查无此人。  相似文献   

12.
爱情车祸     
仕么是爱情?爱情就像车祸。都是毫无预见地撞在了一起,不知道什么时候,也不知道在什么地点发生。不同的是,车祸是车与车的相撞,而爱情是心与心的相撞。  相似文献   

13.
摩托车肇事、驾乘人员伤亡是很常见的交通事故,事故发生以后,当事人均为自身利益考虑,往往会在驾乘关系的问题上产生分岐。尤其是在无目击证人的情况下,确定伤亡者谁是驾车人、谁是乘车人,是很困难的。  相似文献   

14.
唐军 《中国储运》2014,(10):80-81
正对于电子商务的认识,实际有两层不同的含义,一种是电子化的商务,一种是商务的电子化,两者是有区别的。另一种说法是电子是手段,商务是核心,大家也认可了这种说法。还有一个是互联网思维,所谓互联网思维实际是相对于工业化思维而言的概念,比如说在工业化思维体系下面运营企业的主要手段是产品加广告的模式。在工业化的体系下,拥有一个好的产品,做好市场营销就有核心竞争力。但是到了互联网时代以后,这种模式在发生变化,如今产品之间的差异不大,更重要的是互联网思维模式更强调的  相似文献   

15.
正读长征的《习经笔记》可以说是一次充满快意的阅读,似乎在时空的流转中和远古的先人一起呼吸清晨的空气,不管你是在岸上还是在水中,都会发现你自己的倒影,不过在恍惚之间,又使你疑心远古先人的忧郁和悲伤原来也是自己的一部分。这大概就是对《诗经》跨时空的呼应,也是来自经典的诱惑。这是一部大型组诗,由七十二首相对独立又具有内在联系的短诗构成。我想,对诗人长征来说,这是一次充满冒险性的写作,诗人如果没有坚定的方向感,是很  相似文献   

16.
<正>发端于20世纪四十年代中期的新的技术革命,直接推动了世界范围的又一次产业革命。在这一次产业革命中,形成了一支主要从事脑力劳动的大军——知识分子,他们是当代工人阶级队伍中同最先进的社会化大生产紧密联系的一部分,他们是劳动者,是生产力中首要的因素;同时,他们又是科学技术的载体。科学技术的发现、发明和创造,传播和教授,运用和转化都要靠知识分子。知识分子是新的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直接推动者,是新的生产力的开拓者,是新的生产力的主要代表。在现实的社会生产中,把“劳动者是首要的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两个命题真正统一起来的是知识分子。不论知识分子在现代化生产中人数的比重,还是知识分子在现代化生产中的地位与作用,都说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7.
门机(门座起重机)是港口码头的主要机械设备,一般码头货物的装卸都是靠其进行。门机岸电箱是码头门机和变电所供电设施的联结点,也是平时门机保养、故障检修时电源的断开点。门机岸电箱的运行可靠是门机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在港口装卸作业中,门机往往需要沿有较长的距离的轨道转换位置,但门机的电缆长度是有限的,因此一般是在轨道一侧设置若干个门机岸电箱以便在其工作地点随时接线用电。在有门机的码头上,一般是每隔40米设置一个岸电箱,所以岸电箱的应用数量比较大。岸电箱内一般设有断路器和接线装置,用来对门机电路进行保护和接电操作。…  相似文献   

18.
在入世的背景下 ,在外部力量的冲击和内部力量的涌动下 ,中国的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将趋于成熟与完善 ,在两者之间形成了良性的互动关系 ,即两者之间既是对立的 ,也是统一的 ;既是对抗的 ,也是合作的 ;既是制衡的 ,也是配合的。市民社会是目的 ,是法治的前提和基石 ;政治国家是手段 ,是法治的指向和核心 ;在这两者之间的互动发展过程中 ,法治理念将逐渐融入于市民社会 ,渗透到政治国家 ,内化为民众的价值追求。在成熟的市民社会和规范的政治国家这两个轮子的互动下 ,在神圣的法治理念的指引下 ,中国将步入法治之路 ,走向宪政之颠  相似文献   

19.
企业的收入是企业在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等经营业务中实现的 ,它包括基本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这里我谈一谈自己对施工企业的基本收入———工程结算收入与施工产值的关系及在会计处理方法上的一些看法。工程结算收入在会计制度中是这样规定的 :工程结算收入是指企业承包工程实现的工程价款结算收入以及向发包单位收取的各种索赔款。而产值是施工企业生产的成绩 ,是工作量 ,是使用价值形式表现的工程量。在某些施工企业的会计处理上 ,往往不加以区分 ,将产值全部认为工程结算收入 ,以产值计算经营成果 ,我认为这是不正确的 ,其主要表现是…  相似文献   

20.
一职工思想敢冶教育,其形式概括起来可归为两大类,一类是有形教育,一类是无形教育。有形教育也称有意识教育,是指受教育者意识到自己是在受教育;无形教育也称无意识教育,是指使受教育者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在受教育。但作为教育者,不论进行哪种教育,都是有意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