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改善产品供给。结构转化能使资源得到更加有效合理的配置,从而改善要素的效率,进一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从社会供给角度来看,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需求结构也会随之发生变动,并与社会供给结构不再相互适应。这时,就需要及时调整经济结构,重新在社会生产各部门、各行业配置稀缺资源,从而提高单位资源的效率来促进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
追求质量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主题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我国经济结构、福利分配和资源环境方面都存在质量缺陷,未来追求有质量的经济增长重点在于改善供给。基于此,本文提出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基本路径在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改善产品供给;发展创新型经济,改善技术供给;加强资源管理,改善要素供给;推动制度创新,改善制度供给;启动民间投资,改善供给主体结构。  相似文献   

3.
碳足迹是从需求侧量化的产品内在的能耗所引发的碳排放,它对实现碳生态补偿和加强需求侧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核算能源消费的碳足迹并量化相应碳汇气体调节功能生态产品的价值,提出基于碳足迹税的生态价值补偿方案,创新了服务类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在此基础上,以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例,构建CGE模型,分析碳足迹税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从要素密集度、投入产出和经济增长结构等方面比较分析资源型经济产业结构转型效应。研究发现:碳足迹对资源型经济转型具有积极作用,能够促进要素投入的集约化、资源配置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实现资源密集型产业的减量化,推动技术密集型产业增长,有助于引导低能耗低排放的高新产业发展,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因此,我们建议通过碳足迹税引导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4.
在2015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强调指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和调整需求结构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这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同时指出,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发展动力正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这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经阶段.  相似文献   

5.
封思贤  于明超  尹莉 《当代经济科学》2011,33(3):74-80,126,127
加大对高生产率(或高生产率增长率)行业的要素投入常被各地政府视为调整经济结构、实现产业升级的最有效措施之一。然而,本文通过使用偏离-份额法对制造业生产率的研究发现:总体上,外部的要素投入和转移并未促进、甚至抑制了制造业效率的提高;行业内部的生产率增长才是制造业生产率提高的最主要源泉;内生性的创新比外生性的要素投入更有利于推动制造业的效率提高;疏通要素流通渠道、融入全球价值链高端行业、完善内部创新的外部环境等,将是我国"十二五"期间实现制造业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正进入知识社会,人力资源往往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教育是把普通的人口资源转化为优质人力资源优势的主要途径,教育投入对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至关重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有限的教育投入越发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加的教育需求。因此创新教育投入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对于提高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质量,促进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当前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期,我国经济结构性失衡突出表现为需求结构失衡、供给结构失衡、要素投入结构失衡、空间结构失衡和分配结构失衡。而国内外发展环境的新变化,要求我们必须加快推动经济结构转型,从需求管理和供给管理两方面入手,从内需驱动、创新驱动、均衡驱动三方面发力,明确主攻方向和政策举措。要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以不断释放内需潜力支撑经济长期可持续增长;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要素结构改善支撑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坚持协调发展,以缩小城乡、区域两大差距拓展经济持续增长空间。  相似文献   

8.
新能源汽车产业被视为新冠疫情后新一轮世界经济复苏发展的战略基点之一。通过图形展示、案例分析的方法,归纳和研究了新旧技术范式转换的演化逻辑及其新兴的演化机理。基于“供给侧—需求侧—环境侧”的角度,分析了新兴产业高质量演化的创新困境,并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进行佐证。结果表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总体上处于发展阶段,这个阶段存在的困境主要体现为发展主体之间缺乏合作、创新资源和要素供给相对有限、创新环境建设较为滞后,应从创新主体激励机制、创新资源和要素供给机制、创新环境优化机制三个方面着手改进。最后,提出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进一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调整和转型:后金融危机时期的中国经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下半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加快了中国经济调整和转型的进程。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国经济面临的重大课题是,在全球经济进入深度调整,外部需求在较长时期内难以恢复的情况下,如何有效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提高最终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产能过剩压力加大、资源环境矛盾加剧和生产要素成本上升的条件下,如何提升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改变对低成本资源和要素高强度投入的过度依赖。解决这些重大课题,最根本的是要推动经济战略性转型,加快增长模式战略性转变、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体制改革战略性突破,从而为我国经济社会更长期、更健康、更可持续发展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突破要素制约和市场局限是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问题."十四五"时期进行产业结构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文章对文化产业供给侧和需求侧进行双向驱动研究,并从经济地理学角度对全国分地区文化产业基于供给和需求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文化产业供给侧存在结构不均衡、有效供给不足与有效需求不足并存、市场主体空间集聚效应弱等困境,应从政府、市场、社会和行业四个层面优化改革路径.据此文章建议从调整供给结构、创新供给、提高文化供给结构与需求变化相适应的调配性、优化文化发展生态环境等方面入手,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顺利推进,促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1.
针对当前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特征和需求管理导向的宏观调控政策,本文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框架中引入征收资本和劳动所得税的政府部门,探讨以税收政策变动为代表的供给管理措施在调节我国宏观经济波动过程中的效果。通过进一步的模型校准以及各宏观经济变量分别对调整资本和劳动所得税的脉冲响应分析发现,当经济面对来自供给的不利冲击导致产出水平有下行风险时,政府降低资本和劳动所得税将激励生产者更多地投入生产要素,从而减税可以有效扩张产出并熨平经济波动。因此,政府应重视供给管理措施在长期性和结构性调控上的优势,使宏观调控能够在优化我国总需求结构、调节社会公平以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企业社会责任的需求和供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具有一定的层次性,从需求角度看,企业自身的发展需要,消费者的需求和利益相关者的需求等因素影响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从供给角度看,企业的经济实力、企业规模,高层管理者的推动,企业文化,供应链管理等因素影响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来说,决定企业社会责任的最佳投入在其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之处。  相似文献   

13.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 economy, Chinese tourism will surely change from medium scale to massive scale. As people are more and more focusing on the inner values of life style, new types of tourist demands will emerge at anytime, and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tourist demands will show new characteristics as well Until now there is few study on tourist demand, especially on its spatial pattern. Study on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tourist demand will contribute to spatial optimization and adjustments of tourist flow and supply. So this article has put forward the spatial pattern of tourist demand in China and measures of spatial adjustments and grade system of the spatial adjustment of tourists demand.  相似文献   

14.
生态供需失衡的主要原因在于生态供给增长率小于生态需求增长率,解决生态供需矛盾必须借助经济杠杆,促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提高生态供给能力,降低生态需求水平,保持生态供给和生态需求动态均衡,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我国经济的发展和能源的高耗低效增长方式加剧了能源供需矛盾,能源的供需紧张关系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笔者首先对我国能源产业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回顾,然后对能源产业所面临的突出问题进行深入分析,针对能源产业结构现状,提出了增加国内能源供应,加强能源的国际合作,适时调整能源国际贸易政策与重视国际石油期货市场作用等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我国GDP形成中供给和需求因素作用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际GDP的形成是社会累积供给和累积累求平衡后实现的,是累积供给因素和累积需求因素短边效果的体现。我们选取工业生产增加值代表经济的供给成分,选取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代表经济的消费需求成分,比较它们同实际GDP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波动模式。通过使用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我们发现,从供给和需求角度量实际GDP,它们具有类似的长期趋势,但它们在短期波动模式上却存在显著差别,这表明我国当前经济运行当中消费需求驱动成分更为显著,体现了买方市场的基本特征和一定程度的需求不足。  相似文献   

17.
18.
基于2008—2018年我国30个省份(因数据缺失,不包括西藏和港澳台地区)的面板数据探究了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对各地经济发展影响的路径,将产业结构升级作为中介变量,并细化为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探讨科技创新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传导作用,以及将我国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进行区域异质性的分析.实证分析结果表明:①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均能显著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且产业结构升级在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中介变量的作用;②东部地区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完全是通过产业结构升级来实现的,而西部和中部地区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部分是通过产业结构升级来实现的;③东部地区的中介变量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在科技创新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表现出完全的中介效应,中部地区的产业结构高级化表现出部分的中介效应,产业结构合理化表现出完全的中介效应,而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均表现出部分的中介效应;④东部地区对外开放是影响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固定资本投入对中部地区经济发展影响较大,应继续加大固定资本投入,而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仍然处于追赶状态,大力赶超中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克服地域发展不平衡是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9.
农村公共产品,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其有效供给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以青岛市为例,在总结已取得成效的基础上,分析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的供给总量依然不足、投入结构上不均衡、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提出了加速观念和政策创新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20.
The decentralization law confers on local elected representatives powers in the fields of economic, social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For this purpose we have constructed a large-scale macroeconometric model for Martinique.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present the model and discuss its capacity. To begin with we shall set out its general structure. We shall then describe the relationships that have been selected for solving the model. Finally we shall examine the power of the model, first of all in retrospective simulations and then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economic policy. The variants selected are: a demand policy, a supply policy and a policy aimed at bringing the Martiniquan minimum wage up to the level of the metropolitan wag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