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经济学的繁荣与萧条 经济学成为显学似乎很久了。但真的算起来,在中国恐怕也不过30来年的时间。这和改革开放的时间基本一致。这不是巧合。正是因为改革开放,中国才开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也正是因为改革开放,人们才可以公开地关心所谓利益的问题,甚至是一己私利。由此,从上到下,中国对于经济学(家)的关注开始超过以往任何时候。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同经济体制在艰难探索中不断变革的30年,是中国经济在蓬勃发展中发生沧桑巨变的30年,是人民摆脱贫闲、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30年,是中国经济总量和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的30年。30年的经济成就在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上都写下了辉煌的一页。30年的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强国富民之路。  相似文献   

3.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已经发展了很大的变化,中国生产的产品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老百姓的产品消费结构也一样在改变,高分子材料的制成品已经在中国市场中占据比较大的市场份额,特别是纤维产品在中国经济中得到了很广泛的应用。基于此,从几个方面探讨纤维在中国经济中的应用。首先,介绍中国市场纤维产品的结构;其次,阐述纤维产品在中国经济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今年是2008年,在今年我们有一整年的时间使我们来回顾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一起来评价这30年,同时展望未来的30年。今天我就从一个角度,从国际比较的角度来分析一下中国的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5.
陈言 《经济》2008,(10)
2008年,中国改革开放30年,也是中日经济关系发生重要变化的30年。长年从事中日经济交流的原驻日大使肖向前对本刊记者说:中日两国在地理上是彼此谁也搬不走的邻居。这两个永久的邻居当然也会再处30年,乃至永远地相邻下去。  相似文献   

6.
今年是举世瞩目的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也是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孙冶方诞辰100周年。在“左”祸深重的年代,孙冶方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曾不惜身陷囵图达7年之久。改革开放大幕拉开,孙冶方又以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无畏探索,得到国人的高度崇敬。回顾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既是对改革开放的最好纪念,也是对孙冶方的最好怀念。为此,笔者采访了孙冶方的外孙,云南省政协常委、著名企业家武克钢先生。  相似文献   

7.
我国中长期经济增长趋势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基本特征(一)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在全球位势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一个持续3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期。1979—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9%,明显高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平均增速,也一直高于国际组织最乐观的预期。世界银行1997年发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有了很大变化,在经受过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后,中国国际贸易发展有了新的变化,本文主要论述我国国际贸易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9.
30年的改革开放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而此轮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为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和中国经济、中国金融在全球的崛起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10.
区域联合:实现环渤海地区腾飞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联合:实现环渤海地区腾飞的必由之路在中国改革开放由南向北梯度推进的过程中,环渤海地区(即京、津、冀、辽、鲁五省市)正日益成为人们瞩目的焦点。世纪之交,这一地区能否实现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的关于“东部地区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在推进改革开放中实现更高水...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全球化的认识愈发深刻。全球化大趋势与中国的改革开放,二者相辅相成。本文试分析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中国家族企业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产物,是中国民营经济的中坚力量,也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革开放中,家族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为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立下了汗马功劳。但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和国情等原因,大多数家族企业采取家族化管理体制和经营方式。  相似文献   

13.
以1978年10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开端,中国的改革开放拉开了序幕,至今已历时30年。30年的历史“弹指一挥间”,但中国社会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期间“中国崩溃论”、“中国威胁论”、“中国奇迹论”众说纷纭。中国在30年间成为世界关注的热点。回顾改革开放30年走过的伟大历程,深入而全面地总结改革开放30年的宝贵经验,客观分析未来发展还存在的矛盾问题,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与时俱进地推进改革开放,这是我们回顾历史、展望未来的一个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已历经90年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风雨历程。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都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有关经济思想。在新中国建立前和建国初期的革命与建设中,形成了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和理论;在新中国建立以来的建设与改革中,形成和发展着根植于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和理论。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形成了由毛泽东思想曾经探索、由邓小平理论奠立、又由党中央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界继续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与理论。  相似文献   

15.
中国30年的改革开放,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谱写了浓墨重彩的光辉篇章,开创了中华民族复兴事业蓬勃向上、昂扬发展的崭新局面。中同共产党领导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6.
举国欢庆,全国人民迎来了改革开放的30周年。本文对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这二者的辩证关系进行研究和探讨,提出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强大动力。回顾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可以看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内在地、有机地、不可分离地紧密联系在一起。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中提出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和深化中逐步形成、拓展和丰富、发展的。因此,研究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对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新的一轮改革开放为中国经济进一步市场化、中国企业进一步国际化带来了不少机遇。于此过程中,在促进国际经济合作和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方面,学者交流和跨界研究的价值空间,也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8.
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使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当2008年钟声敲响的时候,我国改革开放已经经历了30个年头。新年前夕,胡锦涛主席在新年贺词中,充满激情地说:“2008年,对中国人民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一年。我们将隆重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  相似文献   

19.
宋宏 《经济师》2008,(4):6-8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的发展成就举世瞩目,但经济学家们的关注点则并不限于经济总量“翻几番”,也不限于财政收入、进出口总额以及外汇储备的显著增加,甚至也不限于中国在世界经济竞争力排行榜上的位次上升,而是更加重视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为人类贡献的极具特点的发展模式。不久前,著名经济学家、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教授常修泽来皖公务,笔者与先生漏夜长谈,正好向先生请教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20.
魏然 《经济》2008,(10)
今年是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也是中国农村改革三十年,中国农业的发展影响着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作为农村改革的先锋,肥西县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由经济杂志社和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委县政府联合主办的中国农村改革30年暨包产到户30年大会于2008年9月22日于安徽省肥西县举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