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郭艳萍 《商业时代》2004,(21):31-31,37
公司治理结构的本质是一个关于企业所有权的契约,治理起因于产权的分离,治理的功能是权、责、利的分配,治理模式有效率的前提是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的均衡分布。“股东至上主义”逻辑和利益相关者理论作为公司治理的思想源流,导致了两种迥异的治理模式:股东单边治理模式和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本文通过对这两种模式的对比分析,认为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应当采取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2.
公司治理是当前一个世界性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课题,良好的公司治理是现代市场经济健康运作的微观基础。两种典型的公司治理模式分别是英美模式和德日模式,这两种模式都存在着巨大差异,其审计监控体系也体现出不同的特点。通过比较,得到两点启示:公司治理理念是影响审计监控结构的重要因素;内部审计监督及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关系清晰、分工明确是构建有效的审计监控体系的关键。立足本国,以期改善我国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审计监控体系。  相似文献   

3.
吕莉 《商业研究》2004,(19):81-83
对目前国际上两种主要的公司治理模式的特征、效率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比较,并进一步结合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现状进行分析,得出了我国目前公司治理模式的选择上应以内部治理结构为主.逐步完善外部治理结构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面对企业外部环境的快速变化,必须对公司治理和管理审计进行新的定位和认识。本文从管理审计与公司治理的关系入手,分析了管理审计各个职能在公司治理模式中的作用,介绍了西方两种公司治理模式下的管理审计,简要阐述了我国公司治理结构模式下的管理审计的构建。  相似文献   

5.
李玉亭  韩健 《北方经贸》2005,(6):8-9,43
公司治理主要包括美英模式和德日模式两种。近几年来,随着东亚公司治理结构的发展和相关理论的兴起,家族模式,或称香港(东南亚)模式也开始被国际上广为关注。研究并借鉴这些模式对我国公司治理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建立良好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是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随着国际国内经济状况的变化,作为德日公司治理模式的代表国家——日本正在全面推进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改革,在形式上向英模公司治理模式靠拢。分析日本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特点、问题以及改革过程,对我国公司完善公司治理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产权结构、企业契约和治理结构相互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指出,产权是一系列权利的集合体,可分为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两项。产权结构不仅便于明确各产权主体间的责、权、利关系,也是企业成为市场主体与企业契约有效达成的前提条件。企业契约对产权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是公司治理结构赖以产生的条件,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的配置是公司治理结构的决定性因素。企业产权结构的变化制约着公司治理结构的发展变迁,也制约着公司治理模式和治理绩效。公司治理结构的有效运作需要若干机制共同作用,才能满足公司治理的全部需求,保证公司治理的高效运行。  相似文献   

8.
公司治理结构问题理论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司治理问题是现代公司制度的核心问题。近10年来,我国学术界对国企改革和国有公司治理结构问题的研究甚多。主要从公司治理模式和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等方面进行浅析,通过比较一些较为成功的公司治理结构模式,从而给转轨经济中的中国带来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姚少华 《商业研究》2003,(23):72-74
现代西方商业银行根据不同利益主体权利和责任结构的不同主要分为两种比较典型的公司治理模式:以美、英为代表的市场主导型的模式和以德、日为代表的出资者主导型的模式。分析这两种公司治理模式下现代西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特点,在借鉴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下风险管理的构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公司治理模式的文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治理模式产生于特定的历史、政治、经济和文化土壤。本文基于公司治理模式和文化之间逻辑关系的理论分析,考察了我国公司治理模式的文化特征,得出结论,既:我国公司治理模式体现出典型的“儒家传统主义”的文化特征。在我国这样一个转型经济国家在建立、创新公司治理结构时,必须考虑到各种模式的文化差异,同时,适应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要求,对文化中的有利因素加以利用,对其不利因素进行摒弃。  相似文献   

11.
我国家族企业治理结构演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家族企业发展的核心问题,我国家族企业治理结构演进路径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适当吸收外部企业文化为方向。从"家文化"和"家族泛化"角度分析家族企业制度变迁的文化根基,从资本结构、人力资本、信任结构等方面阐述影响我国家族企业治理结构的主要因素,从企业形态、关系治理和公司治理等维度分析我国家族企业治理结构的演进路径。  相似文献   

12.
何旭  刘国成 《商业研究》2003,(13):68-70
公司治理结构的改进是中国整个经济体制改革以及资本市场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结构和经营绩效的基础,股权结构的不同在公司治理结构上表现出差异,从而对公司经营绩效产生影响。当前,我国金属上市公司经营绩效不佳,除了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和不完善外,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不合理是一个关键因素。要提高我国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既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也要优化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使之趋于合理。  相似文献   

13.
王广亮 《商业研究》2004,(24):49-51
公司治理需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 ,公司治理结构是内部控制的基础 ,财务会计控制是内部控制的核心 ,是公司治理的手段。通过财务、会计和审计信息网络平台 ,实现决策、激励和监督约束机制的有效运行 ,达到公司治理的目的 ,将财务会计控制纳入到公司治理的轨道上  相似文献   

14.
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的共同载体是企业组织,在这个载体中,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离不开公司治理的推动,公司治理的优化需要内部控制作保障。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着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失衡问题。其主要因素是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缺乏完善有效的监控机制,信息和沟通系统不健全。完善上市公司治理和加强内部控制,应改善股权结构,建立健全监督检查机构和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健全内部会计控制体系,使二者协调发展,相互作用,最终实现公司的总体目标。  相似文献   

15.
谭志龙 《北方经贸》2009,(2):98-100
公司治理结构是由某一特定具体公司治理系统的要素--物质资本所有者与人力资本所有者竞争协同谈判的结果,它受市场环境影响,随着企业发展阶段不同而动态演进。模式本身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必然呈现多样性,因此立法及实践中应为公司治理结构的多元化提供必要的空间。  相似文献   

16.
South Africa’s principal corporate governance report aspires to an ‘inclusive’ approach to corporate governance, in which companies are clearly advised to consider the interests of a variety of stakeholders. Yet, in common with many other countries, there is little discussion of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and assumptions implicit in the recommended approach to corporate governance.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provide an analysis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the corporate environment in South Africa in terms of existing theory and models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to provide a critique based on a consideration of traditional African values and the socio-economic necessities of post-apartheid South Africa. The result is the identification of an incompatibility between the current corporate environment in South Africa and the given exposition of African values. Some prospects for change are then identified.  相似文献   

17.
我国铁路公司制企业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加强铁路公司制企业内部审计,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的良性互动和有效结合。目前,在公司内部审计和公司治理的运行中存在着公司治理结构未充分发挥作用、“内部人控制”现象普遍等问题。我国铁路公司制企业应通过发挥内部审计的事前、事中参与职能,创建良好的公司治理环境,实施经营管理审计.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使越来越多的铁路公司制企业步入规范化运行的轨道。  相似文献   

18.
股权分置的制度缺陷导致了上市公司治理缺乏共同的利益基础,扭曲了资本市场发挥作用的机理。股权分置改革有利于上市公司逐步形成共同的治理基础。从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治理优化的影响关系框架可以看出,指出股权分置改革通过上市公司股东行为、董事会作用及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等内部治理因素和资本市场定价机制、控制权市场并购重组机制及监督约束机制等外部治理因素影响着上市公司整体治理的优化,从而使后股权分置时代促进上市公司治理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