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冲 《宁波通讯》2012,(18):66-66
谈起价值观,有人感觉虚无缥缈,似乎有与自己没有什么关系的感觉,也有人觉得自己没什么价值观,可还是生活的有姿有色,我不想也不愿意对别人的生活态度与个人思想做任何探究,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特有的价值取向,只是有的人值得我们敬服,而有的则让他们自己快活,我们鄙夷。  相似文献   

2.
《开放潮》2005,(5):i018-i018
人们总在寻找一些致富的诀窍。事实上诀窍不可能存在于具体的技巧之中。因为,有的人靠某个技巧做成了事业,有的虽然也有这个技巧,但是没有做成任何事业,也有的人靠相反的技巧获得了成功。比如,有的人教育层次很高,靠知识和科技发财,但不是所有人都这样,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这样。  相似文献   

3.
有人认为,人的一生变数太多,不需要做什么生涯规划,否则会限制人的创造力。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若不做好生涯规划,尤其是理财规划的话,后半辈子想要过个有尊严的日子很难,所以,任何人都需要做理财计划。那么,人的一生中该如何来做理财规划呢?人生规划五步曲台湾安泰投资顾问公司根据多年的服务经验,对上班族一生的理财计划做出了这样的划分和建议。一是探索期(15到24岁)。通常这个时候重心放在学业上,事业才开始起步不久,所赚的钱不多,此时可规划买个十年期定期保单,受益人给父母,以报答父母养育之恩。二是建立期(25到34…  相似文献   

4.
对职场中的商业精英来讲,自主创业和做个打工“贵族”的区别很大,虽说大部分人都跃跃欲试,不断地憧憬着自己的老板梦想。但只是其中的佼佼者才能把企业做成、做大,牌子做响,毕竟不可能所有的人都是老板。即便是通过自主创业成为老板的人群,其中也有很大的差别,有的人通过努力自己创办成功一家公司,成了老板。但他可能守着这个企业过一辈子。  相似文献   

5.
智慧有大智慧和小智慧之分,有的人小智慧有余,大智慧不足。还有一种说法是,人一般有四个级别:聪明、精明、高明、英明。聪明就是能正确感知世界,精明就是急于表现自己的聪明,善于掩饰自己的聪明叫高明,能够左右高明的人叫英明。在中国的企业家中,聪明和精明的人多,高明和英明的人少,不善于战略思维、急功近利的人做不成大事业。 “舍得”的辩证关系是先有“舍”,后有“得”。[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教师,我们每天干什么?千年之前,已经有了答案: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那么看看我们的教师现在做得如何呢? 先说说传道.所谓"道",就是"道理",就是做人的道理,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去做人."道"也可以理解成"道德",我们在教学生如何做人.将如何为人的道理传授给学生,才是为师者的第一目标.人,有聪明的,有笨的,但是每个人来到世间都是一样的,他们什么都不知道,如大家所说"就像一张白纸".孩子们天真、无邪,他们什么都不知道,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黑,什么是白……而我们教师的责任,就是告诉他们,该如何做,该怎样做.有的时候在办公室和同事聊天,我经常会说"一位教师,可以让一个学生成为正面的领袖,也可以让一个学生成为千古罪人".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技产业》1996,(4):33-33
早餐吃什么好早餐是一日中最重要的一餐,那么早餐吃些什么才最好呢?有的人是稀饭酱菜,有的人是豆浆油条,甚至有的是一杯糖开水!国外有人做了实验,发现:单用咖啡做早餐──血糖低于早餐前的水平,实验者感到疲倦、头痛和饥饿。用甜食和咖啡做早餐──血糖先急升,但...  相似文献   

8.
面子大过天     
吕翠莲 《走向世界》2011,(22):95-95
中国最高深的学问是关于面子的。在中国人的字典里,面子和脸有很大关系:有的人要面子,你要是不给面子他就会丢脸,以至于没脸见人;你要是给面子他就会长脸,或者说“脸大”,就会脸上有光……可面子有时候和脸又不是~路的,比如说,有些人,为了面子可以不要脸。  相似文献   

9.
历经商业艰险挫折的史玉柱在一次表达他的商业理念时说:现在的诱惑非常多,挑战主要不是来自于我错过什么机会,而是拒绝什么诱惑。确实,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在取得一定成绩之后,往往会面临许多诱惑,规模化、多元化的利益之争;各种新概念、新的管理理念的渗透;老板个人宏伟理想的实现……诱惑无处不在,形态万千。有的诱惑可能是巨大的机遇,给企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而有的,可能是绝美的毒花,看似诱人却暗藏杀机,带你进入莫测的误区,有的甚至可能决定企业的生死存亡。你的企业是否到了这个阶段?是否也曾与各种诱惑美丽相逢?对于诱惑,你的经验与看法是什么?加入互动平台,视界因你精彩。  相似文献   

10.
陈春花 《民营视界》2005,(4):25-25,32
就像一个人的事业能否做大取决于他的胸怀与视角有多宽阔,组织亦如此。组织的思维方式不应该只是关注组织自己,而忽略了组织与每一个个体的关系。企业的组织是一个生命系统,人与组织则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1.
王玉锁的创富之路并不平坦。三年高考不第的王玉锁弃学从商,但很快他就“迷失”在商海。王玉锁是个属于智慧型的人,从一无所有到今天的成就,其中关键的不仅是他能敏锐地察觉市场需要什么,更可贵的是他知道自己可以做什么、清楚自己不能做什么。  相似文献   

12.
微言精粹     
《老区建设》2012,(21):62-62
一个伟大的国家必然是充满爱心的国家,一个不关心弱势群体的人不可能成为伟人,而一个不关心贫困人群的国家也不可能成为伟大的国家。——马丁·路德·金长期的饥饿使我知道,食物对于人是多么重要。什么光荣、事业、理想、爱情,都是吃饱肚子之后才有的事情。因为吃,我曾经丧失过自尊,因为吃,我曾经被人像狗一样地凌辱,因为吃,我才发奋走上了创作之路。——莫言  相似文献   

13.
趣谈名片     
名片的确是一件充满亲切感的东西,无分公私场合,作为小小的信物,它可以联络递、接者的感情。古人称名帖为“刺”,又将递贴谓之“投刺”,其本意可能有试探的意思吧。名片虽小,学问却大。岂不见人们挖空心思要在这三寸纸片上做一篇锦绣文章?常人苦于官职太小,身份不高,恐怕被人觑轻了身价,贴金的唯一办法是虚构衔头,把水搅浑,让人不知深浅。职务、名衔太多的人也同样犯愁,若搞“合唱”,实在是“舞台”太小,亦难分主次。于是,便有聪明人独自印两、三种样式各异的名片,实职、虚衔分档分类,见什么人递什么名片,大有在山唱樵歌…  相似文献   

14.
智慧有大智慧和小智慧之分,有的人小智慧有余,大智慧不足.还有一种说法是,人一般有四个级别:聪明、精明、高明、英明.聪明就是能正确感知世界,精明就是急于表现自己的聪明,善于掩饰自己的聪明叫高明,能够左右高明的人叫英明.在中国的企业家中,聪明和精明的人多,高明和英明的人少,不善于战略思维、急功近利的人做不成大事业.  相似文献   

15.
观点集萃     
《产权导刊》2013,(11):51-53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许小年改革不应仅聚焦宏观层面和顶层设计 目前将要进行的改革似乎是以总体设计为主,有一个班子在那儿封闭做方案,有选择地征求一下意见,而民间几乎一无所知。这与1978年的改革不一样,当时是民间大讨论,讨论检验真理的标准到底是什么。那种情况下,改革一旦到来,可以在民间获得更广泛的支持,调动民间积极性投入到改革事业中来。如果我们今天将改革变成了奉旨执行,这样的思路是有问题的。  相似文献   

16.
许多年来,不少人对取名毫不介意,尤其是在一些文化落后的地区和家庭,生了男孩就叫什么狗呀旦的,生了女孩就叫什么妞呀丫的,有的干脆就按照出生前后叫什么老大、老二、老三、老四、老五。曾想做女皇的江青自己几易其名,却说名字不过是个符号,在那不堪回首的文革灾难中,不少人在极左思潮下,掀起更名风,改叫什么学东、卫彪、文革、学军、要武等,带着浓厚极左色彩,甚至有叫造反、血战、冲锋等那样带血腥味的名字,真是令人不寒而栗。马一淳先生自幼聪明好学,也许是天性始然,对起名极感兴趣。参加工作后,他不论在天津当工人还是做…  相似文献   

17.
土三轮 《中国西部》2014,(10):124-124
<正>那些一般事情都做不好的人喜欢做不可能的事,那是他们掩饰自己无能的手段。因为要是我们从事可能之事而失败,失败之责就得完全由自己承担;但如果从事不可能之事而失败,我们就可以把责任归于事情的困难……因此,越做不好一般事情的人越胆大妄为。  相似文献   

18.
《中国经济周刊》:普通人对于人工智能(AI)的感性认知可能往往来自于好莱坞电影,究竟什么是人工智能呢?王阳:简单举个例子,如果在你面前拉一个帘布,然后你问问题,帘布后面的"人"来回答,你是判断不出帘布后面究竟是一个人还是一台机器的,这就是人工智能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了。不同的公司不管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做,判断的标准都可以用这个。人工智能是未来计算机的形态,比如IBM智慧地球计划,就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是采集海量数据,无论是人、汽车、电器……把整个物理世界数据化,这样在虚拟中也  相似文献   

19.
一、产权制度与制度效率现代产权经济学家对产权的定义有好几种,但都认同这样一个本质含义:即产权不是指物,而是指由于物的存在和使用而产生出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意味着人们就物本身及其使用有着可以做什么和不可以做什么的权利。这种权利的合法化(通过正式或非...  相似文献   

20.
朱新节 《发展》2011,(7):102-103
每个企业,尤其是知名企业,都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有的依托雄厚的资金做大,有的依靠先进的技术图强,有的已打造知名的品牌称霸,有的已拥有旺盛的人气雄踞。那么,窑街煤电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呢?经过调研分析,我们认为,我们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奋发向上的精神、克难制胜的斗志、追求一流的自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