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9年是深化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关键一年。由于棉花流通体制改革涉及到棉花生产、经营、消费等多方面的利益调整,新老问题交织在一起,给棉花收购资金的供应和管理带来一些困难:如棉花资源总量供大于求的局面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棉花收购资金供应仍面临着很大的压力;棉花收储企业历史包袱沉重,目前经营亏损仍在发生,加大了信贷资金的风险;供销社棉花经营机制尚未理顺,棉花经营环节多,经营成本高以及企业挤占挪用收购资金的问题依然存在,影响着棉花收购资金的封闭运行;棉花购销价格由市  相似文献   

2.
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后,在收购环节上将有三个转变:一是收购价格形成的转变,由过去国家确定收购价格转变为由市场形成价格,国家只发布下一年度棉花收购指导性价格。二是收购棉花的企业由一家向多家转变,由原来的供销社棉花收购企业独家经营向多家经营转化。今后不但供销社棉花企业,而且经资格认定的纺织企业等均可直接收购、加工和经营棉花。三是收购资金供应渠道的转变,由原来的农发行一家供应转变为由农发行和有关商业银行共同供应资金。除供销社棉花企业的收购资金继续由农发行供应外,其它棉花收购经营单位所需收购贷款,由其开户银行按规定办理。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带来的一系列变化,要求农发行要保证国家政策性信贷资金的安全性和增值性,以自身强有力的实力和水平指导、推动供销社棉花收储企业放下包袱,参于市场竞争,迅速取得较好效益。为此农业发展银行必须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对应措施。  相似文献   

3.
国务院决定于今年对棉花流通体制进行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国家不再制定统一的棉花收购价格,具体收购价格由市场供求形成;拓宽棉花流通渠道,减少流通环节;除供销社外,允许具备条件的大型纺织企业等直接参与棉花收购和经营。这项改革措施的出台,基本把棉花产、购、销推上了市场,是对棉花收购企业多年来执行国家指令性收购任务和大锅饭体制的彻底打破,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必然选择,无疑将对搞活棉花收购企业,加速农业市场化的进程产生深远影响。农发行是棉花收购资金供给者,棉改对其收购资金封闭运行管理也将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4.
国务院关于深化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从1999棉花年度开始进一步改革棉花流通体制,实现棉花资源的市场优化配置。农发行是棉花收购资金的主要供应者,改革也对棉花贷款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本文结合棉花贷款管理实践,就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对贷款管理的影响和新形势下如何实现棉花收购资金封闭运行做些探讨,在此求教于大家。一、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对农发行棉花贷款管理的影响建国以来,我国棉花流通体制形成和发展经历了1949年度至1953年度的自由购销、1954年度至1978年度的统购统销和1978年度至1998年度的政策调整及体制改革探索三个阶段。棉花流通体制的变迁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棉花供求关系的影响。目前,我国棉花资源充裕,棉花替代产品增多,国内用棉稳中有降,  相似文献   

5.
棉花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长期以来,我国对棉花实行由政府统一定价,供销社垄断经营的计划经济体制。随着棉花市场供求形势的变化,现行棉花购销体制及价格管理机制已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深化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建立新的信贷管理体制势在必行。棉花流通体制的改革,必将对农发行的经营和管理产生深远的影响。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后如何建立农发行棉花信贷管理体制,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一、目前棉花流通体制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建议(一)目前棉花流通体制存在的问题,一是棉花购销价格机制不活,不能准确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从生产环节来看,价格不反映生产成本,不利于调节棉花生产,造成产需脱节,供过于求;从销售环节来看,购销价格倒挂,严重影响企业经营。棉花价格弹性小,国内价格与国际价格脱轨,造成进口棉的大量涌入,对国内市场形成很大冲击。二是棉花收购资金的敞口供应方式不利于农发行监管,造成收购资金大量流失,不能正常周转使用,给收购资金供应造成了很大困难。加大了中央银行基础货币的投放压力,加重了国家的财政负担。三是现  相似文献   

6.
进入1999棉花年度以来,国内棉花供大于求的状况开始出现好转,棉花价格在沉闷了近四个年头后,首次实现六个月的持续回升,表明国家棉花宏观调控政策和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已取得初步成效。当前,新的棉花流通体制运行顺利,由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已基本实现,经营主体多元化使多渠道竞争的流通新格局成为现实。棉花收购资金供应情况良好,收购秩序稳定。新棉基本实现顺价销售,棉花销售回笼资金做到及时还贷,收购资金实现封闭运行。棉花质量得到改观。供销社棉麻公司在竞争中不断改革,励精图治,新棉收购占社会可供商品量的65%以上,预计全年收购可达到70%左右,在棉花流通领域中仍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由于理顺了价格关系,纺织企业出口形势好转,棉纺织品产销两旺,纺织行业已实现扭亏为盈。由于新棉减产较多,而纺织企业用棉加大,尽管棉花总量  相似文献   

7.
棉花流通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作为主管棉花收购资金的政策性银行,在棉花流通体制改革过程中,如何防范和化解棉花贷款风险,保全棉花信贷资产,也是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一、棉花流通体制改革中农发行贷款的风险(一)棉花企业借改革改制之机悬空逃废农发行贷款债务。国务院《关于深化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供销社棉花企业都要适应棉改的要求,面向市场,在经营体制上与供销社彻底分开,成为自我约束的经济实体。棉花企业要深化内部改革,加快转换经营机制。从全社会的企业改革情况看,近几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五大以后,企业的改制形式已  相似文献   

8.
国务院关于深化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棉花收购渠道放开后,供销社棉花企业的收购资金继续由农发行供应,实行"库贷挂钩、封闭运行、及时还欠"。由农发行供应收购资金的供销杜棉花企业只允许在农发行开立基本帐户,不得在其他银行多头开户,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挤占挪用棉花收购资金。根据这一精神,结合浙江实际,本文就农发行如何适应棉花流通体制改革,改进贷款对象管理,促进收购资金封闭运行作一探讨。浙江省是用棉大省,产棉小省,虽有棉花种植但量小分散。全省各级特产公司自50年代以来就一直受政府委托从事棉花购销业务,多数特产公司成为棉花收储业务与附营业务的混合体,更有的以附营为主,兼营棉花收储业务。目前的突出问题是:如按规定只在农发行一家开户,附营业务资金无来源,不仅企业难以为继,而且在棉花不能顺价销售情况下,农发行收息也困难;如允许企业既在农发行开户,又在商业银行开户,棉花收购资金封闭运行难以实现。由此提出改进棉花贷款对象管理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与棉花流通体制改革,作为农产品流通体制范畴的两项重大改革组合推出,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农发行是国家确定的承担粮棉油收购资金供应的政策性银行,虽不是两项改革的主体,但却与之有直接关系。在信贷管理上,农发行根据现实情况和国家的政策要求,已经推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信贷政策,并基本实现了收购资金封闭运行。本文拟就两项改革简作比较,并对农发行的信贷政策选择浅议一二。一、两项改革的主要内容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从提出"四分开、一完善"(政企分开、中央与地方责权分开、储备与经营分开、新老挂账分开)原则,到"三项政策、一项改革"(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粮食收储企业实行顺价  相似文献   

10.
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粮食市场逐步由粮食收储企业垄断经营向市场化经营转变。以收购主体多元化、资金供应多渠道化、收购价格的市场化为特征的非保护价粮食收购,为农业发展银行做好粮食信贷资金供应和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河北省永年县支行在非保护价粮食收购资金供应和管理工作中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01粮食年度,该行累计供应非保护价粮食贷款6900万元,支持企业收购非保护价粮食6556万公斤,到2002年8月底,全部销售完毕。实现上年度粮食库存和非保护价粮食贷款双结零。  相似文献   

11.
眼下我国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各级政府增强了积极推进粮改工作的信心和决心;国有粮食收储企业的主附营业务分离已基本完成,当期亏损挂帐得到有效遏制,挤占挪用收购资金的行为受到严格制止;农业发展银行收购资金的封闭运行基本实现。然而,在原有矛盾得到缓解的同时,一些新的矛盾正从另一侧面表现出来,这些矛盾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粮食销售市场的竞争性与粮食收购市场的垄断性的矛盾;二是收购资金供求的总量平衡与结构均衡的矛盾,上述矛盾运动的结果将直接影响到收购资金封闭运行的效果。一、竞争的销售市场与垄断的收购市场是非对称的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被完全推向市场的国有粮食收储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经济实体,不可能再依靠政府的"父爱"行为,利用"统购统销"这一计划经济的产物,将所有的困难和包袱甩给国家;也不可能再通过经营努力之外的政策性优惠去享受低效率的各种补贴,依赖于吃银行和财政的"大锅饭"而维持企业的生存  相似文献   

12.
随着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收购资金封闭运行力度的加大,银行与企业因资产质量和债务而引发出的一些对立性矛盾已成为封闭运行的焦点问题。银企关系的好坏不仅直接关系到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成败和收购资金封闭运行的质量,而且关系到农业发展银行和粮食收储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对此,本文就农发行与粮食企业在收购资金封闭运行中共同构建新型的银企信用关系谈点粗浅看法。农发行不良资产和企业高负债形成的主要原因l、企业对政策性银行信贷资金认识上的偏差所致。农业政策性银行是特殊的金融企业。国务院组建农业发展银行的根本目的就是实现粮食收购资金的封闭运行,即:收多少粮,贷多少款,卖多少粮收回多少贷款。可是,许多粮食企业的决策者们误认为农业政策性银行不是真正的银行,是"第二财政",发放的贷款可以不收回,可以不讲经济核算。认识上的偏差,带来的是资金使用上的误差,企业把政策性信贷资金当着"唐僧肉",挤占挪用、亏损挂帐、个人借支、虚列库存骗取补贴  相似文献   

13.
今年,我国粮棉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步伐加快,棉花收购市场和浙江等主销区粮食市场完全放开,粮食主产区保护价收购范围逐步缩小。这既为我行改善经营状况提供了机遇,也对信贷风险管理提出了新的考验和挑战。本文拟就粮棉购销市场化改革带来的信贷风险及其防范措施,谈些个人看法。一、粮棉购销市场化改革引发的信贷风险粮棉购销市场化改革,改变了粮棉流通格局以及企业的经营环境和经营行为,  相似文献   

14.
一、各行要充分认识推广收购资金非现金结算的重要意义随着粮棉油等农副产品市场的逐步放开,购销体制也相应发生了变化,个体购销经营者(经纪人)发展很快,已成为我行开户收储企业重要的贸易伙伴,我行开户收储企业向农户直接收购粮棉油等农副产品的占比逐步下降,收购模式从过去  相似文献   

15.
今年,我国粮棉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步伐加快,棉花收购市场和浙江等主销区粮食市场完全放开,粮食主产区保护价收购范围逐步缩小.这既为我行改善经营状况提供了机遇,也对信贷风险管理提出了新的考验和挑战.本文拟就粮棉购销市场化改革带来的信贷风险及其防范措施,谈些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16.
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今年决定实施的一项重大经济改革,国有粮食收储企业敞开收购,顺价销售,农发行收购资金封闭运行和粮食企业自身改革,又是当前粮改的重中之重。而国有粮食收储企业实现顺价销售,又是粮食企业敞开收购要达到的最终目的,也是粮食...  相似文献   

17.
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棉花流通体制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同时对棉花信贷管理也产生了深刻影响。为了做好当前棉花信贷管理工作,一方面要准确把握政策;另一方面要研究新问题,适应新形势,才能争取工作主动。一、对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和棉花信贷政策调整过程的简要回顾 1998年11月,《国务院关于深化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下发,标志着我国棉花流通体制以市场化为取向的改革正式开始。国务院决定从1999棉花年度起,棉花的收购价格、销售价格主要由市场形成,国家不再作统一规定。供销社及其棉花企业、农业部门所属的良种棉加工厂和国营农场、经资格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我国粮食流通体制已到了不改不行,非改不可,刻不容缓,非动大手术不行的地步。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当务之急,重中之重是:坚决贯彻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粮食收储企业实现顺价销售,农业发展银行收购资金封闭运行的三项政策,加快国有粮食企业自身改革...  相似文献   

19.
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精神,新疆自治区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深化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从1999年起对新疆棉花流通体制进行重大改革,主要内容是:(1)适当控制棉花种植面积,调整棉花生产布局。(2)逐烟建立政府指导下由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3)拓宽棉花流通渠道。(4)改革棉花出口体制。(5)加快供销社棉麻企业的改革。经过近三年的改革,新疆棉花流通体制的现状如何?还存在哪些问题?今后如何发展与完善?以下就这三个方面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已为农发行收购资金封闭管理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但改革中的一些问题也逐步暴露出来,本文提出应努力从企业产权制度、产业化经营、依法促销、建立企业市场价格风险金和付息保证金等方面进一步深化棉花流通体制的思路,希望引起相关部门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