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毅 《金卡工程》2009,13(12):32-33
在侦查讯问中对犯罪嫌疑人进行人权保障,需要同时进行诉讼权利告知,这对侦查机关是强制性的义务;律师的在场权对犯罪嫌疑人的权利保障也是不可或缺的;讯问时的全程录音录像可以作为产生纠纷的证据;警察出庭作证则是讯问完成后对犯罪嫌疑人在救济程序中的一种权利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2.
张利国 《金卡工程》2009,13(8):103-103
在刑事诉讼中,犯罪嫌疑人的诉讼权利和人身安全易受到国家暴力的侵犯,其权利的保障就成为人权保障的重点。在我国"有罪推定"、"重实体,轻程序"等观念仍有残留,侦查权的扩张更加突出,而以检察监督为主的控制方式又有缺陷,致使犯罪嫌疑人的权利难以得到保障。因此,应对侦查权进行合理的控制,同时,应扩大和保障犯罪嫌疑人的诉讼权利,以实现辩护权与侦查权的制衡,最终实现刑事诉讼的目的--打击犯罪,保障人权。  相似文献   

3.
闫向东  闫艳 《金卡工程》2008,12(12):146-146,104
论文针对我国目前刑事诉讼法以及刑事诉讼司法实践中存在的控辩失衡的现象,主张建立控辩均衡的诉讼模式,以加强辩护律师在审前程序中诉讼权利的保障.同时引入控辩双方协作的诉讼理念,切实维护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在确保审判公正的基础上提高诉讼效率,并保证控辩双方在诉讼中较为充分的对抗性,从而促进我国法制文明的进程.  相似文献   

4.
合适成年人参与制度是一项来源于英国的诉讼制度,在未成年人诉讼程序中通过合适成年人的参与,帮助沟通交流并保障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免受侵害。经过多年的引介和试点实践逮项制度在新刑诉法中予以确立。合适成年人的选任应从未成年人的利益角度出发考虑I同时应注意该项制度与法定代理人参与诉讼、律师到场制度的区别,考虑法定代理人与律师作为合适成年人的适格性与权利界限。  相似文献   

5.
刘杰 《金卡工程》2010,14(2):68-69
超期羁押是我国刑事法制中一直未能妥善解决的疑难问题之一。超期羁押给我国的法治建设带来了种种阻力,可以说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道路上的桎梏。审前诉讼及时原则可以说是伴随超期羁押、超期审理应运而生的法律原则,尤其是诉讼活动中的审前活动,更需要贯彻诉讼及时原则,保护犯罪嫌疑人的诉讼权利与人身权利。本文志在通过分析审前超期羁押与诉讼及时原则的内在联系,对审前超期羁押问题提出新的解决思路与办法。  相似文献   

6.
对于隐名代理制度,理论界普遍认为,<合同法>402条、403条的确立是我国代理制度立法的重大突破,作者认为在代理制度下相关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分配不够合理,并且在诉讼中存在举证责任分配不合理的情形,这些问题导致在诉讼中相关当事人的权益无法得到很好的保障.作者对完善隐名代理制度下的当事人的实体权利和诉讼权利的完善提出一些自己的观点,以期在司法过程中具体运用该规则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国和澳大利亚分别赋予了刑事被害人“当事人”和“参与人”的诉讼地位。通过考察20世纪70年代以来两国被害人权利的演进以及实证调研发现,中国和澳大利亚在改善被害人权益方面有一定趋同。被害人融入刑事诉讼的程度并非仅由两国诉讼结构决定,而是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包括促进相关法律、政策改革的多元动力和实践中司法官员对公私利益的区分、对被害人参与诉讼的态度及其权利保障意识。关注被害人权利和参与对抗制和审问制审判的限度,有助于从被害人角度构思我国以审判为中心的司法改革。诉讼对抗性的增强势必影响被害人诉讼权利的行使,因此需思考被害人应如何适应变革中的刑事程序,改革应在保障被告人获得公正审判的同时,不致损害被害人权益。  相似文献   

8.
陈朝玉 《金卡工程》2010,14(9):17-18
河南赵振海事件又重新把犯罪嫌疑人的人权保障提到了讨论前沿。近几年特别是2004年人权入宪以来,关于保障犯罪嫌疑人之人权的呼声日益高涨。虽然如此,当前犯罪嫌疑人的人权受保障情况仍不容乐观:刑讯逼供案件时有出现、超期羁押现象屡禁不止、律师仍无法为犯罪嫌疑人提供充分的法律帮助等问题依然是犯罪嫌疑人人权保障的障碍。本文就对犯罪嫌疑人侦查程序中的人权保障从理论及司法实践做理性思考就成为必要。  相似文献   

9.
张荣 《金卡工程》2010,14(10):84-84
恶意诉讼损害了相对人的利益,使诉讼功能发生了异化,应当对其进行法律规制。在司法实践中,立案法官应当注意对诉讼的正当性进行必要审查。对于恶意诉讼的受害者来说,权利救济必不可少,并应得到制度的保障。  相似文献   

10.
立案登记制改革的目标是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但在如此大量的审查工作中,法官需要完成既定的考核指标,又要保证诉讼程序的合法。同时,在实践的过程中,这一制度使保障诉权与滥用诉权导致司法资源浪费的矛盾将逐渐显现,这将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建立完善惩戒滥用诉权的法律规制,寻找代替性纠纷解决方式等机制来应对立案登记制改革所带来的司法环境的改变。  相似文献   

11.
谭华 《金卡工程》2010,14(3):342-343
司法实践中,由于公安机关适用刑事拘留措施缺乏外部监督,刑事拘留滥用情况普遍,犯罪嫌疑人人身自由和诉讼权利遭到侵害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新一轮司法体制改革过程中,有必要改革现有刑事诉讼立法,强化刑事拘留检察监督,建立检察机关主导的刑事拘留审查制度,以拓宽监督渠道,强化监督实效。  相似文献   

12.
张杰 《金卡工程》2008,12(11):54-54
侦查讯问程序,是刑事诉讼侦查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了追求程序的公正,必须对犯罪嫌疑人的权利予以尊重和保护.但是,实践中确实存在着国家追究犯罪的权力与犯罪嫌疑人的权利之间的冲突,在权力与权利的不平衡状态下,刑讯逼供、冤家错案、侵犯人权等现象的存在是不言而喻的.因此,笔者通过宪法与行政法领域的平衡原则(比例原则),探讨一下平衡原则在侦查讯问程序中存在的必要性,以及如何运用平衡原则来完善侦查讯问程序,从而实现侦查讯问程序的正当性.  相似文献   

13.
《民法》中的诉讼时效又称诉讼时效期问,简称时效,是保障权利人运用诉讼程序实现其请求权利的时间效力。在诉讼时效期间内,权利人享有请求法院依法定程序强制义务人履行其义务的权利。在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权利人即丧失了胜诉杈。权利人提起诉讼,诉讼时效期问确已届满的,法院应当依法驳回权利人的诉讼请求。诉讼时效期问届满后的债权,不再受国家强制力保护。  相似文献   

14.
沉默权是现代刑事诉讼中一项专属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基本权利,是无罪推定原则的核心内容,确立沉默权制度,在我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顺应国际司法改革和潮流,保障诉讼人权的需要。本文简要阐述了沉默权的概念,对我国建立沉默权制度的必要性做出论证,并提出了具体的制度建立构想。  相似文献   

15.
胡卓敏 《金卡工程》2010,14(8):174-174
死刑缓期执行是我国所特有的一项制度,它不是一个独立的刑种。这项制度对于减少死刑的适用有很大的的帮助,有利于更好的保障犯罪嫌疑人的各项权利,是人道主义精神的体现,也是贯彻刑罚重在教育而非惩罚目的的体现。  相似文献   

16.
我国《民事诉讼法》对于虚假诉讼的规制以案外人权利保护为核心。在规则实施过程中暴露了权利保护滞后、手段单一、成本高、难度大等方面的问题。欲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转换思路,统一民、刑对于虚假诉讼范围的界定,将"虚假行为"主观故意"与"妨害司法秩序"作为虚假诉讼的构成要件,对于"单方实施的虚假诉讼"与"串通实施的虚假诉讼"采取不同的治理方法与程序。同时注意虚假诉讼的民刑衔接程序的设计。  相似文献   

17.
顾娟英 《甘肃金融》2004,(12):35-37
银行公司授信业务实践和收贷法律诉讼活动的现状告诉我们,各家银行在公司授信业务档案建设中,程度不同的存在一些法律要件、要素操作上的技术问题.这不仅涉及银行公司授信业务操作的规范问题,而且关系到银行收贷诉讼活动在法律面前权利主张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8.
我国证券投资者权益受损情形多,维权成本高,证券纠纷问题更多,表现为中小证券投资者诉权保障缺失、诉讼难度大、维权途径单一、程序失当等.建立我国证券侵权诉讼特别程序,要进一步确认和充分保障原告证券侵权诉权、明确证券侵权诉讼实行集中管辖原则、实行证券诉讼原告举证责任倒置制度、适时适用代表人诉讼形式、立法规制和理顺证券诉讼与仲裁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19.
邓思贵 《金卡工程》2010,14(5):17-18
在我国刑事诉讼中,依法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侦查、起诉、审判各诉讼环节上,因有的办案机关未将有关法定文书及时送到看守所或没有办理换押手续等,使这部分涉案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出现了假性超期羁。为从根本上解决这一假性超期羁押的问题,应当对现行刑事诉讼法有关羁押期限规定和办案时间要求及换押制度等加以改进和完善,才能维护被依法羁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0.
预付式消费作为一种新型商业营销模式,与传统消费模式相比,其对消费者与经营者都更为简便、快捷.面对纷繁复杂的预付式消费市场、消费者权益受损情况不断增多以及消费者维权困境等问题,预付式消费中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保护亟待强化和健全.立足完善消费者权利和经营者义务,构建相应的监管制度及多元化争议解决机制,如完善团体诉讼制度,设立小额诉讼程序等,有利于更有效保障预付式消费健康有序的良性发展.在立法模式的选择上,在时机成熟之际制定预付式消费的专门立法,以选择"条例"的形式对其加以规制为较优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